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振鹏,曾 丽,卢雪松,罗 睿,张 璨
(1. 黄冈师范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湖北 武汉 430014;3. 黄冈艺术学校,湖北 黄冈 438000)
地质遗迹是地球母亲赠予人类的珍贵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是经由地质作用并在长久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是我们理解地质现象成因、探索地球演化历程的重要证据[1-2]。地质公园与地质文化村则是目前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最有效的组合方式之一。截至2020年7月,我国批准建立省级地质公园300余处,正式命名国家地质公园220处,其中41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授予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16个,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34个[3-4]。地质公园与地质文化村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是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战略的快速响应,更体现出当前我国对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迫切程度和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5-6]。
地处大别造山带腹地的黄冈大别山区,经过漫长地质构造演化,形成了大量冠绝全球、闻名国内的珍贵地质遗迹和雄伟壮丽的地貌景观以及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这在我国地质公园中极具代表性,是野外地质考察、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7-8]。依托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本文聚焦于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资源,利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策略展开讨论和研究,并探索地质文化村建设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丰富地质遗迹保护手段、创新地质遗迹开发利用途径和推动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大别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拼合带上,经历自太古代以来的地质演化,构造形迹千态万状,并伴随大面积岩浆侵入活动,是研究大别造山带发展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9-10]。依托极具科学意义、全球独有且宏伟壮观的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和钟灵毓秀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入选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基于对地质遗迹分类的研究[11-12],结合《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将黄冈大别山区重要地质遗迹总体上分为5大类、15亚类,共计53处地方级及以上地质遗迹点(分类简表见表1)。
表1 黄冈大别山区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简表
SWOT分析法[13](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Analysis),又称态势分析法,即通过对制约研究对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综合分析,由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本文将依托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优势(S)和劣势(W)等内部因素与机会(O)和威胁(T)等外部客观因素建构分析矩阵,分析得到对应的决策性结论,为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其保护与开发策略提供基础支撑和思路启迪。
2.1.1“大别山精神”的孕育地,红色文化的沃土
大别山区横亘鄂豫皖三省之间,绵延八百余里。这里曾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转折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3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王树声、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彪炳史册的“老区精神”[14-15]。这种辉煌的革命历史,是孕育大别山精神的沃土。因此,黄冈大别山区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巨山,其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且独具感召力,并享有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度。
2.1.2独具特色且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
黄冈大别山区地处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经历了自太古代以来的漫长地质演化,形成并保留了大别山最古老的、距今约28亿年的造山带根部古陆核物质—紫苏石榴黑云麻粒岩和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等众多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遗迹[16-17],是研究大别造山带与地球早期构造演化的重要科考基地,为世界所瞩目。另外,本区地貌系由燕山运动奠定总体格架,中新生代隆起作用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众多雄伟俊俏、栩栩如生的象形石等花岗岩地貌,并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故具有极高的旅游美学价值[18]。
2.1.3优良的自然环境与突出的生态优势
黄冈大别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有天堂寨、天台山、吴家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十多处,森林群落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是湖北省林业“四屏一系统”规划中的重要森林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国中部生态之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地[19]。区内拥有动物600多种,植物1 400多种,除盛产毛栗、蕨苗、葛粉等数十种享誉国内外的绿色山珍保健品外,更有驰名中外的茯苓、天麻、灵芝、杜仲等200多种名贵药材。黄冈大别山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
2.1.4厚重的人文底蕴与多彩的民俗文化
黄冈地区是有着千年积淀的文化高地,荟萃南北的人文环境中,孕育了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中国地质之父”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等1 600多位古今才俊,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黄冈大别山区民风淳朴,士风厚善,习俗多姿多彩。民间曲艺有黄冈大鼓、渔鼓、道情、杂技、架子戏等,其中最负盛名的黄冈善书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戏剧除黄梅戏、楚剧等著名剧种外,还有汉剧、采茶戏、东腔花鼓戏等。厚重的人文底蕴与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真所谓“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
2.2.1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途径单一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性一直是影响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难题。一些典型地质遗迹点露头或剖面可能被自然灾害(如强降雨、持续干旱)或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所风化、剥蚀乃至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亦可能会导致山体裸露、植被损毁、水土流失等。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黄冈大别山区大多数遗迹级别较低,达不到地质公园的申报资格,故无法得以恰当保护[21]。因此,正确处理地质遗迹分级保护与差异化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潜特色资源,已然成为有力促进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和新的突破点。
2.2.2地质科普研究与宣传程度较低
黄冈大别山罕见的完整保留了多种复杂的构造变形记录,是研究大陆造山带和地球早期地质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因而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8,12]。每年都会有科研工作者、大学实习生及地学业余爱好者赴大别山区考察,但都是专业人士。对于大众游客来说,旅游活动基本上还处于较低层次的“走马观花式”游览且更在乎观赏价值,因而其地质旅游动机不强[22]。另外,地质公园的解说系统和配套设施仍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导游不能生动地向游客介绍大别山典型地质遗迹的特色,且园内标示牌外观不够美观,内容空洞或过于专业,游客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加强地质遗迹科普转化研究,将深奥的地质概念转化为普通游客可以理解的科普知识,提升科普知名度。
