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锻造凭东风之力,为锻造“铸魂”

2023-12-26 09:52:20陈海燕FM
锻造与冲压 2023年23期
关键词:铸魂锻件东风

文/陈海燕·FM 记者

赵业勤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锻造厂厂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芦席棚下、挑着马灯参与打造装配中国第一辆“汽车”——2.5 吨军用越野车EQ240 开始,到从前西德EUMUCO 公司引进120MN 热模锻压力机,再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从瑞士引进世界最大吨位的哈特贝尔快速镦锻机,中国二汽锻造厂(东风锻造有限公司的前身)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时代的锻造翘楚,当时从前西德引入的热模锻压力机更是价值半吨黄金,号称“国宝线”、“东风功勋线”。

时隔建厂半个多世纪之后,本期《锻造与冲压》记者步入了坐落在十堰市茅箭区的东风锻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锻造”或“锻造厂”),有幸采访到了锻造厂的厂长赵业勤,听他来讲述:曾经的东风锻造人是如何挥舞古老的锻锤,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己造汽车的历史;如今的东风锻造面临着怎样的格局;未来的它,又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在他的讲述中,仿佛打开时代的画卷,带着大家去重溯东风锻造的根与魂。

汗马功劳

“时间倒回到1969 年9 月,当年还叫二汽锻造厂的东风锻造落户在荆楚之地的一个偏远小县——十堰,代号52。听老前辈讲,在它建厂之前,十堰最繁华的老街不过是一片白墙灰瓦的老房子。大片的荒山包围着工厂,进厂的路是乡间小道。”

二汽(后更名为东风)它不属于老苏联援建项目,是中国第一座属于自己的汽车厂。那时候它旗下的工厂几乎都有自己的老代号,如:48 厂(铸造一厂),50 厂(铸造二厂),52 厂(锻造厂),最初的厂址就是芦苇滩前的芦席棚。

第一代东风锻造人,硬是用榔头和锤子,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打造出了第一辆“汽车”——2.5 吨越野车EQ240 所需的锻件毛坯。”某种程度上,那些老代号是一代人记忆的载体,就像一条河的源头,承载着记忆深处东风锻造的故事。

1976 年,52 厂 从 前 西 德EUMUCO 公 司 引 进120MN 热模锻压力机,价值半吨黄金,号称“国宝线”、“东风功勋线”,1978 年正式投产。

这位老伙计也的确功不可没,老当益壮:2021年3月,该热模锻压力机创造了月产吨位记录2337吨。

2004 年12 月,52 厂开始以子公司体制开展市场化运营,正式更名东风锻造。

之后,2007 年1 月,从瑞士哈特贝尔引进的全球最大吨位的快速镦锻机AMP70 实现量产,生产变速箱齿轮和刹车轮毂精密锻件,开辟出工厂第一条全自动锻造生产线。

2018 年11 月30 号,原铸造一厂(48 厂)、铸造二厂(50 厂)与东风锻造(52 厂)及其子公司神力公司,合并成立新的东风锻造有限公司。各工厂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愧于花园工厂的美誉。记者行走在十堰的车城路上,高大的铜塑鹰雕,总是那么引人注目,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白鹭翱翔天际。

今年6 月,东风锻造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其自主设计、制造、集成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MN 全自动热模锻造生产线投产。目前,在“DF52”锻件品牌的基础上,东风锻造还新发布了设备专用品牌“天锤”!

两位数字代号来记忆和称呼工厂的时代,早已退隐入历史的烟云尘埃。但这确实是一座功勋卓著的工厂,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己造汽车的历史。从1969年至2023 年,就像时间轴、刻度尺,见证着中国锻造的崛起史,为复兴大国制造立下过汗马功劳。

百万支曲轴、千万支连杆、千万件轮毂

东风锻造定位于自主生产全部的汽车零部件毛坯,主要从事全系列锻件、零部件和锻模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所用到的成形及控制技术也是比较复杂多样的,在新世纪初就提出了“百万支曲轴、千万支连杆、千万件轮毂”战略。

和国内大多数锻造企业一样,小/无飞边闭式锻造技术、飞边挡墙阻尼技术和CAE 数值模拟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大通用技术,不同企业之间,只是应用范围大与小、早与晚和好与差的区别。实际生产活动中,不同的产品类型有不同的失效模式,因此针对失效模式应用的主要技术侧重点会略有差异,这也是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所在。

