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雨,司文清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7)
急性脑梗死是指突发原因下脑供血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该病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致病因素较多,临床多认为与不良生活习惯、 原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关[1]。目前,临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手段已经较为成熟,患者经治疗后短期内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肢体运动能力恢复缓慢。既往研究[2-3]表明,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43 ~76 岁,平均 (57.60 ± 5.96) 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42 ~74 岁,平均 (56.98 ± 6.02)岁。两组的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症状,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首次发病且伴随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研究开展期间病情稳定性较好;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并发有其他神经内外科疾病者; 对护理方案的实施表现出极度不配合者; 病情危急程度较高,预计生存期间不足以完成研究者; 既往存在脑部严重损伤性疾病者; 发病前存在肢体运动功能损伤性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生活护理、住院期间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预防、 饮食调节及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 首先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团队成员由主治医师、 责任护士、 康复医师、 营养师与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组内成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应的护理工作,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康复医师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合理体位摆放,并指导患者早期开展肢体关节活动,结合患者身体康复情况开展坐起、 站立、 行走、 穿衣、 洗漱等基础训练,合理控制每日训练时间与频次。②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干预,通过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交流了解其心中所想,评估患者负性情绪的类别与严重程度,并针对患者的不同负性情绪制定对应的心理疏导计划,心理疏导干预均通过一对一方式完成,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干预与放松训练等。③营养师主要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日常饮食干预可使用替代饮食疗法,在保证营养补给充足的情况下多选择患者喜好食物,提高患者对每日餐饮的依从性。④主治医师主要负责对患者治疗效果与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合理调整或补充治疗方案。⑤责任护士主要向患者阐明积极参与护理的重要性,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健康状况,并提醒患者定期返院复查等。两组患者均随访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评估,评分范围0 ~42 分,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②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 (Fugl-Meyer assessment,FMA) 评估,评分范围0 ~100 分,得分越高则肢体运动能力越好。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 评估,评分范围0 ~100 分,得分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评分范围0 ~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 ~89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NIHSS 评分、 FMA 评分以及ADL 评分 护理后,两组的NIHSS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FMA 评分、 ADL 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 (P<0.05); 且观察组护理后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 ADL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NIHSS 评分、 FMA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的NIHSS 评分、 FMA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 (±s,分)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nNIHSS 评分FMA 评分ADL 评分护理前观察组3526.16±2.7954.19±5.9347.60±5.12对照组3525.83±2.8254.80±5.7546.89±5.26 t 值0.4920.4370.572 P 值0.6240.6640.569护理后观察组3513.44±1.53* 73.12±7.08* 70.06±6.85*对照组3518.15±1.86* 65.44±6.79* 63.19±6.63*t 值11.5704.6324.263 P 值0.0000.0000.000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 致死率较高,经有效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预后转归情况较差[4]。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的选择上多应用常规护理,仅是解决了患者住院期间的一些基础问题,对患者病情康复的促进作用不大。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护理措施,护理内容更加全面,组内各学科人员团结协作,可为患者病情持续性康复提供保障[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表明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与运动功能、 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与敬蕾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在于,多学科协作护理实施过程中,康复师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的个体化运动锻炼方案有助于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提高; 心理咨询师根据患者负性情绪状态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可帮助其建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提高其对医护干预行为的配合度; 营养师可有效调整患者身体营养状态,提高其身体机能,为病情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主治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责任护士则能密切配合开展各项护理干预行为,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