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朝,王元地,孙沛竹
(1.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而后,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抉择,对今后积极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措施[3]。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十分明显,在创新投入—产出、需求、价值、组织等方面已经占据主体地位[4]。然而,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形成,企业参与制定创新政策依然受限[5]。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功能特征与实现机制,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整体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各个主体、要素相互协调,全方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研究包含在整个企业创新系统中。
陈傲等[6]认为,在开放创新条件下,创新系统各主体的差异化定位与交互协同能够对创新产生影响。于春海等[7]研究证实了企业技术创新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的。陈建辉[8]强调,要全方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系统性,学者们对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实现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且展开了测度[4,9-10]。杨伟等[11]从投入、执行、产出和应用等4个方面对我国30个省(区、市)企业创新进行分析。王瑞琪和原长弘[9]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可以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需求、价值以及组织和决策等行为视角予以分析。迟国泰和赵志冲[12]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4 个维度出发,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众多要素中,决策主体占据了基础的、重要的地位[4]。李垣和汪应洛[13]研究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与其他机制联系密切,决策问题是其他机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从价值链角度看,技术创新决策活动作为技术创新活动链条的前端和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整体谋划的环节,在企业技术创新功能系统中具有决定其他环节成效的特殊功能[14-15]。
已有研究虽然取得了诸多具有创见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第一,由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问题是在中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应在中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推进的大背景下全面阐述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内涵和功能。第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不是仅从企业侧推动就能实现的,而是应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等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的影响因素及建设对策。
技术创新决策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自身发展愿景,从企业的现实能力出发,做出技术创新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决定[7]。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则是指企业自身是技术创新决策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决策过程是企业自主、自愿的市场经营行为[9]。
创新决策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环节[9]。自主决策是企业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经济组织的基本前提。同时,企业能够独立开展决策并对决策的后果负责,使企业能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以及政府的政策调控,为建立市场与政府协调运行机制提供现实载体[16]。
从技术创新决策在企业总体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战略谋划是企业总体战略谋划的底层逻辑,是决定其他谋划方向和效能的基础性谋划[17]。从这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决策是企业决策的核心构造和深层基础。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建设的理论问题和驱动机制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日益渗透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时代[2]。与此同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开展技术创新的内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数字化转型时代下的技术创新更加强调消费者参与,而企业作为消费者的直接对接主体,其技术创新决策正在逐渐从内部知识导向向市场需求导向过渡[18]。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研究重点考察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功能特征和驱动机制,即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社会经济功能是什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孙福全和陈宝明[19]认为,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制度、统计和功能等3 个层次的特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参与人,其地位特征代表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合法性,即制度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活动和产出主体[19]。投入、活动和产出可归纳为企业的基本行为。统计特征也即企业创新的行为特征。功能特征是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从“决策主体”的概念出发,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具有3个层次的特征:联结功能特征、行为特征和地位特征。
从决策功能目标及其实现的角度看,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核心功能是对全新市场需求的创造、潜在需求的发掘、有效需求的识别以及满足需求解决方案的选择[20-21]。企业作为社会新的创新需求的生成者、创造者和满足者,其技术创新决策具有明显的需求驱动特征[22]。也就是说,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并满足需求,既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落脚点。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是社会创新需求和社会创新供给的第一联结点。
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更多地关注企业如何在早期发现消费者需求和怎样快速满足这些需求[19,22]。企业往往被当作需求的被动适应者和需求的滞后满足者。然而,在创新引领的新经济时代,更多的消费需求是由重大技术变革所引发的[23]。重大技术变革产生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消费领域,生成全新的社会需求。因此,创造需求、引领需求成为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乃至整体决策的核心内容[24]。企业必须建立早期发现、诊断识别能够创造市场需求的技术变革和环境变化,进而实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的“市场需求创造—响应”机制。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创造—响应机制越完善,企业自身的创新效率就越高,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就越快。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市场需求创造—响应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外生有效需求的筛选识别和早期发现;二是对内生创造需求能力的评估以及创造需求方式的选择。外生有效需求的早期发现使企业能够率先适应新的消费潮流,抓住市场机遇[21,25]。内生创造需求是指由于消费者对重大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新的消费模式未产生认知,企业可以通过将这些突破性技术转化成全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形成新的消费领域乃至创造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20,26]。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是将突破性技术创新转化为新的消费领域和商业模式的重要环节。
