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雷,胡华宏,辛梓粼,周双,张明凯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房屋主体结构裂缝是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微小裂缝变形不会过多影响结构应用性能,但如果变形严重,势必导致主体结构失稳,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近些年,混凝土裂缝研究成果较多,为强化对混凝土裂缝的理解,预防巨大病害,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周口开元万达广场住宅项目位于周口市开元大道南侧、春晖路东侧、南六路北侧。用地面积7.7 万m2,总建筑面积29.4 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3.86 万m2,地下建筑面积5.54 万m2。其中包含34 层高层住宅11 栋(11 号~13 号、16 号东单元、17 号~23 号),25 层高层住宅1 栋(16 号西单元),27 层高层住宅1 栋(15 号),1 栋幼儿园及1~2 层商业若干,1 层地下车库。主楼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能分成微观与宏观两种,前者指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的病害:骨料和水泥石黏合处缝隙;水泥石内部裂缝;骨料中的裂缝,其分布缺乏规则性及连续性。后者是能直接观察到的缝隙,尺寸通常能达到0.05 mm,且后者应由前者发展形成。由于混凝土结构内裂缝几乎必然出现,只有尽将其控制在允许区间内,才能避免变成真正的病害。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通常表现在:首先,外部荷载,属于普遍状况,由结构主要应力造成的;其次,结构次应力,一般是因为主体结构现实工况和设计阶段的假设模型存在差异导致;最后,变形应力,包括沉降、温度与收缩等变化,导致结构变形,继而出现应力,在应力高于结构抗拉强度后便会形成裂缝。
混凝土结构变形后,相连部分以及结构内部均受其影响。如果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偏大,内部温湿度易出现不均匀分布情况,导致结构内各部分相互制约。项目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尺寸大、材料使用量多,水化热过大结构会面临大幅温度起伏及收缩应力,可见,温度收缩应力就是造成主体结构出现裂缝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的结构缝隙,包括表面与贯通两类。前者是因为结构内外散热效果存在差异,产生温度差,结构内部承受压应力,外表则要抵抗拉应力,在超出混凝土抗压强度后即出现裂缝。而贯通裂缝则是因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温度慢慢下降,降温差异导致结构变形,加之混凝土失水引发收缩变形,由此产生的拉应力大于结构抵抗强度,易形成贯通裂缝[1]。
高强度的混凝土结构,初期收缩比较明显,原因是此类混凝土材料内30%~60%左右的矿物细掺合料取代了传统水泥,而减水剂使用量达到胶凝原料整体的1%~2%,总体水胶比处于0.25~0.4 能够优化混凝土结构。而该类混凝土材料也存在负面影响,易提高收缩裂缝的形成概率。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有不同形式,根据裂纹产生时间,大致判断出实际成因。如塑性裂缝通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的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形成;温度裂缝一般在浇筑后的2~10 d;自收缩裂缝则需待混凝土硬化之后的数日至几十日产生;干燥裂缝通常在1年左右产生。
1)塑性收缩。高强度混凝土水胶比小,自由水分不足,其他掺合料对于水分具有较大的敏感度,所以此类结构一般不泌水,结构表面的失水速度较高,因此,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更易发生收缩裂缝。
2)温度收缩。在混凝土强度标准偏高的主体结构中,水泥添加量相对偏多,水化热更加明显,升温速度快,总体变化幅度为35~40 ℃,再加上材料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可达70~80 ℃。而混凝土热膨胀系数大约是10×10-6/℃,在温度下调2~25 ℃后,混凝土结构会因为承受巨大应力出现冷缩,导致结构开裂。
3)干燥收缩。结构吸附水损失后易引发干缩。
4)自收缩。混凝土结构内的相对湿度会在水化热产生过程中不断下降,也就是“自干燥”,导致水分不饱和,形成负压,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自收缩。
