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烙下“太湖印记”

2023-12-21 02:08赵建平
群众 2023年23期
关键词:太湖科创无锡

赵建平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均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无锡科技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以“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的使命担当,扎实做好育主体、建载体、攻技术、聚资源、优生态等重点工作,加快把无锡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努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烙下更深“太湖印记”。

强化科创企业培育,壮大创新发展“主力军”。牢牢扭住科创企业这个“牛鼻子”,引育结合、精准施策,加快形成中小企业“森林茂密”、领军企业“高峰林立”、骨干企业“高原辽阔”的新图景。狠抓源头招引。依托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科创载体,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确保每年招引落地科技型企业不少于10000家;同时完善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前端招引与后端培育无缝衔接,不断涵养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源头活水”。狠抓梯度培育。深入实施“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入库及成长计划,对入库企业开展跟踪扶持和重点培育,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加速成长、梯次升级,确保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到150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500家。狠抓能力提升。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活动覆盖率。深入开展企业研发机构提质扩容行动,鼓励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力争每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500家。

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硬支撑”。坚持把科创载体平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步伐,做强功能承载,筑牢创新创业硬核支撑。高标准打造“一带多城”。秉承“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進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持续提升科创要素集聚浓度,打造辐射带动全市创新发展的“极核”。健全科技新城评价体系,引导梁溪科技城、蠡湖未来城、霞客湾科学城、陶都科技新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等加快规划建设进度,到2025年新增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高水平布局重大创新平台。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推动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国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承担战略使命、代表国家水平、彰显无锡实力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在全面梳理“465”现代产业集群技术供给需求的基础上,每年统筹布局建设10家左右新型研发机构,做强技术供给、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育等核心功能,逐步建立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科研平台体系。高品质建设新型科创载体。制定科创载体建设指引和考评办法,加快打造一批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态类型多样化、管理运营专业化、产业领域特色化、资源配置国际化等“五化”为鲜明特征的新型科创载体,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到2025年新认定市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不少于150家。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坚持“四个面向”,注重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的全链条部署,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前瞻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加强基础研究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依托市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支持50项左右市级基础研究项目,同时鼓励和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制定“领先研发战略”,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和长远谋划,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加强瓶颈突破。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奔着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太湖之光”科技攻关项目,加快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加强协同攻关。发挥政府在产业协同创新中的组织作用,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构建“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攻关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到2025年培育建设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达到100家。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在锡高校院所等优势科研力量承担或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强化创新资源集聚,构筑创新发展“强磁场”。秉持开放视野、战略眼光,加速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着力塑造协同创新新格局。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瞄准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推动更多前沿创新成果在锡转化落地。开展“百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常态化举办“百校无锡行、万企院所行”等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畅通科技前沿技术供需对接桥梁。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育。突出“高精尖缺”引才导向,发挥太湖人才峰会等引才聚才平台作用,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每年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人(个)以上。深化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以建设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为抓手,强化沪苏浙皖“两区六市”在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享共用科技创新资源等方面务实合作,合力打造环太湖世界级创新湖区。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创新高地科技合作,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持续深化与欧美发达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科技对接合作,不断提升无锡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位势和影响力。

强化创新氛围营造,厚植创新发展“新沃土”。紧扣创新主体实际需求,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大科技重点领域改革力度。聚焦提升产业创新支撑水平,不断深化“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机制,探索“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新模式,完善创新免责机制,形成需求导向明确、引领特征明显、应急反应迅速、攻坚力量完备的“太湖之光”科技攻关体系。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江苏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无锡分中心、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无锡分中心等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捕捉、遴选、发布、撮合等工作制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做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发挥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苏科贷”“锡科贷”等风险补偿贷款投放力度,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办好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加大科技政策、科技活动以及科技成果等宣传力度,讲好新时代无锡创新故事,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系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冷 超

猜你喜欢
太湖科创无锡
无锡一棉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