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造物的身体维度及当代价值

2023-12-21 02:52:25刘婧羽郭勇健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造物中华身体

刘婧羽 郭勇健

身体是理解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关键,传统造物艺术必须以身体为媒介,在具身活动中不断展开。从身体出发,中华传统造物的核心是一种以身体为媒介的体验感知活动,表征着人作为完整自足的生产力,呈现出富有人性的生存状态。一方面,身体是传统造物知识体系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造物活动也必须依托于身体的作用力,在劳作过程中召唤身体的投入。这种凝聚在传统造物中的身体维度,为重估中华传统造物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新的视域。从身体视域出发,中华传统造物活动唤醒了现代人被悬置已久的身体感知,恢复了现代人类的身体与世界的积极联系。

身体现象学;中华传统造物艺术;身体感知;当代价值

引言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结晶,其不仅作为物质生产方式而存在,同时也以文化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对中华传统造物的研究,不仅要从器物层面着眼。同时,也需要挖掘中华传统造物产品背后的文化语态。身体现象学中的知觉、体验等概念,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学理性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哲学思想依据。在身体哲学的视域下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核心并非聚焦于作为物质载体的手工艺品,而应将传统造物看作动态的在身性活动。身体在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技术习得、实践生产、审美欣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华传统造物知识生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造物艺术劳动生产的工具和审美欣赏的媒介。正是在传统造物中对于身体之维,使其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价值。

当前,人们日益从日常身体劳动中解放出来,面临如何造就自己重新获得身体感知和生活意义的问题。传统造物艺术则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空间,在日常生活领域生成一种起调节和补偿作用的审美机制。作为一种贯通古今的具身技艺,以鲜明的身体属性成为现代社会中保存和强化身体感知、重获生活记忆的最佳形式,让现代社会中麻木与悬置的身体重回生活世界。

1.中华传统造物研究的身体视域

通过身体与物的不断联系,人与外物发生了关联。“身体面向这个世界,要自发地和世界、他者建构关系,与其融为一体,而不是和它们对立。”[1]身体哲学视域下传统造物艺术是人与物互动的过程,是人通过身体与世界对话的过程。因此,对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解读应该从身体出发,从人的维度出发,以身体劳动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人自身及人与世界之间的文化关系,从而探讨传统造物艺术赋予人自身的真正意义。

1.1 中华传统造物的概念界定

“造物”是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词汇。“造”从词源学上看,以两种释义最为集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造的解释为“造,就也。从辵告声。”[2]在此“造”和“到”同意,有造访,去往,到访的含义。第二种解释将“造”通“艁”,《尔雅·释水》里“造”用于“天子造舟”中,即是指将很多条木舟连接起来渡过洪水,这里的“造”即是制造之意。“造”与“物”连用,最早可见于先秦典籍《子夏易传》中“雷雨动而满盈,造物之始也”[3]。此时造物则指开天辟地之事,是创生万物的过程。在《庄子》中“造物”一词也被频频提及,如大宗师篇中提到“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4]。陈鼓应将造物者注为“道”“造化”,是对于自然造化、自然规律的一种哲学认识。可见,先秦时期对“造物”阐释多为“天造”之意。当人类还在生存初期,谁发明了火?谁率先使用陶器?诸如此类的疑问围绕着古人,当不得其解时,便创造出一个造物主来解决困惑。“造物”一词,也代表着一种如何看待自然造化的世界观。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5]在此创物即是造物,此段话说明世界上的所有器物都是最有智慧的人创造的,而后世的手巧的人遵循着制作方法将其传承。由此段记载,能够得知“造物”的含义已经从神转向人,从抽象的自然造化转为贴近生活的物品制造。此观点,在汉代逐步得到认可,并不断发展定型。当下,中华传统造物的含义承续先秦典籍之观念,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特指通过一定的工艺和技术手段,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生产技艺。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从最初的仅侧重功能性的生产实践活动,逐渐与艺术相融合,使对象在造型、图案、装饰等多方面具有美感,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形成了完整的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