从技术创新决策的生成机制看,内在需求驱动、自主自愿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基本行为特征[27]。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乃至市场经济主体的基本标志[28]。企业自主决策并承担决策所产生的市场风险,享受决策所带来的市场效益,是企业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经济组织的基本标志。从这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决策是由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所驱动且自主自愿做出的抉择和安排。
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对市场变化做出有效应对,必须建立完善的战略决策机制,其中包括决策流程的规范化、决策依据的科学化、决策手段的现代化以及决策方案的可操作化和实用化等[29]。决策流程的规范化是指决策过程按既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防止拍脑门决策,克服个人主观决策的倾向。决策依据的科学化和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是指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活动。决策方案的可操作化和实用化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方案在现实中可以落地,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决策信息搜索与利用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功能实现的前置性条件[30]。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必须具有技术创新决策的信息搜索功能,也就是具备对市场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政策信息以及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进行广泛和深度搜索的能力,并能够对搜索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具有用户导向、过程开放以及快速柔性反应等特点,由此要求技术创新决策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超前做出战略部署且方案柔性可调等特点,以适应乃至引领整个创新过程[31]。这样,企业就必须从决策机制、决策工具、决策内容、决策执行等方面重新构建技术创新决策体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创新生态系统条件下的发展需求。
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功能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要件[32]。技术创新决策环节往往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产生、技术创新投入的方向和规模、技术创新组织方式乃至效益和价值的实现路径等。因此,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揭示转型时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主要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
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演化的角度看,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是一个综合考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知识创造和转化能力、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能力等,进而统筹协调,做出系统性决定的过程[12]。由于决策行为是技术创新行为链条最前端的环节,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功能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功能体系中具有前端驱动和影响整体的特征。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33]:一是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竞争环境;二是体制机制和政策因素;三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愿景与现实能力。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然而然就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但前提条件是市场机制完善,且企业自身的决策功能健全。也就是说,市场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不规范竞争,以及政府不对市场进行过度行政干预等,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开展自主决策。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29],市场机制建设尚处于攻坚阶段,部分行业(产业)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垄断现象和不规范竞争行为;不同层级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或多或少地会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干预,从而影响企业的自主决策过程。正因为如此,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的确定才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政策议题[3,9]。
从市场竞争视角看,我国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
一是我国市场的自由进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部分行业仍然存在某些企业不能够进入而另一些企业垄断经营的状况[4]。垄断经营必然带来垄断价格确定和垄断利润生成。非市场因素对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影响,导致难以通过价格机制倒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从而消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发展的动力,进而使产业发展缺少应有的创新活力。
转型时期,我国市场部分产品的价格形成还具有非市场因素定价的特征[29]。价格信号不能有效传递市场需求状况,进而导致不能及时引导企业的创新方向。同时,不正当竞争的存在,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尚未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价格信号不能有效传递消费者和厂商对创新的真实需求,使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市场坐标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
二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创新资源还集中在中央直属企业或者地方国有企业,创新资源的流动性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29]。同时,国有企业除了承担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承担部分社会公共职能,其技术创新决策可能受社会公共目标的影响。政府往往通过一定的渠道影响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同时,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之间角色互换也往往使政府的行政方式和决策机制体现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中,或者通过企业与政府的政治连带关系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
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路径乃至实现空间。市场竞争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激励企业在特定的方向上进行创新,并决定企业努力的实现程度。因此,市场的自由进入以及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
体制机制和政策因素主要体现在我国如何通过体制机制重建,提高行业的准入水平,建立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有效规范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切实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产生正向的激励[24,34]。
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的角度看,政府的行政方式还有待改善,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还有待全面优化[25,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体系完善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对地区生产总值、创新园区建设以及知识产权宏观统计等指标增长的追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努力的方向[3]。如果企业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增长,或者是为了完成地方经济的生产总值指标而开展创新决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市场需求的引导,从而使企业自身的决策具有行政驱动色彩。这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深层原因之一。
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的确立不单纯是企业自身行为的调整,也是政府功能的调整和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是企业和政府关系的重建。也就是说,企业和政府应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重建两者之间的关系[36]。其中,包括政府对市场进入管制的放松、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的完善、对不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理,以及政府逐步减少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直接干预等。
