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涉震舆情处置建议
——以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开展涉震舆情处置为例

2023-12-26 09:35胥津津张红英张新玲
四川地震 2023年4期
关键词:防震谣言减灾

罗 松,胥津津,张红英,张新玲,彭 涛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 成都 610041)

截至2023 年6 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7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这表明了我们已处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交叉,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和运用让每一位网民都具有成为信息传播者的可能。同时,新媒体正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工具,已经被各级政府作为增强舆论导控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地震部门都已开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涉震舆情产生原因、发展演变、处置引导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新媒体时代涉震舆情的处置方法。闫远芳等(2018)把涉震舆情研究分为针对某次地震震后舆情研究、舆情传播方式研究和舆情监控手段研究。邹汶君等(2019)研究发现涉震舆情传播具有即时性、内容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根据专家总结,常见灾害谣言大致有预测预报谣言、救援救助谣言、灾害损失谣言和其他涉灾谣言(徐占品等,2021)。在涉震舆情处置方面,有研究指出地震谣言具有难以灭绝的特征,并已成为一种严重“次生灾害”,所以特别是中强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在开展应急科普工作时要严密监控和打击地震谣言(罗松等,2021)。

四川省地震局的官方微博@四川省地震局自2013 年4 月开通以来已成功处置多起涉震舆情,先后获评“四川省突发应对与舆论引导优秀政务新媒体”,并被中央网信办评为2022 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在涉震舆情处置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选取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在涉震舆情处置中的4 个典型案例,总结舆情引导处置经验,尝试为地震部门今后开展涉震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借鉴案例,营造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1 四川省地震局微博处置涉震舆情的典型做法

四川省地震局按照《中国地震局舆情监测与处置联动方案》相关要求,先后制定了《四川省地震局舆情监测与处置联动方案》《四川省地震局地震预警舆情应对规程》,并在涉震舆情处置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通过四川省地震局微博平台积极组织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等相关工作,成功处置多起涉震舆情,有效减轻了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

1.1 突出权威,助力平息谣言

在每次较大地震发生后,震区的通讯网络设施常常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导致辨别震区相关信息真伪的难度增大。此外,一些自媒体账号缺少“把关人”,提供了谣言滋生的空间。涉震谣言迅猛传播,给权威信息、正面宣传带来负面效应,舆情引导工作因此变得很被动。官方应及时辟谣,并依法对谣言制造和传播者进行处理。2019 年6 月17 日长宁MS6.0 地震发生后,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虚假图片、合成音视频等内容在震区部分社交媒体(微信群、“朋友圈”)大量转发传播,给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在局部地区引发群众恐慌情绪。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针对网上传播较多的谣言——“今日20 时55 分,宜宾长文县发生5.8 级地震,震源深度12 千米,预计6 月18 日3 时12 分将会有更大地震发生,预计地震级别为7.6 级(成都网警巡查执法,2019;图1)”,积极回应,主动出击,及时发布地震专家的权威解读,杜绝了恐慌情绪发酵,维护了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整个应急期间,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实时更新震情、灾情信息,网友能及时从权威渠道获取最新抗震救灾相关消息,有效压缩谣言传播和扩大的空间,成功减少了谣言传播扩散的可能性。

图1 成都警方处理一起涉震谣言(成都网警巡查执法,2019)

1.2 紧跟热点,消除舆论杂音

2019 年6 月23 日,大量网友反映在长宁县城上空持续出现燕群聚集,并质疑是否为地震前兆,引发了网络舆情。四川省地震局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前往现场调查核实。通过与当地大量群众交流,梳理出所谓的“燕子群飞”在当地夏季遇到闷热天气时会时常发生。本地人早已司空见惯,反而是“围观”的热心网友们在线制造出“动物宏观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这个热搜话题。从时间上看,该事件又正好处于主震后余震多发、小震不断的时期,在当地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与当地群众充分沟通的同时,四川省地震局通过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公布专家调查意见,告知各位焦急等待的网友们,所谓的动物宏观异常与地震的发生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联性。该条推文浏览量超过100 万次,网络上#四川地震局回应长宁燕群聚集#话题总浏览量高达1.4 亿次,“燕子群飞”舆情逐渐消解(四川省地震局,2019;图2)。当地干部反映,四川省地震局的及时发声,帮助地方政府回答了难以回答的问题,有效稳定了民心。

