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无锡社队企业发展情形的历史考察*

2023-12-27 19:43张保军
档案与建设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企业

张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编者按:改革开放45 周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实现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突破。为回顾和展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提供历史镜鉴,本刊开设“纪念改革开放45 周年”专题。

社队企业主要是指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中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营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企业。[1]全国社队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但是江苏省无锡县(现为无锡市的锡山、惠山、新吴和滨湖区)社队企业始终在全国保持着领先发展的势头。1976年,无锡县共有社队企业大约1688个,其中社队工业产值约占同年工农业总产值的59%。[2]1979年,全国有73个县的社队企业收入过1亿元,其中,无锡县社队企业收入为5.1亿元,位列全国第一。[3]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照地方相关档案材料,尝试对改革开放初期无锡县社队企业发展情形作一个较为系统的考察探讨,以求为当下苏南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提供若干经验支撑。

一、 地理交通便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

无锡县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濒临太湖,怀抱无锡市。京杭大运河和沪宁铁路并排横贯全境,境内水道织网,公路四通八达,便于沟通全国各地和海外的联系,为当地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交通环境。

20 世纪70 年代,当地大规模修筑公路和乡村道路。1980 年,全县乡乡通公路,机动车辆迅速增加。至1985 年底,境内通车公路973.73 千米,乡乡通客运汽车;通航航道714 千米,航班船已淘汰,内河主要是货运,由挂机船以至千吨船队转运进出口物资;兴建改建专用装卸码头436 个,其中靠泊100 吨级以上的84 个,岸线总长19134 米;铁路专用线858 米;1984年12 月21 日,硕放机场开通民航班机。全县已经形成内河、公路、铁路、航空配套的交通网络。[4]

与此同时,无锡县紧靠沪、宁、杭等现代工业中心,为当地的工业产品出口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上海为例,一方面成为无锡农村社队企业的需求市场和主要供应对象;另一方面,在上海地区形成的“无锡帮”等群体也为无锡社队企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持。

二、 生产力因素:地少人多,内部动力大

无锡县历来是地少人多,人均占有自然资源贫乏。随着国家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发展,当地耕地逐年减少,而人口和劳动力却逐年增多,大量过剩。同时,随着种植业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成本逐年增加,农业生产的边际生产率大幅下降。如1970年无锡县每亩粮食成本为50.41元,每百斤粮食成本为4.9元,到1976年则分别增加到87.5元和5.9元,平均亩田的收入从1965年的93.3元下降到82.9元。

有些地方甚至生产费用高于收入,导致人均分配来自农业的部分越来越少。1970 年,全县社员人均集体分配收入75.86 元,基本上来自农副业;1980 年,来自农副业的人均分配收入却下降30%,其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仅9 元。另外,为稳定粮食生产,无锡县每年还必须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农业投资和补贴。1970 年到1980 年,全县用于支援农业的资金累计达2.78395亿元,其中社队企业利润2.5 亿元,占同期农业投资的90.5%。[5]1981 年,全县购买农机、农田基本建设、集体福利、支援穷队和补农资金共计达5026 万元。

因此,改革开放初期,为稳定农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让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寻找新的出路,从而提高兴办社队企业的积极性。而众多的剩余劳动力又成为发展社队企业必要的劳力资源。

三、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手段,抓住市场空隙

无锡县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社队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产品的供应量较大。如此一来,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但其产供销纳入国家计划的部分一般比例较低。例如,1983年无锡县社队企业煤炭总进货量为381280 吨,计划供应占19.1%;木材37475 立方米,计划供应占12.5%。[6]这就迫使当地社队企业进一步依靠市场调节、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在主动利用市场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身。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无锡县委就发现,计划产品必须以市场产品为补充,因而组织社队企业面向市场进行生产(除纳入国家计划的工业产品外,主要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种小型产品)。[7]到1980 年前后,无锡县再次依照市场原则对社队企业进行相应整顿。

一是轻重工业比例的调整。调整前,轻重工业的比例是三七开,这对于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加工工业来说,是很不合理的。调整后的行业结构为:冶金占6.6%,机电占37.7%,化工占6.6%,建材占9.6%,电子占4.3%,轻工占25.1%,服装占2.1%,纺织占14.7%,其他占0.3%。轻重工业的比例大致为四六开,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二是产品的调整。譬如机器制造业,1980 年与1978 年相比,金属切削机床的年产量由9 个品种、633 台下降为2 个品种、37 台;而国家急需的建筑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等由21 个品种、1540 台,增加到29 个品种、4106 台,尔后增加电扇、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零配件等大批市场急需的轻工产品。[8]在此期间,无锡县前洲乡抓住国家重点发展轻纺工业,产品十分热销这个有利时机,进行发展。全乡纺织后整理机械有毛织、化纤、针织、棉织四大类共70多个产品,年产值达3300 万元,畅销全国29 个省、市、自治区的200 多个单位。[9]

