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范研究

2023-12-29 05:56高晗雯
大学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网络舆情引导

高晗雯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对高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理性、科学的价值观,构建协同、民主的制度体系以及高效、精准的行动体系,有效引导与规范高校网络舆情,有助于培育时代新人、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规范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7-0013-0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治理现代化的理念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高校等各个领域,为不同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思路。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规范工作作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是否“善治”的重要衡量标准。从现实来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对高校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规范工作不容忽视。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校园事件或与自身利益相关问题的态度、意见与情绪的总和,是反映大學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近年来,大学生热衷于在以知乎、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声,而校园热点问题又是他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这类短时间内的围观与热议,一旦成为热点话题就很容易形成舆论场,进而通过“短时爆炸”的形式发酵并在网络上形成舆情,进而得到社会面的关注与讨论。因此,高校治理现代化不能忽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范工作。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由于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除了具备突发性、情绪化等共性特征,还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

(一)理性思维欠缺,晕轮效应现象显著

晕轮效应指在人们的交往沟通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客观了解,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误现象。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正处在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维权意识强烈,但是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因而,在复杂的网络舆论场中,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言论的影响,形成主观性强、以偏概全的认知,在发声时非理性地给某个事件的双方贴上标签,由此衍生的言论和争端更易将双方推向对立面。

(二)“同类聚焦”突出,羊群效应现象突出

羊群效应是一种社会性趋同心理,指在示范者或“领头羊”的带领下,人们跟随大多数人的认知或行为。大学生彼此年龄、爱好、关注的话题都比较相近,价值观也比较相似,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中,“同类聚焦”、羊群效应现象非常突出,因此,部分大学生易形成从众心理。加之一些网络媒体为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会持续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精准化服务,最大限度迎合用户需求,加速了信息茧房效应。部分大学生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在群体的压力下偏向意见的“沉默螺旋”。

(三)群体活跃度高,蝴蝶效应问题凸显

在网络舆论传播中,有时一个非常明显的微小变化,在各种媒体、网民力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大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是网络中的活跃群体。他们在网络上迅速围观高校的热点话题,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互相之间就会产生观点的碰撞并产生共鸣,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情绪化表达倾向严重[2],这导致高校网络舆论将可能因蝴蝶效应而被激化和扩散,在舆论演变期呈现出舆论转移、舆论兼并等特征。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从大环境来看,我国社会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媒介的逆向性传播是其重要的外在因素。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部分高校各部门存在本位思想和信息孤岛的情况,导致育人主体权责模糊、相互衔接不顺畅、育人目标不明确、育人方式和内容不科学的问题。从大学生来看,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思潮和自身情绪的影响,缺乏治理主体的意识。因此,高校实现治理现代化转型是引导和规范网络舆情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因。

(一)治理主体的价值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价值理性的缺乏。不少大学生有强烈的参政意识,但他们的法治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在网络平台上,他们易受到网络弱者伦理和泛政治化心态蔓延的影响而失去判断力,加之受平台融合互动不足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表现为盲从、群体极化甚至脱序的“群情激奋”,助推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二)治理的制度体系问题

传统的高校管理制度很容易限制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方式和渠道,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学生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有效渠道,对学生的意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导致部分学生转向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泄自己的情绪。在部分高校中,各部门的本位思想和信息壁垒导致育人工作中出现敷衍塞责、衔接不顺畅、权责不明确、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三)治理的行动机制问题

当前,部分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简单地采取封堵、冷处理的方式,或者在舆情危机扩大化后才发布信息补救,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这暴露出高校行动机制存在应对被动迟缓、手段不灵活、法治水平不高等问题。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队伍和相关的应急预案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引导方式也偏简单粗暴。因此,高校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网络舆情的管控风险。

基于网络舆论会产生晕轮效应、羊群效应、蝴蝶效应等,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也呈现出突发、联动并发等态势,可能去造成学生“认识偏差—情绪化—行为失范与价值扭曲”的风险,容易造成高校“舆论被动—管理失衡—形象与公信力危机” 的风险。高校需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做好引导与规范工作。

四、引导与规范高校网络舆情的目标

(一)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意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高校治理是高校实现自身目标和发展的治理价值、治理制度和治理实践的总和[3]。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高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新发展格局中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全过程。高校治理现代化既反映了国家治理的逻辑,也是高校内在发展的自然延伸。

1.辩证认识高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逻辑

高校治理现代化既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牢牢把握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又要遵循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焕发高校的现代活力。因此,在治理实践中,高校需辩证地把握“制”与“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治理之道,为国家的人才和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正确把握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思维

高校治理是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外部治理而言,治理主体为政府、高校与社会;就内部治理而言,治理主体为党委、行政部门、教師、学生等。各治理主体在平等参与的基础上共筑治理共同体,由过去分权、闭塞、分治的管理模式转换为合作、开放、善治的治理体系。