企业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其能在何种程度上,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对新需求的创造和对市场已生成需求的满足。企业自身能力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企业的知识基础[37]。企业的知识基础是企业创新的资源条件和底层逻辑[26]。知识基础决定企业技术搜索的深度和广度,而技术搜索的深度和广度则决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质量和数量。二是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对新市场的开拓能力。已有的市场影响力和对新市场的开拓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物质技术条件[14]。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开拓能力是企业创新成果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载体,是技术创新获得市场回报的基础条件,也是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基本要素,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生成和功能实现发挥作用[38]。
除自身能力因素外,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也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部分企业还未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同利益方的相互制衡、有效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主体地位形成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完善的内在驱动力[16-17,38-39]。企业持续旺盛的创新需求不断驱动企业完善内部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使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形成良好的需求情景。其次,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质量决定企业对外生市场需求识别和判断的前瞻性和准确性[29]。具有远见的需求识别和判断能引领企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进而有效满足需求。技术创新决策往往决定着企业内生技术创新需求创造的能力及企业对突破性技术变革的把握,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和实现方式的选择,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实现的效能。
首先,技术创新投入是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40]。如果企业没有高强度的持续创新投入,那么技术创新决策就会缺少现实的行为空间,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创新投入使企业的创新资源基础得到增强,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化选择更加多样。其次,从技术创新决策与技术创新投入的角度看,在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是有限的[41]。因此,企业必须选择并实施最佳(优化)的资源投入方案。作为资源投入方案的顶层设计,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往往决定着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的实际规模、方向、结构等。从这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是技术创新投入主体的前置性条件。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主体地位的形成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形成的组织保障[36]。只有构建起高效运行的创新组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才有坚实的组织运行依托,创新决策才能被具体落实。其次,从广义的角度看,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是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的制度化和程序化体现。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是技术创新决策的执行者。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方向和质量决定执行的方式、力度和效果[24]。现代技术创新决策的柔性化要求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机制必须具有生态化、学习型、高度适应、快速反应等特点。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功能实现逻辑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决策是技术创新组织执行的前端,而技术创新组织执行又是技术创新决策的后端,执行结果是技术创新决策重要的反馈机制。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价值主体地位形成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即企业技术创新价值主体地位形成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引导力量[15]。其次,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非仅仅体现于创新投入、决策和组织实施,还体现于企业技术创新要产生的实际效果,即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实现技术上的突破,通过核心技术的产业应用实现价值的创造和获取[42]。技术创新决策往往决定着技术创新信息搜索的方向、范围和深度等,进而影响技术研发的成效、价值创造的空间以及价值分配方式等。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是一个关系复杂的行为系统,各种形式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协同运行,从而决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功能的实现路径和实现程度。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的确立并非单纯的企业行为,其既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结构决定,又受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社会环境约束。因此,要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结构优化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外部环境建设双重维度,探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和政策机制。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确立的关键是重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而言,应从以往直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向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社会环境转变,从资源供给型向创新需求引导型转变。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与其他机制联系密切,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其他机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技术创新决策作为技术创新活动链条的前端,其在企业技术创新功能系统中具有决定其他环节成效的特殊功能。本研究通过梳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功能特征与实现机制,对于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企业应准确评估自身及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能力,了解企业所处竞争环境,进而准确判断自身所处市场竞争地位,在制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同时,抓住数字化转型契机,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精确识别消费者需求,加强客户关系建设,进而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政府应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范围、参与比例及话语权,打通企业参与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渠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在制定国家重大创新政策的过程中,不仅通过市场反馈的方式,而且通过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等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
最后,协调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由需求、投入、组织、价值和决策等5 个方面构成。其他四方面主体分别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形成的内在驱动力、物质基础、组织保障和重要引导力量。协同发展企业各方面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巩固、深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