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彩霞,周学军
(1.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4100;2.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400)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大学课程的育人作用,进而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全面优化育人效果,各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旅游人才的重任,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未来将成为祖国大好河山的播报员,通过他们可以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等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所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国内学者对旅游管理本、专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作出了初步探索,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寻找提升路径。侯贺平等[1]探讨了“以生为本”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徐波等[2]进行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刘天英等[3]开展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赵晶等[4]深入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方法与提升路径。现有研究多以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措施为主,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程思政主观感知对课程思政效果产生的影响。
20岁左右的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拔节育穗”的黄金时期,于学校而言,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是贯彻“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的发展需要[5],能否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与学校归属感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关系的研究较为鲜见,为了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效果,开展明晰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研究将课程思政效果作为因变量,以学校归属感作为自变量,引入课程思政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并将生活满意度作为调节变量,通过检验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课程思政感知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间的中介作用、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间的调节作用,探索性地研究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情境,以期丰富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为高校提升课程思政效果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及实践指导。
1.学校归属感。国内学者包克冰、徐琴美[6]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学校在心理、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由此表现出承担学校责任和义务并参与学校活动的意愿。本研究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对学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文关怀等认同的基础上对学校产生的情感依赖,并由身份归属而产生的自豪感与优越感。
2.课程思政效果。本研究对课程思政效果的界定源于顾客感知价值。它是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包括顾客感知的收益和为获得这些收益而支付的成本[7]。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在顾客感知价值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课程思政效果”是“课程思政”与“感知价值”的有机结合。学生即为顾客,而教师则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课程思政效果是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并将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延伸至日常行为举止的主观认知。
3.课程思政感知。高德毅等[8]认为“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现有关于课程思政效果的研究表明,高校可以通过加强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协作育人机制来取得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让学生在专业课课堂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真善美的传递[9]。本研究认为,课程思政感知是学生对融入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知程度。
4.生活满意度。Shin[10]首先提出了生活满意度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满意度是根据个人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全面评估。国内学者陈世平、乐国安[11]认为,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对自己生活品质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是学生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学校氛围、个体发展的综合认知与评价。
1.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学校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不至于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漠不关心[12],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近些年来高校普遍流行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良风气。学校归属感的提升通常可以通过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13],课堂无疑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阵地,在教师“潜移默化”和学生主动接收的双向互动中,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校归属感的提升提供了情感基础。同时,学校归属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进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4]。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对所学专业的高认同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易接受专业课程中融入的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等,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以上内容,提出如下假设:
H1: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2.课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要是五个需要层面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层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这一层次具体表现为提升自我、获得成功[15]。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强的学生更容易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积极的体验[16],只有学生认为自己的预期回报高于付出,学生才会支付学费、接受教育[17]。本研究认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获得积极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专注性,促使学生对教师在课堂讲授的知识给予更多的关注,更深切感受到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感知存在正向影响。
