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云 翟福军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项目缘起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大赛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从最初的征文结集出版衍生出短视频制作等新媒体表达方式,还孵化了“邂逅中国乡村”“云合唱”等项目。“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已经不再是一项比赛、一套书,而是成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的留学生们讲述着中国故事,也演绎着精彩人生。
为了了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体验,丰富外国留学生的在华生活,增进外国留学生知华友华的情怀,2017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留服中心”)承办了以“我与中国”为主题的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并决定将大赛获奖作品结集成书留作纪念,选定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简单的结集出版选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限,一般来讲得不到出版社的重视,有时还会被退稿。我们调研发现,以留学生视角集中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并不多,仅有的几种在内容与品相上基本属于组织者自说自话的宣传材料。我们拿到的初稿是40多篇获奖征文作品的文字稿,总计不到10万字,书名暂定“我与中国”。如果按原有设想出书,就是一本黑白印刷的小册子。在审读部分作品之后,我们被作者们的讲述所吸引:大部分文章的作者是第一次到中国,中国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遥远的神话,中国功夫是它的关键词;有些文章的作者是华人后代,中国对他们来说是几辈子的牵挂,字里行间流淌着血浓于水的深情。没想到这些来华留学生能写出这样生动的文章,对中国的观察这样独特,对中国的理解这样深刻。这些来华留学生以“他者”的视角体验中国生活,观察中国社会,游历中国大地,讲述中国故事。作为党报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我们立即与留服中心商议,要做成精品,起个诗意的书名,做个时尚的封面,要印成彩色的,要有留学生本人的影像,要插入学生所在学校的照片,要补充中国秀美山川的图片,这样才能为留学生的中国故事提供更生动的注脚。留服中心的领导当即拍板表示同意。这是让人尤为感动的,因为单是联系各个学校的学生提供照片就需要反复沟通。有些学校提供不了照片或者提供的照片达不到印刷要求,还得到现场拍摄。我们组建了一个由责任编辑与留服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几年来团队成员有增有减,甚至没见过几面,但大家都“不待扬鞭自奋蹄”,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奔跑。
书名的确定颇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大家都觉得“我与中国”作为书名有些空泛,但是经过几轮头脑风暴,还是没有想出满意的表达。无意间看到越南留学生阮明月的征文标题——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众人皆觉眼前一亮。自此,书名就确定下来了,征文大赛的名称也改为“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美丽邂逅”也成为我们对相关项目的简称。
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我们又提出,要增加英文翻译,做成汉英对照图书。中国人民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良好愿景,从各国来华留学生的口中讲出来,最有说服力。这一想法与留服中心又是不谋而合。从此之后,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都成了团队最忙的三个月,在现有工作之外还要通力协作,打磨完成一部来华留学生们的年度记录。每年都会有人说太累了,明年真不想再做了,可是每每到年底一本带着墨香味的新书捧在手里时,又开始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好的图书,内容与形式从来都是统一的,既要有内涵又要有颜值。装帧赋予了内容更多的视觉审美价值,让优秀的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捕获。为无形的思想构建形态,不仅是书籍装帧设计师的使命,也是编辑不得不考虑和倾心投入的工作。在书稿的中英文、作者影像、校园照片和各地风光照片收集完成后,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这一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是图文书,首先确定了四色排版和印刷。图片是四色,那么文字呢?经过反复试验调色,综合考量图书的主题,我们最终选择了温暖的橙色作为大小标题、页眉和前衬的主色调。
中英文对照给排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是中英文混排还是中文之后附上英文?为尽量满足读者阅读流畅又能兼顾外国读者方便对照,我们选定了一页中文一页英文的排版形式。同时,考虑到这本书的主体是留学生用中文写的故事,因此中文应位于阅读便利的奇数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正文从右手第一页开始排版,对应的英文置于背面,读者就需要来回翻页才能中英对照,很不方便。那就只能把对应的英文放在前面的偶数页。但是如果正文不从第一页开始排,第一页放什么呢?总不能上来就是一个空白页吧?于是又开始大力改造目录,将每位留学生的头像都艺术地呈现在目录中,让目录更直观、更丰满并填补正文第一页的空白。
我们还提出,既然作者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母语,何不请他们用母语手写一个祝福语,把这样的祝福语集中展示在一页作为补白?于是写什么又成为讨论的焦点,有人提议写“我爱你中国”,但考虑到国际传播的影响,怕留学生产生强加于人的感觉,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写“你好中国”吧,平实又亲切。于是,留服中心又多了一项任务——联系各个学校征集手写祝福语,这与前面提到的征集照片一样繁复。最终,用各国语言创作的“你好中国”手写体成为这套书的固定标识,留学生们热情地将书法、绘画融合其中,为图书增添了多元之美。
