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均已被证实在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类疾病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1-3],但是目前对于二者分别联合容量保证(volume guarantee, VG)通气,即HFVO-VG和CMV-VG通气的高质量研究较少。陶鸣燕医生团队撰写的“容量保证的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对胎龄28~34周早产儿呼吸衰竭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一文探索了HFOV-VG和CMV-VG两种通气模式的短期治疗效果,研究方案规范,数据较为全面,是国内学者对新生儿新型有创通气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案例。该研究结果提示在短期呼吸治疗效果方面,即通气24 h 后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HFOV-VG 组改善效果优于CMV-VG组。这一结论与国内外类似研究一致[3-5]。而对病死率及其他系统并发症,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随访至6月龄的神经系统损伤等预后,两组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的一大亮点在于,高频通气和常频通气都使用了VG 技术。流量传感器由于需贵重金属为材料,且新生儿流量传感器对敏感性要求较高,因此价格较高。在发达国家一般使用一次性流量传感器,而在国内经济条件水平下,很难达到该标准,因此很多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采用多次消毒循环利用的流量传感器。这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护理水平和院感防控力度要求都较高。但是,国内外各大指南都一再强调VG技术的实施,因此流量传感器应该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必不可少的设备,国内应持续重视和改进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
该研究的第二大亮点在于,第一个对比的时间节点选在了通气24 h。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生后第一个24 h通常是治疗的黄金时期,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液体量的计算、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的评估都在这一时期进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在这一时期后,CMV治疗失败需使用挽救性HFOV通气的情况,若将研究节点延后,可能会包含一部分已更换呼吸模式的病人,导致研究数据的失实。
但也正因为挽救性HFOV通气现象的不可避免,该研究中对于稍远结局的分析,尤其是呼吸系统本身预后的结局分析,混杂因素较多,在文中并未完全列出。因此,简单的平行随机对照试验可能不是最适合探索二者区别的研究方案,需思考如何设计方案才能更加真实,相对来说更加“纯粹”地反映出两种模式的治疗效果。另外,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部分撰写上,应更加充分说明在随机方法、研究方案、网站注册、中期评估等方面的详细情况[6],以增加证据的可信程度和说服力。
VG 技术是减轻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维持二氧化碳分压稳定的重要措施。HFOV-VG与CMV-VG相比,因为具有更小的潮气量(小于生理死腔量),因此对于早产儿娇嫩的肺组织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但对操作者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CMV通气的一大优势在于,由于同步技术的实施,该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生理呼吸动作,因此对于胎龄过小、原发性呼吸暂停现象明显的极早早产儿,可能在呼吸衰竭早期使用CMV-VG模式,可以更好地维持二氧化碳分压的稳定。目前国内外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较少,鼓励国内学者们继续进行相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