“曲轴锻件是汽车发动机核心部件,锻件形状复杂度高,成形技术控制难度大。判断合格与否,除了传统的外观、尺寸和机械性能三项显性指标外,还有在锻造序难以准确计量的平衡性能这一隐性指标。平衡性能一致性也是衡量曲轴锻造水平的最重要标志。”赵厂长举此为例,向我们讲述了东风锻造热锻工艺的技术难点。

东风锻造是国内锻造曲轴历史最为悠久的锻造企业,在曲轴锻造技术上有丰富的经验。常用的成形技术,主要有辊锻制坯技术,压挤预成形技术,阻力挡墙技术,模具润滑与排气设计技术,切边变形控制技术和动平衡预知检测技术,锻后处理变形控制技术,以及自动化锻造所需的一系列工艺配合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混合应用,为曲轴少/无切削加工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真正实现全价值链条的精益制造和价值最大化。

东风锻造拥有吨位覆盖3.15MN 到125MN 全系列热模锻压力机群,重点锻造设备有:俄125MN 锻造生产线、德120MN 曲轴锻造线、俄80MN 锻造生产线、63MN 锻造生产线、40MN 锻造生产线、25MN、18MN连杆锻造线、瑞士AMP70XL-HFE 快速热镦锻机、平锻和楔横轧机群等;热处理装备主要有等温正火线、调质线、全系列控温冷却线等炉线;从材料检验、下料、锻造、热处理到清理、检测全过程工序设备。

东风锻造一直致力于做“中国锻造第一”,在传统燃油车锻件领域,覆盖东风汽车全系列及非东风锻件1100 多种、模具2000 多种,代表产品有曲轴、连杆、齿轮、轴件、轮毂、链轨节、高压油管等,年生产能力已达18 万吨。覆盖面之宽实属罕见。

撕掉“老皇历”,格局重构

新能源崛起,弯道超车

然而,随着新能源车国家战略的加速实施推进,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众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同时挤入了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的赛道,渗透率不断提升,试图弯道超车。

接踵而来的局面是:汽车锻件的总量在不断减少,速度之快,令很多企业措手不及。诸多锻造企业,特别是跟传统燃油车强相关的企业,面临严峻考验。随之带来的价格之争,也是愈演愈烈,甚至到了失去理性的程度,成本力俨然成为决定因素。

赵业勤冷静地分析道,未来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供应链,重构、整合的速度还会加快。具体表现在:

⑴很多没有成本竞争力的企业,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⑵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会产生强者恒强的局面;

⑶汽车锻件相关领域技术的春天来临,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新时代来临。

在消费需求端,汽车的电动化、轻量化、低碳化和清洁环保化等方面的要求已是大势所趋;同时在汽车产业链供给端,锻造企业也在市场领域面临总量减少、产能过剩、价格倒挂的囧境,成本力提升已是行业内企业现实的生存课题,锻造企业迫切需要新的创新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汽车锻件格局正在被重构

“国内外汽车锻件市场的格局都正在被重构。传统汽车市场从如日中天到被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日渐被资本裹挟,正在面临新世纪未有之大变局。”赵业勤说:“面对如此变化,东风锻造绝不能抱着过去在传统燃油车锻件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老皇历’固步自封。”

锻造行业未来注定要考虑面向国内和国际化的双重竞争和服务格局。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锻造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拉近了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无论是热精锻技术、冷精锻技术和特殊工艺成形技术等,很多细分领域都诞生了具备全球竞争力技术强企,同步也发布了许多高质量的行业和国家标准,这些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体现。但与国外的工艺水平依旧存在差距,想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⑴正向开发模拟技术的差距,体现在软件开发和模拟应用。

⑵锻造相关配套技术的基础研究不足,如润滑、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自动化配套技术等。

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强国”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对锻造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内涵要求;而另一方面,行业的激烈竞争又给许多企业很大生存压力。

东风锻造为应对这一危机,明确提出自动化改造作为智能制造的第一攻坚阵地。

其实,东风锻造自动化改造起步较早,十多年前就已开始,但其中波折亦很多,遇到诸多的挑战:

