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与铸牢方略

2023-12-24 21:33张希梅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张希梅

(赤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任务。

一、民族地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调查

为了解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展情况,选取内蒙古5 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900 份,回收有效问卷878 份。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

1.总体概况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总体情况令人满意。调查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了解程度时,31.44%的同学非常了解,58.77%的同学了解,总和占到学生总人数的90.21%。当问到您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吗?回答“有”的占到87.02%,“有点儿”的占11.62%,“不太清楚”的占1.14%,明确回答“没有”的仅占0.23%。总的来看,90%以上的同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但同时也发现,还有少数同学不了解,极个别同学明确表示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知是认同的前提,相关基础理论的普及教育必须加强。

2.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五个认同”状况调查

“五个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政治要求,是检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形成的标准。判断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情况,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认同伟大祖国的97.72%,认同中华民族97.04%,认同中华文化96.58%, 认同中国共产党96.58%,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5.9%。对每一项的认同比例都达到95%以上,结果比较理想。 另外,对具体问题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果。 对“我们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一问题,非常认同或认同的合计高达99.23%;对“中华民族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理论非常认同、认同的合计99.55%。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仍有0.46%的同学不太认同、完全不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比例虽小,但绝不能忽略不计,这个别同学也正是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需要格外关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四个共同”认同状况调查

对“四个共同”的理解和认同是培育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判断大学生是否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标尺。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四个共同”。93.85%非常认同 “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96.81%非常认同“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98.41%非常认同“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98.41%非常认同“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总的来看,认同占比均在93%以上,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还有少数同学对“四个共同”不太认同、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不认同。

4.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四对关系”理解状况调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正确把握“四对关系”。了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状况,必须调查大学生对“四对关系”的理解。

(1)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多数大学生对二者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但仍有部分同学理解有误。 调查显示,92.94%的同学认同增进共同性,不是要取消差异性、更不是要消灭哪个民族;89.75%认同尊重差异性指的是对多样性采取包容的态度,但不可以强化固化差异;86.1%认同“同”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异”是历史的、具体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能准确理解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放在首位。 从调查数据来看,高达96%的同学认同“我首先是中国人, 其次才是中国的某族人”;83.6%的同学能够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3)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多数是正确的,89.29%的同学认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83.83%的同学认同中华文化是主干。 但仍有一些同学的认知存在严重错误,如有的同学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文化或认为弘扬中华文化,就是要弱化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错误认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调查显示,同学们对物质的精神两方面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作用的理解是正确的,98%的同学都赞同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但不是万能钥匙。赞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思想认识的提高。同时,96.13%的同学认识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开展情况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朋辈影响都是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诸多途径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当问到对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影响较大的是哪两项时,63.1%和63.33%的同学分别选择了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这两个选项在所有选项中占比最高,而且两者都属学校教育的范畴。 这说明学校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效的途径,高校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1. 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重视程度调查

高校重视是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前提。通过调查问卷反馈以及实地走访发现各高校都很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调查问卷显示,79.04%的同学认为其所在学校对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重视,19.36%认为比较重视,总和达到98.40%。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活动情况调查

各高校比较普遍地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业课程。自2019 年起,各高校相继在大一新生中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各高校普遍重视通过课程思政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问到“专业课教学中是否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70.16%的同学选择“各门课程都会适时体现”,24.6%的同学选择“部分课程有体现”,选择很少或几乎没有体现的占5.01%、0.23%。

各高校重视通过经常性的课外活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调查显示,62.64%的同学选择经常举办关于民族团结或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课外活动,28.25%的同学选择偶尔举办。 总的来看,90.89%的同学认为学校会经常或偶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活动。

3.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调查

调查发现各高校学生对所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评价很好,比较满意。调查显示,71.53%的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好,25.74%的同学认为效果比较好,只有2.73%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 总的来说,学生对所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效果满意度比较高,说明各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方法得当、措施得力。

二、民族地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内蒙古地区各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高度重视,形成了学校党委牵头、统战教学群团各部门密切配合、思政专业课教学和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认知、对“五个认同”“四个共同”“四对关系”等认识认同状况总体良好。但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层面

