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反向”输出,为什么能打动人?

2023-12-28 00:00:00王巧捧
廉政瞭望 2023年7期

新疆禁毒形象大使又“搞事儿”了。

“糟了糟了,还没给我宝贝科普下,‘干花’了解吗?‘果冻’了解吗?”跟着抖音热歌榜上的一段旋律,新疆禁毒形象大使化身“毒贩”,唱着揭露各种新型毒品的伪装。

一众官媒新媒体平台,纷纷再次转发视频相关内容。这已经是半年内第二次了。

今年2月,身材高大健硕、面带胡茬的这个“毒贩”冷酷讲述,“我当然不会告诉你,我会把安眠酮伪装成糖果送给你吃,服用后会引发重度昏迷,会呼吸衰竭死亡……”一度给网友留下悚然一惊的印象,也因此把这种悚然感跟对毒品的恐惧挂钩,成功植入许多网友心中。

这样的“反向”输出操作法,也收获了网友的“反向”点赞,有的留言说“不像演的”;有的调侃,“要不是官方账号,高低得报个警了。”

类似这样的官方安全宣传视频,还有天津消防的“蓝朋友社交天花板”、海南交警高能反转小故事等等。天津消防“蓝朋友”在街上追素人采访、连线大V,给人“挖坑”,再用消防知识“填坑”,诙谐幽默中科普了消防安全。海南交警普法交通安全的情景剧里,不戴头盔、超速、酒驾的驾驶人,上一秒还“嘚瑟”,下一秒“歇菜”,让人心里跟着一凉。

这类安全宣传,以受众为中心,强调情绪传达,有时是惊吓、有时是感动、有时是反差萌,增强了受众感受,从而加深了宣传内容的内化作用。

花样翻新的宣传视频“出圈”以后,轻易就俘获一众粉丝,但这类视频别说“出圈”不易,它的“出现”本身就不容易。

在有些单位负责人的意识里,宣传视频播放量再多、粉丝再多,顶多算是宣传工作有点亮色,对于整体政绩意义不大。何况,网络影响力是把双刃剑,在产生更大关注度的同时,意味着要接受放大镜式的聚焦,一旦不小心出现失误,可能要面对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通常官方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倾向于保守,下级也便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出圈”视频的出品团队,通常有来自单位的支持,也有团队成员创“新”又守“政”的努力。相比只做分内事,他们拒绝庸政心态,做加法、做花样,“出圈”而不出格。

新疆禁毒形象大使扮演毒贩曝光毒品新套路。

话说回来,这些视频的实际作用,真的不如他们系统内的主业吗?

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工作比起出事后的整治,能避免损失、节约整治成本,意义相对更大。就像济南“蓝朋友”遇到过留言问他们是不是很闲,为什么不去灭火。“蓝朋友”说,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才会减少火灾,更能保护群众,也是保护消防员。“术业有专攻,我们在不同的岗位做着相同的一件事,那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事实上,这些视频的警告内容,不少网友真听进去了,不仅听进去了,还想多了解一些,会有留言提问,“‘邮票’毒品是怎么回事?”“伪装成‘果冻’的毒品怎么辨别?”据媒体公布,“新疆禁毒”新媒体的粉丝中,18岁至24岁的占比27.04%,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起到了显著作用。2022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新疆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9.09%,排名全国前列。

好的作品,不仅能影响人,还能激发人的传播欲,从而加剧影响力的裂变。每一个被这些视频打动而转发的网友,都相当于当了一次安全宣传员。这些视频的广泛,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合力,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避免违法行为、恶性事件。能够防患于未然,就是最大的成功。lt;H:\2023廉政13期-0716-定稿\Image\2018廉-021_1_1_1_1_2_1.psd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