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永晓 侯腾旭 姜滨 吴秀吉 于国海 丁力(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肉鸭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肉鸭行业开发了立体多层笼养肉鸭模式进行规模化、高密度养殖,并逐步优化升级。
本研究旨在监测四列四层(2米×2米)笼养肉鸭舍与升级优化后的六列四层(1.1米×1.35米)笼养鸭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状况,分析不同模式鸭舍内环境参数的分布特点以及对运营成本的影响,为论证及进一步优化规模化笼养肉鸭模式提供决策依据。
四层笼养肉鸭建设模式的成功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支持,以确保肉鸭的健康生长和养殖盈利的可持续发展。
1.养殖设备。近年来,为节约养殖用地资源,提升标准化健康养殖水平,养鸭产业围绕层叠笼养新模式进行不断地实践与创新。
当前领先的肉鸭笼养设备可实现全组组装,安装精度高,便于维护;中间隔网、下前门可推倒,方便出鸭;可调节式饮水系统,大水量饮水器满足肉鸭在不同阶段的饮水需求;喂料方式有行车式和挎斗式可供选择;清粪机构将粪带跑偏概率降至较低,清粪干净;多重环控设计,自动切换应急系统,保证财产安全;特殊的大笼设计可提高鸭只体质;机尾采用封闭作业,减少鸭舍二次污染,环保地处理舍内鸭粪。
2.粪污处理系统。当前肉鸭养殖场鸭粪处理性价比最高的工艺为固液分离+还田:鸭粪通过卧螺离心机或压滤机等设备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干粪堆沤腐熟后还田,分离出的废水在氧化塘中厌氧发酵后还田。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两种市场常见的四层笼养鸭舍内各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与肉鸭生长过程的生理需求对比,为四层立体多层笼养肉鸭舍的合理建造和应用环境控制技术提供参考,对提高养殖福利、产品安全和经济效益,降低运营管理费用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1.试验时间与场地选择。本研究于2022年8~9月在山东祥盛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山东祥盛”)进行,该公司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是国内首个单场肉鸭规模达70万只的养殖场。该养殖场拥有20栋标准化肉鸭笼养大棚,其中2019年建4栋采用四层四列笼养模式,2020年建16栋采用六列四层笼养模式。
2.主要试验结果指标。本试验于鸭舍笼内及通道布置采样点,每条通道水平方向在湿帘端、鸭舍中间及风机端各取一个测定点,在每个水平测定点垂直方向上四层鸭笼每层采食位置(即鸭笼鸭采食的头部所处位置)设采样点。
在每天上午6:00~8:00,中午12:00~2:00,晚上8:00~10:00检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PM2.5、光照强度等环境指标。该批次肉鸭平均出栏日龄为35天,两种类型的笼养模式的每个指标各整理成35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温度。温度是白羽肉鸭育雏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与肉鸭的体温调节、活动、采食、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抗病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试验期间, 舍外温度为22.3~39.6℃,平均气温33.6℃,六列四层模式的棚舍内温度为23.9~33.1℃,平均气温27.1℃,舍内外最大温差达15.7℃;六列四层模式的棚舍内温度为23.9~33.1℃,平均气温27.1℃,舍内外最大温差达9.2℃。
试验发现,7日龄前育雏阶段,两种模式棚舍温度均略高于肉鸭生理需求温度,有利于雏鸭的健康成长;7日龄分群后,六列四层模式的降温能力明显比四列四层模式具有优势,更贴近肉鸭生长需求的温度标准,更利于肉鸭的健康成长。
(2)湿度。试验期间大部分日龄属于高温天气,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六列四层笼养模式(湿度:64%~79%RH)比四列四层笼养模式(湿度:36%~70%RH)的棚舍内湿度水平更高,且高于肉鸭成长的标准湿度,更有利于棚舍降温,有利于肉鸭生长。
