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形式与提升策略

2023-12-28 03:20:52张宏
艺术大观 2023年31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力演奏古筝

张宏

摘 要:现阶段,古筝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典型乐器,更是我国民族乐器的起源,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古筝演奏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及艺术感染力,在演奏古筝的过程中,能够为观众及听众营造良好氛围,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而当前,由于受到我国全新艺术文化形式的影响,艺术流派更加多样,艺术表现形式也尤为丰富,古筝乐器的发展及演奏艺术性也逐渐受到了一定冲击。针对这种情况,古筝演奏者及相关爱好者应根据时代发展特色,制定相应的改良及创新策略,从而有效强化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形式,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形式与提升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拓展古筝乐器的艺术表现范围,使其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古筝;演奏;艺术表现力;形式;提升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1-00-03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古筝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筝演奏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感染力,但随着时代发展,目前我国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仍然需要拓展提升。笔者首先针对古筝演奏艺术表现力的提升重要性展开研究,继而分析古筝演奏中实际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古筝艺术获得良好发展,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群众对于艺术的欣赏需求。

一、古筝演奏艺术表现力的提升重要性

古筝别名汉筝、瑶筝等,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代表乐器,也是传统民族乐器中典型的拨弹乐器代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古筝演奏自带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演奏及创作古筝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情感表现,继而与听众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鸣,通过艺术表现力感染听众,使其获得良好的视听体验。古筝演奏过程中富有艺术感染力,并蕴含特有的艺术表现意境及节奏氛围等。步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对于艺术领域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继而随之诞生了许多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流派,满足了群众对于艺术的追求及向往。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群众之间的沟通及交流不再受到空间及时间的束缚,国外更多的先进文化及艺术理念纷纷走入国门,国外众多的乐器及艺术形式,对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需要针对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进行提升,研究相应的提升策略,从而提高古筝艺术的知名度,使其受到更多群众的喜爱,继而有效促进古筝艺术的发展[1]。

二、古筝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形式分析

(一)展现古筝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方式

古筝乐器演奏过程中,展现其艺术表现力的形式较为多样,且具有显著特征,重点在于演奏者需要结合一定的演奏技巧。古筝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凝结成为传统民族乐器中的精华,古筝的演奏流派也逐渐得到了划分。现阶段我国古筝演奏流派主要分为南北两派,其中更为细致地划分为山东筝、福建筝、浙江筝等近十个古筝艺术演奏流派。不同演奏流派中,所采用及青睐的古筝演奏技巧也存在极大差别。但从古筝演奏的本质上来说,无论其流派有多少,实际上演奏者所采取的核心技巧就是古筝演奏的弹拨技法,也是古筝演奏中的主要方式。古筝作为一种弹拨乐器,不断采取各类演奏技巧,其都是通过变换弹拨技法来进行艺术表现的,从而使观众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

(二)展现古筝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情感

古筝演奏中,演奏者所表达的艺术表现力及艺术效果,本质上与自身的演奏情感存在较大关联。演奏者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演奏情感,才能够将其传达给听众,继而达到良好的情感呈现价值,进一步提升古筝的艺术表现力。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结合自身演奏技巧与情感价值,使二者互相交织融合,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演奏效果,继而使所演奏的作品爆发出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获得听众的认可及好评。这是因为古筝演奏主要就是通过演奏者情感的变化来感染观众,使其达到良好的情感共鸣状态。如通过悠扬婉转的弹拨音色,或通过迫切急速的弹拨节奏使听众感知古筝演奏多变的表现形式,欣赏古筝演奏的情感价值。因此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也作为古筝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力,演奏者自身的情感态度最终会对实际演奏的效果产生影响[2]。

