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场地亮点、优化场馆设计、促进体教融合 广西:多措并举,科学组织学青会

2023-12-27 03:37:15庞革平郑壹
人民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体教攀岩南宁市

庞革平 郑壹

11月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来自全国的101个参赛代表团共赴这场青春盛会。

第一届学青会设39个大项、51个分项、805个小项,其中广西承办35个大项、45个分项、768个小项,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8万名运动员参与其中。

第一届学青会如何体现广西特色,绽放青春活力?自筹备之初,广西就围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以各项赛事为契机,精心选择比赛场地、提升场馆参赛体验,促进体教深度融合,努力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学生青年运动盛会。

突出亮点,建立完备的赛事组织体系

11月8日至11日,第一届学青会攀岩比赛将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攀岩馆举行。“我们这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室内专业攀岩馆,可以举行攀岩速度赛、难度赛和攀石赛三个大项的比赛。”马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旭进介绍。

马山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石山丛立,岩壁光滑,发展攀岩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良。这里也是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马山组)的所在地,曾先后举办广西青少年攀岩锦标赛、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广西马山站)等比赛,具有较为成熟的攀岩赛事筹备经验。今年7月,马山县举行了2023年广西青少年攀岩锦标赛,根据本次比赛成绩及平时训练成绩,从12岁至15岁的优秀运动员中选出参加第一届学青会攀岩比赛的预赛名单。

来宾市武宣县七星湖体育综合体是第一届学青会(公开组)皮划艇静水比赛举办地。据武宣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潘中彬介绍,七星湖体育综合体以“建设国际级、国家级赛艇、皮划艇静水、龙舟比赛场地”和“建设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为目标,配备赛事综合楼、主看台、终点塔、运动员配套用房以及赛事湖岸马路等,该场地已成功举办广西青少年赛艇锦标赛、学青会赛艇测试赛等多项专业赛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组委会综合协调部副部长卢意文介绍,广西编制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项目竞赛委员会组建工作方案》,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工作原则,完成了学青会51个项目竞赛委员会的成立工作;动员51个区直单位和14个市踊跃参与学青会筹备工作,确保各项赛事圆满举行。

践行简约,优化比赛场馆场地设计

“你看,我们射击馆的墙面全部采用玻璃棉叠加水泥穿孔板进行建造,可以很好地吸收噪声,把声音对运动员的干扰降到最低。”中建七局六公司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项目质量总监陈龙飞指着墙壁说,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的微小孔隙,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外部再叠加多孔的水泥穿孔板,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场馆内的噪声,为射击比赛营造安静的比赛环境。

无论是预赛馆还是决赛馆,都设计有原木的防弹墙,一面面防弹墙按照一定角度排列,形成了射击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最大程度地方便运动员参赛外,综合运动射击馆决赛馆还配备了三块大屏幕,方便现场观众第一时间了解选手们的射击成绩。“一般情况下,两边的屏幕用来显示选手信息和比赛成绩,中间的屏幕显示选手们比赛时的直播实况。”陈龙飞说,观众们看到的屏幕几乎没有延迟,实现了“秒传”,极大地提升了观赛体验。此外,综合运动射击馆还单独设置了观众入场观赛通道,进行分流,避免拥堵。

为迎接第一届学青会,广西在全区布局了49个比赛场馆,其中新建14个、改扩建35个,建设过程中践行简约实用原则,注重绿色环保设计。各场馆分别组建保障团队,细化运行日程,细致做好竞赛器材安装、信息化设施配套、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等准备,确保场馆用得好、功能全、运转顺,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提供良好的比赛及观赛体验。

彰显开放,以运动赛事促进体教融合

“好球!”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喝彩,绿茵场上,运动员们的一个个传球和射门动作衔接流畅,干脆利落。7月12日,广西第九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学组)在桂林市开赛,来自广西14个市的49支代表队参与其中,进行激烈角逐。

作为广西学生单项体育赛事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运动项目比赛,广西“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鼓励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运动场,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同时,也为专业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平台。

在广西第九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学组)中,南宁市代表队分别荣获高中女子组第一名和初中女子组第一名。提及捧回“双冠”的经验,南宁市教育局体卫艺科黄海琪介绍,南宁市中小学校推行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由体育教师及教练员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指导各种社团体育运动工作,“在体育社团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孩子,可以优先推荐参加专项比赛,为各项体育项目培养输送人才”。

让学校的孩子们走出校园,拥抱运动,同时也让专业的教练员走进校园,提供指导。傍晚,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的体育馆内依旧热闹非凡,十几张乒乓球桌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击球声。“收前臂,下沉重心”,原国家队运动员林靖杰穿梭于乒乓球桌间,不时提醒学生们注意规范自己的击球动作。

为指导当地学生规范练习乒乓球,促进体教融合,南宁市乒乓球协会组织乒乓球教练员、裁判员前往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展开持续性的体育项目进校园公益培训活动。“希望通过教练们更为专业的指导和交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也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学青会,关注学青会。”南宁市体育总会副主席、南宁市乒乓球协会名誉主席焦春来说。

除中小学外,体教融合之风也吹到了大学里。广西大学建立了“班级—年级—院级—校级—区级—国家级”6级乒乓球竞赛体系,在班级、年级和院级比赛中表现优秀的运动员将被选拔参与校级比赛,更有机会代表广西大学参与区级比赛,甚至代表广西参与国家级比赛。“我们以乒乓球为突破口,培育发展‘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以赛代练’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覃安基说。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体育考试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每所中小学校要成立3个以上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兴趣小组、体育社团,高等院校要成立10个以上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生(青少年)体育赛事。在高等院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合作共建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攀岩、轮滑、毽球、健美操(啦啦操)、手球等20支以上优秀运动队”。

筹备第一届学青会期间,广西共创建体教融合示范市5个、示范县(市、区)14个,“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28所,组织89所基层体校与114所小学、114所中学共建联办,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时,以学青会为平台,培养发掘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广西注册青少年运动员从2020年的2.33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3.93万人,进一步夯实了广西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体教攀岩南宁市
攀岩、轮滑……让我们一起运动吧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Sam’s Family
波比攀岩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徒手攀岩
关 公
宝藏(2019年3期)2019-03-28 05:24:16
攀岩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0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