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民居在地性重构探究
——以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和楚雄彝人古镇为例

2023-12-29 08:41何帮金HEBangjinYANGYi
住宅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彝人彝族民居

■ 何帮金 HE Bangjin 杨 毅 YANG Yi

0 引言

“建筑是地区的建筑”[1]。从远古时期的构木为巢、掘地为穴开始,人类居住房屋的演变过程无不彰显民居对特定的、具体环境的适应。传统民居代表一个地域的建筑文化,是一个地区民族历史发展、生活状况、生活习俗的直接体现。然而,当下的乡村尽管经济条件、发展水平各异,却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盲目崇尚“现代性”[2],使得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乡村建筑日渐趋同、千篇一律,家家户户都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小平房,建筑样式也都大同小异。

笔者认为,当代乡村民居的建设应注重不同地域的具体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在地性营造,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模仿和不假思索地套用。本文即以云南省为例,对当地民居的在地性重构进行探讨,具体分为两个方面:①在现代化建筑影响下,对当代乡村自发性建设和统一规划建设的民居存在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当代乡村民居对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②选取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探讨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和传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措施,进而重塑当代乡村民居场所特性,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

1 当代乡村民居建设现状

1.1 自发性建设民居

当一种建筑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主体特征的时候[3],这种主体特征会逐渐蔓延到整个村庄范围,从而形成新的乡村建筑风貌。也就是说,当村里出现一栋现代风格建筑,接着就会出现大量相同类似的建筑,使得乡村建筑风貌日渐趋同。虽然大量的现代化建筑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自发性建设的民居不再遵循传统民居建设的基本原则、格局和布局方式,也不再需要精细的传统建造手艺,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正在当代乡村蔓延(图1)。

图1 自发性建设民居

1.2 统一规划建设民居

为了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一些地区开始统一规划建设民居(图2)。但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①仅设计几个简单户型,便在所有民宅中进行批量复制;②不顾地形条件与地域环境特征,将所有民居沿道路、街道等机械地拼接在一起;③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无一例外地,均统一使用钢材、混凝土和砖等材料进行建造。

“建构不是机械地揭示结构,而是挖掘潜在的诗性的艺术感染力”[4],统一规划也并不等同于简单片面而有限的几个户型设计、机械的整体布局方式及流于表面的建筑装饰。很明显,目前的做法忽略了对地域建筑特色的深入挖掘,忽略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多样性,忽略了传统民居丰富多彩的地域性特征;其看似有传统建筑基因的传承和建筑地域性特征,但本质上依旧只是简单的建筑形式模仿和建筑装饰堆砌,这反而加速了当下乡村趋同现象的出现。

1.3 对传统地域建筑基因缺乏承续的原因

结合上述两方面分析可知,当代乡村民居普遍缺乏对传统地域建筑基因的承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由于对乡村发展关注度和支持力度不够,忽视了乡村发展的自主、自发性,而在现代化建筑冲击下,村民建设房屋不再受地域环境限制;② 现代建筑建造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建筑材料易得且施工方便,村民出于建设成本的考虑,更愿意选择现代建筑;③在乡村规划和设计中,相关专业人员对当地乡村环境、村民生产生活状态了解不足,对地域建筑特色挖掘不深,导致户型设计单一、房屋拼接生硬,破坏了传统的邻里关系模式;④出于节约用地和便于统一规划相关配套设施等原因,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时,将所有村民房屋一排排、一列列统一而机械地拼接在一起;⑤在思想上,村民对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认识不足,盲目模仿和跟风套用建筑样式,造成当下民居趋同化。

“乡土聚落作为地区性或民族性民居建筑的集合,在其形态上并非仅仅表现为民居建筑的集合,更显现出与集聚地点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特征。人文环境的群体性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基础性特征反映在聚落环境的建构共识上,从而相互叠合形成聚落的形势状态”[5]。自发性建设民居与统一规划建设民居的这种不顾具体地域环境的做法,忽视了传统民居在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建造智慧[6]。吴良镛院士[7]认为,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具体的自然环境,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硬的建造与僵硬的户型复制将导致乡土聚落文化的衰落和人地关系的破裂。“就像人有遗传基因一样,传统民居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建筑文化传承基因,那就是各种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构件、符号、装饰色彩、材料工艺和建构技术,是体现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8],对于当代乡村民居而言,注重此时此地[9](此时指的是当时的时代发展条件,此地指的是具体的特定地点的场所特性)具体环境的在地性营造,对不同地域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尤为重要。