1)选择水化热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的水泥材料制作混凝土,如粉煤灰、矿渣硅酸盐等水泥。混凝土由水化热反应导致热量积聚,形成温差应力。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结合有关数据说明,此类水泥3 d 水化热为180 kJ/kg,而普通硅酸盐水泥则达250 kJ/kg,故改用矿渣硅酸盐能使水化热大幅下降。
2)减水剂选择木质素磺酸钙,其拥有极高的分散性与黏结性等优势。在拌制混凝土中,可当成一种外加剂,其使用量在水泥量的0.25%~0.3%倍,借此能少添加10%~14%的水,达到控制水化热的目的,降低释放热量的速度。
3)粉煤灰外掺料。拌制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粉煤灰,具有润滑效果,优化混凝土材料输送与黏塑等特性。另外,粉煤灰可取代部分水泥,实现控制水化热的程度[2]。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结构,后期强度明显提升,但也要注意粉煤灰的实际用量,以免结构表面形成细纹。
4)骨料挑选。混凝土材料通常是连续级配,以此保证其和易性,实现用较少的水与水泥就能达到抗压需要。在该工程中,粗骨料粒径标准是20~40 mm,而细骨料以中砂为主,且注意骨料含泥量,不能超过1%。
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一般是在春秋两季,或温度相对偏低的时段,以此降低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如果是高温季节,需采取必要举措调节浇筑施工温度,现场要搭建相关设施。对于入模温度的调控可尝试借助以下方式实现。
1)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用量能达到50%左右,所以控制粗骨料温度,可有效降低拌制出料的实际温度。按照有关数据说明,粗骨料温度下降5 ℃左右,混凝土出料温度大约能下调1 ℃。因此在拌制施工中,施工人员可适当喷洒冷水,控制骨料温度。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对洒水量进行有效控制,以免由于含水量“失控”,提升混凝土坍落度,甚至引发离析的问题。为防止发生该类情况,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灵活调整拌制原料投入量。
2)水泥原料保存空间要有良好的通风,水泥温度应在60 ℃以内。
3)拌制混凝土中的水体也应进行冷却处理,控制在5 ℃左右。
在设置测温点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测温点可以体现混凝土结构温度场与变化情况。
2)在主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与中心位置、厚度差异过渡区与结构边缘等位置,容易出现明显约束应力的位置,应适当提高测温点的布置密度。
3)测温点要避开阳光直射的位置,以免影响温度参数收集结果的准确度。根据相关施工技术标准,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环境温差应在20 ℃以内,所以在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中,也要记录大气温度变化。
4)保温层部分的测点,需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与保温层之间,收集层内的数据变化。按照混凝土结构项目的施工规范,结构表面40~80 mm 处,内部温差要控制在25 ℃以内。相应测温布置点如图1 所示。
图1 混凝土结构测温点布置方法
测温操作从混凝土浇筑到后期拆掉保温层,至少需20 d。本项目中,测温频率可参见表1。
表1 混凝土结构测温频率
在房屋主体结构设计中需考虑方案本身的完整性与实效性,以此实现从根本上加大对裂缝病害的控制力度。为此,设计师需根据不同施工节点可能形成的应力情况调整房屋结构,并对因应力变化形成裂缝的部分实行精准预测,利用加强对应力的制约,控制裂缝威胁范围。具体的设计处理中,除了考虑结构裂缝本身外,还需全面提升主体结构刚度,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的荷载能力,防止因为载荷以及结构承重能力的设计误差,埋下形成裂缝的隐患。同时,在利用荷载强度加强对主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同时,设计师还要关注地基沉降的问题,对此可专门制订沉降缝处理方案。如结合项目区的各类环境条件,在易发生裂缝的位置使用完整的钢筋混凝土体系,并提升地基稳定性,抑制裂缝发育[3]。
为有效提升对混凝土裂缝的管控,应注重结构本身的设计,且要结合具体试验进行分析,挑选合适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温度条件。通过提前降低拌制混凝土的原料温度、用其他物料代替水泥等方式,降低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水平,同时,为提高现场控制的精准度,施工人员要在适当的位置布设测温点,及时采集主体结构各部分的温度数据,以便调整施工方案与管理计划。总体来看,虽然混凝土裂缝在所难免,但在保障各项施工条件稳定的情况下,裂缝能处于可控状态,利用防范举措抑制裂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