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果 王 菊
2023 年4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 周年,不仅让云南大学的师生备受鼓舞,也引发云南各高校热议。毕竟,在中国超过3500 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庞大高等教育规模下,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国家领导人贺信非常可贵,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这意味着国家对一所高校乃至一个省办学的肯定和认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贺信与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一样具有分量,往往高屋建瓴、系统深刻、内容精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和指引性,我们要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的深意和传达的精神,将贺信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相关工作。针对教育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国家领导人贺信在所有贺信中占有很大的体量,主要有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 周年、清华大学建校105 周年、厦门大学建校100 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 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 周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60 周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 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 周年等贺信,这反映出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和关心。从这些贺信的对象看,它们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代表国内农业、医学、哲学、科学等学科领域前沿水平的科研院所,二是代表国内一流高校水平或者具有独特地理区域性的高校。这些贺信蕴含着国家领导人的教育思想,传达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意志,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大学建校100 周年的贺信肯定了云南大学长期以来办学的成绩,指出了云南大学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这不仅是对云南大学的期望,也为云南其他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熟悉云南高等教育变迁史的学者基本上都会认可——“云南的大学都是云南大学的”。比如:云南大学在1938 年为支持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建设,将1925 年最先开办的教育系全部送给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而西南联大三所高校复员北归后将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办学,发展为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1950 开始长达8 年的院系调整,1954 年工学院独立,发展为现在的昆明理工大学;1956 年云大医学院独立,发展为现在的昆明医科大学;1958 年农学系、林学系独立,发展为现在的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我们仔细阅读贺信内容,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所高校如何发展才能得到国家认可的重要标准,以此来引导云南高校的发展,进而加快云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贺信的第一句话不是说云南大学获得了多少科研项目、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取得了什么科学方面的重大突破,而是讲“100 年来,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也就是说云南大学最宝贵的地方在于通过自身的行动,在战火洗礼、岁月变迁的100年中形成并坚守着“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在高校同质化发展越发严重的今天,学校办得好的标准不是办出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形成自身独有的精神而达至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的面貌,而是被迫陷入项目、论文、硬件资源等的激烈内卷竞争中。大专院校要升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升重点本科、“双一流”,铆足劲地制订了各种建设计划、实施指标,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中努力成为平面上、规模上的标杆、榜样,却没法扎根挺立于世。高校的精神无法通过投机取巧获得,它依赖于一代代大学师生在历史岁月中踏踏实实的积淀,是一个个鲜活生命通过自身行动为其注入的血气,是一代又一代人赓续不断的努力。高校的办学精神是跨时空的存在,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的人们,赋予了不同时空中存在的人们以共同追求的目标,给予了当下人们行动的力量和方向,由此能以精神涵养师生,使大学师生能够在自己的时代将大学的精神活出来或者再现出来,进而真正地能够“立”起来和“树”起来。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办学精神追求,但“至公”的精神却极其可贵。首先,“至公”是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人自私本性的伦理价值,同时超越自我、自私是为了“他者”——他人、集体、国家,带有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倾向,所以它在本质上就有伦理性和道德性,能很好地弥补现代性带来的时代痼疾。其次,“至公”有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政治理想诉求。比如:《诗经》有言“夙夜在公”;《尚书·周官》讲“以公灭私”;《左传·僖公九年》记载“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墨子·尚贤上》强调“举公义,辟私怨”;西汉·戴圣在《礼记·礼运》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王夫之提出公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非一家之私”。最后,“至公”可以理解为为了公正、公众、公家、公共利益,这恰是新时代对人民、社会、国家的伦理担当和价值担当。
20 世纪20 年代的会泽院及九十五级台阶(云南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 供图)
贺信提到云南大学“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边疆”和“民族”就意味着云南大学具有维系边疆繁荣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政治责任。从历史教训可知——边疆稳,则国安;边疆乱,则国难安。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有4060 公里边境线、8 个边境州(市)、374 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将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211 院校”和“双一流高校”,是云南省的最高学府,培养了数名沿边地区的政府官员和科教文卫人员,同时也是边疆问题研究的智库,在解除“外忧”方面具有重要政治作用。同时,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有25 个少数民族、8 个自治州、29 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云南大学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民族学学科已是全国“A+”学科,在通过教育达成教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云南的高校都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高校有着独特的政治责任,都有必要为维系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自身作用。
贺信充分肯定了云南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这点明了高校能够被国家认可和肯定的重要维度。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区域文化涵养出的高校也各有不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越发突出,形成了区域性集群化发展态势,如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高等教育集群发展。高校作为一个实体,有其时空的限制,其中空间的限制最难以突破。作为地方高校,大部分经费来源依靠当地财政,有必要为当地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服务当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部高等教育发展史往往是一部高校与地方区域融合发展的历史。云南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经济发展滞后且动力不足,其中很大一个因素在于云南的高校未能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未能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学科支撑和智力支撑,进而很难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云南的高校都是地方高校,是区域内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应该树立服务区域发展的意识,成为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贺信在最后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云南大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即“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云南大学的前身——东陆大学在创办之初,创办人唐继尧就是以“纪思振兴文治,以奠国基”为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是“排头兵”,对其他层次教育起着贯通引领作用,各个高校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需要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每个高校都在为办学经费、硬件软件设施、师资队伍、招生就业等关乎自身生存的事情奔波。高校能够维持自身正常稳定运转,保住自身在高校圈的“位子”,以及在自媒体时代没有出现关于自身的负面舆论新闻就已经很不容易,于是忙于生计、疲于应对突发情况和舆论,长此以往忘却了自身的理想、志向和使命。高校的发展总是与时代、国情紧密相连,只有将自身发展的“小格局”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大格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来审视自身如何高质量发展,树立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大局意识,在行动上能够紧密衔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才能让自身快速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各级各类高校有办学任务、文化根基、经费来源等差异,如何结合自身情况来发挥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作用各有其特殊着力点,但是除了特殊性外,仍然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也就是每所高校都可以努力和都必须去考虑的维度。第一,要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有正确认识,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高校管理方面,要勇于破除制约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观念束缚,推进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等改革创新,全面提高高校现代化治理水平。第三,以学科建设为突破,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世界学科发展趋势,调整优化学科结构,重视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学科发展平台,提高学科成果转化率,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进而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学科支撑,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实力,夯实高校发展根基。第四,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高等教育在未来的深度变革,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反过来,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又将决定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不管什么类型、何种层次的高校,它的本职工作是进行教育活动,就离不开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都需要从思想道德、业务能力、队伍优化等层面打造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引领力量。第五,优化高校的教育生态圈。一是在纵向维度上要扎根,要扎根中国大地办高校来夯实高校健康发展的教育生态根基;二是在横向维度上要拓展,即坚定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向外拓展高校发展的国际空间,避免陷入国内高校过度同质化内卷的不良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