2 传统民居在地性与村民生活需求多样性

2.1 传统民居在地性

建筑的在地性是指在一个地域环境中,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条件、水土条件、生态环境等要素)、人文要素(包括民族、地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要素)和当地的建造方式、技术与建筑材料进行统筹考虑,让建筑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互契合[10],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传统民居承载着丰富的地域建筑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域环境、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是建筑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11],而建筑空间形态、材料、民俗、宗教、审美习惯、建筑装饰与色彩无不揭示了地域环境的鲜明特点[12],因此在当代乡村民居设计中,有必要强调建筑的“在地性”,要根据实际地理环境的场所特性和村民的具体需求,将建筑嵌入场地之中,与环境融为一体(图3)。

图3 “融入”地域环境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2.2 当下村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

民居的特定地点、生活方式与空间环境具有多样性,村中每家每户的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生活需求都不相同,形成的房屋数量、面积大小也不一样。各家根据具体场地和家庭实际需求建造民居,建筑形制也从不会固化为几种具体的建筑户型和固定的面积大小,而是具备增减可变性;而且传统民居建造前讲究风水地势、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反观当代乡村民居建造,全都变成了标准化的设计模式,不仅户型、面积、功能及内部空间雷同,建筑立面形式也都一样。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13]一书中提到,乡土社会中的生活与现代都市是不同的。乡村生活有别于城市特定的生活模式、建造方式、邻里间关系和空间环境,因此,以统一有限的户型去涵盖整个乡村所有家庭生产生活的全部内容是片面的;同时,若不考虑具体的乡村环境条件及民居在地性营造,则必然会导致传统地域建筑特征消失,导致乡村房屋走向趋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将城市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应用到乡村民居设计中,又何尝不是打破了原有乡村生活模式而转变成为另一种城市生活模式(“城中村”)呢?如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的改造设计,采用当下的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和设计手法去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在特定时间和具体地点中,在满足屋主具体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展现出地域环境的鲜明特点。这一改造不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生搬硬套,而是对传统建筑文化本质、内涵和内在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目的在于重塑当代乡村民居场所的特性,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

为进一步探讨当代乡村民居在地性营造,本文选取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与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3 个体改造: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

3.1 地域性要素提取

一个地区的建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地域建筑文化和风格,场所感也因此而存在[14],如此形成的传统民居蕴含生态、营造和人文智慧,对现代民居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5]。

在整体功能布局上,左家民居属于传统白族院落式民居,是常见的“三坊一照壁”形式,以三开间两层的主房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底层为一坊带廊厦。按原来的布局方式,东西厢房将沿中心轴线对称布局,并以一坊为基本单元,或增加或减少进行灵活的布局;但目前西厢房已改为现代风格建筑,只有东厢房、部分围墙等院落元素尚存。在原来的传统礼仪文化中,正房功能为长辈居住和接待客人,东西厢房给晚辈居住;而目前的正房与东厢房用于堆放杂物,处于废弃状态。基于传统礼仪文化及相地取势的选址原则,整体布局上形成围合式的院落,对外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对内则形成安全封闭和宁静的内部环境[16]。

在材料与建构上,就地取材、因地而建。左家民居为木结构体系,基础是毛石条形基础,基础深挖到生土层下约30~40 cm,用毛石砌基墩,基墩上放柱础石,石上立木柱。其主要围护结构有:夯土墙和红砖,墙体砌筑较厚;双坡屋面形式,屋顶材料为筒板瓦(图4)。

图4 三哨村传统民居建筑要素提取

在建筑风貌上,左家民居体现出朴素、自然的特点。以庭院天井为中心组织平面和空间关系的合院式民居是白族民居的典型风格,其单体房屋与群体房屋相互衔接,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形态,体现出丰富的民居建筑艺术造型与淡雅的外观。

3.2 左家民居改造设计

三哨村左家民居因整户人家都搬迁到了县城生活,导致房屋处于废弃状态(图5),屋主希望将现存房屋改造为民宿重新利用,于是有了此次左家民居改造的机会。

图5 左家民居现状

基于当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针对左家民居所处的具体环境与家庭需求,此次改造将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建筑风貌3 个方面重塑左家民居场所特性,重构左家民居的在地性。

