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海 张珊珊 金浩昊
海上风起,征帆竞发,浦江奔涌,奋楫者先。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人口规模最多的超大型城市,上海正在昂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到上海考察,对上海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希望上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暮秋时节的黄浦江畔,风吹芦苇、清韵宜人,全国党刊主题调研采访活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高质量发展看上海”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党刊近100名编辑记者近距离探寻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上海风采。
勾勒未来蓝图,G60谱写“一廊串九城”发展新篇章
G60是上海至昆明的高速公路代码,也是长三角科创高速路上的一张闪亮名片。近年来,以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高铁为骨架,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湖州、金华和安徽合肥、芜湖、宣城,谱写了“一廊串九城”的发展新篇章。
2007年8月23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松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这是总书记对松江的殷切期望与嘱咐,也为协同创新、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指明了方向。对标全球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2016年开始,从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到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再到3.0版覆盖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G60科创走廊,两年多的时间里,平台建设不断升级,九个城市共同建立并深化联合工作机制,推进“科创+产业+金融+人才”深度融合,全面提升G60服务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
科创要素集聚促使成果不断涌现。头部企业直通市场需求,区域和平台牵头资源联动,高校行业发展培养人才,产业联盟搭建专业化平台,带动行业领域协同发展。2018年以来,由G60联席办牵头,九城市(区)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建立了“1+7+N”产业联盟体系,成立产业联盟16个,成员单位超过2400家。2019年,智能驾驶产业联盟在苏州成立,充分发挥当地智能驾驶产业集聚的优势,推动先行区建设完成79公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三期建设及3.8万平方米的智驾运维港二期建设,目前已初步建立全产业链,成为国内智能车联网企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2021年成立的光伏协同创新产业联盟由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担任秘书长单位,在资金支持、原材料供应、人才储备方面建立了通畅对接的桥梁。
在G60科創走廊的牵引下,策源地松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十三五”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规上工业企业数达1633家,跃升上海第一。一批“科创飞地”在松江区蓬勃涌现,南浔(上海)科创中心、松江·安徽科创园等先后投运,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
2019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被纳入顶层设计,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GDP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15,地方财政收入从1/15上升到1/12;市场主体数量从1/18上升到1/16;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12上升到1/10;科创板上市企业超百家,占比超全国1/5。共建以来,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长163.4%,约占全国总量的1/9,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占全国总量的16.2%,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55%。
走进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各项“硬核”成果令人连连惊叹。“松江号”“G60”号卫星成功发射,全球首台商品化小型原位采样质谱仪问世,瑞钼特高端影像CT设备球管用钨铼合金靶材填补国内空白,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领跑全球……集成电路势头强劲、生物医药集群成势、人工智能登高攀峰,一个个高质量发展新奇迹在这里写成。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现了重大转型跃升,未来将如何发挥作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给出了明确方向,要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
松江之滨,繁华与共,一座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正阔步走进居民日常,创新科技赋能高品质生活,人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在社会进步与城市发展中渐行渐近。
彰显党建红底,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美好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如何更好发挥高质量党建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是新征程上的一项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上海市杨浦区积极引导城市发展模式和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区域统筹、社群助力、互融共享”的滨江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建造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
