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实践研究

2023-12-27 06:08刘雅婷黄亦文陈雨眠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11期
关键词:村民社区空间

刘雅婷, 黄亦文, 陈雨眠

(1. 上海杉达学院;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与近郊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乡村空间的各种问题也显露出来[1]。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2],其规划设计也一直是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议题。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空间方面进行乡村建设;2022 年1 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提出要持续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进乡村建设等内容。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统筹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因此,在不改变乡村用地性质和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设计更新与功能修补,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诠释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的内涵,进行空间的微更新设计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2 研究背景

2.1 城市近郊乡村空间微更新的内涵

城市近郊乡村具有城乡之间的过渡作用[3]。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乡村居民最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与活动。城市近郊乡村空间微更新是针对乡村进行的改善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景观建设,增加现代功能,发扬传统文化等的一种设计规划模式。

2.2 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的转型发展

目前,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正在不断转型发展,由“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更新”、由“单一功能”转向“多元多样”、由“宏观规划”转向“社区运营”。

2.2.1 由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更新

“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存在诸多缺陷。近郊乡村公共空间不适宜使用这种比较激进的改造方式。在低碳环保、低影响开发等理念影响下,将现有公共资源充分盘活,由“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更新”,提升空间立体化使用率,实现对空间设施的最大化利用。

2.2.2 由单一功能转向多元多样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导致近郊乡村地区人口流失、空间荒废。究其原因,乡村功能单一,环境质量不高是主因。多元多样指的是空间类型多样、功能多元,在乡村空间设计中实用性和美观性应该兼顾,以人为本,多考虑当地居民的需要。

2.2.3 由宏观规划转向社区运营

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的更新设计需要宏观规划,但是通过社区运营形成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能够联结乡村社区共同体,激发空间隐藏活力,在尊重本地村民与游客的情感需求和使用需求上,达到双方的动态平衡[4]。

2.3 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的现状问题

目前乡村空间的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当地村民及主要使用者的需求,不管是在功能上还是外观的设计上,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环境生态低质化、空间功能碎片化、社区治理无序化。

2.3.1 环境生态低质化

环境生态低质化指的是空间中绿植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低。在乡村振兴中景观植被大多是季节性要求高且观赏时间短的花卉养殖,虽然外表美观但实用性很低,不但对当地的生态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没有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3.2 空间功能碎片化

空间功能碎片化指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功能性和实用性不足。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做出外表美观和功能实用性兼顾的设计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

2.3.3 社区治理无序化

乡村社区由于人口流失、基层组织松散等原因导致空间无序化和零碎化。因此,如何吸引群众自愿自觉地参与社区自治活动,营造良好的乡村社区氛围,优化公共空间环境,是亟待研究的议题。

3 城市近郊乡村空间微更新策略

本文以“微更新”理念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的现状问题,同时从生态、功能、社区三个方面,结合上海金山五一村的实践案例,探索城市近郊乡村空间微更新策略。

3.1 以生态为核心:延续本土风貌,打造美丽乡村

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近郊乡村普遍面临着土地荒废、环境恶化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生态建设中,一是要重视保护和更新已经被破坏的环境,提升整体空间品质。二是要对既有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将乡土文化融入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坚持“地域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舵、环境为果”,因地制宜采用本土材料,使乡土文化成为公共空间的精神内涵,延续其本土风貌,打造美丽乡村。

3.2 以功能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活化闲置空间

对城市近郊乡村空间功能的策划,需要关注现代村民不同年龄层、不同时段的心理与身体的诉求,体现人文关怀、塑造宜人尺度的空间节点、步道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等[5]。在城市近郊乡村空间微更新中,通过对闲置空间和土地以及废弃设施的改造,进行功能置换,变为富有活力的公共生活和生产空间。具体可以通过打造田园景观,开展种植农事体验活动,实现传统生产空间与景观空间的功能复合。

3.3 以社区为核心:村民共治共建,反哺空间更新

在城市近郊乡村空间的居民资源利用上,应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参与到空间的改造与更新中,做到与村民共治共建,反哺空间更新,从而带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近郊乡村的基层组织较为松散,不应只靠第三方包揽一切,需要提高近郊乡村村民的社区营造意识,使村民进行自我培育,以达到良好的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4 上海五一村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实践研究

本设计的平面布局分为四个功能区域:农作收获区、景观休息区、运动健身区、文化交流区,在结合村民的多元活动和丰富空间感受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各个功能区域间的关系,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

4.1 功能构建,梳理步道路径

在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空间的零散整合往往需要借助梳理路径来进行缝合,甚至探索新的路径网络植入原有的空间之中。因此,以人群需求为切入点进行步行系统的改造梳理,形成村间漫步路径,并考虑出入口的无障碍通道、坡道侧的扶手、地面的防滑材质、道路高差、照明亮度等。配合基本步行设施,提升步道路径的人文关怀与休闲舒适度。

4.2 形态塑造,优化节点设计

以融入本土乡村特色文化为基础,保证节点设计与乡村整体形态关联,并且通过节点设计促进乡村村民的物质文化行为协同发展。在设计中考虑到村民的邻里交往的丰富性,结合当地的布局形式,乡村的建筑、植被等要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节点设计。同时,注重节点设计的创新性,在保持乡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增加空间形态的多样化,充分体现了城市近郊乡村空间设计内涵。

4.2.1 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的条带型的走廊像一个功能性的屏风,半遮掩着更增加了趣味性,引导动线的同时也围合出了一个供人们交流的空间。村民可以互相交换书籍,在休息处一起交流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在玻璃板上贴上居民们的种植成果与运动会的照片,同时撰写党建文化与乡村特色宣传。

4.2.2 休闲水景

将原本的河流水质做处理,清除岸边杂草,种植开花灌木,优化生态环境效果。河边稍稍放置一些烟雾效果,有效增加湿度,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将石块等自然元素打造成供人休息的地方,类似竹子的竖向装置在营造氛围感的同时也是照明装置,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4.2.3 健身娱乐

运动健身区集休息与锻炼于一体,打造集约式多功能区域,首先对场地进行硬质处理,场地内布置可活动式健身器材,满足弹性需求。地面使用石板和塑胶块,沉稳的同时又有活力。周边设置座位、石桌等公共服务设施,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休息环境,四周花坛种植花草作为点缀,为安静的环境带来生机。农闲时,运动区可以举办体育活动,例如集体健身操、广场舞、瑜伽等,满足村民的精神娱乐需求。

4.3 运营协同,演绎活力乡村

人的聚集、生活是产生活力的动因。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中在第三方组织的协调下,引导民众参与社区运营,既能满足个体需求,又能演绎活力乡村。如在本项目设计中,增加了标识系统,多选用色彩明亮的暖色调,选择稀土发光材料,配备语音提示功能,赋予空间安全性、舒适性,增强场地使用率和活跃度。另外,村民自发创建读书交友活动,增进了村民间的情感交流,聚集了场地人气,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

4.4 文化萃取,延续历史传承

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空间更新设计,更强调的是小尺度空间更新,看重空间历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将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相结合。景观场地周围配有景观小品。将历史物件与围墙相结合,不仅有分割作用,还有一定的宣传美观作用。采用乡土树种在减少养护成本的同时,增强场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居民的归属感。构筑物内配有文化展陈空间和历史记忆空间,保留了原始的乡土记忆,实现了旧的传承和新的演绎。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上海五一村乡村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实践,从功能形态、社区运营、文化历史等方面提出微更新设计策略,使近郊乡村公共空间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期为同类型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村民社区空间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