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鹏
[摘要] 桐梓县按照贵州省委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决策部署,厚植生态底色,开展实施市場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四大行动”,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短板,要增强旅游市场主体竞争力,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关键词] 旅游产业化;多彩贵州;“公园省”;生态旅游
[作者单位] 中共桐梓县委党校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托得天独厚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桐梓县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具备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基础。如何把自然、交通、区位、文化等资源优势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桐梓县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桐梓县旅游产业化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贵州旅游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贵州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视察时强调,贵州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7日, 贵州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会上印发了“一意见、一规划、两方案、一办法、一制度、一汇编”7个文件,包含《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方案》等,初步构建起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化发展政策措施的“四梁八柱”,支撑引领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遵义市委市政府随即也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遵义市旅游产业化发展作出安排。2021年10月14日,桐梓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化提质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四新”抓“四化”(四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四大行动”为重点,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由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上台阶。
旅游业基本情况。“十三五”期间,桐梓县累计接待游客8365万人次,年均增长21%,占遵义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12.7%。旅游综合收入476亿元,年均增长34%。2021年接待游客1107.17万人次,位居遵义全市第五;实现旅游总收入116.65亿元,位居遵义全市第四;人均花费为1053.59元,位居遵义全市第四。2022年,桐梓县接待游客777.29万人次,位居遵义全市第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5亿元,位居遵义全市第四;人均消费1029.89元,位居遵义全市第八。这些数据对比说明桐梓县旅游业发展已逐渐走出三年疫情困扰,增势明显。
景区景点建设情况。桐梓县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做足山水生态文章,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杉坪),国家A级景区13个。A级景区中4A级景区2个,分别是杉坪景区和水银河景区;3A级景区11个,分别是圆满贯景区、官仓农旅养生度假区、马鬃红苗景区、夜郎水寨景区、古夜郎漂流景区、尧龙山景区、小西湖景区、枕泉翠谷、松坎盐道古镇景区、新站太白古镇景区、南天门旅游度假景区。其中国有直营景区6个,分别是杉坪景区、水银河景区、官仓农旅养生度假区、尧龙山景区、松坎盐道古镇景区和新站太白古镇景区;民营景区7个,分别是圆满贯景区、马鬃红苗景区、夜郎水寨景区、古夜郎漂流景区、小西湖景区、枕泉翠谷、南天门旅游度假景区。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桐梓县作为贵州北大门,区位、气候、交通优势得天独厚,自2006年桐梓乡村旅游兴起以来,乡村旅游既是桐梓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也是主导。经过17年的发展,桐梓县现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和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省级和市级乡村旅游村寨16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县共打造了乡村旅游点34个、乡村旅馆2033家、客房4.61万间,床位9.8204万张,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乡村旅馆“评星定级、服务管理、联合运营”三大体系,目前已经评定三星级民宿242家。
旅游产业化发展“四大行动”
多措并举推进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一是抓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涉旅国有景区改革,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杉坪景区“三权分置”改革,并纳入全省、全市涉旅国有景区改革试点。二是扩增量。强化与中青旅、携程等旅游优势企业合作推进桐梓旅游发展。培育新增涉旅市场主体54家,新增床位1040张。培育久龙酒店为规模以上住宿业企业,培育夜郎名都娱乐会所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融合创新推进旅游业态升级行动。一是推进文旅融合。“娄山红迹·红军长征在桐梓”“桐梓海军学校”“中央红军桐梓医院”陈列馆于2022年3月对外开放,全年接待参观团体200余个,接待参观游客13297人次。同时,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桐梓段)重点项目建设,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陈列馆、黔北苏维埃政权陈列馆、红军总医院驻地旧址(周西成)日常保养维护及治理复原陈列、石牛栏战斗遗址文物本体修缮、红军长征在桐梓陈列馆(红一军团直属队及保卫局驻地旧址)文物修缮及预防性保护项目、红十五师开仓放盐和召开群众大会旧址修缮工程等多个项目已纳入“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建设。二是着力品牌创建。成功申报九坝镇山堡村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九坝镇为全市乡村旅游重点镇,九坝镇高岗村、天池村为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固本强基推进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加快科技赋能。推动桐梓县旅游景区、旅游商品“上网”,目前全县共计13个A级景区景点、31家商户36个旅游商品已入驻“一码游贵州”平台,推动开展平台成交,2022年“一码游贵州”桐梓景区预约3104人次。二是优化服务设施。围绕游客需求,强化服务质量,完善A级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实施旅游厕所三年达标行动;持续推动5G网络覆盖景区,桐梓县除圆满贯旅游景区外,其他3A级以上景区已基本覆盖移动5G网络。三是提升服务技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技能技术等培训。