1. 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扩大

从调研情况看,思政课没有实现全覆盖。 到目前,思政必修课基本覆盖1—2 个年级。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10.93%的同学没有上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 课程思政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贯穿全程、覆盖全方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校园活动的影响力及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2.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推进

由于不同民族同学语言、习俗和文化上存在差异,在小组学习、课外活动时,同学们更愿意和本民族同学在一起。另外,前几年招生中单设了民族班,这些学生入学后都是单独设班、单独住宿。 民族班的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几乎都和本民族同学在一起,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圈子。 互嵌式的宿舍分配和班级设置正在尝试推行。

(二)教师层面

1.思政课教师需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大方向, 但又有明显的不同。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授课教师多数都是以往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老师,极容易按着惯性思维教授旧内容,课堂上会不经意间突出了差异性,这就会和当今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南辕北辙。所以,针对课程的新变化,高校教师必须提升科研能力,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学好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精神,把最新的理论融入教学。

2.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对于娴熟的专业教学,高校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上存在短板。知识储备不足、思政能力不强,有机融入的切入点以及体系性构建还处在探索阶段。 另外,由于相关知识比较新、政治性比较强,专业课教师接触较晚,自认为理解得不够透彻,在教学中不敢讲、不敢融入。

(三)学生层面

有些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关注度不够、学习不到位,对相关理论认知不清,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有些民族班的同学由于以往使用民族语言学习, 导致通用语言基础薄弱,在使用通用语言授课过程中明显存在学习吃力的情况。在调查走访中,民族班学生表示,日常生活中使用通用语言交流没问题,但课堂教学中由于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需要听完一句话之后在头脑中想一想才能理解,这一转换需要时间,对老师正常的上课节奏就会感觉“应接不暇”。

三、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中华民族共同实体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逐渐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过程。这一社会意识的形成不是天生的,也非自发形成,需要遵循思维活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情境熏陶,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得以逐渐生成、发展和巩固。 从心理学视角看,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1]。有学者主张应该从“知情意行”四维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认为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意志维度、行为维度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系统、感受系统、动机系统、执行系统[2]。 有学者主张从“知情意”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3]。有学者从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维度,构建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逻辑层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 综合多种观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无论具体采取什么方式,有效路径一定是沿着知情意行的规律展开。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丰富多元的文化特点,使得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性。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独特性,同时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原则,探索符合地区特点的培育路径。

(一)获得理论认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认知层面表现为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明确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创造出中华璀璨文明, 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规范等方面有清晰的认知。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是逻辑起点,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到自觉的提升。行为主体只有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事实和理论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更深层次的认同。

认识并不能必然引发认同, 会出现知而不信、半信半疑、深信不疑等多种可能。讲清事实真相、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是这一阶段的关键。 讲清楚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培养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法治意识,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与本民族意识、中华民族与本民族、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对关系”是形成正向理论认识的关键。 只有形成正确的“五观”“三种意识”,对“四对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形成过程等方面形成正确认知,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事实, 才能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情感认同,从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意志,并最终完成行动外化。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打牢理论基础。 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发挥着核心作用。本课程设置十一个专题,专门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系统全面地讲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途径方法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思政课中的另外六门课程也从不同方面承担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各门课程各有侧重,与核心课形成合力,架构起涵盖不同教学内容的多元一体教学体系。 通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是各民族共同奋斗取得的成果, 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认同。 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讲述总书记关于民族理论的重要论述、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独特的民族理论、制度和民族政策所具有的优势和强大力量,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向认知和价值认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的教育,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民族问题;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述1840 年以后中华民族在不断求索中探寻民族复兴,在反抗民族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中实现民族觉醒,让大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帮助大学生认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规律。 通过“形势与政策”讲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共同应对疫情等专题,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 这些课程相互关联、有机统一,从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事实依据不同角度讲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为培育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任何学科都不可能绝对的“价值中立”,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在讲清基本的科学技术理论的同时,也要适时进行价值观的融入,如相关理论的中国科学家的成就、中国的贡献等,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更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时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国家观教育,尤其是历史学、考古学中有大量翔实的民族团结的史实和考古资料,要在专业知识讲授中充分进行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培养正向情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情感层面上最核心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养成。表现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对自己的骨肉同胞、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对自己的祖国有深厚的情感,感受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可分割,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爱国主义情感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整体上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热爱、认同和归属; 二是对56 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的热爱, 感受到56 个民族是一家,兄弟民族一条心。 培养正向情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上是第二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只有在第一步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正向的情感,才能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完成知到信的转化,实现思想层面的提升。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发展、 社会需要的满足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更需要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中增进了解、拉近情感距离,培养正向情感,实现情感交融。这种积极情绪有利于帮助主体自觉抵制、消解反动势力负面言论带来的消极影响。多元文化在情感共鸣下爆发出强大合力, 促进各民族形成情感共同体。 引导主体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梦、民族梦紧密结合, 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崇敬感、归属感,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进而砥砺自我实现、报效家国的坚定意志。

