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群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业收入稳步增长,农民生活富裕,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本文分析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我国经济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实现的根本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战略的稳步推进是产业振兴的基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业收入稳步增长,农民生活富裕,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顺利实施,能在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治理进行完善,建设一个生活富足、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但在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乡村产业缺少人才。农村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对网络运用不够熟练,无法通过网络开展新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少本地高校优秀人才缺少回家乡就业的意愿,乡村普遍留下老弱妇孺群体。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一是乡村相比城镇缺少就业机会,待遇比较低;二是在基础建设方面,农村普遍落后于城市,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条件不好,对乡村年轻人缺少吸引力;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打工,对乡村产业发展影响很大: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大量涌进城镇务工,乡村产业发展缺少必需的年轻劳动力。另一方面,乡村大学毕业生大量留在城镇发展,必然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缺少技术人才。受限于乡村基本生活条件,再加之其配套設施无法满足需求,难以留住人才,导致缺少农业技术人员现象严重,有的还出现外来人才边招边流失的现象。
(二)乡村产业融合度比较低。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乡村产业发展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因为各乡村自身条件大多差不多,这就导致一些乡村开展第二、第三产业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的初加工和乡村旅游产业方面,不具备明显的产品差异性。就乡村旅游业来看,因为几个乡村的地域相近,同区域内存在大体相同的地貌、风景和民俗文化,同时推出一些几乎相似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发,乡村旅游在同区域内大打价格战的事件屡屡发生。二是产业融合效果不明显。优化配置区域资源的效果不理想,缺少明显的产业聚集、产业联动氛围,造成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比较弱。三是乡村产业发展缺少可持续性。不少乡村产业的有效可持续产业规划尚未形成,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其产业不具备可持续性。四是乡村产业融合机制不健全。未形成支柱性的乡村产业发展,较短的产业链和低附加值,以及乡村产业发展计划与执行过程融合的有效性差,无法形成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
(三)乡村产业发展难以融资。农村金融是乡村产业发展必要的支撑,但就目前状况,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这体现在:一是目前的乡村生产业规模较小、成本和风险比较大,而且缺少抵押物。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小农场、农户等方面力度不强。由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融资需求只有从民间借贷渠道解决。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普遍比较低,管理科学性不够,社会资本没有较强投资意愿。三是城市是政府资金支持重点,大量政府财政资金投向城市,财政分配不均、乡村分配不足,这就造成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资金匮乏。
(四)乡村产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如果规模不够大,就不能形成产业链,也就不能产生好的效益。目前,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不大、零散化、碎片化、多样化的现象。例如:茶园村面积85.7平方公里,户籍882户,2995人,蔬菜种植面积不足3000亩,大部分土地还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种植分散,没有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农业机械普及率不高,农村部分山区只能使用小型的微耕机、覆膜机、起垄机等机械,农业机械还处在最初级阶段。
(五)技术含量低,品牌效益不强。一方面,技术含量低。农业产业化在不同的地区相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普遍还是各自为政、粗放型经营,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的运用不够,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品质不优。另一方面,品牌效益不强。由于农民的品牌意识不强,导致农业品牌建设滞后,推广力度不够,政府与企业的融合、协同不力,农业品牌产生的效益不高。例如:资丘木瓜是榔坪镇木瓜区域公用品牌,一直享有盛誉,但是近几年来农民在产量丰收的情况下没有增加收入,反而收入有所下降,没有体现出品牌的价值。
(六)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的销售好坏决定农民的收入。销售渠道单一、经销商价格垄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对互联网、智能手机、电脑不会运用,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网上销售没有经验,造成单个的农户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处于被动局面。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农户很难把握市场行情,造成严重亏损。
(七)市场主体带动力不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市场主体有其名无其实,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经营面临严重亏损,真正能带动农民致富,为农民排忧解难的不多,市场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不强。例如:茶园村的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已经发展到8家,但真正能带动农民增收的只有1~2家。
二、解决乡村产业发展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大力提升乡村农民素质和能力。一方面,提高农民素质。要动员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并把其建设新农村的动力有效激发出来。乡村产业振兴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农民主动参与,通过自身努力来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农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如此农村产业发展才能真正有效推进。另一方面,提升农民能力。就现状看,农民拥有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远未达到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程度,农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和保障在于提升农民技能。这就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推广农业科技和文化,大力进行乡村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产业的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推进,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培育自己的品牌体系,如果不与当地特色结合,照搬照抄别的模式,虽然短期内收入可能增加,但也难以持续发展。要在进行特色产业培育的基础上,把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品牌体系构建起来。针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多种内涵的特色品牌打造。
(三)充分提供有效的农村金融保障。首先,应把农业银行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有序而平稳地发展村镇银行,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渠道;其次,让农民加深农业保险认识,为金融机构拓宽涉农保险业务提供支持;再次,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为农业保险增强保障。同时,要实现农村金融支持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不断优化,把更多的社会资金吸引到发展乡村产业上。
(四)尽快实现规模化种植。农业产业要发展,首先要实现规模化种植,不仅仅是一个农户要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是要在一个村或者一个镇、一个县形成规模,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只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才能产生效益。扩大土地规模,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由于农村绝大多数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多数年迈的父母在家已经没有能力种地,大量的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通过土地流转这项措施,既解决土地无人种的问题,又解决了种田大户土地集中的问题,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农村各地经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农村土地流转,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同时要实现机械化生产,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减少劳动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的研究,生产出适合农村山区需要的农业机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
(五)切实提高产品质量。一是选优品种。优良的品种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高质量产品在市场上才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才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市场上卖的冰糖李子每斤40元,价格是其他品种李子的5~8倍,而且供不应求,农民通过品种的改良增加了收入。二是绿色种植。首先要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以农家肥、有机肥料为主,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要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特别是禁用剧毒、残留大的农药,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例如:使用频振灯诱杀、生物天敌捕杀等。三是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四是开展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农民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培训非常必要。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育什么,通过屋场会、现场会等不同形式,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普,让农民掌握一至两门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同时,还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加强指导,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例如:农民在大棚蔬菜的种植上,农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向农民传授高产优质的种植技术,还要传授蔬菜采摘、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减少蔬菜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六)坚持抓好品牌建设。农业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是要提高各级政府以及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农业品牌建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二是抓好品牌培育。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要求抓好品牌策划、品牌设计、品牌营销。三是加强宣传推介。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各种平台等宣传本地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知晓率,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
(七)积极扩大产品销售渠道。一是要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优势,为农民传授生产技术,帮助农民销售产品。二是做好线上销售。通过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形式,拓展销售路径。三是做好错峰销售。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候,会造成价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现滞销现象,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通过保鲜、冷藏等方法,延长农产品上市时间,错开农产品上市的高峰期,等待价格恢复或上涨后出售,确保农民收入增加。
(八)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土地出租入股、资金资本入股等利益机制,联合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让农民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全产业链中受益。
(九)加大政府扶持。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抓好农业用水、农业用电、农田机耕道等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用电以及农产品运输的需要,全面实现旱涝保收。抓好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保证农产品的仓储、物流运输,减少各方面的损失。二是加大农业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金融服务、土地出让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支持产业链拉伸、扩展、做大做强。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推广农业种植保險,减少农民因受灾造成的损失,保护农民的收益。三是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近几年来,农村生猪价格出现“过山车”现象,生猪从每斤20元一路降到6元左右,仔猪价从每头1800元降到50元,“蒜你狠”、“姜你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农村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要通过收储、投放、价格管控等措施,防止物价大起大落;对于垄断经营、囤货投机等不法行为要坚决打击,切实平稳价格。从而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