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共青团:打造青年发展型的“确幸之城”

2023-12-21 10:02:42韩春丽
中国共青团 2023年22期
关键词:嘉善西塘汉服

文 | 本刊记者 韩春丽

从多重的色彩愿望中打开精致达意的缺口,助力嘉善成为飘着稻香的风景之城、幸福满载的『确幸之城』,让嘉善青年心为之动神为之夺,这是嘉善共青团的使命和担当。『确幸』,是确实幸福,也是蓝图刚刚拟就,你正挽起衣袖。

有两则消息特别打动人心。

“十一”长假前,在嘉善大云镇工作的小伙伴蒋智超,特地去上海婚博会预订了一家上海高端摄影机构的婚纱摄影套餐,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婚纱照外景拍摄地点却是位于大云镇的碧云花园,离他只有几步之遥。

嘉善已经是上海人的“诗和远方”了吗?

10 月18 日,苹果公司CEO 蒂姆·库克到访位于嘉善县的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工厂,引起很大轰动。据悉,这家工厂主要生产Apple Watch。这是库克今年第二次访问中国。

嘉善已经跟国际接轨了吗?

从前,有人立志要让嘉善成为上海的后花园。今天眼见的现实是:嘉善不仅是上海的后花园,还是上海的阳台和工作室。也不仅限于上海,嘉善要做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示范区,要与沪苏皖接轨,要与国际接轨。

这是当代嘉善人矢志努力的奋斗目标。

团嘉兴市委书记田凯在记者调研采访期间到嘉善指导,他说:“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对嘉兴的定位,当然也是对嘉善的定位,是两个词—‘桥头堡’与‘门户’,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与时俱进来看,不光是接轨上海了,也是接轨长三角的‘桥头堡’和承接长三角辐射的‘门户’,这和我们现在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完全相匹配相融合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嘉善为什么这么多年发展得比较好,正是因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打好‘桥头堡’和‘门户’这个牌。”

时任团嘉善县委书记于洋表示:“我们立足让嘉善对青年更友好,致力打造一个让青年感怀梦想、感到善待、感染活力的‘确幸之城’。做大‘宜居便利’的城市标签,擦亮‘宜业给力’的城市招牌,营造‘宜乐活力’的城市文化,为每名青年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让青年成为城市的主角,发挥平台助力作用,让青年成为‘善城青创’生力军,努力让青年在嘉善更有为。”

嘉善于2022 年被列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县委专门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已出台青年专属政策5 个,完成青年实事项目3 个、调整2 个,预期成果清单完成62.1%。去年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江海洋在省第四次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今年年初,嘉善“青创农场”登上央视《新闻联播》;7 月,追寻“习近平浙江足迹”—“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研讨活动在嘉善成功举办。

从多重的色彩愿望中打开精致达意的缺口,助力嘉善成为飘着稻香的风景之城、幸福满载的“确幸之城”,让嘉善青年心为之动神为之夺,这是嘉善共青团的使命和担当。

图 | 夜幕下华灯初上,洋溢着幸福和生机的“确幸之城”—嘉善

心中有使命,手下有乾坤。余加森、孙含、麻光磊、戴冬酉……一个个有为团干青年,一段段华彩青春,织就了今天江南灵韵的嘉善神话。

“确幸”,是确实幸福,也是蓝图刚刚拟就,你正挽起衣袖。

“江小橘”的激活速度

图 | “沉香共同富裕聚落”

香湖碧绿的秋水,映衬着洁白的沙滩,一树树橙色的蜜橘,陪伴着热闹的城堡,这里便是嘉善姚庄镇沉香村的“江小橘乐园”。

从2022 年6 月开始试运营,到一跃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江小橘”只用了一年时间。今年,“江小橘”吸引了6 万名游客,收入约200 万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真正实现了“橘子红了,村子火了”的共富美愿景。

34 岁的浙江宏逸五彩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余加森,有着鹰的敏锐、豹的速度。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刚刚公布实施,他便想在上海周边探索一个乡村振兴的全新模式,最终选择了嘉善姚庄镇。2020 年,余加森来姚庄投资创业,前后总投资60 亿元,提炼以“红、蓝、绿、黛、橙”五色为代表的五彩产业,打造集教育培训、生态观光、现代农业、非遗文化、旅居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田园综合体。

经过3 年脱胎换骨,“五彩姚庄”现每年吸引12万客流到场消费,创造500 万元以上的旅游直接收入,年固定用工50 余人,临时用工800 人次,项目落地以来累计发放劳动报酬1260 余万元,带动共同富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项目周边村庄、土地、集镇、湖荡等资源要素转化利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驱动城乡统筹发展,为示范区建设探索出成功的“姚庄模式”。