图2 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发布“燕子群飞”调查结果(四川省地震局,2019)

1.3 强调时效,回应社会关切

2020 年10 月13 日,新闻话题#四川一口老井突然升温至70 度#热度骤然升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成为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议论点,更是引发了全网猜测。话题阅读量破2.8 亿、讨论近1.2 万条。四川省地震局高度重视网友关切,主动参与、回应反常现象,为公众解答疑惑。一方面,迅速指派相关防震减灾部门前去调查,安排专家现场踏勘核实,并通过微博发布工作进展,得到过万网友点赞。另一方面,后续澄清背后的奥秘是水泵用电短路,其所致的解密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92 万次,并被多家政务官微、媒体进行转载(四川省地震局,2020;图3)。

图3 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关注并处置“老井升温”事件(四川省地震局,2020)

此外,“@四川省地震局”也在此事件中展示出亲民的互动性。面对网友们邀请《走进科学》栏目组前去调查的“梗”,“@四川省地震局”调侃道“走进科学——温泉梦碎”,并联动节目主持人,收获了处理及时的肯定。不仅如此,“@四川省地震局”及时回复前排网友评论,俏皮的互动反映出官微专注于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的诊断意识,网友们纷纷称赞。

1.4 主动出击,正向引导舆论

2018 年6、7 月,“古天文学者王笑冬”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散播其编造的虚假地震灾情预报意见,获得点击浏览量12.9 万余次。相关地震灾情谣言迅速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大量传播、转发、评论,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舆情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微信收到大量网友私信询问地震情况,微博和微信平台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回复网友并进行科普。

四川省地震局结合震情总体趋势,在动态跟踪和大数据分析后,选择在7 月12 日10时——舆情峰值时期,由官方微博进行回应,明确指出“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切勿信谣传谣”。截至16 日17 时,该微博的阅读量达21 万次,转发50 余次。网信四川、四川网警巡查执法以及地方主流媒体纷纷转载该微博内容,网友评论表示恐慌情绪得到消除(四川省地震局,2018;图4)。

图4 四川省地震局微博发布地震预报辟谣科普知识(四川省地震局,2018)

同时,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转发@四川网警巡查执法关于地震预报发布意见法律依据以及相关处罚规定的微博,进一步向网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此外,四川省地震局组织专家接受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内参专访,就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答复。至14 日,关于“天文地震空间背景”的舆情热度已明显降低,舆情总体得到控制。此后,四川省地震局及时向省公安机关移交了相关证据,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案情调查工作,并持续跟进案情调查和处置15 个月。2020 年10 月,阆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编造、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 年3 个月,缓刑2 年(阆中在线,2020)。

2 新媒体时代涉震舆情处置建议

2.1 把“化危为机”作为舆情应对的“战略考量”

网络舆情一经发酵,堪比洪水猛兽,短时间内的关注度呈几何级暴增,特别是一些微博大V 或者活跃分子的加入,这将成为舆情爆发的催化剂。地震部门应积极应对,避免舆情发展失控,跳出“点对点”应对方式,危中寻机,充分把握公众关注的契机,及时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和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把舆情应对作为防震减灾宣传的平台,既最大限度地减轻和平复公众的不安情绪,又让防震减灾工作在社会上更具“存在感”。同时,还可利用“后舆情期”公众关注度高特点,持续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弘扬地震系统行业精神。

2.2 把团队培养作为舆情处置的“储备考量”

舆情引导处置工作关键看“人”。一是从人员选拔层面,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具有多样性和交叉性,需要新闻、传播、心理、社会等全面型人才,同时培育自有的宣传大V,使其具有个人化和社会化双重属性,掌握网络喉舌。二是从团队协作层面,采取“1+X”方式,即:局层面牵头为“1”,办公室及具体业务单位为“X”,建立舆情处置团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的舆情引导处置能力。三是从合作机制层面,建立与社会既有资源的合作机制,借力网络意见领袖,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微博大V构建畅通的舆情引导协作机制,借助其影响力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增强网民对地震谣言的辨别能力。建立与省级相关部门合作机制,打造更加多样化、品牌化的宣传产品,为舆情应对和适时宣传做好准备。四是从人才培养层面,要加强应对策略培训,切实增强舆情意识、互联网思维,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把握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摒弃通稿思维、公文思维、完整思维,采用碎片化、动态化、层次化、网络化发布信息,不断提高舆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2.3 把实时监控作为舆情操作的“决策考量”