第一本书的封面更是费了几番周折。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体现图书主题,我们拍了很多其他书的封面让设计师找灵感。记不清是第几次被我们推翻设计稿之后,设计师终于拿出了让大家都认可的封面。这版封面采用中国红作为底色,中英文书名用白色呈现,并将“美丽邂逅”4个字作为题眼突出显示。书中40多位作者都提供了头像照片,这些照片在目录和正文中都有体现,在考虑封面元素的时候,设计师觉得把这些不同面孔的照片集中展示会带来视觉冲击,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设计之外的编校核对更是让人精神紧张。中英文编辑校对工作量要比普通图书大得多,翻译是否一一对应,同一名词前后译法是否统一,中文任何一处的改动都要对应修改英文;图文混排比纯文字图书要麻烦得多,图片与文章是否对应,图片说明是否准确,图片大小与裁切是否合理,图片位置与色相是否美观,都需要一张一张地调整核对;留学生外文名的核对更是让人抓狂,西语、俄语、阿拉伯语少一个撇多一个点都是无法弥补的错误。经过团队持续4个月互相施压式的通力协作,“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第一本书终于诞生了。由于超出预期的传播效果,留服中心便将其作为固定项目,每年举办征文大赛后同步出版一本图书。考虑到系列图书的整体性,后续图书装帧也和第一本基本保持一致,但封面颜色每年不同,到今年再出版,就是7本书7彩虹,暗合了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乌丝娜依在文中所言“斯国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套书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中文都是外国人写的,英文都是中国人翻译的,这阴差阳错地也成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大赛已连续举办了7届,图书也即将推出第七辑。7辑书共收录400余名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是他们的真实经历和美好回忆,记录了他们所思、所感、所悟和所得,全面、立体地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展示了来华留学生视角下活力充沛、奋力前行的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是从数百所高校推荐的4000余篇征文中精选出来的,每一篇都文笔优美、饱含深情。这套书已经成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和留服中心对外友好交流的名片,向驻华使馆、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机构、教育机构、图书馆等赠阅,在第七届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博洛尼亚国际书展、曼谷国际书展、印度尼西亚国际书展上对外展示,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留服中心将来华留学服务工作进一步从“线下”过渡到“线上”,从2020年起,“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也在原有形式基础上,增加了短视频大赛,希望用新媒体手段把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短视频大赛目前已经举办了3届,共收到1000多件作品,入选的优秀作品陆续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抖音和B站账号发布。今年,我们联合留服中心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以短视频大赛的优秀作品为素材,精选、剪辑、再创作,制作统一的片头片尾,添加中英文字幕和统一标识。经过近4个月的通力协作,陆续推出40集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国内外社交媒体账号推送,人民日报国际部、环球时报、环球网等兄弟单位也加入了传播矩阵,进一步做大了“美丽邂逅”的IP,增强了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些短视频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形象。截至目前,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已经发布全部40集视频,其中有4集播放量实现10万+,播放量最多的一集达40万人次;人民日报出版社抖音账号已经发布20余集,其中有5集播放量超过6000人次,播放量最多的一集为2.4万人次;环球时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已经发布20余集,其中有6集播放量超过5000人次。
来华留学生是民间交流的使者,本书的众多作者中不乏懂中国、通世界的“Z世代”青年。留学中国“云”合唱团就是典型衍生案例。来自韩国的深圳大学博士生申文燮组建了国际云合唱团。来自近30所高校、近50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名留学生积极参与,以歌为媒讲述中国故事,先后出品了一系列云合唱作品:《让世界充满爱》传播中国好声音,《冰雪冬奥》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福,《春日来信》展现疫情消散后中外同学再次相聚、延续友谊的动人场景。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邂逅中国乡村”项目。这个项目旨在让来华留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感知中国乡村全新面貌,感受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3第一站确定为“美丽贵州行”,由留服中心和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共同举办。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名留学生深入有“世界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省,探寻贵州人文历史,体验特色非遗文化,在多彩贵州中读懂中国,感知中国乡村振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从一个项目到一个平台已经走过了7年,参与其中的留学生正在成为一支知华友华的重要力量,逐步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外友谊的缔造者。他们有的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了全新认知;有的毕业后扎根中国、结婚生子,让中国真正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的将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祖国,服务世界的发展;有的致力于两国的交流、交往和经贸往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