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睛
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共举办6场主论坛,数百位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齐聚参会。论坛围绕“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人形机器人技术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小编将各种专家观点进行梳理呈现给广大的读者。
关键词:医疗健康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它逐步广泛地应用于多领域地医学治疗中,而伴随着外部环境与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如何发展新技术适应市场空白,形成自身在医疗健康领域地创新和产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徐凯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手术机器人正实现国产替代
手术机器人是伴随手术从“开大刀 ”到“微创”不断发展诞生的,随着患者的创伤面积减小,医生的操作难度也逐步提升。
以多孔腹腔镜手术为例,为解决医生长杆状的手术工具操作不灵活的问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应运而生,它在原来的手术工具基础上附加了两个灵活的关节,并可以直观反映医生手部的动作。
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级,它的研发初衷同为减小患者的创伤。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研发难度在于,它要将视觉模块和两到三只手术工具同时送入病人体腔内。在这个领域,中国在仅有一台外国样机的基础上,突破技术封锁,从实验模型到临床试验,国产单孔镜机器人逐步覆盖更多手术范围,在未进口的情况下实现国产代替。
Yael Benvenisti
以色列Mediterranean Towers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
老年市场成为机器人刚需
世界老龄化日益严重,203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大约是16%,2050年就会超过20%,换而言之,街道上走过来的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面对不断增长的老龄化人口,机器人领域需不断开发新技术填充市场空白。
目前,已有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数字化治疗平台,利用增强现实、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让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更便捷、智能、简单。而生理健康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因此也有针对老年人社交、心理问题的机器人研发,如内置ChatGPT的功能,可以与老年人沟通的动物型机器人,它们造型为猫、狗和小海豹等,非常可爱。
而另一种机器人Ellio,会主动跟老年人聊天,可以回答问题,还能够提供一些建议。当然,如果老人没有最基本的数字设备使用技能,就没有办法享受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好处,因此,教育老年人学会使用新技术同样重要。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的最高级形态,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识。目前,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促进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化,应用于更多生活场景。
姚期智
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具身智能将发展“感官融合”
人体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具身智能体,它具有身体、大脑和小脑三个基础部分。其中小脑会主导视觉、触觉各种感知,来控制身体,完成复杂的任务。
目前,在机器人视觉研究领域,四足机器人可以基于视觉信号识别路障,匍匐前进,跳高台等。未来,这种“跑酷”功能也将放到人形机器人来实现。
另外一个比较高端的感知是触觉,人的皮肤吸收了很多的触觉信号,也能够完成非常精细的物体抓取的动作,回避危险。目前,机器人的触觉传感器Touch可以让机器人精准的感知到触碰物体的三维几何,甚至能捕捉物体细小的纹理。但机器人难以完成自由度及灵活度较高的动作,未来,将继续发展多模式的感官融合。
周剑
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家庭一员
工业自动化时代的人工仍不可或缺,未来人形机器人可以和传统自动化设备协作作业,以解决复杂场景的柔性无人化,自主完成扭矩拧紧、柔性装配、物料搬运等任务。
围绕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三大场景,人形机器人将重新定义AI时代的工人,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人形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技术、成本等问题,均在限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但未来,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通用、多任务型的机器人平台,将会深入各个行业,应用前景巨大,將成为社会新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关键词:“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在产业领域地应用,包括工业、农业、物流业和清洁等等,“机器人+”产业可以帮助产业智慧发展,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产能效率,而未来“机器人+”产业将不断向高端精细化研发,实现协同共赢。
赵春江
农业机器人带来新机遇
在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国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农业机器人快速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业机器人需求量保持在38.6%的增长,2025年预计达到10.44亿人民币的规模,目前重点集中在农业无人机,像植保无人机、大疆、极飞制造的,另外智能采收、农业导航和生产的巡检,在农业领域真正实现大面积应用的机器人重点集中在植保无人机和农业自动驾驶拖拉机两个方面,当然现在一些特种类型小型的农业机器人在用,但是缺乏普遍性。
在作业效率方面,机器人可以完成摘黄瓜、西红柿的动作,但时间太长,目前全球最少的时间是11秒,我国希望通过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算力的提升,把速度提升起来。除此之外,新材料、新工艺,机械装备的创新发展,也为农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刘云辉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最后一公里机器人是核心
过去几年,物流行业的机器人应用非常发达,每年大概以25%到30%的速度增长。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第一,是物流里面的搬运和运输问题,包括从机场或者港口等终端到仓库里面的运输,仓库最后到店里面,还有店到终端用户最后一公里运输,这里面几个环节,不管是仓内或者是仓外的运输,或者最后一公里运输,机器人的作用是核心
第二,物流仓内的一些有关操作的自动化,包括分拣和上下货,如从车上或者从货里面把它拆开,放到传送带上,如果能够机器人做自动化代替人工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除技术难关外,还有机器的可靠性,是否能够24小时重复使用,以及成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