3.2.1 整体功能布局

传统民居的本质与核心是指传统的民之居所[17],居所是住的空间。在保留原有围合式院落空间、天井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屋主的实际需求,对左家民居进行改造设计。①将一层正房改造为餐厅,东耳房改造为现代厨房,西耳房则保留原来的卫生间功能。②将东厢房改造为接待和游客休息的空间。③西厢房的现代建筑处于未完工状态,根据屋主诉求,可将整栋建筑改造为民宿的客房功能,并设置独立阳台和屋顶大露台,将南面的三哨河乡村景色引入室内,以营造良好的景观视线,与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④在庭院空间塑造方面,将东西两个天井打造为生活庭院空间;同时,根据天井聚四方雨水成池的特点,将东面天井作为入口庭院,放置水缸、增设绿化,以提升环境品质;并在墙身增设灭火设施,以满足消防安全需要;另外,保留庭院空间的生活功能和秋收季节承担晾晒谷物的功能,在庭院适当位置增加绿化以美化环境,并将南面墙体改造为鱼鳞瓦景观墙,保留传统民居文化符号(图6)。

图6 左家民居改造平面图

3.2.2 材料与建构

小城镇居民对地域环境和居住环境具有依恋关系[18],因此,采用当地的材料和建造方式,能够令村民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左家民居的改造从结构、材料、构造三方面体现建筑的在地建造,形成人与场地的内在联系。结构方面,考虑到钢结构造价低、易于维护和替换,决定以钢结构体系替换原有建筑的木结构体系。材料方面,屋顶和室内环境的装饰材料采用当地盛产的毛竹;对屋架与钢柱进行焊接,屋顶材料则采用现代建筑材料竹椽条、胶合木和小青瓦;对现存无损的墙体予以保留,并对破损墙体重新夯筑,新建墙体材料为现代建筑材料夯土混凝土墙。夯筑时,在模板中将土、砂、石子、水泥以一定配比掺合,再加入钢筋,用气动夯锤进行分层夯实。相较于传统夯土墙,夯土混凝土墙具有以下优势:①强度更高、防潮性能好;②墙体厚,保温隔热效果好;③墙体整体性好,在大理多震地区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④取材便捷,建造技术成熟。

在处理建筑与场地环境的关系时,采用传统材料作为有效的回应办法;同时,在安全性、实际生活需求与改善传统材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实现工业化材料的在地性表达(图7~11)。

图7 改造后整体效果图

图9 天井空间改造效果图

图10 院落空间改造效果图

图11 正房爆炸分析图

3.2.3 建筑风貌

左家民居的改造避免了自发性建设和统一规划建设民居设计范式的缺点,充分尊重场地的肌理和环境,延续传统建筑形制和布局方式;建筑材料、形式与当地建筑风貌相呼应,保持朴素自然的建筑特点,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形态和淡雅的白族建筑风貌外观;同时,改善建筑空间和居住环境品质,使得新建建筑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当地群体建筑环境之中。

这一设计浓缩了场所使用记忆的空间形式,提炼传统建筑文化的基因融入到建筑改造设计中,由此形成建筑内部空间,在现代化条件与实际生活需求下,重塑了左家民居的在地性,使得原本废弃的左家民居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4 整体规划:楚雄彝人古镇建设

4.1 地域特征

楚雄彝人古镇位于楚雄市经济开发区,是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建设的以商住为主,集彝族文化和彝族建筑特点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楚雄地区地处亚热带冬干夏湿气候区,当地传统民居主要分为合院式民居与平顶土掌房(图12)。①整体功能布局上,合院式民居以“L”型或方形平面进行院落式组合布局;平顶土掌房则依山就势、层叠递进,平面布局多为方形且布置紧凑。②在材料与建构方面,以传统营建方式,采用夯土墙或夯土砖垒砌成墙,木门窗,屋面常为小青瓦。③建筑风貌上,以土黄色原木色为主色调;在屋面形式上,合院式民居屋顶为悬山坡屋顶,土掌房为平屋顶。

图12 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从表面来看,楚雄彝人古镇具有当地建筑的特征,但这种仿古商业建筑实际上是对彝族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和建造技术的粗劣仿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当地建筑特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其后,各地争相模仿建造商业古镇的现象频现。