时任姚庄镇团委书记戴冬酉带记者参观了“江小橘”和“沉香共同富裕聚落”。在“五彩姚庄”的迅猛发展进程中,始终有共青团的身影。自确认引入宏逸集团余加森团队时,姚庄镇团委积极配合镇党委行动靠前服务,第一时间联系余加森团队为其提供民宿作为暂时住所。镇团委每年拿出最大最多的活动放到北鹤村“五彩姚庄”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中举办。为了加强来姚青年和返乡青年的归属感,镇团委在“沉香共富聚落”建立青年之家阵地,并定期组织活动邀请余加森团队中的青年参与。提升他们的政治待遇,积极推荐余加森成为嘉善县青联委员。

余加森是杭州人,他以自己商人的敏锐和敢打敢冲的青春气魄,依靠当地政府和团组织,打造出了“五彩姚庄”,奏响了一首外地青年在嘉善创业的“确幸之歌”。

在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记者参观了示范区嘉善片区临时展示馆,并采访了3 位祥符荡科创青年。

麻光磊是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健康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所在的未来健康实验室,以“人·自然”和谐共生为愿景,围绕未来中医药、系统免疫等方向,重点发展引领生命大健康领域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为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绿洲解决方案。麻光磊曾在新加坡工作4 年半,从师友处了解到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后,认为科创绿谷作为新平台可能机会更多,青年研究员的发展空间更大,便义无反顾地回归了。

邱爽是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食品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食品实验室的基础应用学科,疫情防控期间携家眷回国,认为自己所学在国内更有用处。回归后一年来,觉得新平台有无限的可能性,未来可期。

闫庆龙是从上海来嘉善的副研究员,之前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7 年,主要做纳米材料的研究。来祥符荡创新中心后,除了做科研,还承担了建设一个实验室的任务,很有成就感。

从繁华的都市,来到静悄悄的祥符荡创新中心,他们以扎根祥符、扎根绿洲、朴素创业的精神,做的是核心技术的转化、核心技术的开发,并以此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嘉善。

“生命健康是浙江省未来三大科创高地之一,从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中,我们读懂了自己肩负的创新使命。”麻光磊道出了这些引进青年科研人才的责任和担当。

“一里谷”的土洋结合

走进鑫锋村,空气里都飘荡着音符,随处可见包含音乐与草莓元素的标牌、雕塑等。其实,从前鑫锋村跟音乐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一切都源自孙含的品牌打造理念。

1997 年出生的孙含是嘉善人。2021 年,孙含借助父亲在家乡从事蔬菜产业打下的强大地基,引进了来自上海的文旅团队,合资成立一里葫芦乡创,以“农业+文旅”模式打造了家门口的音乐田园社区,开辟了美丽乡村运营的新篇章。村落以农业和音乐为媒介,围绕“桃喜莓莓”这个草莓产业IP,构建“多色草莓体验园+乡村音乐文化+美丽生态文旅”相融合的发展模式。迄今在艺术岛举办过8 场活动,打造名副其实的“草莓音乐节”,吸引了近万人观看。

踩着父辈的肩膀,孙含来个土洋结合的弯道超车,通过聚焦产业塑造IP,又通过IP 赋能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面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把鑫锋音乐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共富景区村庄。孙含于2023 年获得“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入围浙江省“青牛奖”。

图 | 西塘镇民宿行业创业青年金佳悦经营的悦己民宿客栈

丁慧煜是嘉兴市非遗项目脱胎大漆技艺的嘉善代表性传承人,但她却戏说自己是个“搞笑女”。在大云镇丁慧煜的“云漆工坊”,记者看到她手工画制的扇子、杯子、包袋等各种艺术品,件件稚拙纯朴惹人爱,萌萌地透着她的影子。

大学毕业后,丁慧煜回乡创业,成立了嘉善垚品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将嘉善泥塑、脱胎漆器和箍桶这三项非遗艺术融入缪家村,搭建手艺人与社会组织间的桥梁纽带。除了展览展示活动,还开展了文化体验活动300 余场次,参与人数达4 万人次。作为“浙江青年工匠”、嘉善县“十大杰出青年”,丁慧煜正将非遗传承和乡村研学旅游相结合,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文化建设唱响自己的青春之歌。

金佳悦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她就一个人走过大半个中国,并接触和喜欢上了民宿情调。大学毕业,她就回家乡创办了西塘镇悦己民宿。依托西塘古镇景区的资源,经过6 年多的发展,特别是扛过了疫情无客源的严峻考验,悦己民宿的房间数量已扩充到了37 间,全年入住率稳定在80%以上。自2018 年开始,金佳悦配合西塘共青团举办了民宿女主人创业分享会,成为西塘悦己民宿团支部书记,2018 年获得“南湖创星·嘉兴十大创业新秀”称号,2022 年当选西塘镇民宿客栈协会会长,悦己民宿也获评浙江省级银宿单位。