⑴思想挑战。全员认识和思想不统一,致使装备系统孤军奋战,内部阻力很大。

⑵资源和方法挑战。自动化推进过程中,过多相信和依赖外部力量,实际国内缺少懂锻造的自动化服务商,项目大多半途而废。

⑶技术挑战。自己没有技术经验和储备,不知所以然,在试错中艰难前行,改造进度达不成预期。

经历自动化弯路,痛定思痛,自主研发,攻坚克难

“经历过自动化弯路,让东风锻造人痛定思痛冷静下来。真正的技术是靠自己研发出来的,不是免费的,东风锻造决定完全自主来实施自动化改造。制定从点到机到线、符合自己生产线特点的总体推进计划,积小胜为大胜。”赵业勤告诉记者,“不再让装备系统孤军奋战,不再过分依赖外部力量,不再惧怕在试错中艰难前行,在不断实践和否定中,找到自动化的最佳方案,收获自动化自主研发、攻坚克难带来的喜悦。”

东风锻造,受到这场变局的深刻影响,为应对汽车业的大变局,长期以来一直在做努力和探索,制定了面向未来的“152 事业计划”。

概括来说,有如下三个方面:

⑴大力开拓非汽车领域的市场。

⑵多措并举提升现有产品的QCD 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⑶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的新产品。

在内部管理领域,强化技术研发、品质管理、资源效率、智能制造和文化引领等五项重点工作;在产品和服务领域,除了传统的零部件毛坯和机加工业务外,成立装备新事业单元加强装备研发,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现有老设备产线的改造和升级,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装备动力,并适时进入装备制造和服务新领域,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选择。

多年来,东风锻造一直着重产品工艺技术、装备系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自研工作,分别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和科室来对应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最直接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判断,也是在不断满足内外部客户需求的过程中成长和进步的。其中,历任领导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技术的积累传承和激励政策应用的重视,在支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锻造业务和铸造业务合并后,企业文化元素的内容也同步做了调整和更新。东风锻造不仅自主完成了20MN 轮毂线、25MN 连杆线、50MN 曲轴线、120MN 曲轴线和50MN 齿盘线等锻造线的改造或新制,亦日渐掌握了锻造自动线相关的工艺、润滑、模具设计、步进梁和全线集成控制等微技术和应用经验。

经过系列自动化改造及新制项目的成功实施,切实加深了技术储备,提高了员工技能水平,增强了全面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信心,实现了从“怕自动化”向“懂自动化”的转变。

目前,东风锻造已经成立装备新事业部,产业数字化,向着建设“智慧工厂”的总目标迈进。并着重在以下几点下功夫:

⑴秉承以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质量文化的建设。

⑵创新性的研发工作不能停,注重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专精特新。

⑶发展模式上打破企业间壁垒,追求资源共享和协同,实现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⑷各层级的锻造工匠人才的培养,需要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揽工匠不是“抓壮丁”

市场如战场,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员工队伍,是每个企业的人才建设目标。客户就是衣食父母,如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创造价值为本”,是衡量员工自身价值的一把标尺。真正的人才,是在服务内外部客户、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认可和选拔出来的锻造工匠。

“但是,揽人才不是抓壮丁”,赵厂长说:“我结合自身的理解和企业管理经历,对人才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分享以下几点启示:

⑴在人才需求方面。业务管理部门需要有明确的部门事业计划管理,面向事业计划目标达成,分析并输出人才需求计划,而不能临时抓壮丁、补空缺,更不能稀里糊涂交人事部门代做。

⑵在员工培养方面。重视主动培养,工作中锻炼式的培养和主动计划式培养,要互相结合开展,才能提升培养效率。注重自身管理技能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向复合型知识结构而努力。注重持续培养,才能跟得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才能充分共享。

⑶在员工激励方面。搭建员工干事创业的价值创造平台,构建目标管理导向的自主管理和激励机制,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的选拔平台。”

历史传承 与时俱进

随着汽车五化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技术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特征,也越来越突出。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都深刻感受到技术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原创性技术。

东风锻造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也是在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与进步的。

未来,锻造厂已制定的“152 事业计划”发展蓝图,将不断聚焦客户和市场,实现以锻造技术、品质和管理为核心的综合实力国内第一;注重热锻、冷温锻、有色金属锻造、特种工艺锻造和机加工事业五种业态协同发展;保持技术领先、品质卓越、智能制造、资源高效和文化引领五项管理持续突破;持续构建锻件&装备产品平台和锻造服务平台,助力公司运营。

