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梦者”刘亮程:扎根乡村“回望”世界

2023-12-28 02:27:20
读报参考 2023年36期
关键词:木垒刘亮程沟村

今年8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刘亮程的小说《本巴》榜上有名。《本巴》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将三个孩子作为主人公,写了一场又一场被游戏化解的战争,带着读者在梦与醒、史诗与现实之间穿梭,创造出一个天真且富于哲学意味的“本巴世界”。

刘亮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协主席。2013年,他在新疆木垒县菜籽沟村创办木垒书院,过上了田园诗意的耕读生活。他陆续推出的《虚土》《凿空》《捎话》《本巴》等长篇小说,不仅获得鲁迅文学奖等诸多奖项,有的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阿拉伯文、韩文、马其顿文。但他最初是因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而成名,自20世纪末以来,这部著作畅销不衰,书中5篇文章还被选入中学、大学语文课本。

从《一个人的村庄》到《本巴》,刘亮程一直在书写大地上人与万物共居的家园。对他来说,故乡指向他所生活的新疆多民族文化传统,指向他脚下所立足的土地。他认为,作家要认真面对家乡、土地和其中的生活,那是对作家影响至深的地方,也是通往世界的起点。

乡村“回望”世界

1962年,刘亮程出生在新疆沙湾一个村庄,年轻时务农,跟木匠学做家具,跟铁匠学打铁,做过农机管理员,20岁的时候写过诗。30岁,他关闭了收益不错的农机配件门市部,离开家乡到乌鲁木齐“下海”,在陌生城市开始了对遥远家乡的“回望”,用近10年时间写出《一个人的村庄》,受到文坛关注;40岁和朋友合开“一个人的村庄”酒吧,一年后停业,其间在一家报社做文学副刊编辑,创作了《虚土》《凿空》等多部作品。50岁,他来到菜籽沟建起木垒书院,重新在乡村“回望”世界,思考历史和现实。

刘亮程现在所居的菜籽沟村,完整保留了天山北麓农耕文化传统。乾隆年间,村民祖上自陕甘地区穿过河西走廊搬迁于此,屯田定居。如今,村中仍保留有清代建筑,民居多是古朴的拔廊房,村民遵循古老节气在沟梁的旱田里耕作。

刘亮程的木垒书院背后就是东天山脚下的麦地。一坡一坡的麦子从山脚长到山顶,又翻过更远的山,不知长到哪里去了。11年前,50岁的刘亮程经过这里,觉得和幼时生活的村庄很像,是《一个人的村庄》的再现。为了这份相像,也为了呼吁保护菜籽沟村的文化价值,他将一处废弃学校的房屋院落买下来——一边改造成木垒书院,和家人居住下来;一边召集熟识的艺术家,邀请他们来租购村里的其他空屋。

眼前的木垒书院,一半是书房、工作室,一半是菜园、果林。刘亮程的时间也分成一半一半,上午读书、写作,下午种地栽花、养狗喂鹅。有人把这样的生活叫做“在理想与现实间诗意栖居”“宫崎骏式的晴耕雨读”;但对他来说,耕种、搭鸡窝、做木匠活儿以及写作,都是最自然的事情。

“無尽的睡着醒来里,都在回乡”

“菜籽沟村是这个世界的末梢远地,在村庄中,可以看到最低处的尘土中,人们的生老病死和生生不息,也可以看到这个时代走到末梢村庄时发生了什么。”刘亮程说,一个人可能需要离开家乡,才能获得对家乡的全部认知,才能在远处或异乡,把家乡找到并认领回来,“我们在无尽的睡着醒来里,都在回乡”。

这些年,越来越多城市的人们主动向乡村流动,贴近土地,重拾耕种,重寻乡愁;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目的地定位在乡村,远山近林,月光繁星,民宿崛起;越来越多的“Z世代”爱上露营,近郊听雨,疗愈心灵。“五条人”乐队在歌词中说:“农村科学地长出了城市,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农村。”有人形容这是“城市文明的现代精神与乡土文化营养的融合”。

刘亮程说,乡村是中国人的祖地,中华农耕文化基因的“根”在这里,我们都会寻找那条通向乡村的道路。天山脚下的木垒书院,松柏葱郁,春华秋实。刘亮程和家人一起,看蜘蛛结网、蚂蚁打洞,或者试图给正在孵蛋的大鹅搭木板挡雨却遭到大鹅“尖声拒绝”,又或者推着两块最近收集的古石磨,尝试“像古人一样”磨出玉米面,小孙女知知蹲在一旁,母亲就在不远处笑着看着。

木垒书院周围,居住着画家、设计师、摄影家邻居,他们也在这个村庄建起属于自己的家。不远处,有当地人“陶姐”开办6年的民宿,书院停水的时候,大家就去她家“蹭水”洗澡。游客越来越多,来看书院、看画展、看风景。几个月前,村里民宿又添了一家,庆祝开张的篝火晚会开到很晚。

在这个居住了10多年的村庄里,刘亮程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变老。身边万物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幽微的观察,辽阔的想象。他每天上午坚持写作,在现实之外创造一个又一个虚构世界和梦境,在书中过完一世又一世,每天下午务农做工,扎一段篱笆、修一段路或栽几棵树,在世间重新感知琐碎、温暖和悠长。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李自良)

猜你喜欢
木垒刘亮程沟村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10
生命的源起,种子
回族文学(2021年1期)2021-05-27 17:50:22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4:52
潜在的共鸣与对话——论雍措与刘亮程的乡土书写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1:04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农民文摘(2020年3期)2020-02-28 12:22:10
冬天,与刘亮程有约
中学语文(2019年2期)2019-01-30 06:49:39
别了,半沟子
宁夏画报(2017年10期)2018-02-26 17:32:13
组诗:今夜 在木垒
刘亮程作品时间意象研究
木垒美地
诗选刊(2015年8期)2015-11-17 10: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