中华传统造物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当前对中华造物考察主要依存于两部分中。一部分,记述于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相关文献著述。中国古代基于丰富的造物实践经验,产生了一批有关造物艺术的经典著作,为我们考察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提供了文字参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有关传统造物思想的第一部详细著作。此后再到明清两代有关造物思想的著作逐渐增多,出现了宋应星《天工开物》、黄成《髹饰录》、文震亨《长物志》、周嘉胄《装潢志》、高濂《燕闲清赏笺》、计成《园冶》、袁宏道《瓶史》、李斗《工段营造录》、朱琰《陶说》、丁佩《修谱》等。这些著作典籍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中华传统造物的哲学理念、美学思想,成为我们今天研究造物文化时可以参考的资料。另一部分,则潜藏在民间手工造物艺术中。在民间造物活动中不断演化传承,在一代代的师徒传承中不断演化,以手工艺的形式留存至今,形成了独立于文字之外的知识体系,留存在每一代工匠的头脑与身体中。包括造物材料遴选的方式、具体制作技艺和工艺流程等。以个体化的方式留存和揭示了中国古代造物文化。因此,这二者分别在文字和非文字的层面构成了的传统造物艺术的知识谱系,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传统造物可借鉴的重要资源。

1.2 身体哲学介入中华传统造物研究的可能性

中华传统造物研究不仅是一门“物的学问”,还是一门“人的学问”。造物是人类以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包括双手为中介,与“物”对话,以塑造人类世界。它不仅是传统社会手工制作的智慧及文化活动,而且是投身于生活与生产的实践行为。工具、家具、房舍、青铜、陶瓷、刺绣等那些传统造物,无不具有鲜明的“手工性”和“在身性”的特征。因此,中华传统造物研究除从形式、材质、技艺、功能、文化等传统学术视域展开外,身体美学特别是身体现象学的视域开拓出传统造物研究的新思路和新领域,揭示传统造物所蕴含的身体美学方面的价值。

身体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先决条件,是生命的本源。身体形成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最初视角,或者说,它形成了我们与世界融合的模式。[6]因此,立足身体、关注身体、研究身体,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逐渐达成了共识。20世纪后半叶以来现象学大兴,现象学哲学颠覆了理性至上的既定思维程式,通过还原和悬置的方式解释各种经验本质。在现象学视野中身体处于中心地位,人的主体知觉处于中心位置,是建构一切的基础。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将人定义为“在世界中的存在”,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先于一切认识,认识是在人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方式。胡塞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认为身体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身体是所有感知的媒介”,使身体在思想史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意义。梅洛-庞蒂继承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哲学的还原及胡塞尔的身体性观念,建立起一种筑基于身体主体之上的身体现象学。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体系中,身体并非仅作为肉体而存在,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包括肉身、意识,甚至身体所存在的环境,是有知觉、能动的有机体。这种对身体整一性概括打破了自笛卡尔以来主体与客体、身体与物体、身体与世界等一切具有二元论的概念,还原了身体与世界、他人的固有关系。现象学研究方法“让人看到主体与世界、主体与他人的联系,而不是像传统哲学所做的那样求助于绝对精神来解释它”[7]。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回到身体本身,回到身体的原初体验中,身体及世界的原初意义才得以显现。这为我们看待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和参照系。

当前,对中华传统造物的学理性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层面,艺术学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中华传统造物的研究重点不尽相同。在艺术学领域中,多将中华传统造物定义为工艺美术,从结构形态、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侧重对中华传统造物器物的记录与描述,研究重点多在器物视觉表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则将中华传统造物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置于民俗事件之中进行剖析,将中华传统造物产品与生活中的信俗、礼俗相联系。其研究对象虽从中华传统造物器物扩展到了中华传统造物者行为,关注到了传统造物行为中造物者赋予器物的文化意义,但其研究仍是单向度的,仅关注到中华传统造物过程中人赋予物的意义,而未能探询中华传统造物过程中人与物的互动,及人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生存空间。费孝通在《怎样做社会研究》中认为,“以前对手工和手工造物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手工造物的制作方法上,一种侧重于将手工制造看作民族文化研究的线索。但更为重要的是手工制造物与应用者生活上的关系:它一方面是人类借以适应自然以谋生存的工具,而同时却限制和规定了应用者的生活方式”。[8]传统造物艺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依托于现实生活而存在,也让它应该重回生活本身。关注在介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中华传统造物行为过程,以身体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将中华传统造物所涵盖的庞杂的事象及对象,统摄在身体的统一视域中展开。身体不仅可以成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认知的起点,同时也可以为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中华传统造物提供共同的理论根基。