黄浦江沿岸集聚了轮渡码头、环卫码头等市政设施,还有一些部门、企业的“专用”岸线……如何打开江岸,把最好的资源开放给人民?杨浦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滨江贯通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成立滨江党建联盟,制定《关于党建引领杨浦滨江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建立年度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促进资源、阵地、服务、信息共享。
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保留着总数达66幢、总面积超2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如何让这些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成为新的城市景观?杨浦区着眼区域党组织联动和重大工程党建联建,打通滨江岸线的堵点断点,推动工业遗产与城区形象提升相融合。
以杨树浦水厂为例,为了配合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水厂将亲水区域的水管向岸边移动5米,腾出空间架设了550米长的栈桥。凭栏远眺,滔滔黄浦江一头牵起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一头挽住雄伟的杨浦大桥,身旁则是这座横跨三个世纪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时空交错产生的奇异美感,也让这段栈道成为滨江带上最受欢迎的打卡点之一。
在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贯通过程中,杨浦区根据“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的原则,确定了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产博览带概念,近代化工业起源地的内涵也被融入其中:供水管道组成的路灯、钢质的拴船樁、纺织厂的廊架……众多工业元素被保留或改造,成为公共空间的景观或配套服务设施,融入滨江环境的工业肌理,如同一部反映百年中国工业史的立体教科书,供人在不经意间随手翻阅。
9个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站也散落其间,提供Wi-Fi、直饮水、医药包、雨伞等便民服务,是集“红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站点。近年来,党群服务站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和服务特色,秦皇岛路码头站重点传承红色基因,雨水花园站重点科普绿色生态,电站辅机厂站重点介绍杨浦发展变迁,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则是在拥有百年历史的“祥泰木行”旧址上改建而来,通过沙盘、展墙、模型、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转型。
近年来,杨浦区相继启动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空间无障碍创新示范区等五大示范区建设,不断探索人民生活的理想场景。如今,黄浦江45公里滨江岸线、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相继贯通,沿岸市民经历了从“沿江不见江”到“近水更亲水”的巨大变化。城市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不落下每一个人,真正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善意,实现诗意栖居。
擦亮金字招牌,以文化“软实力”夯实发展“硬支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诠释了一座城市的神韵魅力。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兴旺、城市发展的同时,上海深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越擦越亮。文化建设不断焕发新活力,文化“软实力”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硬支撑”。
沪上首座森林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以下简称“九棵树”),是一座被森林环绕的“树”剧场,静静地伫立在环“上海之鱼”城市客厅和生态林地的活力带上,已成为上海奉贤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综合体。在这里,市民可以得到文化滋养和熏陶。陕西人艺话剧《平凡的世界》、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孔子》、国家话剧院话剧《四世同堂》等艺趣迥异的优质剧目,陆续在九棵树的舞台上演。开业以来,举办各类文艺演出900余场,观众超100万人次。
九棵树深度践行“艺术24小时”运营理念,打破了剧场“晚上演出、白天关门”的常规模式,充分利用剧院演出以外的时间空间,丰富市民家门口的文娱生活。推出“夏夜星河造梦计划”公益活动,既有公益露天电影、集市、游艺互动,又有《遇见你·灵魂之光》HE-何太极潮流艺术作品展、唐宫夜宴文化艺术展等重磅展览,吸引了超3万人次的客流,推动奉贤区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全民公益文娱。而《微博电竞之夜》《东方卫视跨年晚会》《剧耀东方·2023年电视剧品质盛典》等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也让九棵树在拓宽剧院艺术边界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了复合式的文化艺术场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迎来十周年生日。作为十周年的重要呈现,2023年度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以九棵树为群文汇演主会场,通过举办群众文艺大汇演和户外国风美育集市,贯穿融入各类非遗文化、国风走秀、民乐表演等,充分展示区域群众文艺建设成果和特色。
自2013年启动以来,上海市民文化节秉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模式,推动把更多优质特色资源配置到社区,把全民赛事首站落地在社区,为基层阵地引流。80%的上海市民文化活动举办在社区,延长服务、满载运行的公共文化场馆数量大幅增长。基层文化活跃繁荣助力基层治理方式变革升级,广场舞自治组织、“菜场书屋”项目、“熟人社区”计划等应运而生,构建起市民自治网络,激发群众强烈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十年来,推出各类活动约40万项,惠及市民约2亿人次,培育各类“百强”团队和个人近万支(名),获评全国公共文化品牌活动等荣誉,见证和推动上海文化繁荣发展与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探索走出超大型城市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路径。成为上海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新路的生动缩影。
责任编辑:包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