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省(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 255022)
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中,学生应养成积累语言文字的习惯,并在教师正确引导下,逐步提升自身语文阅读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夯实语文学科基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应基于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求新”,在教学策略上“求变”,在教学内容上“求精”,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关键要素,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如果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大幅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结合所讲授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激趣、启智作用的小游戏,使学生在享受游戏带来乐趣的同时,汲取更多知识养分。尤其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一些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容易对语文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语文成绩也会大幅下滑,而借助于这些小游戏,他们的关注焦点将全部转移到游戏上,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熟练将古诗词内容背诵下来,这就增加了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围绕古诗词知识,精心设计一款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带动学习热情的诗词小游戏。以“主题联想游戏”为例,该游戏的具体规则是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4个游戏小组,然后设计一个游戏主题,主题内容应与古诗词主题相吻合。如以“春夏秋冬四季”为游戏主题,让各小组成员分别说出与一年四季相关的古诗词。根据各小组说出的诗词数量来评选出优胜小组。在收到这一主题任务后,给学生预留3 分钟左右思考时间,然后进入游戏环节。第一小组以“春天”为主题,分别说出了贺知章的《咏柳》、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高鼎的《村居》等古诗;第二小组以“夏天”为主题,分别说出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古诗;第三小组以“秋天”为主题,分别说出了杜甫的《绝句》、刘禹锡的《望洞庭》等古诗;第四小组以“冬天”为主题,分别说出了柳宗元的《江雪》、王安石的《咏梅》等古诗。
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方法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当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后,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游戏内容上,而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往往与所学知识点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语文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也会存储在脑海中。随着游戏进程不断推进,脑海中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这对提高语文学科成绩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其次,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大脑思维始终处于快速运转状态,多数学生会从游戏中提炼和挖掘出和语文知识相关的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也会越加深刻。最后,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一些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步速度也相对迟缓,而这种游戏教学法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进入游戏角色后,起初会抱着“娱乐”心理,一旦融入游戏,这种心理也会发生微妙变化,即对游戏内容逐渐产生兴趣,在兴趣引领下,学生将用心去梳理游戏当中出现的一些语文知识,便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语文课堂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激活学生大脑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寻求快速解决问题的捷径。为此,教师可以围绕所讲授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并遵循以下原则来确定提问内容:第一,符合性原则,即提问的内容应当与所讲授知识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关联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对内容产生更加深刻印象。第二,适用性原则,即提问的内容应当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不得盲目提出一些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创新性原则,即问题答案不能出现“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等简单的语言文字,应当保证提问内容具有清晰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学生只有通过深度思考与深入探究,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林海音创作的散文《窃读记》为例,这篇文章以“窃读”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读书求知的辛酸往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无限热爱之情。由于篇幅较长,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应当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阅读与自主探究时间。然后,围绕课文主题与内容提出下面问题:“同学们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可以将主人公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做出重点标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一谈窃读的滋味。”这一问题主要考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分析与学习能力。问题提出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如有的学生首先将主人公的动作与心理描写做出重点标识,其中动作描写是“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心理描写是“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 再大些”。通过对这些语言文字的分析,学生能够利用自己语言将窃读滋味表达出来,作者在窃读时,是怀着一种担忧、紧张、惧怕、快乐、高兴的心情,也说明作者求知若渴,热爱读书。
通过这种问题引导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这对活跃大脑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产生以下积极影响:第一,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脑海中随即会产生明确的学习与探究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通过自己努力去拨开迷雾,解开心中谜团。第二,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讲授内容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与细致梳理,思考时间越长,学生对内容理解也越加深刻。第三,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以逐步掌握学习方法。而问题驱动法恰恰可以一步一步打开学生视角,使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探寻问题本质,进而能够归纳和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对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将大有裨益。
对小学生来说,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很受欢迎,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热烈讨论氛围中,尤其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优秀学生的感染与熏陶下,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对学习成绩提升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第二,集合众人智慧,快速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氛围的创建需要一个问题情境的烘托,如果仅凭一人之力,不仅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借助众人之力,既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也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三,每一名学生想问题、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和分析方向也有所不同,如果将众人的讨论结果聚合到一起,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多样化,这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将大有帮助。
以文言文知识为例,小学生将接触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是,文言文的语言文字架构较为复杂,文中通假字较多,要想准确翻译出课文意思,首先需要长期词汇量积累,才能精准提炼出每一篇文言文的核心思想。而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聚众人之合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简短的文言文时,课文当中有两处地方分别出现了“盘盂和探汤”词汇,如果无法准确翻译出这两个词语的中文释意,则很难读懂整篇课文所要描述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10人为宜。然后,给各小组预留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让小组成员通过合作讨论与合作学习,共同体会《两小儿辩日》的主题思想。在讨论中,小组成员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最后,由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归纳与总结。例如,第一小组成员认为“盘盂”属于两种物品,一种是用来盛装食物的圆盘,另一种是专门用来盛水的方盂。而“探汤”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成为试探沸水温度的意思,这就说明水的温度特别高,以此来形容天气的炎热程度。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学生对“盘盂”“探汤”分别指代的含义产生深刻印象。这时,教师适时将两个词语的汉语释义穿插到整篇课文,这就极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能够快速体会到这篇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大致思想。例如,原文内容是:“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其日中如探汤。”其译文是“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等到中午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两句话不仅是全文核心,也是学习这篇文言文所必需掌握的知识点。
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可以将每名学生的个人潜质激发出来,当这种互动合作学习氛围形成后,学习与探究过程也将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留出更多小组讨论与协作学习时间,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端正学习态度,不得盲目发表见解。有的学生表现欲望极为强烈,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常常侃侃而谈,但是,表述的观点却与授课内容毫无联系。第二,认真聆听他人意见,虚心借鉴他人观点。每一名学生对待同一事物或者同一问题,都会产生不同观点与想法,在讨论中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讨论意见,则需要虚心借鉴他人意见和建议。这种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作法,对学习效率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兼顾考虑每名学生的切身感受与学习能力,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学好语文知识做好铺垫、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