3.科学遵循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生成性原则

关于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呈现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特征[4]。因此,高校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现代化,持续进行理论整合和实践创新,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二)引导与规范高校网络舆情的目标

高校治理现代化应立足时代背景,以培养人才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具体落实到行动中,最终实现“善治”。为此,高校需要实现治理制度、治理行动现代化,客观回应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诉求,充分体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目标的辩证统一。

1.价值体系的理性、科学

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就意味着作为治理主体的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和法治思维。因此,高校应借助育人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筑牢他们的价值基石。

2.制度体系的协同、民主

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以协同、民主为导向,创新制度体系的耦合。在治理进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正确把握新时代的特征,推进治理主体之间在合理的制度体系下开展良性互动,保持适度平衡[5]。

3.行动机制的高效、精准

高校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举措在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实现高校治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消除以往行动体制存在的“时间差”。同时,优化校内外资源的分类与配置,搭建与政府、社会的积极互动框架,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保障行动机制的高效和精准。

五、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范

新媒体时代,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呈现出易发多发、敏感热点多、内外联动等趋势。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更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要积极探索创新网络舆论引导与规范的价值理念、制度建设、行动机制,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范。

(一)培养大学生的价值理性

大学生作为治理主体参与高校治理,是推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实现“善治”的必然趋势。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价值理性是推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规范工作的内在要求。

1.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重塑大学生主体性自觉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律是培养大学生价值理性的驱动因素。第一,增强学生主体判断力,提升其价值观自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等第一课堂上,教师应营造宽松平等、包容性强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参与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学”,如何“用”,如何“反思”,在掌握知识点的思维训练中提升判断力和鉴别力,形成理性的价值观和思辨能力。第二,增强学生主体执行力,提升其意识自觉。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竞赛科研等第二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和调研,鼓励学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问题的切入点,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研究和探讨;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追求自觉意识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第三,增强学生主体完善力,增强其情绪自觉。以“和而不同”为原则,引导学生团结协作,沟通协调存在的问题,整合多元化的观点,消除不合理的意见和相互间的隔阂,增强他们的情绪调节力,使他们保持情绪相对稳定,不断完善自我。

2.从信息渠道到新媒体矩阵,全面融入育人工作

利用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合理归因和审慎选择能力。第一,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素养[6]。高校宣传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二级学院等应共同部署规划,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工作放到育人工作的重点领域,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与网络信息甄别、检索能力。第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高校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课程展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推动大学生将法治精神贯穿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微电影、微课等竞赛模式,打造一批有深度、有热度的网络法治作品,通过品牌效应扩大法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第三,发挥网络社交平台的功能。要利用网络平等和交互等特点,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工作。比如在校园社交平台上,学生可以提问,教师可以解惑,或者师生可以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育人模式,师生之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育人工作打破时空的界限,从课堂延伸到生活,能让学生更有获得感和满足感。

3.从他律到自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牵引力,发挥大学生自律作用。第一,引领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7],增强他们作为高校治理主体的意识,提升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在网络舆论中提升大学生对高校的信任度。第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思政工作者需从自身做起,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在工作中既要发挥过硬的理性思辨能力,做到以理服人,又要发挥真诚的情感价值,做到以情动人,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甘于接受引导。第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盐”撒到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思想政治工作“有滋有味”。如将抗疫精神、扶贫精神等学生关注的抽象的精神要义,以具体化、生活化的方式讲给学生听,使他们喜欢听、容易吸收,自觉提升道德水平与加强行为规范。

(二)促进高校制度的耦合

高校治理现代化需避免高校管理行政化、缺乏办学活力的问题,推进各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规范工作的重要保障。

1.塑造高校文化,促成文化与制度相互嵌入

高校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内核、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等。高校在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制度的约束,又需要文化的滋养,两者相辅相成。第一,立足中国特色,探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价值体系的高校文化制度。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文化,并逐渐内化为师生的价值准绳和自觉行为[8]。第二,建设高校的独特文化制度。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方向,凝聚了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这是激励着高校师生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体现了高校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追求。高校的制度应反映出独特的高校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建立师生共同认可与追求的优秀传统与行动准则。第三,推动高校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高校治理文化包括了高校师生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高校可通过组织师生参观校史室、讲好学校历史、为学校发展献策等形式,传递高校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增强师生对高校治理的认知和支持,建立起包容、开放的治理文化。

2.耦合高校制度,促进制度与人良性互动

高校治理需在各治理主体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以制度为保障,通过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商,提高治理效能。第一,明确各主体的工作职责。高校应以多元共治的理念,利用扁平化的管理平台,明确各主体的职责,规范工作流程,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与问责制度,消除育人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提升治理效能和育人工作的精细化水平。第二,实施有弹性的互动工作制度。好的制度需要人来执行和实施。各治理主体的价值观、理念和利益各不相同,需要以信任为基础,通过加强互动、资源共享等协调各方的关系和利益,打破信息孤立和管理壁垒,充分利用制度的弹性空间,有效解决育人模式中存在的碎片化与割裂化的问题,保证工作的整体性与系统性[9]。第三,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是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师生与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采用校园信息发布系统,以数字化的方式取代传统的公告栏,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官方权威性,以在舆论场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遏制住各类谣言的传播,提升高校的公信力。

