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月英,王 笑,季 璇,武慧敏,吴 进,张忠勇*
(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2.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石家庄 050000;3.承德医学院研究生院,河北 承德 067050)
有研究报道,2010 年我国成年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发生率接近12%,其中超过60%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1]。NAFLD 已成为全球慢性肝病和肝酶异常的重要病因,并呈年轻化趋势,作为肝病大国,NAFLD 在我国是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2-4]。作为一种应激性肝脏损伤,NAFLD 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IR 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对于T2DM 患者肝内脂肪沉积也可通过增加肝脏的IR来影响肝糖的输出,加重糖代谢紊乱,引发恶性循环[5-8]。从中医学角度,T2DM 属于消渴范畴,病机在于脾气亏虚,痰瘀阻滞,以脾气虚弱为先导,阴虚燥热,灼伤阴液,肝失条达,脾胃受损后聚痰湿,痰、湿和瘀互结致病,痰湿日久堵塞气机,并发NAFLD,因此T2DM 合并NAFLD 多见湿热困脾证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湿热困脾型T2DM 合并NAFLD 患者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肝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糖、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等的关系分析,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或脾胃肝病科门诊或病在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300 例湿热困脾型T2D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将患者分为合并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各150 例。合并脂肪肝组中,男75 例,女75 例;平均年龄(56.35±13.40)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9.84±2.65)kg/m2;平均病程(10.68±2.68) 年;IR(7.09±2.52)。非脂肪肝组中,男80 例,女70 例;平均年龄(55.80±12.8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6.68±2.85)kg/m2;平均病程(10.98±2.77)年;IR(6.25±2.62)。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现代医学T2DM 诊断 T2DM 符合2010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制定的T2DM 的诊断标准;NAFLD 符合2010 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制定的NAFLD 诊断标准。
1.3 中医分型诊断标准 湿热困脾证型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7 年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即在胸脘腹胀、头身困重、体型肥胖、口中黏腻、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脉滑而数、舌质红苔黄腻等,中医证候积分≥20 分。
1.4 纳入、排除、脱落及剔除标准
1.4.1 纳入标准 1)符合T2DM 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湿热困脾证型的诊断标准;2)年龄18 ~65 岁;3)患者或家属依从性良好,了解本研究的目的、过程及临床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2 排除标准 1)年龄<18 岁,或年龄>65 岁;2)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等导致的肝病;3)入组前1个月内应用胰岛素及保肝降酶药物治疗者;4)合并泌尿、呼吸、心血管、造血等原发性疾病;5)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6)神经或精神存在异常者;7)药物(乙胺碘呋酮、他莫昔芬、甲氨蝶呤、丙戊酸钠、糖皮质激素等)、β 脂蛋白缺乏血症、炎症性肠病、全胃肠外营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及一些与IR 相关的综合征等导致的脂肪肝;8)中医辨证分型不符合湿热困脾证型;9)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3 脱落标准 试验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者;撤回知情同意书。
1.4.4 剔除标准 试验期间未按规定方案进行治疗者。
1.5 观察指标 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肝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记录脂肪衰减参数(FAI),符合NAFLD 纳入合并脂肪肝组,不符合NAFLD 纳入非脂肪肝组;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检测空腹外周血的ALT、AST、HDL-C、TC、LDL-C、FINS、GGT、ALP、SUA、TG、FC-P、FBG、IR 等。
1.6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数据,对数据采用 SPSS 17.0处理。如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功能相关生化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以独立样本t检验,如性别比等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以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 = 0.05,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比较(± s,n = 150)
表1 2 组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比较(± s,n = 150)
注:与非脂肪肝组比较,# P <0.05
组别 肝硬度/kPa 脾硬度/kPa 门静脉内径/cm 脾脏厚度/cm合并脂肪肝组 26.86±3.06# 58.98±8.34# 1.76±0.28 5.87±0.88#非脂肪肝组 26.01±3.12 56.87±8.56 1.75±0.16 5.63±0.72
2.2 2 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含量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含量比较(± s,n = 150)
表2 2 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含量比较(± s,n = 150)
注:与非脂肪肝组比较,# P <0.05
组别 ALT/(IU/L) GGT/(IU/L) AST/(IU/L) ALP/(IU/L) SUA/(μmol/L) TG/(mmol/L)合并脂肪肝组 30.45±10.56 28.32±3.76# 23.68±8.88 134.98±50.87# 300.84±50.87# 3.65±1.89#非脂肪肝组 28.76±10.87 27.46±2.86 22.23±8.67 120.36±58.24 286.65±56.98 3.25±0.98组别 HDL-C/(mmol/L) TC/(mmol/L) LDL-C/(mmol/L) FINS/(μIU/mL) FBG/(mmol/L) FC-P/(ng/L)合并脂肪肝组 0.92±0.24# 5.87±1.56# 2.22±0.87# 15.98±3.96# 9.98±2.87# 3.65±1.92非脂肪肝组 1.08±0.87 5.46±1.25 2.03±0.65 17.05±3.85 9.16±2.97 3.23±1.84
2.3 影响湿热困脾型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多因素分析 见表3。
表3 影响湿热困脾型2 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多因素分析
T2DM 合并NAFLD 是临床常见病,超过80%的T2DM 患者合并NAFLD,其中NAFLD 包括一系列疾病,从单纯性脂肪肝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程度增加导致肝硬化[9]。T2DM 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证,不少学者认为,肝失疏泄,脾不健运,肾精不足,湿热内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痰湿瘀滞,肝脉受阻,形成脂肪肝,因此湿热困脾型是T2DM 合并NAFLD 的常见中医证型[10-11]。
报道显示,高BMI 是正常BMI 患有T2DM 合并NAFLD 的5 倍[12-13]。中医学认为T2DM 患者肥胖常伴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物未能运化而成湿成痰,造成肝失疏泄,肝脾互相影响,痰湿停滞于肝,即T2DM多属湿热困脾证型,随着肝脏内逐渐堆积脂肪,继而形成脂肪肝,由此,T2DM 合并NAFLD 是肝失疏泄和脾失健运的病理产物[14-15]。在本研究中,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BMI 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亦显示,BMI 为NAFLD 的独立危险因素[16],肥胖人群中湿热困脾型的发生率超过70%,也是肥胖人常见易感病症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由此提示BMI 升高是湿热困脾型T2DM 合并NAFLD的重要推动因素,促进了T2DM向NAFLD发生与发展。
T2DM 和NAFLD 之间存在双向相互作用,如T2DM 患者存在IR,血糖控制较差,胰岛素对脂解作用的抑制作用减弱,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增加,加速肝细胞对TG 的摄取和合成,同时由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减弱,TG 分解减少,一旦TG 的形成超过肝脏转运TG的能力,临床上表现为肝脏脂肪堆积和脂肪肝形成,促进NAFLD发生,肝脏脂肪堆积进一步影响糖脂代谢,反馈性地提高IR,从而形成恶性循环[17-18],因此较高的IR 与NAFLD 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本研究中,合并脂肪肝组患者GGT、ALP、SUA、TG、TC、LDL-C、FBG 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HDL-C、FINS 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D 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19]。门脉高压可使肝脏充血、肿胀、弹性改变,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通过纤维增生进行修复,使肝脏硬度增加,因此肝脏硬度的测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门静脉高压的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20-21]。但经Logistic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指标在T2DM 合并NAFLD 的“贡献”并未显出统计学意义,是否与上述指标的权重相对较低或纳入例数较小有关,仍有待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BMI 和IR 是湿热困脾型T2DM 合并NAFLD 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这类证型的患者,临床治疗时应重视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