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冲击下如何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23-12-27 11:28毛羽丰欧明刚
银行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新加坡人民币

毛羽丰 欧明刚 杨 光

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来就是大国博弈的前沿与焦点。中国香港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一同被公认为世界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香港是祖国内地与世界金融市场联通的枢纽,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联通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2018年以来,“修例风波”、新冠疫情、叠加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以及地缘政治冲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经历了不同于以往的冲击,由此引发外界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否会动摇的担忧。本文梳理了长期以来香港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势条件,并评估了多重冲击对香港金融业各领域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势下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新举措。

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势基础

香港能在几十年间,特别是在1997年回归之后,平稳地度过历次危机,经受住冲击,与香港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分不开的。香港自身恰当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安排是其长期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内在因素,而内地的鼎力支持则是香港应对冲击、保持繁荣的坚强后盾,这些因素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屹立不倒都是必不可少的。

香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中独一无二的制度安排,使香港可以依靠“一国”给予的安全保障,充分发挥与西方市场经济制度完全相容的制度优势来应对危机。“一国两制”通过维持一个政治、经济、社会的界线来保障香港可以与中国内地不同。这正是香港的价值源泉。“两制”支持了香港在经济上拥有足够的自由度,“一国”使香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政策安排,享受内地巨大的市场福利,并充当不可替代的联通祖国内地与世界的枢纽。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香港自1983年开始实施联系汇率制度,通过严谨、稳健和透明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使港元汇率保持稳定在7.75—7.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在历次危机期间,联系汇率制度始终发挥着稳定的作用。事实证明,这一制度是适合香港的。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资金自由进出香港受香港基本法保障。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香港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选择币值稳定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那么,为货币选定一个稳定的“锚”,就更有助于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美元拥有超主权货币的地位,决定了它是最适合的“锚”。

联系汇率制度简单、清晰、透明、公信度高,维护了市场参与主体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在香港运行的基础十分稳固。首先,香港拥有全球前十名的大规模外汇储备,且储备规模近六倍于基础货币发行量。并且中国内地拥有世界前两名的大规模外汇储备,在危机时刻会力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中国内地就使用了强大的外汇储备,力保港币不贬值。其次,香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运行稳健,抗风险能力强,资本充足率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最后,香港政府长期保持财政盈余,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支持联系汇率制度的运行。即使后来在新冠疫情导致连续的财政赤字期间,香港政府也有充足的财政储备。

香港的法治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一国两制”制度保障下,中央政府充分尊重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司法独立,香港成为中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辖区,香港特区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包括终审权)。

以金融法律保障体系为例,基本法保留了香港行之有效的金融法律制度,并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货币金融政策,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经营自由,并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港币自由兑换,资金自由流通,不实行外汇管制;外汇基金作为香港的外汇储备,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于调节港币汇价。回归以来,香港的土地、股份、股票、债券和衍生品产权界定、登记、注册、交易一直得到这套先进完整、严密高效的法律制度的保障,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获得巩固①邹平学:《回归25年:香港法治稳健前行》,深圳特区报,2022年6月27日。。

在世界正义工程(WJP)公布的《2023年法治指数》中,我国香港排名第23位,新加坡排名第17位②数据来源于世界正义工程网站( https://worldjusticeproject.org/rule-of-law-index/global/2023/,上网时间:2023年11月30日)。。其中,香港和新加坡均在秩序与安全方面(分列第6和第3位)和廉洁程度方面(分列第9和第3位)排名靠前。

此外,香港在国际仲裁方面信誉卓著,能有效促进商业争议解决,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根据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发布的《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伦敦、新加坡、中国香港为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前三名,纽约只排在第6名。

强大经济体的鼎力支持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香港在回归后经历的历次危机中,中央政府一直在关键时刻不计代价为其提供支持,是其应对危机的坚实后盾。过去30年内地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是香港金融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平稳度过各种危机的最大动力。2009年以后,香港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大力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成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运作最为规范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大量内地企业赴港融资上市激发了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独特优势,香港新股上市集资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体系结构由银行业主导转向资本市场主导,奠定了全球领先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

多重冲击下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

近年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着巨大挑战。“修例风波”及美国对中国及中国香港的打压、新冠疫情的影响、美联储连续加息、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频发……在多重冲击下,香港金融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盘依然稳固。面对新加坡的竞争,香港仍然在传统金融业的多个领域占据优势。