(3)二氧化碳浓度。肉鸭养殖过程中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反馈棚舍通风效果,一般要求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0ppm即可。该养殖场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00ppm即触发环控报警,提醒养殖人员进行通风调整。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六列四层笼养模式(二氧化碳浓度:714~1953ppm,平均1287ppm)比四列四层笼养模式(二氧化碳浓度:735~2257ppm,平均1394ppm)的棚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更低,且平均低于肉鸭成长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上限,更有利于肉鸭的生长。
(4)PM2.5。规模化笼养肉鸭舍内PM2.5的控制范围:对于前7日育雏期,需要更加关注空气质量。由于幼鸭对空气质量的敏感性较高,PM2.5浓度应尽量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在育成期间,合理的PM2.5浓度应尽量控制在良好的空气质量范围内,一般来说,PM2.5浓度应低于50微克/立方米以内。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养殖周期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PM2.5浓度:3~39微克/立方米,平均19微克/立方米)比四列四层笼养模式(PM2.5浓度:15~55微克/立方米,平均32微克/立方米)的棚舍内PM2.5水平更低,且平均低于肉鸭成长的PM2.5水平控制上限,更有利于肉鸭生长。
(5)风速。在笼养鸭舍中,应根据季节、鸭只生长阶段和舍内环境条件调整风速。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发现,该养殖周期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纵向通风风速比四列四层笼养模式更贴近标准风速,从而在保证鸭舍空气质量时,在该季节可有效降温,又能避免产生过大的气流而影响鸭的舒适性和健康。
因此,六列四层鸭舍的结构设计和通风系统的布局可以实现更有效的通风效果。
(6)光照。笼养鸭舍内的光照对养殖指标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生长速度、行为、健康等方面。
而智能控制的光照程序是肉鸭管理的关键因素和取得最佳生产成绩的基础(本次试验采用深圳市福乐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照方案)。研究表明,连续黑暗4~6小时以上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的发育。光照程序的设定可预防7~21日龄体重超标,减少死淘、猝死、腿病和尖峰死亡。限光的目的是控制鸭子生长速度,防止鸭子因过速增长而发生腿病、腹水症、猝死症等。一般在14~21日龄将照度降低到5~10勒克斯,该场的实测食槽位置光照效果如图1。
由图1可知,在该养殖周期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光照强度比四列四层笼养模式更贴近标准光照范围,因四列四层笼具较宽,层高较高,育雏阶段光照强度明显不能满足光照需求。
因此,六列四层鸭舍的结构设计和灯具布局更符合肉鸭养殖的光照需求。
◎图1 六列四层与四列四层模式光照强度变化(勒克斯)
在该养殖周期内,六列四层和四列四层的相关试验指标汇总如表1。
表1 两种四层规模化笼养肉鸭主要指标对比表(7批/年)
1.欧洲指数。由表1可知,该养殖场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2022年平均欧指484,四列四层2022年平均欧指482(按年出栏7批),六列四层比四列四层模式的棚舍投资额低,但欧指几乎无差距。
2.成活率。由表1可知,该养殖场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2022年平均成活率98.8%,四列四层2022年平均成活率98.6%(按年出栏7批),六列四层比四列四层模式的成活率有0.2%的优势。
3.料肉比。由表1可知,该养殖场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2022年平均料肉比1.76,四列四层2022年平均料肉比1.78(按年出栏7批),六列四层比四列四层模式的料肉比有0.02的优势,具有更低的造肉成本。
4.出栏天数。由表1可知,该养殖场内六列四层笼养模式2022年平均出栏天数34天,四列四层2022年平均出栏天数35天(按年出栏7批),六列四层比四列四层模式的平均出栏天数有1天的优势,具有更低的造肉成本。
通过六列四层与四列四层舍内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风速、CO2、PM2.5、光照强度)的实测对比,结果显示,六列四层的各类环境参数更符合肉鸭生长需求。同时,六列四层肉鸭在欧洲指数、成活率、料肉比、出栏天数等运营指标方面也同样具有优势。试验结果表明,六列四层模式会是未来规模化笼养肉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