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210019)
自主互助问题设计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境,帮助学生个人和团队在面对学习中困难和挑战时,既能自主解决问题,又能相互帮助和支持的一种问题设计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合理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掌握阅读教学中自主互助问题设计的原则,依据相关原则设计问题,能使课堂更加高效。
问题设计应该具有全员性,教师要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兴趣点、性格特征、自信程度、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等,根据学生情况设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时,设置自主朗读课文,组内交流任务。为保证全员参与到这一任务中,交流环节可以采用组与组之间“点将法”。一个小组任意点出另一个小组成员,让其汇报字词积累结果。
问题设计应具有趣味性,有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导入时,可以出示几幅乡村生活的图画,或者出示几句学生耳熟能详的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名句,让学生猜一猜图画或者古诗描写的是哪里的生活,用竞猜的方式引导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进入新课学习。这些具有趣味性的自主互助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和小组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逐渐提高学生自主互助的能力,并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问题的难度要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一教学重点,可以设置如下梯度问题:“乡下人家是怎样装点自己的家园的? 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生活的? 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多读几遍,并画下来。”利用梯度问题、化难为易,学生就能在问题指引下一步一步理解文本情感之美和写作之法。
问题设计应具有可行性。在设置问题时,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背景,以确保问题的难度契合学生水平;要考虑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籍、互动白板、视频和音频等,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考虑时间的限制等。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屋前瓜架”图时,教师可设置问题:“你能说出文中‘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一句中哪些字写得好吗?”因为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拟人修辞,这个问题具有可行性。
开放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多角度问题和反转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这六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呢? 为什么?”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发现美、感受美,利用文本语言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问题设计应具有实践性,能让学生通过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课后参观身边一处景点,如公园、河畔、广场、农田等,试着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出来吧。”这样具有实践性的作业,既能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写作,又能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身边到处都有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进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而教师设置的问题是三者对话发起的源头。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有效问题设置,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特点,还要分析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具体分析不同特点的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关注点等。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等,以便设置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一篇阅读教学的文本可以设定多个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单元教学目标等来设置相应知识能力目标。教学目标不要设置过多,要简而精,这样课堂中便于围绕这一目标集中设置问题,而且目标也便于达成。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教师设置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尤其基础性的问题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确保问题面向全员,能够达到学生个个参与目的,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在“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独立阅读课文,积累14个认读生字和5个认写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互查。”这样在问题设置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帮助,查缺补漏,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夯实基础知识和积累语言的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自主互助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教师应该抓住难点,设置梯度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共同解决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难点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难点进行问题设置。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可以把“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作为文章重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系列合作探究问题:“想一想作者用优美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每一幅画面中主要画了什么事物? 你能为课文中每幅画面起一个名字吗? 课文总共向我们汇报了几幅美妙的画面呢? 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读一读吧! 你能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找到两个赞美乡下人家的词语吗?”这些问题设置体现了梯度化原则,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逐步解决了课堂重难点。学生在研究讨论过程中,逐一解决每个小问题,突破教学难点。他们既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能融入团队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语文阅读教学自主互助问题设计,需要聚焦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借助文本从不同能力点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多元化的问题,甚至可以跨学科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提高各种能力。设计问题时,要多关注文本细节,从细节入手利用问题把文本分析和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可以抓住“独特”“迷人”两个关键词语,设置能力培养问题:“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风光‘独特’或者‘迷人’的句子,并谈一谈你的理解;如果你喜欢绘画,那么请你选择一幅图画,用各种颜色的笔把它画出来吧! 如果你喜欢唱歌,那就用你的歌声唱出你心中最美的画卷吧!”这些问题巧妙地把文本理解和朗读能力、绘画能力、歌唱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使得课堂形式新颖多样,既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能挖掘学生各个方面潜力,使得人人在课堂竭尽所能展现自己才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语文阅读教学自主互助问题设计要关联生活,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文本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的,也可以是关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此外,这种方法还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相提问等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并相互学习,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体化。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可以把文本内容和生活关联起来设计检验目标的问题,这就需要分为乡下学校和城市学校两种情况设置关联问题。如果是乡下学校,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我们的乡下生活‘独特’又‘迷人’,你还能说出或者写出我们家乡生活的‘独特’‘迷人’之处吗,让我们和作者比一比吧!”如果是城市学校,可以这样设置关联问题:“乡下人家的生活‘独特’又‘迷人’,我们城里人家的生活不也同样‘独特’又‘迷人’吗,动动你的脑、眼、嘴、手,让我们来说一说、写一写我们城市人家的生活吧!”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合作互助中,学生通过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更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