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帮助。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互联网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具有诸多优势,比如,信息量庞大、数据类型丰富。这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助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效率,为搭建可靠的审计工作体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并树立全新的审计理念,打造全新的管理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此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互联网+的概念界定
“互联网+”是指在“创新2.0”推动下形成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和社会经济发展新形态。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指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创新性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创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传统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整体升级,以此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这一社会新业态,有效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二者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最终实现有机融合。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网络发展空间,打造出全新的行业发展生态环境。“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互联网时代下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能力,深度融合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各项资源,打造出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二、行政事业单位互联网+审计工作的意义分析
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全面提高各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一方面,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执法权的范圍,强化权力制约,打造高质量的内部审计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强大的执法权力,正确使用这些权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但如果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力进行制约,那么就可能出现违规行使职权的问题,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执法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这需要在落实好外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单位资金运行的科学性、合理性,降低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比如,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财务行为进行监督和分析,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取消财务风险相对较大的决策。与此同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保护国家的财产安全,避免因财务风险造成大的资金损失,使各项财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三、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问题分析
(一)信息孤岛制约,数据关联难度较大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因而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信息建设,比如建立“金税、金关、金财”数据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分析工具对相关工作数据、工作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由于数据管控平台相对独立,缺乏畅通的信息交换空间,导致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存在思想误区:我的网就是我的网,别的部门不能直接接入使用。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各单位的数据难以相互联通,各个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难度更大,无法统一分析和判断整体工作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分析标准,那么所收集到的数据将失去可用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就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因数据标准不统一而出现分歧,难以通过联合数据全面分析当前的工作状态,最终导致审计工作的质量不断下降。
(二)法律法规缺失,数据获取难度增大
由于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规定不够完善,导致审计数据采集工作难以得到充分落实,进而影响数据的分析和选择。虽然国务院规定了信息系统的审计权限和资料范围,但相关文件的更新速度赶不上工作变化的速度,这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理念过于落后,认为“审计就是查账”。但事实上,审计工作,尤其是审计数据收集,往往是一项难度较高、涉及范围较广的工作任务,如果相关人员的审计理念存在偏差,那么就会导致审计数据收集不科学、不全面,被审计单位也会因此拒绝向审计人员提供相应的业务数据,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技术工具不足,审计效果不够理想
审计工作与其他财务工作相比,工作难度往往相对较高,需要查阅和分析的资料也相对较多,再加上各个地区、各个单位的管理模式不同,导致审计人员难以设计出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审计数据分析工具,进一步导致了审计工作体系的落后,使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
四、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策略分析
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之中。各大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新用法,政府部门也下发了相关文件和意见,努力构建“互联网+审计”的新模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既要横向拓宽审计工作的广度,又要一步挖掘审计工作的深度,加强对各项经济责任的监督和控制力度,推动审计改革发展。新时代下,我国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已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未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落实审计目标。建议采用以下几个策略开展审计工作:
(一)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审计机构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当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避免内审机构与其他部门或单位存在隶属关系,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设立内审机构之后,还要明确主要领导人员,并进一步细化各个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质量,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还需要充分利用各项互联网技术,打造网络审计渠道,从而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建立审计数据部门,为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使其具备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数据转换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将审计信息库和标准信息库的构建纳入到单位信息库的建设之中,丰富审计数据部门的内部信息储备。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完善审计法律法规是确保审计工作正常开展的首要条件。当前我国审计法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短板,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也缺乏统一的审计数据标准,这导致我国审计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互联网+审计”的权限,制定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开展全方位的单位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在确保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基础上,赋予审计人员一定的管理权限,方便审计人员通过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清单提取相关的审计数据。如此一来,既能够推动数据共享,也有利于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审计工作时还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识别体系,及时识别财务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存在风险的原因,最后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么做不仅有利于清除行政事业单位的潜在财务风险,还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各个财务工作人员相互分享财务工作经验,全面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水平,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工作任务,使信息技术与财务工作实现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
(三)优化管理体系,丰富人员专业知识
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准入机制,既要选派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作骨干,又要制定明确的内部审计人员资格准入要求。比如,选聘拥有内部审计资格证的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和储备干部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工作能力。比如,搭建完善的学习培训机制,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审计人员积极接受再培训、再教育,积极参与相关资格证考试,全面提高工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内部开设知识讲座,为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讲解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发展趋势和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要点。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相關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管理体系。
全面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推动互联网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相互融合。这便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学习互联网基础知识,提高互联网操作能力,在夯实审计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革新自身的工作理念,虚心学习,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审计工作的新发展潮流,既丰富理论知识,又夯实实践基础。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与同事沟通和探讨,汲取他人的可靠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审计工作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明确发展目标,推动审计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发展趋势,我国积极推动智能审计工作体系的建设。十四五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依托审计技术体系、制度体系和人才体系,全面加快审计工作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速度,通过柔性管理,积极推动审计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审计新体系、新格局,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功能。
(五)统筹数智建设,构建数据共享平台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顶层设计,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一方面,部门领导可以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比如,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明确规定数据信息的采集、储存和交换。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还要积极贯彻国务院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构建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为数据平台信息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结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审计分析系统。首先,要收集、整理和归纳基础审计信息和审计数据,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其次,要总结当前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经典案例为相关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业务提供新的思路。最后,要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审计知识与审计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此培养综合素质高、执行能力强的审计业务骨干。比如,审计署以数字化审计教学为核心组织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活动,展现了信息时代下的审计工作新模式,使审计培训工作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结合,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审计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发展潮流,进一步创新审计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传统审计工作相比,互联网环境下的审计工作难度往往相对较高,这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到开展审计专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为审计人员打造良好的审计工作新环境,制定完善的审计工作新制度,最终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