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毓
BMW iX1,9月21日自中国沈阳铁西工厂下线。其背后,有三件事值得关注。
首先,BMW iX1是现阶段宝马品牌“最小”的纯电动车,显示宝马在电动角力中必要取胜的信心。
2022年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BEV和PHEV,下同)销量约1050万辆,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销688.3万辆。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430万辆和900万辆,增幅分别为36.2%和30.8%。如此巨大的增量市场,谁能坐而论道?
从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看,宝马2022年获得32%的增长,但在Top10中仍低于比亚迪(211%)、现代汽车(43%)、特斯拉(40%)和斯特兰蒂斯(34%)。BMW iX1量产,有年轻的定位,有亲民的价格,有助于改变竞争格局。
在中国市场,BMW iX1的直接竞品,必是大众汽车的ID.4(包括ID.4 X和ID.4 CROZZ)——同是德国品牌,同是紧凑型车,同是“i”字辈。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iX1的轴距与续航里程略胜一筹,但最终实力,还要看上市时的最终方案。
其次,BMW iX1自铁西工厂下线,标志着宝马在华所有工厂均可以灵活投产纯电车型,是宝马在华生产体系的一次质的飞跃。
目前,宝马在华生产3款纯电车型,BMW i3在里达工厂,BMW iX3在大东工厂,而刚刚量产的BMW iX1在铁西工厂。未来几个月,还会有BMW i5落户沈阳,选择里达工厂的可能性较高。
与燃油车相似,电动车市场同样要考虑灵活、高效的原则,而宝马的生产工厂更要践行“精益、绿色与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此前,宝马在全球工厂贯彻BMW iFactory战略——工厂需要“数据驱动”,用工业物联网(IIoT)连接起每一件产品、每一个流程和每一位员工,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化生产 。此次BMW iX1投产,意味着铁西工厂已经完成了自我迭代,数字化已经成为精益生产的灵魂。
最后,官方已经明确提出,至2025年沈阳基地生产BMW iX1将出口海外市场。这意味着,沈阳不止是宝马纯电动车生产体系的一环,更是宝马全球供应链的支点。
一方面,宝马全球制造基地中,欧洲莱比锡、雷根斯堡、丁格芬,美洲的斯帕腾堡、圣路易斯波多西以及中国沈阳,都有能力生产纯电动车型。选择“沈阳制造”供应全球市场,不仅是对品质的认可,更是“家人的信任”。
另一方面,铁西工厂生产的BMW iX1,不仅动力电芯采购自本土,车机系统也较欧洲版有大幅优化,人机交互水平得到提高。目前谈及2025年的出口细节显然为时尚早,但如果能将“原汁原味”的中国产品出口,显然有助于海外市场对中国供应链水平、中国数字化能力的正向认知。
电动车的本质仍然是汽车,仍然需要规模化追求规模效益。没有规模,便谈不上成本优化,更谈不上营收与利润;而没有利润的,就永远算不上一门生意,更遑论可以持续。
BMW iX1量产,宝马开始在“规模-成本-利润”上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