2.身心感知与在身实践: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身体维度

身体是中华传统造物活动的重要支点。以人为主体、载体的传统造物活动中,身体具有第一物质性,此外任何与传统造物有关的材料、器具、工具、配饰、物件等,都是人为、再生的,只有通过人与人的身体方能转化为有用之物而存在。中华传统造物以身体为媒介,围绕造物者的身体展开的身体技艺、身体技术、身体经验、身体行为,形成了具身、活态的空间。身体是我们理解中华传统造物的一把钥匙。

2.1 习得:身体作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知识载体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将世界定义为“被感知的世界”,认为身体体验是获得世界统一性和完整性认识的唯一渠道。“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理解力’的一般工具。”[9]在梅氏看来,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不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身体的意向性活动。在这种意向性活动中,身体活动与世界感知形成了原初统一。一切行为活在身体感知中,敞开来一个世界,揭示了事物和他人的存在。“知觉首先不是在作为人们可以用因果关系范畴来解释的世界中的一个事件,而是作为每时每刻世界的一种再创造和一种构成。”[10]每一次身体与外物接触行为,都将扩大知觉范围,这既是对于世界的感知,也是在对世界的感知中丰富和完善对自我的认识。

从身体感知出发,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不仅是单纯行为活动,而是以身体为基础的感知活动。造物活动通过双手来实现,在行为过程中以双手为核心的身体感知占据重要地位。周宪认为“在手工艺实践中,蕴含了一种丰富的‘触觉想象力’”[11]。在造物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内化为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具身技艺。正是在基于身体感知的造物活动中,形成基于身体感知基础上的手工认识论。人们通过身体体验形成对物的感知,对造物材料质地的软硬、轻重、干湿等材质进行判断。如陶瓷制作过程,手艺人通过身体感受泥质的软硬,以选择适合烧制的泥土。在烧制的过程,火候、温度的把控也与身体息息相关。手艺人并非用机械化的温度计,而是通过观察水蒸气变化感知温度。身体成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度量工具和计量尺度。《考工记》中曾多次提到“身长八尺”,并由此作为器物尺寸和比例确定的依据。如制车时,“人长八尺,崇干戈四尺,谓之三等”[12]。以身体为基础的计量单位,呈现出人与物、身体与物的关系。物的尺寸与人的身体并非孤立而存在,而是具有合理的关系,这个关系即是人的尺度。传统造物中身体的姿势、朝向、力度都是以人的身体为依据的,很难如今天的科学一样能够进行量化测量。

因此,中华传统造物技艺中的知识体系,多是由身体对世界的感知活动而生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者帕梅拉·H·史密斯《工匠的身体:科学革命中的艺术与经验》将工艺定义为“具身性知识”。在他看来,手工制造者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他们自己的身体息息相关。“他们在自己的作品和艺术作品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确定性存在于物质和自然中,只是可以通过感知和体验自然的特殊性来获得。”[13]手艺人在造物活动中身法、手艺,是在反复感知、切身体验中习得,内化为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具身技艺,形成依托于身体的认识论。手艺人的知识体系中,传统造物艺术中所蕴含的造物智慧难以通过文字书写留存,只有在经年累月的身体实践才能得以留存和创造。身体技艺一旦习得,就成为手艺者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身体劳作中,复杂知识系统内化为无意识的身体直觉,经过无数的操练,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具身知识。