在西塘镇纽扣博物馆,记者采访了盘扣非遗传承青年沈萍。沈萍大学毕业后到西塘镇大舜村(中国纽扣之乡)的一家纽扣厂就职会计,尤其钟爱盘扣。2016 年,成立西塘云农农村文创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启了盘扣的守艺之路。沈萍和她的团队靠着研发设计创新,一针一线做到了年营收上百万元。他们参加上海文博会、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不同类型的展会,在各项文创类比赛中斩获省旅游商品大赛优秀奖、市文创大赛二等奖等。目前沈萍正致力于向高定转型,向高精尖发展。

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张艾嘉,是嘉善人。2022 年,张艾嘉在嘉善姚庄注册成立嘉兴两张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戏剧圈与文艺圈,致力于以长三角戏剧资源带动嘉善县姚庄镇青少年艺术普及,让优秀青年返乡反哺青少年发展。作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艾嘉是由团嘉善县委牵线引进来落户到艺术生态相对茂盛的姚庄镇的,今年内,他们的营收约40 万元。

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地处浙北平原乡村的嘉善,除了稻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自然禀赋,相反,由于周边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吸引,“虹吸效应”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反虹吸”成为嘉善共青团的题中要义,他们扛起“回归嘉善、扎根嘉善、创业嘉善”的大旗,聚拢了一批嘉善有为青年,并呈递增状态,形成反哺家乡潮。

“红领巾路”的N 种走法

图 | 大云新四军北撤纪念碑

在江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记者参观了嘉善县“家门口青少年宫”示范点—江南社区青少年宫,并采访了县青少年宫主任范理坚和江南社区党总支书记陈芳琳。

在“红领巾学堂”板块前,范理坚介绍说:“针对社区青少年实际需求,我们设置了40 多种活动课程。像这一间是我们的围棋教室,这边是古筝教室,这边是软陶教室,这边是尤克里里教室,这边是语言表演教室,多样化打造‘一宫一品’的育人课程,把兴趣活动课程与社区少先队活动相挂钩,让少先队员‘玩中学’与‘做中学’,每年参与人数达2000 多人次,打造10 分钟校外教育‘幸福圈’。”

江南社区青少年宫由团县委、县青少年宫建立,形成“共青团统筹、宫校社合作、队员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模式。

在大云镇红领巾研学小镇,记者以“红领巾路”为起点,仔细走访了“云上记忆”“云上书仓”等地点。大云镇团委书记许昕说:“‘红领巾路’建于1992 年。作为大云红领巾研学小镇项目的起点,‘红领巾路’在升级改造后,增加了红领巾广场、少年儿童运动发展史展示路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争章打卡点。”大云镇共青团借着“红领巾路”打造“一路三营多点”的地域性红色研学品牌:“一路”即“红领巾路(红领巾广场)”,包含“云上记忆”“云上书仓”、大云新四军北撤纪念碑、缪家村文化礼堂、缪家村村史馆。“三营”即云澜湾学军素质拓展营地、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学工食品实践教育营地、碧云花园学农体验营地。“多点”即通过“三营”的研学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研学点资源整合。

在天凝镇洪溪村,记者参观了顾功叙生平事迹陈列室。顾功叙是从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走出来的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是我国地球物理专业的开拓者。顾功叙生平事迹陈列室通过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等印证,展现了顾功叙鞠躬尽瘁、甘于奉献的一生。“现在的孩子喜欢追演艺明星,我们把顾老先生的事迹展出来,是想引导孩子们崇尚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去追这样的科学之星,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人生定位。”洪溪村党委副书记、团支部书记陈佳杰说。

在嘉善,从县城到镇村,处处都是青少年实践教育场所,随处可见少先队的身影,可谓星星之火,燎原嘉善。

“会移动”的“青年人才驿站”

这次采访,记者住在嘉善县干窑镇假日酒店的“青年人才驿站”,这是第一次住进“青年人才驿站”,算是沉浸式体验。

干窑镇人聪明啊,他们称这是“移动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人才需要住时随住,不需要时酒店可以把“青年人才驿站”的标志移走了做普通客房,青年人才需要住时再移动回来。高档又不浪费。

