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1951 年,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一次出版,这本书是世界各地许多青少年的青春启蒙读物之一。1888年,梵高创作了油画《麦田》,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梵高一生画了数十幅麦田。对于很多人来说,想到“麦田”,就会想到塞林格和梵高的作品。
文艺对现实的干预是漫长且持久的,一旦接受了某个书名或者某幅画作制造的意象,它就会顽固地储存于脑海当中,一旦被听觉或视觉触及,那个意象就会在神经元的作用下,被推送到记忆前端。它会影响人对现实的认知和判断,制造一种海市蜃楼般的虚幻感,不少人挺着迷于这一感觉。
把“麦田”与“燃烧”联系起来,起初是因为一部李沧东导演的电影《燃烧》,随后又牵扯出来了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村上春树的《烧仓房》。电影和小说都没有涉及麦田的描述,但偏偏触动了我的神经元,让我想起少年时目睹的一个场面——麦田燃起了熊熊大火,燃烧过后一地灰烬,黑色的灰烬与救火后留下的水汪彼此分隔又互相纠缠在一起,制造出一种奇异的场景,让人觉得不解而又震撼。
人的念头一旦产生,就会牵延不止。这个时候堵不如疏,越想禁止一个念头,它就会像生长在脑海里的海带,不停地扩张领地。如果干脆沉浸其中,在海市蜃楼中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或许它就会很快消失。想遏止自己不去想“燃烧的麦田”,但很遗憾,时隔二三十年,那把火反而越烧越广,当年那片不过几亩地的燃烧麦田,现在恐怕已经不止几千亩几万亩了。
大海和天空是无法切割的,它们永远是一个整体。但麦田不是,再庞大的麦田,也会被小道、树林、田垄、沟渠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麦浪连绵起来会在视觉上让人忽略掉那些分割线,但理性会告诉人,麦子仍然属于小区域耕种的单子叶植物。人会在大海面前和天空下感到渺小,却很少会在麦田里感到渺小……然而如果麦田燃烧起来就不一样了,火焰会把成块的麦田串连起来——有一年的新闻报道过,失火曾导致三个村庄的麦田被烧光。
世界各地有关麦田燃烧的消息,每年都会传来。那些正在着火或者火灭之后的麦田图像,通过发达的社交媒体被送到人们的视野当中。着火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战争,有的是因为犯罪,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目睹这些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景象,内心也会产生一种焦灼,可能是一个人内心对食物与庄稼最原始的感情被唤起的缘故。哪怕那一刻你心静如水,一幅燃烧着的麦田的景象,也会让内心的水面波动起来,面对千里万里之外的麦田火灾,作为陌生人的你无能为力,但那样的燃烧,打破了国别与文化的界限。可以说,麦田的丰富寓意,是属于全人类的。
在城市长大的人,对“燃烧的麦田”可能没有什么概念,对其而言,这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场景。即便在乡村,除非有人无意扔了烟头或者故意纵火,麦田也不会烧起来。所以,麦田燃烧,是个极偶然的事件,但对我而言,这一场景非常重要,它蕴含了一种残忍且壮观的美学元素。它在人的想象力层面形成一种恐吓,同时又在目睹者内心产生一点放弃的痛快感。一次麦田燃烧事件,会成为村庄肌体上的烧伤,就像人文身之后很难再完美祛除一样,一场麦田大火也会长久地停留在村庄记忆里。麦田之火也许不会被写进村史,但却会成为无数村民的“记忆文身”。
电影《燃烧》根据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
尚未成熟或者刚刚成熟的麦子有一种吃法,就是堆起一小堆野火把麦穗放在上面烧烤,接近烤熟时把麦粒搓在手里,然后放进口中,接下来就是满口腔的麦子体香。有时候掌握不好火候,麦穗烤煳了,握在手里吃也不是丢也不是,那时的尴尬非常微妙,它牵引出人与土地、人与粮食之间种种隐秘的联系——人与麦子的关系,就如同发生了冲突的亲人一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燃烧的麦田,便是一个人生命内部裂变的象征,它意味着死亡与新生、守望与远离、认命与挣扎等种种矛盾的碰撞。目睹麦田燃烧的人,在内心的激荡之后,往往又会陷入长久的平静,那是一种属于黄昏的平静,也是一种如同涅槃般的永恒感受。
在有关故乡的消息中,麦田失火的事件通过手机传进我耳朵里时,我长久地怔住了。你相信吗?有一种燃烧是可以顺着细细的长线把天空中的风筝化为灰烬的。那一刻我就想到了这一点。自此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每每写到他乡与故乡,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燃烧的麦田”这一景象,身体燥热,面红耳赤,也会因为无法觉察的清冷而起身去寻找外套,亦会在披上外套躺在沙发中失神的瞬间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在完整地体验完这一轮情绪波动后,我也拥有了那份平静。
麦田,燃烧。燃烧的麦田,麦田在燃烧……这发生在地球上的小小灾祸,在这小小灾祸中死去的每一棵麦子、每一颗消失的麦粒,和作为个体的一个个渺小的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每一次想起燃烧的麦田,其实就是检阅内心的土壤中生长着的那些“植物”,是枝叶饱满、果实壮硕,还是在烈火过后寸草不生。
燃烧的麦田,是命运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