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驰疆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长河里的伟大人物,总能为今人留下宝贵的精神指引。尤其在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斗争中,老一辈革命家,坚守着赤诚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光辉的人生史诗。读懂他们的故事,也就读懂了时代赋予中国人的使命担当,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格力量。
了解一个人,不可忽略其人生的青少年时代,那是人格形成、才能初展、抱负初现的时代,也是影响其一生理想与信念的时代。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图书《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用4个版本(注音版、儿童版、少年版、青年版),面向不同年龄层读者,讲述了周恩来的少时成长、热血青春,以及那段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救国存亡而拼搏的奋斗岁月。
6段旅程,勾勒出周恩来的青春地图,拼凑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老家淮安,是周恩来温厚品德与坚毅性格的源地。他乳名大鸾,鸾为神鸟;他家道中落、幼年丧母,苦难中历练,书本里成长。12岁远赴东北,开启3年新式教育,寰宇知识打开其眼界,山河破碎促使他发奋图强,喊出:“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5岁,周恩来入读南开学校,朝乾夕惕,成绩优异,组织敬业乐群会、办会刊、创作侠义小说,怒于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写下《尚志论》,国恨时忧,激扬文字。
19岁东渡日本,他曾每天读书13.5个小时,观察日本社会和政治,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最终决定“返国图他兴”。五四运动中,周恩来组织爱国活动,办报纸、创办觉悟社,在身陷囹圄时度过了自己22岁生日——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之后,周恩来赴欧留学。他看到英伦渐衰、法德乱象,可见改良终非救世之法,愈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他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办机关刊物《少年》,接连撰写文章,传递真理之声。1924年,周恩来与中共旅欧组织决定变《少年》为《赤光》,由理论宣传转向事实检验,这也在变相宣布周恩来自己由玄奘法师一般的取经人,逐步变为共产主义的证道者。
26岁,周恩来开启了新的革命之旅,离开生活近4年的欧洲,回到祖国。一千多个日夜,离国时还是一心求道的游子,此刻已是坚定勇敢的革命家。他说:“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
这是周恩来的青少年故事,也是一位革命家的觉醒年代。书中还原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画面。当周恩来说出这句话时,老师不禁热泪盈眶,鼓掌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成为周恩来成长之路上振聋发聩的承诺,更激励着无数中国少年发奋图强,直至今日。
这种精神,永远青春;这些故事,永远值得被阅读、被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