(三)展现古筝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意境

古筝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民族乐器的起源及发扬者。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注重演奏意境的营造。譬如,我国经典的古筝演奏作品《渔舟唱晚》,就是结合古筝多变的演奏技巧,结合演奏者的自身情感态度,使听众感受到演奏者所投入的情感,继而为其营造美好的演奏意境。听众仿佛置身于演奏者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使其久久不能平静。听众感受到了夕阳西下,乘坐渔船在湖面荡漾的美好画面,使其达到良好的情感共鸣状态。总之,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为听众适当营造相应的演奏意境,通过塑造演奏意境,可以拓展古筝的艺术表现力及艺术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古筝演奏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强化古筝演奏艺术表现力的相应策略

(一)注重古筝演奏作品的旋律性分析

音乐作品呈现艺术表现力,主要通过音乐旋律及节奏进行,也是演奏者弘扬音乐思想,表达乐意的主要方式。旋律贯穿了音乐作品的全过程,自始至终穿插在音乐作品的节奏及音调中。音乐作品的主旋律本身就涵盖了许多音乐素材内容,因此音乐主旋律一般比较简单,更加能够重点阐述音乐作品的主旨及表达内容,从而使得音乐旋律及特色更加丰富。譬如,我国传统古典民族音乐中的旋律一般比较婉转,因此音乐主旋律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特点。音调部分在整体作品中,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及情感表达。而音乐作品本身的音调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主要体现在音调的强弱上,一般来说同一作品中的音调呈现出的音乐表现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并且主要展现出了音乐的号召力,从而帮助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激励感,与音乐演奏者形成情感共鸣,感受到演奏者良好的情感态度。音乐作品主要的构成元素就是音乐旋律,演奏者可通过应用变换的旋律,来展现个人獨特的音乐风格,继而表达音乐作品的特征,并能够针对旋律特色及形态展开分析,帮助演奏者获取旋律中所存在的乐理知识及内容,继而帮助演奏者能够与音乐进行有效融合,更好地展现艺术表现力[3]。

(二)注重古筝演奏的表现形式及节奏

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针对演奏旋律进行分析,主要是基于对节奏及节拍的角度展开的。古筝演奏者的艺术表现形态及艺术表现力效果,与其实际的演奏旋律及节奏是存在一定关联的,这几个元素不能够单独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在古筝演奏中较为轻松愉悦的旋律,节奏形态一般比较紧凑,但一些较为悠远的旋律节奏形态一般比较缓慢,且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通过对古筝演奏的旋律进行分析,能够看出节奏对演奏旋律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效果,而这种特点,也能够帮助古筝演奏者更好地把控节奏,使其更好地了解乐理中所涵盖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使其有效梳理及区分演奏旋律与节奏之间的关联,提升演奏的实际效率,并达到较好的演奏水平。同时,古筝演奏中的旋律形态,主要是通过节奏进行展现的,不同的節奏形态也构成了不同的听觉感受,形成更加具有特色的旋律。在针对古筝演奏旋律分析的过程中,结合节拍的应用,能够帮助古筝弹奏者更好地创作作品。通过对旋律及节奏的分析,能够帮助古筝演奏者了解音乐乐理的相关特点。譬如,在古筝演奏作品《临安遗恨》中,该作品主要结合了较多的古筝演奏技巧。在作品前段部分,采取了长摇的演奏技法,这是一种由弱至强的演奏技法,在前段部分结合该技法能够缓慢展现出曲目所涵盖的情感,使听众缓慢进入作品的主旋律中,起到了一定的过渡效果。而在该作品的下一部分,主要采取了慢板的演奏技巧,对比于传统的慢板演奏技巧,其中不同的是该作品更加注重滑音及颤音的应用,同时为听众营造一种震撼的感受。在下一部分中采取了快板演奏技巧,强化了对作品节奏的处理,使得整体节奏更加分明,结合不同演奏技巧的融合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提升,同时带给观众良好的听觉体验感[4]。