2.2.3公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的管理机制主要是采取集成管理和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即由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管,分设地方管理局。但由于园区还处于经营管理的摸索阶段,加之我国尚缺乏专门性的法规进行约束和限制,这就使得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不明确,从而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和处理具体问题时出现主体混乱、多方冲突、信息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20,23]。此外,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大多为临近村庄的原住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淡薄,而掌握市场营销、内容策划、经营管理等技能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因此,公园建设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2.2.4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需要原住民的积极参与,因为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和认知,能为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方案提供有益参考。目前,大别山区旅游开发方案一般经由政府和相关企业主导制定,而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社区居民常被排除在决策之外,致使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决策的积极性不高。而地质公园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范围,也带来一些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物价上涨、旅游收益分配不公平等负面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热情不高的影响因素,需要关注并提出解决方案。
2.3.1助推乡村振兴和后脱贫时代攻坚发展的需要
黄冈大别山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24]。随着“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和“两山”理论、“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的发布和实施,特别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在此背景下,大别山区应充分吸收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紧密围绕丰富的地质遗迹与自然生态资源,将其与后脱贫时代攻坚目标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巩固拓展老区脱贫攻坚成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形成“黄冈经验”或“黄冈模式”,这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更是大别山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3.2文旅深度融合提振村域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黄冈大别山区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在于拥有大别山脉所形成的地质奇观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这既构成了地质公园的物质基础,也成为支撑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禀赋。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方式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颁布的《2020年旅游业远景:全球预测与市场解剖》,有将近3%的旅游动机来自乡村旅游。然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而将人文历史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是避免乡村旅游模式雷同的崭新思路。大别山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将地学文化、生态文化、大别山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定会为村域经济发展释放出新的强大动能。
2.3.3地质科普旅游潜力巨大
近年来,旅游行业蓬勃发展,而融合地质遗迹和科普教育的地质科普旅游更是势头日盛。地学旅游是普及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天然课堂,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25]。同时,地学旅游能够升华旅游产品的科学性、趣味性,挖掘地质遗产的潜在价值,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互动性和科学品位,提升游客满意度。黄冈大别山区拥有丰富多彩且科普意义极强的地质遗迹景观,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以及振奋人心的红色文化等资源,为科普旅游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积蓄了文化动能。
2.4.1邻近同类型资源竞争激烈
依托大别山区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18年正式获批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相比省内的神农架、武当山等地质公园,该公园由于建设起步晚,品牌效应还未显现,故在省外的知名度不高,致使游客来源相对单一,制约着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另外,黄冈市与河南省信阳市,安徽省六安市、安庆市同属大别山脉,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同是刘邓大军战斗过的地方,旅游资源和产品较为雷同,客源市场、投资市场竞争威胁日益加剧[26]。
2.4.2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地质公园已成为一种新颖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然而,伴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与科学考察人数的急剧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威胁着园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遗迹。长期以来,黄冈大别山区旅游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要素间的掣肘和制约[23,27]。在发展区域旅游业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经济快速增长与地质遗产保护,如何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4.3游客消费需求复杂化和多元化
随着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游客数量猛增,并且越来越多的游客展现出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相较于传统旅行模式,游客已不能仅满足于观光式游览,而是更加热衷于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探索多样风土人情与靓街美食。游客们更愿意为了“打卡”不同寻常的景观而旅行,更乐于不吝消费以获得优质服务犒赏自己。这些变革说明了游客在旅行中的文化需求、探索需求、个性化需求和社交需求的重要性正逐步提高。如何满足各层次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是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轻重缓急和影响程度大小的排序方式,对内部资源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各因子构建SWOT矩阵,具体描述和对策建议见表2。
表2 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SWOT分析矩阵
黄冈大别山区拥有多处世界级地质遗迹点和丰富的地貌景观,加之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悠久璀璨的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为实施基于地学文化的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黄冈大别山区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现状并未彻底改变,欠发展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振兴革命老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基于上述双重背景,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的优势,建立“+旅游”开发模式,创新旅游产品,提高大别山地区的经济实力。例如,依托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优势,针对游客的类别与喜好,积极探索新颖的诸如康养、研学、商务、探奇等旅游体验模式,满足个性化和精致化需求,加速地质旅游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地质旅游是以游览考察具有观赏及科研价值的地质景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由于它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处在强劲发展阶段[28]。国际上通常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来保护珍稀地质遗迹和生态资源,前者也正是公众地质旅游的目的地[29]。然而,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地质遗迹在数量上并不占优。相反,更常见和占大多数的都是低等级地质遗迹,对于此类遗迹既不可漠然置之、不加爱护,又无法设立地质公园进行开发与保护。因此,在地质公园体系之外,应该探索一些新颖的发展方式来尽可能充分地保护和利用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比如最近涌现出的“地质文化村”建设热潮,即是通过将乡村地质资源禀赋和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为推动乡村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次新尝试。
