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与拼缝细部节点施工技术分析

2023-12-21 12:18邵建鹏刘志超曹胜源蔡胜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23期

邵建鹏,刘志超,曹胜源,蔡胜辉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1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高度,着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切实提高建筑产业的工业化及数字化,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西方国家早在20 世纪中后期便已对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施工技术加以利用,不仅有效提升了建筑效益,同时还能精简施工作业流程。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推出诸多有关政策以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高效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既经济环保,又可有效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叠合板后浇板带与拼缝细部节点施工作为装配式施工的重要内容,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技术处理,全面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完善。

2 工程概况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 602.89 m2,地下建筑面积为7 146.23 m2,地下建筑涵盖人防工程,面积1 554 m2。地下建筑项目的整体架构为框架结构,地下建筑的使用功能为多功能车库。项目主体为多层住宅建筑。根据该项目的基坑开挖深度可知,该项目的基坑建设安全等级为三级。

叠合板涵盖预制底板及后浇层两部分,不仅凸显现浇楼板的技术优势,又增添了装配式楼板。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成本涵盖人员成本、运输成本及建材成本等,其中,楼板施工成本约占比总成本的1/5。叠合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降低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施工作业环节,切实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为提升装配式叠合板施工质量,施工设计人员需对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与拼缝细部节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应用,以此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3 施工技术要点

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是当前建筑施工中较常见的支撑模板,为切实提升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抗震性能,施工人员在相邻的楼板之间预留钢筋混凝土后浇带,以此将相邻的楼板进行有效连接。叠合板后浇板带需使用与周围楼板相同的模板支撑体系,其底模板的刚度相对较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导致叠合板的下部边界位置出现翘起,使板带漏浆出现错台问题,进而对建筑顶板质量及平整程度造成影响。施工人员在后期对模板拆除后,需对漏浆及错台问题进行人工处理。人工处理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成本[1]。

1)施工人员需在叠合板板带位置放置钢筋,钢筋直径不得低于20 mm,需将钢筋与丝杆进行焊接,以此形成自拉加固杆件,如图1 所示。将1 m 作为间距对自拉加固杆件进行布置,以此有效提升模板自身强度,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荷载进行有效应用。

2)为有效降低漏浆风险,施工技术人员需在叠合板接缝位置增设海绵条。在粘贴海绵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保证粘贴的精准性,可以在模板上事先绘制边缘线,并将海绵条沿边缘线进行张贴,以此保证海绵条张贴的精准性。

3)施工技术人员需考虑模板与叠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漏浆风险越高。施工人员需适当降低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外,需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在叠合板与墙接缝位置增设水平模板,并对所增设的模板加以固定,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在模板上行走。

4 施工技术应用

4.1 施工准备

在实际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需对建筑剪力墙结构及楼面板结构的规格进行设计,并对所需构件进行全面准备。根据施工条件对叠合板规格进行设计,在叠合板规格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保证叠合板长度的精准性。根据叠合板运输规章,叠合板单体长度不得高于5 m,叠合板厚度不得小于60 mm。施工人员需根据施工现场管线数量对叠合板厚度进行适当调整,待叠合板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无须对其进行锚固筋处理,装配式叠合板平面设计如图2 所示。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模型设计参数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模型设计参数及数据(要求)

图2 装配式叠合板平面设计图

4.2 叠合板吊装施工技术

叠合板吊装前需进行吊装检测。施工人员需将叠合板调离地面50 cm 后停止吊装,并对吊装设备的受力情况进行检查,要保证叠合板吊装过程中处于水平状态。施工人员在检查无误后,便可将叠合板吊装至作业层。叠合板需从上至下进行垂直安装,在施工作业层上方20 cm 位置进行短暂停顿。施工人员需对楼板方位进行手动调整,将叠合板边线与墙体安装位置线对齐。安装过程中需保持“停稳慢放”原则,以此保证叠合板平稳精准安装。倘若外部环境风力高于5 级时,施工人员需立即停止吊装。在对叠合板进行位置调整过程中,施工人员可借助小木块对其进行铺垫,切记不要使用撬棍调整叠合板位置,以保证叠合板的完整性。在叠合板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对其进行标高检查,以保证叠合板吊装施工的质量。在实际堆放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保证叠合板的平坦度,并在施工中根据构件次序进行安装。除此之外,吊装施工需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叠合板吊装施工允许误差数据如表2 所示[2]。

表2 叠合板吊装施工允许误差数据

除此之外,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切实做好钢筋绑扎。在对叠合板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叠合板支座负筋与桁架钢筋需要牢牢固定,同时确定加强筋的锚固间距,切实保证后浇带位置的节点钢筋绑扎可以始终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将分布筋绑扎在桁架筋下方,从而对多层钢筋交叉问题进行有效规避,最大限度地保证现浇面的平整度。针对叠合板与梁主筋交叉位置的钢筋绑扎,需要始终秉持先板后梁的原则,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保证钢筋绑扎的规范性以及稳固性。

4.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现浇层浇筑前,施工人员需对叠合板面进行清扫并浇水,使其保证一定的湿润度。对其进行浇水时需保证叠合板表面不能存在明水。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墙的纵向接缝混凝土施工作业量进行翔实计算,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精准性。直墙接缝工程施工作业量计算如式(1):

式中,bw为预制墙体的实际厚度,m;lE为接缝宽度,m;Δhv为纵向接缝下上标高的实际高差,m,V 为直墙接缝工程施工作业量,m3。

预制墙体厚度相同的转角位置纵向接缝工程施工作业量计算如式(2):

式中,bw为预制墙体的实际厚度,m;l中为接缝中线的长度,m。预制墙体的横向接缝混凝土工程作业量计算公式如式(3):

式中,lw为接缝宽度,m。

预制梁及预制墙体连接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量计算如式(4)和式(5):

式(4)和式(5)中,V1为横向后浇板带圈梁的体积,m3;b 为横向后浇板带圈梁的宽度,m;Δh 为横向后浇带圈梁的高度,m;L 为横向后浇带圈梁的长度,m;V2为装配式墙体缺口位置的混凝土体积,m3;b'w为预制墙缺口厚度,m;hw为预制墙缺口的高度,m;l'w为预制墙缺口位置的长度,m。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从中间部位开始浇筑,浇筑施工一旦开始,不可随意中断浇筑施工。在对叠合板与周围梁构件及墙构件进行浇筑时,施工人员需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以提升拼缝细部节点施工质量。浇筑施工完成后需对其覆盖薄膜,以此完成养护任务,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 d,等到混凝土施工强度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后,施工人员需对拼缝模板及板底支撑进行拆除。拆除后,施工人员需对裸露在外部的螺杆部位进行有效切割,同时在螺杆的切割端进行防锈处理,以保证节点施工质量。施工项目管理部门对本次施工效果进行全面检测,发现该施工技术可有效控制节点施工中的错台及漏浆等施工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装配式后浇板带与拼缝细部节点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整体建筑施工的安全[3]。

5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支撑模板,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施工的安全及质量。因此,切实做好装配式后浇板带与拼缝细部节点施工技术分析,不仅能有效提升后浇板带施工环节的效率及质量,规避漏浆及翘起问题,还可保证建筑施工的结构安全,满足用户的基本居住使用需求。因此,技术人员需充分发挥该项施工技术的使用优势,凸显施工技术的实际使用价值,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