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娟
摘要: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为医院更好地开展医疗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是医院财产物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务人民健康和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所以公立医院如何管理固定资产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的一些不足,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优化举措,为公立医院如何更好地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方式,以期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益;问题;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推进,固定资产对公立医院的重大价值逐渐体现,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促进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另外,政府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各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也在不断规范,但是在一些方面的管理和核算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影响了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效应。
一、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多、品种杂、使用科室多、价值较高等特点,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开展工作都需要依托于固定资产。一方面,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使全院职工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增强,从而使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另外,固定资产使用科室多、分布广的特点表明优化固定资产管理首要建立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更好的了解临床科室的业务诉求,拉近距离,有利于加强科室间合作,将临床科室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协调使用部分闲置固定资产,充分发挥闲置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固定资产效益最大化的预期目标。
(二)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医生开展治疗活动有的时候还需借助专业医疗设备,加强对这些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还能提高医疗专业能力水平从而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获得更多的认同感。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医疗卫生服务价值。
(三)能够节约资源、优化医院资产配置效率
加强对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最佳方式,确保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能全面了解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及时核对固定资产数量、金额、增减情况及报废处置情况,合理安排和使用固定资产,对于已存在的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避免重复购买,节约资源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另外,對全院闲置资产进行合理调配,降低固定资产闲置率,从而实现固定资产效益最大化。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以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和分级负责为主要原则。医院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对全院国有资产的管理负领导责任,对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指导和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组织清产核资工作,督促规范处置报损固定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医院资产安全。财务科做好日常核算工作,按金额准确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账,做到所有固定资产有账可查;设备科、信息科、总务科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科室按照数量做好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科学录入类别、种类、规格、型号以及使用科室等基础数据,及时做好固定资产台账登记,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加强科室之间相互核对,互相制约,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二)固定资产购置、领用管理
结合上级政府“过紧日子”的政策方针,公立医院进行固定资产购置时要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后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目前医院财务状况,分析能否达到的预定绩效目标,慎重决定是否进行固定资产购置活动。医院采供科进行年度固定资产采购时首先根据是否有年度预算批复或计划。
购置的固定资产到货后要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参加验收工作,参加科室包括:财务科、内审科、纪检监察室、管理科室及相关使用科室。根据订货合同、发票、等相关资料对规格型号、性能、数量、质量、附件资料等方面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问题,验收合同后需参加科室签字共同出具验收合格单。验收合格后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财务科和管理科室根据发票、验收单等相关资料进行账务处理,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台账以及制作相关固定资产卡片。领用固定资产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使用科室填写“固定资产出库单”,一式三联,分别由管理科室、财务科仓库会计、使用科室留底,方便互相核对。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要根据相关报告和审批流程规范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小组讨论通过后上报上级卫健委国有资产处置技术鉴定小组通过技术鉴定,通过后国有资产管理小组将处置结果上报院长办公会议和党委会,讨论通过后按照财政局要求按金额大小进行备案或者走相关审批流程。有残值回收价值的固定资产要根据残值金额大小合理选择相关途径进行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残值预估在3万元以上的,以此为评估底价,采用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进行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残值预估在3万元以下的,采用简易处理方式,由院内自行组织招标,价高者得。两种方式收到的残值收入都要及时上交医院,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国家利益。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管理
公立医院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固定资产开展清查盘点工作,可在季度末或者半年度末进行盘点,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前组织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工作。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主要有设备科、信息科、总务科等资产管理科室统一牵头组织开展,通知财务科、审计科以及使用科室共同参与。财务科需准备固定资产总账和固定资产一级明细账等相关账表,资产管理科室需准备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等相关资料。清查盘点工作需深入到使用科室实地进行,逐一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记录,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在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盘亏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手续,待批准后再进行账务处理,如能追究到具体责任人应由责任人按责任比例进行赔偿。发现盘盈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后按重置价值进行账务处理。