根据“黄金4小时”规律,建立和优化涉震舆情的监控与应急处置系统。涉震舆情往往通过2 种渠道进行扩散,即互联网平台和人际传播。在互联网平台上扩散的涉震舆情,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及时捕获。通过人际传播进行扩散的涉震舆情,在初期具有隐蔽性,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舆情联动机制来协同监控。当前,可以通过丰富完善的舆情监控系统,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对可能产生舆情的风险问题进行演算和分析预判,测算舆情发展走势,制定回应对策建议,建立涉震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在基层一线层面,防震减灾网络宣传员应充分调动各自的人际关系,采集人际传播渠道、社交媒介等私密属性较强渠道里传播的涉震谣言信息。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开平台信息的监测,及时监测谣言是否向网络空间扩散,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为谣言应对赢得时机。

2.4 把科普宣传作为舆情优化的“手段考量”

结合近年来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实践,当较大地震发生后,常常会出现一个信息获取的黑箱期。此时群众急切需要相关部门实时发布最新地震资讯、余震情况,宣传地震避险方法、自救互救技能、心理情绪疏导等应急科普宣传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做好地震应急科普的技术储备,建立完备的地震科普“知识库”,并针对常见涉震问题开发多种形态的科普产品,充实“产品库”。另一方面,要高频次开展地震应急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投放,通过监测分析、研判网络涉震舆情,实现精准推送科普知识。此外还要不断健全地震应急科普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应急、宣传、公安、科技以及媒体、网络平台等各方的交流合作,共享科普资源,构建统一权威科普发布平台。

2.5 把“战时思维”作为舆情引导的“意识考量”

突发敏感信息会成为引爆严重舆情的“炸点”。什么时候该热、什么时候该冷,需要科学研判战局,尊重舆情生成传播规律,把握时机,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一是强化“热战思维”,主动出击。建立涉震舆情的敏感度,及时捕捉网络热点,增强对有关热点的预见性,掌握话语权,防止和克服反应迟缓、应对被动等问题,扎实抓好舆论引导,坚决阻止舆情大于震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群众疑问是什么、就及时回应什么,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加强正面舆论的引导,防止恶意炒作。二是树立“冷战思维”,静观其变。由热转冷是战场上的常用战术,舆情发生后,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以及当时的舆情环境,快速作出判断,采取“先转移、再引导”的原则,合理地进行舆情冷处理。巧用舆情处置中的“冷却术”,借助“淬火效应”,减弱舆情长尾效应,能够避免负面舆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持续监测舆情,跟进负面舆情进展,掌握舆情发展走势,进行舆情研判,避免负面舆情进一步发酵,把负面舆情的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三是转换“冷热思维”,因“战”制宜。根据事件发生特点和定位,分级响应,分类处置,全网全时监测涉震舆情,制定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涉震危机事件,制定详尽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建立和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准确分析研判可能引发舆情危机的敏感领域,对应采用“局部+ 全面、冷热交替战”的方式,最大可能将苗头在初期“扼杀”,在中期“终结”,在尾期“转化”。

3 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全社会对防震减灾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经常看到,地震还没有发生,就有传闻甚至谣言,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谣言和恐慌情绪是震后最重要的次生灾害。开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涉震舆情处置研究有助于地震部门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省级地震部门应积极探索、及时修正,坚持以“案”提能和科学复盘,在一次次的具体实践中提升舆情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在新媒体时代涉震舆情处置工作中还需要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特别是从传播效果入手,努力提高内容质量,改善传播效果,探索适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的防震减灾科普模式。针对个体负面舆情事件,及时发现,及早处置,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将负面舆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要加强防震减灾新闻宣传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准备危机应对,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努力营造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防震谣言减灾
防震演练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谣言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