市场方面。在传统燃油汽车行业,发挥成本和规模优势,开拓新客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采取轻量化等差异化策略,努力开拓新能源市场机会;在工程机械、农机、油田和特种锻造等领域,利用装备研发优势,为客户提供成形解决方案,创造市场需求机会。

技术研发方面。工艺上,加大冷温精锻、有色金属、特种锻造工艺的研发投入和研发阵地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装备上,持续研发锻造及相关自动化装备,完成内部旧锻造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再造装备优势,升级制造现场;机加上,联合合作伙伴的力量,持续推进机加工向成品零部件纵深发展,为未来业务发展夯实基础。

锻造人的誓言

东风锻造的‘东风’二字曾为毛体,取自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一首辞:“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从来没有一个厂家能像东风一样,可以驾驭起毛主席字体的遒劲刚毅,将一种温和的强悍刻在车框门楣。

赵业勤厂长谈起他与东风锻造的缘分时,脸上露出微笑,仿佛随着厂门开启吞吐往复,想象当年的峥嵘景象:他1996 年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压力加工钢铁轧制专业学习。2000 年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进入钢铁行业就业,来到了前身叫二汽的东风汽车公司。受锻造厂人文环境感染,最终选择了锻造厂作为了职业生涯的就业单位,从此与东风锻造结缘,携手同行20 多年没有变化过。除却东风锻造,他的履历上没有任何其他社会任职经历。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他在东风锻造工作至今。从最初在产品研发科担任技术员,到十年后被选拔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的第13 期EDP 班,继而转入管理岗位,他先后担任过产品研发科副科长、生产车间主任、采购科科长,期间到东风日产制造总部PT 技术部挂职工作一年。现在担任东风锻造副总经理兼锻造厂厂长,分管公司市场营销工作和锻造厂行政。

他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始终坚守锻件的军工品质的初心,在TQM 和IATF 16949 两大基础体系的指引下,以体系成熟度和质量文化建设为载体构建企业的牵引力和止推力,不断产出优质锻件,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认可。他任职期间,主要推进了业务管理标准化和QRQC(质量快速反应和控制)两大举措: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业务管理标准化,是正向解决业务效率和业务开展质量的问题;QRQC 则重点解决现场发生异常和对策溯源管理的问题。

他尤为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多年以来,从上到下每名员工都始终坚持贯彻“追求卓越,锻造完美”的质量方针和“质量是最大的诚信”的工作理念不动摇,始终践行“追求卓越,锻造完美”的企业精神,坚决贯彻诚信服务、预防第一、崇尚标准、追根溯源和敬畏制度的行为准则,向着客户持续满意的总目标努力。

赵厂长说,东风锻造的使命是“锻隽造彦,奉献社会”;愿景是“成为提供铸锻产品和服务的卓越企业”:产品包括零部件产品和装备产品,服务包括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

工厂专门在厂门口立碑,并将“锻造人誓言”铭刻在石碑上:“锻造精品、渴望挑战、创新不止、上下同心、敢为人先”,这些壮志成城,时刻激励着每一个锻造人无论前路如何坎坷,都要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转眼,东风锻造的历史,将步入一个甲子,之后,他还将步步生风,大踏步开拓工程机械、铁路、油田、农用机械和煤机等国之重器的领域。东风锻造人将继续千锤百炼,心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坚定信念,踔厉奋发,向着基业长青的目标前进……

猜你喜欢
铸魂锻件东风
东风Honda全新XR-V
汽车观察(2022年12期)2023-01-17 02:20:58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一重技术(2021年5期)2022-01-18 05:42:04
等闲识得东风面
女报(2021年4期)2021-05-06 13:40:38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立根铸魂 为央企扬帆护航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32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太空探索(2016年8期)2016-07-10 09:21:58
亚温正火在大型锻件中的应用
大型铸锻件(2015年1期)2016-01-12 06:33:37
提高20Mn2钢锻件屈服强度的实用技术
大型铸锻件(2015年1期)2016-01-12 06:32:49
20MnMoNb锻件超标缺陷解剖分析
大型铸锻件(2015年5期)2015-12-16 11:43:22
新疆“铸魂工程”亮点纷呈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