银行业与保险业:传统基础雄厚,国际化优势突出

多年来,香港的银行业保持着较高的金融聚集度和国际化程度。截至2023年11月,香港共有认可的银行机构178家,其中境外银行分行共计125家,此外另有32家境外银行代表处③数据来自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数据月报》,2023年12月,第352期,(https://www.hkma.gov.hk/gb_chi/data-publications-and-research/data-and-statistics/monthly-statistical-bulletin/ ,上网时间:2023年12月5日)。。截至2022年底,全球前100大银行中的77家、全球500家最大银行中的146家均在香港设行④数据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服务业统计摘要(2023年版)》(Statistical Digest of Services Sector 2023 Edition)第15页。。截至2023年9月,香港银行体系总资产为27.37万亿港元(约合3.51万亿美元),而新加坡银行体系总资产为3.47万亿新元(约合2.59万亿美元);香港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自2021年以来至今一直在26万亿—28万亿港元左右,而新加坡银行体系同期资产规模为3.1万亿—3.4万亿新元⑤新加坡的数据来自新加坡金融监管局网站(https://eservices.mas.gov.sg/statistics/msb-xml/Report.aspx?tableSetID=I&tableID=I.19,上网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因此,香港在银行体系的总规模上,相对新加坡具有比较优势。

保险业在巩固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香港是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中心之一,同时是全亚洲保险公司最集中的地方。根据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末,香港共有164家保险公司,1733家持牌保险代理机构,2021年,香港保险行业的总保费为5817亿港元⑥数据来自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网站(https://www.ia.org.hk/en/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html,上网时间:2023年6月29日)。。全球前20大保险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获得授权经营保险业务。据瑞士再保险研究院(Swiss Re Institute)Sigma Data统计,2021年香港保险深度(保费在GDP中的占比)为19.6%,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支出)为9556美元,排名世界第二(见表1),均领先于新加坡,并在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中处于领先水平。香港保险市场发展成熟度较新加坡有显著优势。

表1 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

股票市场:深度、广度与自由度兼具,规模优势明显

香港股票市场的发展得益于祖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境外股权融资需求的增加,交易和融资活动极为活跃,金融产品供给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在IPO活动中表现亮眼。

从市值规模看,纽约拥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无法企及的股票市场规模,截至2023年9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值达45.79万亿美元;香港交易所总市值为4.10万亿美元;伦敦交易所总市值为3.42万亿美元;新加坡交易所总市值为6213亿美元(见图1)。相比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中国香港在股票市场体量上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见图2),这种优势来源于中国内地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与政策支持。虽然香港股票市场从体量上小于上海、深圳及东京,但它仍然是亚洲唯一深度、广度与自由度兼具的股票市场,这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难以被超越的重要基础。并且,香港股票市场同上海、深圳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实现双向开放,这就进一步巩固了香港股票市场的竞争优势,也是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难以被撼动的基础。

图1 2021年至2023年9月全球前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股票市场市值规模

图2 2007—2020年中国香港与新加坡股票市场交易规模

从IPO活动情况来看,从2013年至2023年11月,无论是新上市公司数量(见图3)还是筹资额(见图4),在前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中,香港仅次于纽约,领先于伦敦。纽约(仅计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在大多数时候IPO活动领先于香港,尤其是2021年美股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火爆,使得上市公司数量飙升,但这些公司在之后的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由于业绩欠佳股价跌至2美元以下或退市。2016—2018年,香港联合交易所IPO筹资额连续三年位居世界各交易所首位,2019—2022年,其IPO筹资额也保持在各大交易所前五名。新加坡由于股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上市规则偏严,股票市场融资功能与其他三大金融中心具有显著差距。

图3 2013年至2023年11月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新上市公司数量

图4 2013—2022年主要国际金融中心IPO筹资额

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强大,国际债券发行领先

在债券市场方面,香港是亚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中心。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报告和数据,虽然新加坡交易所债券挂牌数量多,但债券发行实际的安排发行地区更为重要。在安排债券发行规模上,自2013年后,我国香港成为亚洲国际债券的第一大发行安排地,2022年安排了30%的亚洲国际债券,美国、英国和新加坡安排的份额分别为26%、13%和5%(见图5)。

图5 亚洲国际债券发行规模(按安排债券发行的地区)