课程思政效果是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思想境界改变的效果性评价,而课程思政感知则是学生对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知觉性评价。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职责[18]。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学校归属感,有助于高校的口碑积累与形象塑造;学校归属感提高能够使学生反哺高校,为高校发展作出贡献[19]。较强的学校归属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汲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3:课程思政感知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3.生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家庭、学校、友谊、学业、自由、环境等都是衡量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生活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0],生活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的归属感越强。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业满意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1],且学生专业课满意度越高则课程思政满意度越高[22]。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拥有越高生活满意度的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越强,从而拥有更强的课程思政感知和更好的课程思政效果。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感知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感知的影响越强。
H5: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越强。
4.被中介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增强学生课程思政感知能够提高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满意度[23]。课程思政感知是生活满意度强化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影响的关键因素,拥有较高学校归属感的大学生如果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其课程思政效果会显著提升,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对课程思政有较强的感知。生活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和课程思政效果的调节作用需要借助课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完成,由此,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成立。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6:课程思政感知中介了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之间的调节效应,即生活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课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实现。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把课程思政感知作为中介变量、介入生活满意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作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用以深入揭示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情境。
图1 理论模型
本研究调查问卷由课程思政效果、学校归属感、课程思政感知、生活满意度及人口统计学特征五部分构成。量表采用自编量表,同时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通过预调研的方式保证问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正式调研数据收集于2022年10月,选定重庆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为调研对象(截至问卷发放时间,大一学生入学不满2个月,对本专业及课程缺乏全面认知,为确保调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问卷未对大一学生发放)。问卷选取旅游管理专业最具代表性的三门课程——“管理学原理”(大二)、“市场营销原理”(大三)、“中国旅游地理”(大四),此三门课程均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虽分属不同年级,但其课程性质和教学手段基本一致,综合此三门课程的调研结果,能更全面地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路径,也避免了单一样本偏差引起的共线性问题。任课教师到教室发放纸质问卷,学生匿名填写后现场回收。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问卷289份,有效问卷253份。如表1所示,253名被调研对象包含男生24名,女生229名,分别占样本总量的9.5%和90.5%,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性别分布特征;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学生数分别为107、96、50,分别占比为42.3%、37.9%、19.8%;来自农村的学生168名,占样本总量的66.4%,来自城镇的学生85名,占样本总量的33.6%;在所有被调查样本中,有入党意愿的大学生240名,占样本总量的94.9%,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大学生有入党意愿;被调研对象是学生干部的有56名,占样本总量的22.1%,不是学生干部的有197名,占样本总量的77.9%。
表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1.学校归属感。本研究参考了潘发达等[24]的学校归属感量表,包括6个题项,以Likert7点尺度量表进行衡量,从“1~7”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
2.课程思政效果。鉴于现有研究尚未开发课程思政效果量表,本研究根据教学效果的相关量表,自编了课程思政效果测量量表,包含“所学课程对我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发展有一定帮助”“所学课程有益于提升我的道德品质”等7个题项,以Likert7点尺度量表进行衡量,从“1~7”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
3.课程思政感知。该量表也采取了自编量表的形式,包含“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所学课程提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等7个题项,以Likert7点尺度量表进行衡量,从“1~7”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数为0.939。
4.生活满意度。本研究参考了Pavot和Diener[25]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有4个题项,以Likert7点尺度量表进行衡量,从“1~7”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
本研究首先运用SPSS22.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同源性方差;其次采用SPSS22.0和Amos22.0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最后运用SPSS22.0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及Process程序,检验假设是否被支持。
本研究利用Harman单因子检测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公因子不唯一,且第一个公因子能够解释34.24%的变异量,未超过40%的门槛值,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检验信度,如表2所示。各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0、0.939、0.876、0.957,结果均大于0.8,说明具有较高信度。量表所有的因子载荷值均在0.5以上,表明4个变量都可以有效被各测量指标反映,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AVE的数值为0.461~0.760,说明问卷可靠性较高,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表2 信效度检验结果
如表3所示,变量课程思政感知、生活满意度、课程思政效果、学校归属感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平均变异抽取量(AVE)的平方根均大于与该因子相关的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各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
1.直接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利用SPSS23.0软件,采用线性回归对直接效应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将课程思政效果作为因变量,构建模型M3、M4、M5,学校归属感(β=0.498,p<0.001)对课程思政效果具有正向影响,假设H1得到验证。将课程思政感知作为因变量,构建模型M1、M2,学校归属感(β=0.347,p<0.001)对课程思政感知具有正向影响,假设H2得到验证。
表4 直接效应检验结果
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采用SPSS的Process程序的Bootstrap方法检验课程思政感知的中介效应,结果见表5。学校归属感→课程思政感知→课程思政效果的间接值为0.249,Bootstrap95%的置信区间为[0.160,0.355],区间不包含0,说明了课程思政感知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3得到验证。