2.2 对话:身体作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生产工具

依托于身体的认知论是中华传统造物艺术实践的知识基础,造物实践只有以身体为媒介才能不断展开。因此,传统造物艺术的实践活动同样是具身性的。传统造物活动以身体的综合实践统合身体各感官,造物过程即是身体与物的对话过程。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以身体为核心展开运作,身体内蕴的力量是造物实践的唯一能量来源,抛离身体造物活动将无法进行。造物以手为基础,但并非手的单纯运作,而是由手这一媒介联动全身,使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充分调动,达到聚合的整一状态。正如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所形容的“在这个时候,身体摆脱其离散状态,聚集起来,尽一切手段朝向其运动的一个唯一的终结,而一种唯一的意向则通过协同作用的现象显现在身体中。”[14]手打铁锅、葫芦雕刻等中华传统造物活动中,工匠借由手的技艺,牵动全身各部分,身体各部分伴着技术的需要逐渐舞动。手是连接身体各个器官的枢纽,身体前进与后移,四肢伸展与收缩,肌肉发力与松弛等,在手的统筹下相互配合,相互联系。身体各个部分受到人意识的支配并直接贯穿着人的意识指向,建立各方面之间的联系,达到如庄子庖丁解牛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功用。

传统造物活动,实际上是造物的过程是人与物不断对话的过程,是人通过以身体为依托进而改造外物的过程。传统造物活动在身心具动的过程中不断将外部事物逐步纳入身体丰富性之中。通过身体的协调运作,一方面作用于“物”,一方面又连接着作为身体一部分的手,从而达成了自我与世界的连接与互动。“只要身体产生来行为活动,旁边事物都会以身体为中心展开,那么事物就构成为身体的一个零附件,或者为一种拓展,事物嵌入到肉身,成为它丰富性的一个部分。”[15]中华传统造物活动经由双手实现对物的改造,通过身体直达至物,与物展开对话。双手与物对话过程中,原本自然的物赋予人性,使其成为能够为人所用的人化之物。

美国社会学家桑内特在《匠人》探讨技能的发展时认为:“所有的技能都是从身体的实践开始的,哪怕是最抽象的技能也不例外。”[16]在身体灵活自如的活动中,综合地显现出人的主体性。中华传统造物者不断完善自身,手脑并用、身心具动,感受物质创造所带来的快乐,感受身体劳动给人带来的欢愉。中华传统造物过程中手所呈现的活动性、所施展的作用力,统合在具有生命力的身体中。人和物因为身体的连接,形成了一种互为表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传统造物活动中,既是人从身体到物体的延伸过程,又是物从自然物到人造物的改变过程。这一关系中,物我进行着连续的交流与互动,并彼此促进。

2.3 存在:身体作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接受媒介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接受体验中,身体同样处在接受与欣赏的核心位置。相较绘画、雕塑等纯艺术“凝神静观”的审美方式,中华传统造物的欣赏,不单是对物的凝神,更极力召唤全身心地融入,在具身参与中形成动态场域。“不同于精英艺术的分离式、对象化的审美方式,它是一种融入性的审美”[17]。接受体验需要审美主体以身体为媒介才能完成,召唤着身体的投入,以全身心融入一种动态的活动中,形成一种连续性、整体性的体验。

中华传统造物的欣赏与接受是一种无距离的、投入式的,必须要将身体在诸于践履活动之迹,以一种“用身体感受 ”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完全把握。美国美学家阿诺德·贝特林在《艺术与介入》一书中提出“介入美学”的概念,倡导一种与分离静观审美相对的审美方式。他将创造者、对象、表演者、感知者四个要素所组成的情境称为“审美场”,各种力在审美场域中相互角逐、相互弥合。“所有要素以连贯的、交互作用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以构成一种统一的经验。”[18]昭示着知觉的一体化与审美经验的一体化,而在此之中最关键的则是身体的介入。在此过程中,身体体验已经处于与事物的一种有机联系中了,“我”并非在单纯欣赏一个物象,而是在一个现象场中获得感知。传统造物艺术的接受体验也是如此,不单纯是一种对象性的审美,而是一种情境性的审美。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欣赏接受过程,是以身体介入的方式重新体验人与物原初感知的过程。造物者将自身生命形态的融入,使传统造物艺术凝结着造物者的生命化时间,反映出造物者的切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实践。对陶瓷器皿、印染织绣、儿童玩具、窗花剪纸等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接受体验是在亲手触摸、把玩甚至参与的过程中。身体的直观感受使欣赏者循着这些物件参透造物者的心灵与生活,充满生命力的身体及其所处的环境变成了感性欣赏的场所。在身体体验中,欣赏者被引入造物者所创造的生存空间中,沉溺在对象中,感受物件中所蕴藏的物我、身心的和谐与平衡,体验在物件中凝结着的生活图景、生活方式和生活记忆。