地质旅游融生态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不仅迎合了人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需求,也提高了旅游业的发展品位[25,30]。近几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恰逢其时地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并且首次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将“科学普及”提升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地质遗迹兼具观赏性与稀缺性,具有对普通大众进行科普的必要性和先天优势。例如,依托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禀赋,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了多条特色鲜明、主题各异的科普研学线路,并成立了首个广东省科普小镇,使科普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黄冈大别山区保留了自太古代以来地球演化所产生的多期变形变质作用,由此形成了典型、珍稀且完整的地质遗迹资源,是开展地学科普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对此,应该加强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地球遗产的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要着力打造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科研平台,与中小学联合建立研学基地,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课程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与当地企业协商共建双创基地和产业合作基地,打造一批“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地质科普旅游新样板。另外,要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直播平台等新技术手段和新媒介赋能科普教育,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科普旅游服务,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推广地质遗产教育,凸显地质公园的科普价值,形成地学科普旅游效应。
地质公园既是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地,又是生态科普研究的基地,还是旅游观光的场所[1,7,31]。随着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处于高速增长期,诸如地质公园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公园建设发展活力不够等一些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对此,应在明晰各相关政府及管理部门的责权利基础上,实行公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宣传的全过程统一管理,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行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实现公园数字化管理。另外,要明晰地质公园的产权关系,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使企业、地质公园管理机构、政府等主体严格按照各自的责任行使权利、获取收益,提高公园建设发展活力。
依托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综合利用园区及周边科考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备的地质遗迹、地貌景观、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等资源,开发满足多方需求的地学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从而促进当地社区发展。为此,可在地质遗迹资源一般控制区的适当范围内,开展亲子科普教育、户外探奇冒险、沉浸式体验等多样化活动,打造生态旅游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当地居民的“原住”身份,充分考虑原住居民的合理利益诉求,维护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原住居民的生存权、知情权、建议权、参与决策权和发展权。通过引导原住居民自觉参与地质公园保护,激发原住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原住居民能够共享公园发展的红利。通过协调各方利益主体,鼓励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公园保护与开发建设,形成多方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地质文化村是紧密围绕乡村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形成的宜居宜业特色乡村[32]。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地质文化村是对地质公园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湖北省拥有全国首批三星级地质文化村1处(宜昌市远安县落星村)和全国首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1处(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
黄冈大别山区面积广阔,地质遗迹丰富,地貌景观多元,生态环境优良,人文历史悠久,可以说是集造物主的“万千宠爱于一身”。面对如此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立足于集中连片特困革命老区的实际,要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赋予的时代机遇,努力探索出条符合黄冈大别山区实际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新路径。基于本文研究,浅谈黄冈大别山区地质文化村建设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1)开展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资源(包括重要的和非等级遗迹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普查,查明区内地质遗迹种类、地理空间分布及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客观分类评价,建立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数据库,编制地质遗迹资源图及保护规划图。
(2)对当地人文历史、民俗文化、民居建筑、农业地质、生态资源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巧妙组合,系统总结区域内独特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学文化的差异化特征及与村域(可以是行政村,也可以是自然村)的空间叠合关系。
(3)评选极具吸引力或展示度的代表性地质遗迹或地质文化,瞄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目标,将其所在村域打造为拟申报和创建地质文化村的试验区,率先开展地质文化村(镇)筹备建设,努力建成黄冈大别山区乃至湖北中东部首家地质文化村(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采用SWOT分析法对黄冈大别山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在红色文化、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国家大政方针乃至地区政策支持、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等机遇;存在保护与开发利用途径单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居民参与不够等问题;面临同质化竞争、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激化、旅游消费需求复杂化和多元化等威胁。
(2)经综合分析,提出创新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途径、推行“产学研用”于一体的科普旅游模式、构建多方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等策略来促进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提出率先开展黄冈大别山区地质文化村试点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