(三)注重音乐听觉

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无论是平日练习还是表演,都要重视对音乐听觉的历练。对音乐听觉进行重点关注,能够使听众感受到所演奏作品实际的情感表达特点,以及感受作品相对的内涵价值,使其达到良好的情感共鸣,形成更好的演奏效果。总之,古筝演奏者自身的音乐听觉,在演奏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假设古筝演奏者能够在开始演出前,在自己的脑海中重现一遍演奏过程,同时能够结合自身音乐听觉,将演奏的曲调及节奏进行加工,一方面能够减少演奏中发生失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自身产生负面情绪,使其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一般来说,古筝演奏中对于演奏者技巧及弹奏能力的考核是较为重要的,但是音乐听觉也是其中所考察的关键内容。譬如在参与舞台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提前熟悉每一个弹奏的动作及音乐节奏,继而减少发生错误的情况。同时演奏者也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并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继而在发生意外或失误的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扭转局面,并随时更新调整弹奏内容,继而确保自身的听觉敏锐度,以及促进古筝的演奏效果提升,从而提升古筝演奏的吸引力,为听众营造更好的体验氛围。因此,古筝演奏者从始至终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精力及敏锐度,保障演奏效果能够达到预期水准,减少受到思想杂念的影响,从而使古筝演奏的整体质量及效果达到最佳的水准。而古筝演奏者想要实现这种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及沉淀,在累积经验及教训后,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演奏状态。因此,演奏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的水平,选择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才能够不断促进自身音乐听觉提升,促进古筝弹奏水平的提升,继而强化古筝弹奏的艺术表现力[5]。

(四)注重掌控演奏作品的内涵

古筝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想要更好地展现所演奏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需要注重对作品的内涵特色开展研究分析,演奏者需要考量到作者的创作初衷,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够掌控作品内涵。一方面,在演奏古筝作品时,演奏者要注意还原实际的演奏过程,另一方面,也要进行节奏或旋律的创新,杜绝完全照搬的演奏情况,需要结合自身创新能力,使所演奏的作品具备自身专属的风格及特点。而想要实现这种演奏效果,需要演奏者强大的作品分析能力,继而借助音乐听觉的辅助作用,来体会风格各异的古筝作品。总之,古筝演奏者需要熟悉所演奏作品的旋律及节奏,了解作品特点,熟练记忆每一个音阶及演奏技巧,才能够使其更好地衔接自身音乐听觉,强化音乐听觉的实际作用。最终在演奏中结合音乐听觉,来促进整体的古筝演奏艺术表现力提升。

(五)注重古筝演奏的意境

古筝演奏意境的含义较为笼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用语言来进行形容。从简洁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意境的营造,不仅需要为听众带来情感上的良好体验,还需要引导听众在欣赏古筝作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想象力,将自身情感及思想带入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同时,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自身所体现的情感价值,对于演奏意境的营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且营造出的意境具有高低之别,一般与演奏者自身所掌控的技巧及演奏能力有直接关联。基于此,想要提升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使其具备更好的艺术感染力,演奏者需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演奏技巧,对自身演奏能力进行训练,融合自身情感为听众营造独特意境,继而带动观众来融入演奏环境中,结合自身对古筝音乐的理解及感受,不断提升演奏意境,继而强化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6]。

四、结束语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精髓,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发展。而现阶段,演奏者需要注重提升古筝的艺术表现力,结合自身情感融入及弹奏技巧的应用,来帮助古筝艺术获得持续发展。通过提升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古筝艺术的传承发扬,使更多人热爱古筝艺术。

参考文献:

[1]杨涛.古筝演奏艺术特征及提升策略[J].戏剧之家,2022(24):57-59.

[2]王艺桥.古筝演奏艺术表现力的形式及提升建议[J].戏剧之家,2022(10):91-93.

[3]何云雪.古筝演奏艺术特征及提升策略[J].艺术品鉴,2021(21):166-167.

[4]梅丽娟.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提升策略探究[J].艺术大观,2020(20):5-6.

[5]胡旦.古筝演奏中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探析[J].艺术评鉴,2017(09):60-61.

[6]魏月明.论古筝表演艺术的古典美[J].当代音乐,2017(07):62-63.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力演奏古筝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第一次弹古筝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8
古筝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5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打击乐和音乐撼人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53:06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49:39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浅析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
中胡演奏中音色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