表5 课程思政感知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6 生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3.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温忠麟等[26]提出的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检验步骤,结果如表7所示。以课程思政感知作为因变量,构建模型M8、M9,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交互项对课程思政感知影响显著(β=0.088,p<0.01),假设H4得到验证。以课程思政效果作为因变量,构建模型M6、M7、M10,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交互项系数边缘显著(β=0.072,p<0.1),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间调节作用显著,假设H5得到验证。模型M10显示,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说明生活满意度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中介变量课程思政感知起作用,被中介的调节效用模型成立,假设H6得到验证。
以均值±1个标准差将生活满意度分为高生活满意度组和低生活满意度组,并绘制对应的调节效应分析图2和图3。由两图可知,随着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感知和课程思政效果的正向影响作用逐渐增强,表明生活满意度正向调节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感知和课程思政效果之间的关系。
图2 生活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感知关系的调节
图3 生活满意度对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关系的调节
本研究以253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为样本,以课程思政感知为中介变量,以生活满意度为调节变量,揭示了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情境,得到如下结论:1.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感知、课程思政效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课程思政感知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效果间起中介作用;3.生活满意度在学校归属感与课程思政感知、课程思政效果间起调节作用;4.生活满意度与学校归属感的交互作用通过课程思政感知推动课程思政效果提升。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面对大批亟待就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子,解决人才短缺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高校需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生活满意度、课程思政感知三方面来增强课程思政效果。
1.增强学生学校归属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影响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思政效果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拥有较高学校归属感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及自己所学专业会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校情感上的依赖,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敬畏,对教师、知识的尊重与关注。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会引起学习行为上的积极主动,从而能够显著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1)由浅入深,从生理归属到心理归属。学校归属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种深刻且复杂的心理体验[27]。促进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应从满足学生生理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学习生活条件,以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和依赖。另外,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贴心的心理健康服务、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育等,在学校同学生的双向互动中能够有效增进学生的心理归属。
(2)由近至远,从短期影响到终身受用。学校归属感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会终身受用[28]。高校需要制定提升学校归属感的长效机制,例如构建运行良好的学生社团、师生共享的社交平台、独特的校园文化与理念等,以此为提升学校归属感不断注入“源泉活水”,为高校课程思政奠定基础。
(3)由小到大,从课堂互动到校园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不仅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校归属感,也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归属感[29]。高校教师通过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性互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满足学生对课堂的归属要求;高校通过优化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以满足学生对学校的归属要求。
2.提升学生生活满意度。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主要涉及课堂教学、校园氛围、就业服务、校园环境、奖助学金评选、评优评先、健康服务等方面。随着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大学生对学校会有更多的认同感与依赖感,有助于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提升学习效果。
(1)通过多方协同动态追踪学生满意度。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高校需同学生、家长、教师、社区等多方协作,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日常表现[30]。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仅涉及学校,还涉及家庭和社会大环境,而目前高校教育在“协同育人”环节较为薄弱。因此,高校应当摆脱“孤军奋战”的局面,同教师、学生、家长加强合作,拓展提升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途径。
(2)通过心理干预提升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有惨痛经历的学生心理幸福感较低,易产生消极情绪[31]。高校需要主动干预学生心理动态,通过课堂授课、课外活动、集体会议等方式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增强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3)通过体育锻炼释放消极情绪。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使意志力得到锻炼的同时,生活满意度也有所提高[32]。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锻炼中增进学生情感,在互动中释放压力,从而强化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3.提高学生课程思政感知。课程思政感知可以传递学校归属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影响。学校归属感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情感依恋,是信任的体现,在信任的基础上能够认同并接受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以及教学安排,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获得较好的课程思政感知。在课程思政感知的引导下,学生更易将课程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目的。
(1)优化教育实践“主阵地”。通过优化管理机制,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思维转变优于形式转变,通过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解决“课程”与“思政”两张“皮”的问题。从学生出发,做到“以生为本”,完善配套设施,提高高等教育软件实力,让学生学有所获。
(2)盘活课堂教育“主力军”。通过具备较高政治理论素养的教师,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课程思政意识,避免“卡普勤式说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思想政治理论的魅力。
(3)争当德才兼备“主考官”。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学生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有价值会作出主观评价。高校应该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青年大学生做有志气、有骨气、有责任的青年。通过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国家政策、党史国史等,在课下关注时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感知。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改进:第一,调研对象为省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其他类型如高职院校及其他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得出类似的研究结论,需要扩大研究样本的覆盖范围,以强化研究的普适性。第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利用跨层次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