如前所述,无锡县社队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灵活的市场调节。

四、 重视社队企业的管理绩效与技术创新

(一)提升社队企业的管理绩效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无锡县委就充分认识到社队企业的特点,不断改革完善领导管理方法,仅对社队企业给予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上的指导,放手让企业按照自己的特点去组织生产经营。县里将社队企业按产品归口,把县、乡、村三级工业统一由各专业公司管起来,便于进行专业指导;在乡里,结合体改,较好地实行政企分开。1977年无锡县玉祁公社在县有关部门帮助下,在社办企业和民主大队试行定额管理,采用以超产奖励为核心的“五定一奖”(即定人员、定任务、定质量、定完成任务时间和定产值利润率,超额完成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在“五定”范围内自主经营。[10]农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队对工业管理的改革。1981年,苏州地区颁发《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试行条例》以后,“五定一奖”责任制逐步推开。公社、大队与所属企业的权、责、利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并相应下放权力。1984年,各乡镇着重推广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一包三改”,极大调动社队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释放社队企业的经济能效。

由是观之,无锡县社队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内外部的管理绩效密切相关。

(二)重视社队企业的技术创新

无锡县社队企业普遍重视技术创新,一些规模较大的社队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绩。例如,1978 年后宅乡无锡县纺织印染助剂厂试制D3 柔软剂成功,是县内第一家生产纺织印染助剂的工厂,填补了江苏省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获苏州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1980 年试产柔软剂CH成功,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1981、1983 年相继又有两项成果获苏州地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84 年有两项产品获无锡市优质产品证书。[11]

由于企业管理绩效与技术的提高,无锡县社队企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从1971 年到1978 年的八年中,社队企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为18.5%”[12]。

五、 人才培养和亦工亦农制度的推进

(一)培养了一批社队企业人才

一个社队企业的盛衰兴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导班子和供销、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无锡县社队企业在初创阶段就曾面临此种困境,例如堰桥乡农机厂,1969 年办厂时,只有12 个工人,负责人王学良不懂工业生产,主要骨干是两个下放车工、两个复退军人,这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13]

针对这种情况,无锡县充分利用“下放人员”,五管齐下,打破阻碍企业发展的人才难题:一是充分挖掘本地人才,发挥农村中现有的技术人员、知识青年、生产能手、供销人员和管理干部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二是引进各种人才。三是聘请退休工人、退休技术人员和退休干部当顾问、技术承包、技术咨询,请他们出点子、指路子,解决关键问题。四是培训现有的干部、职工,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县里建立培训中心,有条件的乡创办各种职工业余学校、专业训练班和大专班,并选拔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职工到大专院校定向培养。五是举行各种技术、文化考试,从中发现人才,对于自学成才、学有所长的人,破格提拔。到1984 年,全县社队企业已形成有一定水平的5000 人的供销队伍、3000 人的技术队伍(中专以上)和近2 万人的管理队伍。[14]

如前所述,人才的培养为当地社队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异军突起提供重要保障。

(二)从实际出发推进亦工亦农制度

亦工亦农制度,是无锡县社队企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革命,对其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972 年,无锡县就开始推行亦工亦农制度,是当时苏南地区最早推行该制度的地方。[15]

无锡县亦工亦农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大忙务农,平时做工。在社队工厂的务工社员每年农业三个大忙季节回生产队务农四个月左右。[16]这种形式既适应农业三熟制生产的要求,又兼顾工业生产。全县的亦工亦农人员绝大部分实行了这种形式。另一种形式:西漳公社旺庄大队从1973 年开始对在队办厂务工的人员实行轮换。这个大队四个厂定员为160 人,大队安排240 人。在农业三个大忙季节,工厂停工全部务农,平时有160 人在厂做工,80 人务农,分三班轮换,全年每人务工、务农各六个月时间。[17]这种形式使务工、务农社员关系更加密切,还可以不断扩大务工户,逐步形成每户有一个亦工亦农人员的社员队伍。

实行亦工亦农制度,不仅能有效地发挥劳动潜力,化解劳力忙闲不均的难题,而且利于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种田、会做工的新人,提升他们的劳动素质。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初期无锡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六、 小结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县社队企业灵活运用国家宏观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形成以机电、轻工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体系。20 世纪70 年代末,无锡社队工业企业总产值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锡县社队企业中的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这也为其后期的转型升级奠定重要基础,有利于无锡乃至江苏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