从首次发行亚洲国际债券的发行人选择的安排发行地区看(见图6),在过去17年中,有56%的首次发行由中国香港安排,27%在新加坡,3%在英国。因此,中国香港的债券市场具有强大的国际化融资功能,是当之无愧的亚洲债券发行中心,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硬实力。

图6 首次发行亚洲国际债券的发行规模(按安排债券发行的地区)

外汇市场:传统交易规模与活跃程度维持稳定,离岸人民币业务成为新优势

美元交易量在所有货币中的占比为88.4%⑦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2022年10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外汇及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调查》。(买卖合计为200%),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借助美国综合国力和美元地位成为世界重要的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外汇市场均是20世纪70年代美元市场成立后兴起,目前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重要外汇市场。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每三年公布一次的《外汇及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调查》最新一期报告,全球大多数外汇交易通过英国、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五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上述区域贡献了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的78%。伦敦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额为3.76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量的38.1%;纽约以日均交易额1.19万亿美元的规模排名第二。新加坡以9290亿美元的规模位列第三,在全球外汇交易量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8%上升到9%;中国香港以6940亿美元的规模位列第四,外汇交易额增长相对缓慢,在全球外汇交易量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8%下降到7%,但其作为全球第四大、亚洲第二大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仍然稳定。

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元作为单一储备和交易货币是否会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全球各国一致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比重已从2019年的第8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5位。就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而言,2010、2013、2016、2019和2022年中国香港的日均成交量占比分别为36.3%、43.4%、38.6%、41.5%和28.2%,连续名列世界第一,而新加坡则以23.01%、20.92%、19.59%、16%和14.9%不敌伦敦,排名第三。

经过多年的深耕,香港对“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进行充分运用,使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呈现相互成就的态势。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日趋成熟,竞争优势突出。

第一,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居世界第一。人民币存款余额规模从2004年的121.27亿元增加至2023年4月的8329.63亿元,授权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机构从最初的32家扩大到141家⑧数据来源于香港金融管理局网站(https://www.hkma.gov.hk/gb_chi/data-publications-and-research/data-and-statistics/monthly-statistical-bulletin/ ),《金融数据月报》,2023年7月,表3.3.2人民币存款。上网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3月末,新加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730亿元⑨数据来源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网站(https://www.mas.gov.sg/statistics/rmb-statistics ,上网时间:2023年7月1日)。;而伦敦人民存款的规模在2021年末为842亿元⑩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人民国际化报告》,第26页(http://www.pbc.gov.cn/huobizhengceersi/214481/3871621/4666144/2022112414465947776.pdf,上网时间2023年7月1日)。,远小于香港的规模。

第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交投日趋活跃。根据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数据,人民币债券(也称为“点心债券”)余额从2011年的77.9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5月的1959.6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额为11.42亿元人民币。2021年末,伦敦人民币债券余额只有837亿元。

第三,香港银行业与内地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1997年末,香港银行业对内地银行业负债业务为2898亿港元,资产业务为3371.83亿港元;对非银行部门负债业务为165.74亿港元,资产业务为709.41亿港元。2022年5月末,香港银行业对内地银行业负债业务猛升至6330亿港元,资产业务为2.15万亿港元;对非银行部门负债业务为9373亿港元,资产业务为1.06万亿港元。

第四,香港拥有现代化离岸人民币结算体系,甚至伦敦的人民币交易也委托香港结算。一方面,结算规模迅速增长,从2006年3月的2.35亿元人民币成交额增长至2022年5月的29.87万亿港元。另一方面,人民币结算方式也日趋多样化。2006年,结算方式仅有结算所自动转账系统(CHATS),如今还包括支票结算、转数快(Faster Payment System)和电子结算(含自动转账Autopay、电子支票e-Cheque和其他电子结算)。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推进,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外汇市场也将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

资产管理:逆市前进,潜力巨大

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亦是亚洲最大的国际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对冲基金中心及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仅次于中国内地)。2021年,香港资产管理规模为4.56万亿美元,在较为严峻的市况下实现2%的增长;资金净流入2770亿美元,按年增长6%;其中源自非香港投资者的资产占65%⑪数据来源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网站《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2021年》,2022及2023年未见该调查更新。(https://sc.sfc.hk/TuniS/www.sfc.hk/TC/Published-resources/Reports-and-surveys/Periodic-reports-and-surveys,上网时间,2023年11月15日)。。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稍逊于我国香港,2021年新加坡资产管理总规模约合3.99万亿美元。