教师真学真信。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学生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价值引领,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如果教师理论讲授中很专业、很用力,但言外之意透露着不信,这样的课程不但没有积极效果反而会消解学生内心的信仰。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理论的真理性感召人, 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以有温度的课堂温暖人,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情感共鸣。

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的培养需要以情唤情,用心沟通。民族地区高校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以老师讲授为主、 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提升为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双方充分沟通和交流,适时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纯朴、重情重义,只有用心交流沟通,用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好干部的“四个特别”——尤其是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挚的标准要求自己,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情理交融,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思想,才会事半功倍,效果明显。

坚定文化自信。 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个人本位的价值体系强行输出、西化分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加速演进,对中华文化形成强大冲击。 中华文化频遭贬抑,诱发了部分国民的文化自卑,动摇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 这种形势下,培养文化自信就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如传统节日、历史传说、名胜古迹、饮食、服饰、风俗、文化图腾等文化资源,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通过讲中国故事、宪法宣誓等中国现代符号的挖掘和利用唤起共同的身份归属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进情感共鸣。充分利用集“文、图、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元媒介,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利用好《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石榴籽小课堂》等视频资料,在享受中华文明之美的视听盛宴中,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砥砺坚定意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志层面表现为主体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正确认知和形成正向情感的基础上,愿意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进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而克服困难主动作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倾向。意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机系统,是个体实现知行转化的内生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战略部署。高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一政治高度,让每一位同学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正确认识个人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激发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磨练意志、自觉投身实践的强大动力。

课堂教学或校园活动中可通过开展演绎红色经典情景剧、讲述红色故事和组织观看相关电影等主题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专门安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带领学生参观游览革命遗址遗存、 红色纪念馆,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博物馆等,利用VR 实验室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烈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勇往直前的气概,亲自见证民族地区的经济飞跃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充分发挥可感知、生动形象、沉浸式体验等优势,缩短理论教学的距离感,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 让学生在真切感悟中磨炼坚定意志,促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信——行”转化。

(四)投身实践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行为层面表现为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活动。 无论认知多么深刻、情感多么真切、意志多么坚定,最后如果不付之于实际行动都等于空谈。 实践行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脚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执行系统。

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脚点,完成实践过程才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行为真正实现统一。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共同体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也是在人们的交往实践中产生的和发展的。交往实践的变化发展也推动共同体的变化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变化。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交往交流中不断推进共同体的融合发展,促进每个人共同意识增强、不断丰富内涵、与时俱进,从而得到发展与深化。

以互嵌式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在互嵌式活动中频繁密切的交往交流,不同民族的同学会成为朋友,交往会更加积极主动, 会减少对对方民族文化的偏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接纳对方的文化,进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文化融合体。课堂教学中混合编班、编组,生活中混合住宿,校园文化活动中以互嵌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不同民族的学生加强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接触。通过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读书会、 参观民俗博物馆、民族歌舞比赛、民族书画摄影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校园民族饮食文化美食节、 民族服装展示等等,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相互交往交流中实现交融。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