(五)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管理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需要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进行折旧。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选择年限平均法,在预计净残值为零的情况下进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虽然该折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固定资产利用程度,侧重考虑时间因素,但是更加直观和计算简单,比较符合公立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要求。另外,公立医院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执行,按照标准比率提取折旧。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需多科室合作,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主要牵涉到以下三个科室:财务科管理固定资产账表,资产管理科室负责分类管理固定资产并登记入库,使用科室负责保管实物。“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科室间信息沟通不及时,入账标准不统一,对固定资产的认知不一致等客观存在的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的入账和管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第一,账账不符。固定资产的购入一开始由采供科负责洽谈事宜,包括申请审批、采购招标、签订合同等流程,但实际安装时又由资产管理科室对接,出库又由相关使用科室申请领用,繁杂的程序对科室间的协调有很高的要求,出现问题时容易造成互相推诿的局面,造成金额、数量、型号、规格等数据不准确,以及出入库不及时,对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财务科与资产管理科室的账不相符,无法监督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
第二,账物不符。固定资产在使用科室领用后由使用科室使用和保管,但是使用科室人员众多都可使用该固定资产,并没有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固定资产,使用科室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对该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备查账,固定资产丢失后并不能发现;
另外,一方面各科室间的随意调剂也对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并没有通过资产管理科室完成变更手续随意处置调剂使用,从而导致账目未能及时调整;另一方面,资产管理科室在资产出库后就不再对固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只在清查盘点时才对实物进行察看,有些固定资产丢失后不能及时被发现,等盘点发现时找回的可能性很小,从而造成账物不符,国有资产流失,对医院造成经济损失。产购置盲目,使用效率不高,配置不合理。
(二)固定资产购置的盲目性,造成资源浪费
公立医院一般由临床科室提出固定资产采购需求,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服务,为了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专业水平,领导在考虑年度采购计划时往往会更倾向于采购临床科室需要的固定资产,以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一些价值高的固定资产在采购前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但是可行性论证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对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预期过高,忽视了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能否充分利用,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否同步,后期维修保养费用是否合适,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投资回收期是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有些大型的固定资产在购置后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并不能充分使用处于半闲置或闲置狀态,使用效率不高,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阻碍了公立医院的长期发展。
(三)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资产报废处置等不规范不及时
公立医院存在各种各样的固定资产,数量多,规模大,规格型号类别也各不相同,定期盘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涉及多科室合作。特别需要深入临床使用科室,对医务人员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故有些使用科室会出现不配合的态度,使清查盘点工作难以进行;另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实行规范的管理,存在一些固定资产呆账,盘点起来很有难度,也未必能盘点清楚;盘点过后的需要做大量繁琐的整理工作,出具分析报告等文字性说明,督促相关科室及时整改;以上几点原因导致公立医院盘点流于形式,并不认真执行清查盘点制度。
四、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小组的领导作用,组织相关科室互相交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采供科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采购流程,财务科制定有关固定资产方面的财务会计制度,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等资产管理科室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维修以及资产清查制度;临床使用科室制定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制度。从制度上对固定资产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的管理,树立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将所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活动都纳入管理之中,科学监控各个环节,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维护公立医院经济利益,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科学论证、谨慎购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固定资产购置前遵循谨慎性原则,通过组织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可行性论证,全面了解安装条件、资金来源、技术成熟度、预计固定资产利用率、操作人员配置条件等实际情况,对预计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后方能决定是否进行固定资产采购。
固定资产采购后要加强对固定资产进行工作考核,将其作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达到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的目的。对于制度完善、使用合理、注重资产保管和保养、延长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对于管理不善、违规操作固定资产,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并按规定赔偿,固定资产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下,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要在年度考核中对科室及科室负责人进行处罚,从而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发挥其最大效益。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公立医院通过引进科学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整个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信息化进行有效融合,规范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等方面的管理,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统一各科室固定资产录入的名称、规格等基础数据,也可减少人工误差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时更加简单快捷,真正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实时了解固定资产现状,有助于院领导对医院长期发展做出正确决策。
五、结束语
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面对激烈的竞争,只有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才能科学配置有限的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从而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思筠.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 (5):163-165.
[2]管芝云,李明,施庆红,顾蓁.多院区一体化视角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2 (1):84-86.
[3]李小芳.智慧医院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J].现代医院,2021 (4):58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