贴心的服务还有很多。在干窑镇群团中心,镇团委书记卞李俊给记者分解干窑对青年人才的“一站式服务”:第一站先到干窑镇“青年人才驿站”,位于嘉善假日酒店和干窑维也纳酒店,有两个站点可以提供短期住宿,这是“到干窑”。第二站是到干窑镇群团中心,为青年提供就业咨询、政策导引、城镇介绍等服务,这是“在干窑”。第三站是商业综合体和共青团影院,这是干窑城镇生活的主要休闲区,青年可以通过“青想码”和志愿积分享受优惠,这是“享干窑”。第四站是干窑魅力西吴欢乐羊村景区,这里为带娃青年群体提供假期外出、周末休闲服务,今年的干窑瓦都音乐节就是在这里举办的,这是“游干窑”。第五站是干窑国际人才公寓,这里给青年群体提供长期住宿,是企业招引人才的主要集聚区,这是“留干窑”。通过这五个阵地的“一站式服务”,组建起干窑镇“青想·嘉”青年服务综合体,为各个阶段的青年提供全面服务,让青年人留在干窑。

嘉善大力实施“善青·乐居”工程,建设四季美庐等青年人才公寓1177 套、善城长租公寓276 套,其中长租公寓面向全社会青年“零门槛”、市场优惠价出租,一套40 平方米带家电家具的单身公寓拎包入住租金仅800 元,入住率超90%。也给短期“漂”一下的青年提供舒适安心的“青年人才驿站”,全城提供6 家酒店的“青年人才驿站”,床位155 个。面向有购房需求的青年,推出“企业人才住房券”“八折福利房”等配套政策,已发放面值合计4370 万元。

“穿”汉服的西塘古镇

婚恋问题也是青年人的头等大事。

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众广场,记者采访了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2 级技术操作钳工、浙江省青年工匠金琪嘉和嘉善复旦研究院的博士后王沪兵。两人均为1994 年出生,都是从外地被吸引到嘉善工作的优秀青年才俊。他们对嘉善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都很满意,但“唯一不如意的就是缺个对象”。

对此,记者采访了开发区(惠民街道)团委书记金晓。金晓表示,青年婚恋问题一直是他们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不久前,他们刚组织青年在开发区(惠民街道)大众广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一场青年交友“亲青恋”活动。在“青恋红线团”小红娘的带动下,20 位青年朋友聚在一起,通过“手机炸弹”游戏进行花式自我介绍,在“123 木头人”“抠糖饼”的游戏互动中,逐渐消除彼此的陌生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金晓说:“开发区(惠民街道)持续擦亮‘亲青恋·善有佳人’品牌,常态化举办青年联谊交友等活动,帮助广大优秀单身青年人才扩大交友圈,找到幸福归宿。”

在西塘古镇,到处是穿汉服的年轻人在拍照。记者采访了两位喜爱和从事汉服工作的年轻人李婉婷和何晓军,他们都在读大学期间自主成立了汉服社,后来受西塘“汉服文化周”吸引,来到西塘,因为策划汉服活动而与西塘镇共青团有了不少来往。不同的是,李婉婷现在除了做汉服策划人还在西塘经营留云记茶楼,何晓军眼下正忙于策划第11 届“汉服文化周”,自2013 年起,他参与策划了10 届“汉服文化周”。对于人们喜欢汉服,何晓军有自己的认识,他说:“我们其实并不是想穿越到古代,只是因为今天生活富裕幸福了,人们可以有多样化的喜欢,喜欢汉服,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西塘镇团委书记张新明说:“西塘古镇景区和‘汉服文化周’是西塘镇的重要阵地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亲青恋’充分依托和利用这一资源,将汉服传统文化内涵与‘亲青恋’活动相结合,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青年婚恋品牌。例如,今年4 月,我们举办了‘青年汉服联谊会’,邀请16 名单身青年男女,以现下比较火的剧本杀为游戏形式,为男女嘉宾制造互动机会和互动话题,增进彼此情感。去年12 月,我们也举办了‘青年汉服集体婚礼’,按照传统明式婚礼的规制,为10 对新人举办了传统婚礼。”

在天凝镇蒋村,金黄的稻田清香扑鼻,两棵千年古银杏树枝叶葳蕤,并肩见证了无数对“亲青恋”的浓情蜜意。爱在嘉善,幸福流溢。

猜你喜欢
嘉善西塘汉服
全国著名散文诗人采风创作活动在嘉善举行本刊主编应邀参加
湛江文学(2023年5期)2023-05-30 03:18:42
游西塘
幼儿画刊(2023年5期)2023-05-26 05:50:42
汉服新“江湖”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4
上台说汉服
浅谈融媒体语境下的多视角创新——以《最奇妙的一日游 看砥砺奋进的嘉善》为例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22
Древний поселок Ситан
中亚信息(2016年9期)2017-01-18 05:50:03
西塘古镇
游西塘
嘉善窑业与粘土资源保护
汉服有礼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