3.多管齐下,打造立体化的校内反馈机制

高校反馈机制不仅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意见和心声,还可以促进高校体制的良好运转,为高校治理营造一个协同、民主的环境。第一,创新学生议事会、校长信箱、学生会等“老”途径,畅通和完善大学生的反馈渠道。打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及智慧校园的信息反馈服务,多方收集学生的意见;利用校领导接待日、圆桌会、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利用网格化管理,“零距离”接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获取学生的需求。第二,及时回应学生,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针对大学生反馈的意见和需求,高校应安排专门的人员及时回复,不能及时解决的,在与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应尽快答复,并将此纳入部门考核,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提升学生的满意度。第三,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高校应重视通过树立典型、加强宣传等鲜活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参与高校治理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并利用这些契机提高大学生在高校治理中的参与度,进而形成常态化的育人模式。

(三)创新高校的应急行动机制

以“善治”为目标,高校需创新应急行动机制,破除行动不及时、不规范的弊病,消除“时间差”,化被动回应为主动出击。这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规范工作的外在展现。

1.运用大数据,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赋能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对数据的获取与利用途径,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范工作应主动应對数字时代的挑战,利用大数据管理与共享,保障精准性与高效性。第一,运用群体画像做好精准研判。高校可利用网络爬虫,从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获取大学生的相关数据,包括他们的粉丝数、关注数以及浏览、评论、转发等情况,通过情感分析,对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捕捉与分析,勾勒他们的行为轨迹,预测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做好数据分类与研判。第二,引入舆情预警系统。高校可利用网络舆情的预警系统,对网络舆论中海量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识别其中的关键数据,及时预警,跟踪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第三,构建科学的应对机制。高校应合理制定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让相关部门及时共享和交换数据,全面诊断网络舆论的状况。舆情危机平息后,高校相关部门应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规范流程,确保网络舆情治理的有序规范[10]。

2.把握时代特征,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队伍

在全媒体的背景下,高校面對网络舆论需提升话语权,夯实队伍建设。第一,选取一批有觉悟、有技术、善表达、素质高的教师加入网络舆情队伍,明确队伍的职责范围,提升队伍的综合素养,增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第二,培育大学生意见领袖。大学生意见领袖处于网络舆论的前沿,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对网络舆情的走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善于观察网络热点、擅长运用新媒体话语、能够传递正面声音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引导广大学生在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建设清朗的网络环境。第三,加强网络话语治理。在互联网时代,多元思潮催生的网络话语以及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不断挤压着高校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为此,高校可创作一批立意深远、富有感染力的作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网络话语传播,提高传播力,提升宣传人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创新网络话语等方式加强网络话语治理,促进高校的“官方媒体”与学生的“民间媒体”之间的有机渗透融合[11]。

3.培聚社会力量,形成高校与社会的积极互动

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保证,同时也在地方的支持下焕发生命力,因此高校应走向合作与开放,与社会、政府同频共振,实现共赢。第一,营造良好的高校形象。高校必须扎根地方,服务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高校治理现代化不仅在于高校内部,还会辐射到政府、媒体、社会等。构建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共同体,有助于高校畅通校内外的沟通交流渠道,在网络空间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面的广泛支持与认可[12]。第二,借助主流媒体,筑牢网络统一战线。当高校在网络上出现负面舆论时,往往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信息再加工和再整合并进行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随手转发与评论加剧了舆情的发酵。因此,高校需要在各主流媒体建立官方账号,打造新媒体矩阵,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增强官方信息的权威性与传播力。第三,善于利用政府资源,建立网络舆情联络网。高校可与宣传、公安、网信等政府部门建立网络舆情共享、交流与应急机制。面对重大舆情时,这些部门要协同高校做好引导与规范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9-11-06(4).

[2] 周升铭,王鹏.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9-60.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4] 董扣艳.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探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4):1-7.

[5] 孙杰远.国家治理背景下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与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2):3-8.

[6] 梁钦,蒲清平,肖国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演进与经验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6):147-151.

[7] 王晓茜,姚昊.大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2,38(4):53-62.

[8] 张德祥,王晓玲.制度与文化相互关系中的大学治理[J].教育科学,2022,38(4):1-7.

[9] 李立国,王梦然.制度与人:大学治理的构建与演进[J].中国高教研究,2021(9):10-17.

[10] 姚翼源.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问题与实践向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3):161-166.

[11] 杨洋,胡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9):87-93.

[12] 刘永泉,吴颜.网络舆情危机视域下现代大学治理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21-25.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治理现代化网络舆情引导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语言习惯与民族地区双语司法人才队伍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