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绫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风景园林的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科学。设计园林景观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密度和布局。因为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空间,更是要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生态原则为指导,设计师应该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植物,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密度和布局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计划。例如,在设计草坪时,应该减少性质相同的植物重复种植,避免长时间的人工修剪;在种植树木时,应该在不同季节考虑树叶的变化,以避免水源资源的浪费。
美学原则涉及设计师在设计中考虑美学因素,以创造令人愉悦的园林环境。在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师应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种类与数量,来达到景观效果的最佳体现,以产生令人惊叹的美。通过使用植物,在园林空间中形成各种幻想的几何造型,色彩和质感,优化园林景观的整体美感。植物不仅能为人们带来色彩缤纷、香气扑鼻的感觉,同时还能增强园林空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魅力。比如,在设计小区的内部空间时,可以使用多个小型的花坛、树立或者修剪成特定形状的小树来展现动人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中,美学效果应该与主题、设计要求以及空间特性相一致。所以在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师应该结合客户业主的需求与园林所处的环境,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打造出毕生难忘的园林景观。强调美学效果不仅可以增加风景园林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还可以提升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
实用性原则是指优先考虑园林的实用价值,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和便捷的使用功能。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除了注重美学效果,还应该结合实用性原则来规划设计。实用性原则可以涉及园林的空间利用率、合理性、流线性、舒适性等方面。例如,在城市中心的公园建设时,需要兼顾市民日常娱乐和休闲的需求,因此,在空间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儿童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如设置配套餐厅、卫生间、儿童娱乐区等;在树木的种植上,需要兼顾日常管理所需的便利性,并且考虑到树木的生长周期和高度限制;在细节上,需要考虑通道宽度的合理性、斜坡坡度等因素[1]。
实用性原则以使用者体验为导向,因此园林设计师需要在保证美学效果同时,充分体现园林的实用性。当园林的实用性与美学效果之间达到完美平衡时,便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设计的效益,并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和期待,提高公园的管理效率。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实用性与美学效果要兼顾。园林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让公园更加实用,提高使用体验。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的预算和资金,合理规划植物配置,确保在保证园林美学品质和实用性的同时,运营和建设成本不会超过预算。经济原则贯穿整个园林项目周期,从设计、建设到日常经营维护都需要考虑。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园林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韧性、成本和维护难度等因素,在预算限制下选择最合适的植物种类。其次,建设用材的选择也需要有经济原则的参考,需根据真实的预算来平衡选择,保证在资金限制下保证质量。最后,在运营维护过程中,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园林的日常管理成本。在考虑经济原则的前提下,园林的造价要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的造价会过度消耗资金,给预算带来巨大的压力,过低的造价则有可能无法满足园林的实际需求。所以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符合预定标准的合理构思和建议。
风景园林不仅是自然的展示,也是文化的表达。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应该符合文化原则,以考虑园林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当地的文化精神,提升园林的文化价值。首先,园林设计应该结合园林的文化属性和地域特色,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例如,在设计北京颐和园时,精心选取植物品种并合理配置,非常有利于北京颐和园的文化打造。此外,在文化本身中也有一些符号和条理结构,如汉代宫殿和园林中常用的柱子和枯水池,极具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象征和风格,经常被运用到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来彰显园林文化的价值。同时,文化原则还应该在园林建设中加以保护。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当地文化精神,也是文化原则的重要方面之一。例如,在设计西安城墙公园时,园林设计师就将城墙遗产的文化价值结合园林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在设计时,将设计方案与园林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文化精神的目的。
风景园林设计应当符合文化原则,以满足园林文化和遗产的特色。通过合理的植物种类和数量的配置、文化细节的保护等措施,推广文化底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风景园林,使园林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为人们的使用和娱乐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
首先,有些设计方案较为陈旧,重复使用一些传统植物,这些植物虽然历经岁月考验,但容易造成整体景观显得乏味。其次,一些设计人员可能没有深入探究园林植物,了解不充分,就随意选草,这也会导致植物的单一化。此外,通常情况下,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往往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区域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限制,所以当一些区域的条件相近时,使用同一种植物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这种单一性问题不仅会影响园林的美观度,还会引发疾病和虫害问题,让植物的生长环境变得不利[2]。因为植物的单一性增加了病虫害的传播风险,一旦植物中的某一种遭受病虫害的攻击,很容易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引发其他的植物感染,造成园林植物的大面积死亡,不仅损害园林的美丽,更会导致景区或公园的形象下降。此外,当同种植物密集生长时,植物之间的竞争也会变得比较激烈,造成园林植物的管理难度加重,容易出现生长倒退等问题,影响园林的品质和形象。
