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汶瑾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兰州 730030)
黄河生态治理是兰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兰州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坚持党管水务工作,系统整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文化旅游、景区管理、执法监督等职能,推动黄河兰州段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执法。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兰州市坚持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城市内涝防治作为从源头上进行黄河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谋划水利项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黄河兰州段水质持续改善,干、支流国控与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出境水质综合评价稳定达到Ⅱ类,实现“一河净水送下游”。当前,兰州市着力提升河流防汛能力,加快推进“黄河福道”十大节点支撑性工程建设,持续加强黄河干流防洪安全工程化治理措施,建成黄河干流防洪一期工程,完成城区段河堤应急保护工程等14 项河道检维修项目,使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农防段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
目前,兰州市水环境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调查发现,兰州市现有生态环境部反馈的入河排污口3 022 个,其中,工业排口有241 个,农业农村排口有518 个,城镇生活污水排口有157 个,港口码头排口有29 个,城市雨洪口有1 743 个,沟渠河港和其他排口有334 个。经调查,只有7 个工业废水排口有主管部门合法审批手续,部分地区管网覆盖范围内仍有生活污水直排口;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突出,宛川河、庄浪河、蔡家河等农村地区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较重。由于黄河兰州段干流和湟水、大通河、庄浪河、宛川河等支流的流域面积广、岸线长,存在流域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情况。同时,部分河道的沿线群众对水污染治理缺乏强烈的意愿和深刻的意识,导致一些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部分河道及沿岸存在违规占地、垃圾随意堆放和黄土裸露等现象,破坏流域的水生态。受上游来水水质和特殊地形影响,一旦发生上游水质波动或沟道内异常排污等情况,容易造成断面水质异常,导致突发环境事件[1]。
兰州市老城区排水管网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管径小(300~500 mm),近一半管道的使用时间超过30年,排水管材质量参差不齐,破损老化严重,存在地下水渗入和污水外渗的现象。部分路段存在雨污混流,部分老城区、小街巷和老旧小区存在雨污合流问题。据统计,城区主次干道中约有50%的排水管网存在雨污混流现象,当出现强降雨时,雨水和污水同时流入污水管道,造成管道流量骤增,很容易出现部分路段水井冒水、路面积水的情况。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的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导致一些区域的部分生产生活污水出现直排现象。
兰州市河洪道系从西向东分布有105 条,总长度约为567 km,进入城区段后汇流至53 条洪道系统。其中,黄河南岸有15条,北岸有38条;城关区有26条,七里河区有5 条,西固区有7 条,安宁区有15 条。这些洪道部分直接汇入黄河,部分流经南岸3 条古河道(南河道)后也汇入黄河。洪道将兰州市城乡切割得支离破碎,其中多条洪道中上游段位于城乡结合部,两侧建筑物众多,部分建筑物紧贴洪道的边缘布置,部分建筑甚至占据蓝线空间。
兰州市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目前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 321 处,受威胁人口约为21.79 万人,其中,多数地质灾害都是汛期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兰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300 mm 左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黄河兰州段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2019年,汛期连续23 d 黄河水流量在3 000 m3/s 以上;2020年,黄河水流量在2 500 m3/s 以上的天数达到63 d,3 000 m3/s 以上的天数达到23 d,最大流量达3 640 m3/s;2021年,最大流量为1 950 m3/s;2022年以来,最大流量为2 330 m3/s,其中有6 d 瞬时流量超过2 000m3/s,洪峰对河道、河岸、景观设施、水上交通和旅游安全影响大。
坚持党管水务工作,持续深化水务体制改革,系统加强党对水务工作的领导,确保在新的体制机制下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实现新提升。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完善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设计和黄河兰州段全流域规划设计,做好保护黄河的统筹规划与一体设计[2]。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动态推进跟踪落实。
持续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深入开展黄河兰州段工业污染企业和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协调推进历史遗留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取得排口设置审批手续,对于取缔截流的污水排口和需要新增的雨水排口,及时更新底数,强化动态监管,确保2025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以加快推进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依托,全面改善城市黑臭水体状况。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和规范化运营,推行科学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加强农村小型河流管理,定期清淤疏浚,保持河道畅通,防止污染物积聚和泥沙淤积,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建设农村垃圾收集站和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农村居民将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并采取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如分类处理、焚烧或填埋。同时,推行改水改厕工程,普及改建卫生厕所,改善饮水条件,减少农村污水和粪便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城镇周边建设污水管网,将农村污水收集并引导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人口较少、分散的地区,可以选择就地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如生态化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等,以降低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建设垃圾收集站和转运设施,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转运到合适的处理场所,避免垃圾在农田、水体等地方乱倒乱放,减少水环境污染风险[3]。要一体推进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岸上岸下协同推进水污染防治。
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小街巷整治等工作,统筹长期建设工程和短期应急工程,加快推进主城区雨污分流应急工程,进一步完善排水管网系统。结合规划道路建设配套新建雨污水管道,对管径偏小、管道老化、结构功能缺陷严重的进行改造更换。重点选择积水严重的点位,优先建设黄河排放口至积水点段雨水管道,解决积水内涝点积水问题,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引进专业化运维队伍和技术力量,加强排水管网养护和排水防涝队伍建设,提高排水设施的专业化管理养护水平。加强巡查管护,杜绝偷挖私接、雨污混接和排水设施的不合理迁改,严查因私接乱建、违法排放等导致堵塞和破坏市政排水设施的违法行为。
要加强重点堤防及控导工程建设和维修管护。以攻坚突破“黄河福道”十大节点支撑性工程为牵引,加强河道设施的修建和改造,以确保河道的安全和稳定。同时,注重沿岸绿化和美化工作,植树造林,修建步行道和休闲设施,提升河岸景观品质。针对湟水、大通河、宛川河等河道,延伸治理范围,重点修复河道生态,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并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加强违建拆除,清理河道和沿岸的违法建筑,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加强垃圾清运,治理河道垃圾,保持河道的清洁和整洁。坚持把洪道治理作为治理黄河水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的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把城市边缘地带洪道纳入治理范围。要建立健全洪道治理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督机构,加强对洪道治理工程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渠道治理成效。
按照“北上生态发展、东进生态创新、西固生态转型、南屏生态保护”空间策略,加大全域生态要素保护力度。在防护林带建设中,注重保护和恢复黄河兰州段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原生态,注意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和培育当地的植物物种,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要抓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城市机遇,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黄河兰州段湿地,并栽植符合湿地区域情况的植物,增加湿地的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
要推动实施永登县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加固水库大坝和蓄水池,并对工程进行防渗处理。同时,要加强对水库大坝设施运行情况的监测,以提高水库的安全性和监测能力,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汛情。要进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升级改造,特别是在黄河干支流防洪及山洪灾害防治方面,要加强包括堤防、闸门、泄洪渠等在内的防护设施的建设,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同时,着力升级防汛指挥平台,提升指挥决策能力和应急响应效率。要建设市级水利视频云平台,整合和集成市域内水利视频监控资源,并通过搭建视频云平台,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坚定落实“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坚持制度节水、模式节水、机制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并举,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管控,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潜在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不同用水对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要统筹协调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的配置,促进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要及时调整行业用水定额,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强化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对区域水资源实行监测预警。要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构建兰州绿色产业体系。
当前,兰州市黄河生态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水污染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排水设施基础薄弱,城区河洪道治理不完善,城市地质灾害严重,国土绿化任重道远。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水务体制,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补齐排水设施短板,加强河洪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防汛减灾力度,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市域内水环境的良好发展和黄河水体的健康,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