集中攻坚推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行动。一是按照省、市有关部署,有序开展摸底核查工作,核查上报闲置低效旅游项目黄莲乡大娄山竹海滑雪场项目1个,省旅游产业化专项组认定低效旅游景区2个,分别是小西湖旅游景区和圆满贯旅游景区。二是针对黄莲乡大娄山竹海滑雪场按照“关停”方式盘活销号该项目,完成该项目门头、滑雪道等附属设施拆除,林地复垦复绿工作已完成并获得林业管理部门验收。三是针对低效景区的小西湖旅游景区和圆满贯旅游景区,通过制定不同的策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植入新业态,提升服务质量,按计划推进盘活工作,按程序申报,按期盘活销号。
桐梓县旅游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一是市场主体“散、小、弱”,竞争力不强,中高端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再加上季节特征明显,部分景区无二次消费业态或消费业态较少,缺乏有吸引力的产品,产业发展效率不高。二是景区景点缺乏竞争力,桐梓县虽有 A 级景区13个,但实际上市场化运营的占比仅53.85%。全县景区景点众多,但龙头景区欠缺、旅游品牌不响,目前尚无5A级景区,杉坪、水银河等景区的市场认知度不高,未能形成品牌景区。三是精品旅游线路配套建设不足,景区景点沿线餐饮住宿等缺失或不健全。
乡村旅游档次不高,同质化严重。一是桐梓县大多数乡村旅馆为中低端乡村避暑客栈,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化发展需求,乡村旅游与农业的融合缺乏深度等,以致桐梓县乡村旅游未能形成“一村一品”的差异化旅游产品。二是乡村旅游产品形态单一。桐梓乡村旅游形态主要是乡村避暑休闲游,市场结构简单,旅客以重庆市的老年人为主,消费水平低,单个游客的消费水平不高,产业效率低下。而且这种旅游形態季节特征明显,集中于重庆市酷暑季节,产品开发对“凉爽”的依赖过大,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三是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较低。虽然桐梓县成立旅游协会并建立了乡村旅游服务体系,但几乎未实质性开展工作,缺乏标准的培训、专业的人才、科学的管理。
营销宣传影响力有待加强。一是缺乏系统性宣传营销策划。二是县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融合度低,宣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三是线下推介不力。“渝南黔北”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不足,与珠海横琴旅游互动少。四是渠道营销作用未显现。桐梓县与中国华品汇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天悦旅游集团于2022年7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至今引流效果不佳。
桐梓县旅游产业化发展优化对策
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有关涉旅企业发展支持政策,培育壮大本土各类涉旅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更多的中高端旅游产品,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发展要素补齐景区单一业态短板,延伸二次消费场景。重点增加体验性项目与新文创产品,促进游客二次消费。同时引进优秀旅游企业与本土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二是推动景区景点提质增效,深化杉坪、水银河等国有旅游景区“三权分置”改革,坚持市场化运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加快提高运营景区占比。同时,按照4A级标准持续指导3A级景区提档升级,做大4A级景区总量,力争创建旅游品牌突出的5A级景区,提高区域带动能力。三是加快补足精品旅游线路配套建设,补足景区景点沿线餐饮住宿等业态。加快推进农特产品、旅游商品进景区,增加产业融合深度。
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一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加快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建设),分类连片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的乡村旅游示范带(点),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低效竞争。二是持续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评定,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点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村寨,推进乡村旅馆、民宿、农家乐创建品牌。三是引导乡村旅馆按照星级标准建设或改建,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升乡村旅馆品质。四是探索乡村旅馆从季节性避暑接待向全年接待转型。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一是打造富有感染力、新颖独特的全县旅游品牌形象,营销渠道、营销材料、营销活动围绕该品牌形象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桐梓旅游品牌的认知。二是利用好媒体传播渠道,整合红旅、康旅、乡旅等旅游资源,在形象宣传、主题线路、农特和非遗产品等方面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同时,加强“渝南黔北”区域旅游联盟交流合作,加强与珠海横琴的旅游互动,开展客源互通、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等工作,稳步提升省内外重要客源市场游客数量,拓展国内潜在客源和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