香港资产管理行业的机构数量持续增加(见图7),从2018年末的1643家增加至2023年3月的2085家,在“修例风波”及疫情冲击影响下仍然保持增长,未见对冲基金及指数基金管理人大批撤离香港的情况。

图7 2007年至2023年9月香港资产管理机构数量

就资产管理业务的国际排名情况看(见表2),纽约、伦敦、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分别排名全球第1、2、4、5;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相比2021年名次互换,但双方评分差别细微。从细分领域看,新加坡在资金来源、制度开放、资管机构等方面占优,同时增长速度更快;中国香港在人才储备、底层资产、ESG业务和另类资产方面优于新加坡。

表2 2022年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综合排名

此外,中国香港集聚了44家十亿美元级别的对冲基金,规模仅次于纽约与伦敦(见表3),作为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中心,相对新加坡具有绝对优势。

表3 2022年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综合排名

综上不难看出,中国香港的金融市场既深又广,国际化程度高,资金进出自由,在银行业、保险业、股票和债券市场上均积累了深厚的传统优势,这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盘;外汇市场的交易体量虽然暂时落后于新加坡,但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深入开展,必将给香港带来新的增长点;在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与新加坡竞争激烈,我国香港具有更大的资产管理规模和绝对优势的大体量对冲基金,而新加坡增长速度更快,且在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和家族办公室的发展上具有领先优势。虽然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遭遇了新加坡的追赶,但是香港亦保持着其难以被撼动的独特优势,其作为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

进一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思路对策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中央对香港的重要战略定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成功应对多重冲击,展示出强大的韧性,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妥善应对国内外的复杂局势,寻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和提升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发挥香港独特制度优势

“一国两制”是成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础,也是成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根本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坚持“一国两制”,帮助香港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由乱到治”。从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到完善选举制度,这是香港深度实践“一国两制”的过程,这也是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的落实和体现,只有在“一国”的前提下,香港才能高度行使自治权,发挥“两制”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视。为此,在对香港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评估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凡是不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要暂缓推出,如果必需推出,须充分做好沟通交流,注意节奏选择与时间把握。

坚持“一国两制”,也将有助于香港在新的历史变局中发挥独特优势,“由治及兴”。在此制度保障下,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更加稳固。

维护香港金融安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将维护香港金融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应着力提升香港经济的灵活度和韧性,从根本上增强抗风险能力。中美贸易竞争、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以及新冠疫情叠加,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遭受了重大考验。在此背景下,应当积极寻求经济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练好内功。

二是做好防范和反制美国极端金融制裁的准备。香港作为中美大国博弈的前沿,应当筑牢堡垒。既要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内部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密切关注和防范美国借助盟友体系开展涉港制裁,提前为可能发生的金融战备好政策工具箱。

三是探索设立内地与香港金融大监管网络,深入开展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堵住金融监管漏洞。推动在香港建立金融大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内地和香港之间的金融监管沟通机制,加强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

发挥香港的“联结”功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香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的制度环境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处于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结合点与对接点,使其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佳纽带。

从内循环来看,香港要充分发挥“投资桥梁”的作用,引导国际投资者和跨国企业加大对内地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助力国家产业升级和实现“双碳”目标。香港要发挥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先发优势,融合大湾区区域人才、产业和基础设施优势,通过金融和产业优势互补,带动大湾区率先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驱动,加快中国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步伐。

从外循环来看,在金融层面,要强化香港作为“熟悉内地,连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功能,对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的金融枢纽,担当融通中外的资金桥梁,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区域辐射地位,优先开展以RCEP区域为重点的东南亚人民币业务辐射,拓展国际金融中心业务,扩大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

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赋予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动能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全面开放机遇,香港应当充分利用。

第一,利用融资功能强大的资本市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香港应主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金融高质量发展,利用其在债券市场、企业IPO、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提供集资和融资多元化的金融平台。

第二,对接“一带一路”需求,做广做深离岸人民币业务。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成为共建国家贸易和投资的结算货币。当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都在争取成为人民币主要的离岸市场。香港拥有最大的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中心,应主动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做大人民币债券市场,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以建设强大升级版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三,做强专业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航运、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专业服务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必不可少的功能和业务,香港可以通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推动专业服务“出海”,扩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新加坡人民币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怎样认识人民币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