4.2 消极影响:模仿设计痕迹明显

4.2.1 整体功能布局

彝人古镇作为仿古商业建筑群地产开发项目,商业氛围浓厚,人为模仿设计痕迹明显。该项目规划从2004 年开始,共分7 期进行建设(图13),主要分为旅游观光娱乐、商业娱乐、餐饮、公园和住宅等区域。在功能布局上,内部分布着商铺、酒店、民宿客栈、烧烤小吃街、广场公园、水上舞台、酒吧餐饮、韩国城、手工艺品等众多功能。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商业街—活动广场—商业街—公园—商业街的空间布局模式,街道与广场布局规整,较为开阔;以合院建筑为模板铺满整个用地,意在“复原”彝族建筑式样群。整个古镇占地面积大、道路等级分明、分区明确,俨然一副人造商业仿古镇模样。

图13 彝人古镇2005—2022 年卫星图及分期建设图

4.2.2 材料与建构

传统彝族民居建筑墙体为木构架土坯墙,其木构架混合使用穿斗式与抬梁式,以利于抗震;外墙常用夯土墙或土坯砖,有勒脚和柱础,民居一般为土黄色墙面,建筑正立面为白色涂料修饰檐墙,梁架施以红色。屋面为悬山坡屋面,铺设小青瓦;屋顶两端山架比中间架顶高出10 cm 左右,并设有起翘,起翘弧度优美、线条流畅。合院式民居屋脊两端起翘形成结构装饰,檐下装饰主要为牛羊头;门窗和墙面以日月鸟兽等民族图案装饰;彩绘位置常做在山墙和外墙,且色彩常用红、黑和黄色(图14)。

图14 传统彝族建筑特点

而彝人古镇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结构材料,以灰砖为维护结构材料,门窗多用铝合金材质,装饰和民族图案较少。

4.3 积极影响:建筑风貌的延续

彝人古镇虽模仿痕迹明显,但其建筑具有地区性[19],对当地建筑风貌的延续产生了积极影响:①对当地建筑文化符号的运用,如古镇的大门、广场上的火塘、图腾柱和墙上壁画均代表着彝族文化(图15),保留了彝族建筑风貌;②在建筑营造上保留了彝族曲尺型院落、重檐出挑深远的外廊和起翘悬山小青瓦屋顶的特征;③在古镇内部采用土坯墙,对彝族土掌房进行仿造(图14);④古镇广场上设置了火塘,用于举办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以延续火塘文化,展示彝族生活习俗。

图15 彝人古镇中彝族建筑文化符号

4.4 辩证对待

对于彝人古镇引发的系列影响,应持辩证态度看待。

一方面,彝人古镇集中连片的建筑是对当地传统建筑样式刻意的模仿,是将众多建筑样式杂糅、堆砌在一起,而并未真正传续彝族部落的聚落机制。彝人古镇是以吸引游客为主的商业地产建筑,空有彝族建筑特征的建筑外表面,却缺乏“原汁原味”的彝族建筑内在基因。同时,彝人古镇“引领了”各地仿建古镇的现象,如曲靖珠江源古镇、临沧茶马古镇、普洱古镇等一系列仿建的商业古镇,几乎云南管辖的每一个地级市都有一个类似的仿建古镇;并且以仿建古镇为地方标志,又形成了另一种统一的、麻木的、僵硬刻板的城市印象。

另一方面,彝人古镇呈现出众多彝族传统建筑符号。整个古镇从大门到广场、建筑,无论是场景营造还是人群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彝族建筑文化特色。古镇营造了一个彝族文化空间,其内部建筑风格、建筑要素充分展现出彝族建筑文化特征。地方感和场所感是传统民居的重要特征[20],彝人古镇的建设注重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内涵的传承及地域特色的保护,不仅塑造出强烈的地方感和场所感,还起到了传播当地建筑文化的作用。

5 结语

建筑是在一定的地点、地段、地区和地域环境中进行建设的,“地区”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筑的属性。当代乡村民居不论是自发性建设还是统一规划建设,都显示出一种普遍相同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每个地区的建筑都似一个模板雕刻而出,呈现出一种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反映出当代乡村民居普遍缺乏对传统地域建筑基因的承续。寻其根源,涉及方方面面,不仅与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政策上的引导有关,也有相关设计人员忽略对传统民居地域建筑文化深入挖掘的因素,还有当地村民思想上不重视保护地域建筑文化,只顾盲目跟风、模仿抄袭现代建筑的原因。在快速发展的当下,重塑当代民居的场所特性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环境情况,从建筑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建筑风貌等方面,结合当下的建造技术进行建设,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猜你喜欢
彝人彝族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彝族海菜腔
民居智库
张美寅摄影作品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美丽的彝人古镇
浅谈西南地区的太阳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