园林项目的造价问题主要是由于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导致的。首先,在园林项目落地前,很多设计方案存在设计人员对估算园林建设成本和费用规划的不足,过于理想化和用材不实际,导致建设成本大幅度超支。其次,有些项目的选址不太合理,地形复杂且建设条件不佳,使用起来更加困难,需要更多的费用进行应对,而定位不准确导致资金规划的不足则会影响园林工程的实际成本开支。另外,一些园林项目在前期策划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后期的运营成本,由于这些成本是分摊在园林生命周期的整个阶段的,因此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些成本会增加整个项目的总费用。
造价问题不仅会影响园林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还会对园林管理和运营造成长期的影响。造价偏高的园林项目会直接导致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的提高,加重了运营的难度和负担,也会影响人们对园林的认知、使用和消费水平,降低了整个园林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而造价偏低的园林项目则会导致其建成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影响园林的寿命和客户满意度[3]。
适应性问题是园林项目在设计时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这通常是由于设计者没有在设计方案中提前考虑植物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而是过于追求绿化效果而选择了大量美观而不具适应性的植物材料,这导致园林中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来长势不好、生长缓慢,缺乏硬度等问题。此外,有些设计方案在施行时,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当地条件的植物物种,还有的园林项目中,植株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和更新,从而滋生病虫害,加重了后期养护难度,增加了园林运营和管理成本。
若不及时解决适应性问题,就会影响园林的美观程度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工作。由于植物生长缓慢,长势不佳,可能会导致一些植物在入园后的一段时间内死掉,这也会坏掉园林中的花草景点,影响游客的使用体验,从而影响园林整体的美观度和景区的口碑。一旦植物滋生病虫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和人力进行维护和养护,增加了园林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同时,也会增大养护难度,加重了后期工作负担[4]。
园林项目的地方性问题,主要是指在设计和建设时,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导致选择的植物物种适应性不足,长势不佳,无法发挥应有的美学功能。例如,在地理条件干旱的区域配置需要大量水分和潮湿环境的植物,或者在寒冷的地区配置热带植物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植物生长困难,严重影响园林的整体效果和美观度。
生态问题是园林项目设计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一个常见的生态问题是植物搭配不当,以及未充分考虑生态属性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植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关系,如竞争关系、依存关系等,因此在植物的配置和搭配方面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属性[5]。例如,在园林景观铺设时未采用绿化草皮,使生长植物的根系结构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影响环境美感。
针对园林植物单一性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优化植物配置,丰富植物种类。在设计方案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结合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人文景观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同一植物的使用减少到最低程度,注重多样性和平衡性,同时还需要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定期检查植物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逐步优化园林景观质量,提升园林环境的整体水平[6]。
在规划和设计园林项目时,应该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掌控,及时进行成本分析和预算,包括开支的起止时间,建设成本和后期管理成本等,然后结合各个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其次,应该研究选址方案,考虑地形环境和建设条件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最后,要细致地制定找样方案,包括定期维护规划、管理预算等,以确保园林的操作和管理成本合理,从而保证园林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长期投资回报[7]。
为了解决适应性问题,需要在设计园林项目时就充分考虑植物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保证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生长良好,并且经久不衰,避免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更新和更换的成本。另外,需要采用合适的肥料,及时进行植物的养护工作,监测植物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保证园林中的植物能在最佳的状态下生长,同时也减少了养护难度和成本,保持园林的美观度和整体素质。
对于地方性问题,需要更多地参考当地的园林环境,从而选择适合当地的植物,以保证园林的实用价值和美学效果。首先,应在设计方案中预先考虑到当地环境特征,例如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应充分考虑,以及地形和土壤等其他因素,该预估会影响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正视当地的植物环境和需求,选择植物材料和更好的配置方案,改善园林环境和美学价值。
另外,需要在实现过程中加强植物材料的筛选和选择,以确保选择的植物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生长情况。对于地理环境干旱的区域,选择合适的节水植物,如仙人掌、龙血树等;对于冰冷地区,应选择适合寒冷气候的植物,如西北的绿植、摇钩花等,这些都是经过长期适应和生长的植物,不仅能够保证园林的实用价值,而且能够反映地方特色和文化标志。
为了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在园林项目设计之初,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生长习性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应该选用具有耐性、病虫害抗性强、繁殖力强、生长速度适中等生态属性优异的植物来进行配置和搭配。此外,在确定植物的配置方式时,应注意控制植物的数量和密度,避免多物种搭配时互相竞争和依存导致的问题。此外,在园林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环保和节能等生态问题。例如,可以选用防滑、透水性强、抗老化的环保材料来进行铺装和堆放;考虑合理利用提高景观效果的同时减少用水和修剪等资源消耗;遵循自然的拂晓和黄昏时段通常可以满足景观照明所需的光照强度。因此,设计者在园林项目设计之初,应审慎考虑生态问题,从而让园林项目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植物配置和规划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充分考虑生态、美学、实用、经济和文化原则,各种问题激励我们去寻求更好解决方案,才能设计出真正合乎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