正如卡尔·米切姆所言,手工造物既是技术客体,同时又“揭示了世界某些特殊部分的全部深度,本质上是以某种方式依存于世界。”[19]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人性身体的创造性发挥,以感性方式恢复物我关系和谐。以此,中华传统造物的接受空间是超出的单纯审美空间的人的生命空间,在生命空间中欣赏者以在身体验的方式感知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和人生状态,抵达生命的本真。

3.身体视域下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当代价值

近百余年来中国从未停止过追赶现代化的步伐,在这一进程中,中华传统造物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技术革新和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后,是文化消失、劳动碎片化和人的异化问题。自法兰克福学派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进一步的批判。与此同时,恢复和发展传统手工造物的努力也蕴含其中。19世纪欧洲进行了手工艺复兴运动、20世纪初日本民艺运动以及当前中国的传统工艺、传统造物保护工作,都代表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下对传统造物的追思。当下,中华传统造物的价值在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下不断显现,身体视域也为当下中华传统造物的价值重估提供了新的契机。聚焦于技术理性导向的身体异化,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以身体一体的生命活动构建起感性的乌托邦,以生活技艺的形式搭建起身体的庇护所,使悬置的身体重回生活世界。

3.1 以具身实践延续留存至今的生活技艺

中华传统造物的价值不但在于精美的艺术产品或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工艺本身,而且在于传统造物以身体为媒介所表现出的生活智慧,即其中所蕴含的生活习俗、人生态度等人文内涵。人造物以物化的形式承载和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社会伦理风俗以及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是见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载体。[20]造物活动作为精神文化的物化与日常化,更多地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具世俗性与日常性。借助物的创造和使用形成了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本就是精神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一件日用品中所包含的文明往往比文字更为生动和直观。”[21]中华造物艺术是中华文明别样承载方式,从生活器物的制造中展现出中华民族每个时代、每个地域所形成的独特价值观。这种内嵌于传统造物艺术中的文化形态很难被剥离,其大多以隐性知识存在,而身体正是隐性知识的载体。

人们还经由身体最初的行为达到转译,通过身体的行为来构成一个包含在身体周围的文化世界。每位手艺人都在造物过程中留存着具有独特性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的手艺人面对相同材料、相同工序时,会展现出自己所特有的生活诀窍。从艺术创作角度看,每位手艺人在造物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协调与合作,都在长时间的操演和创作中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每个手法、作品中都蕴含着鲜明的个人特征。这种手艺人本身所总结出的经验、发展成的风格是十分重要的人文资源,同时对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与文化的留存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生活的智慧都以隐性知识存在于手艺人的造物活动中,即其只有在以手艺人为主体的造物活动中才能得以留存和保护。

对传统造物艺术来说,手造者在长期的身体劳作中形成一种难以言传的具身知识。具身知识只能呈现于具身的劳作过程中,脱离了身体的媒介和载体,这种具身知识也就丧失了意义和价值。因此,中华传统造物的传承方式为师徒间的直接传授。师傅在造物过程中,以身体为媒介示范身法、手艺。学徒也在观察师傅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操演,将其内化为符合自身素质的技艺。传统造物艺术正是在一代代人的身心实践中,留存和延续着从古至今的生活智慧。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是一种容纳着情感、技艺与身体体验的生活文化,只有在以身体为核心的生产实践中它才得以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造物的保护对象并非仅聚焦于作为物质载体的手造产品,而更应以手工艺者身体价值显现为核心,保护和发掘手造所独有的身体性生产方式,保护围绕手艺人的身体而形成的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

3.2 以身体体验抵抗现代社会中的身体异化

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转型,当下的文化和社会被“消费社会”“信息社会”所概括。科技方式进步的同时,随即带来的是感知方式弱化和注意力的分散。现代生活中机器生产方式占据了绝大部分,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身体劳动,加速了人们身体的退化。生产力的提升所带来的,是技术对身体劳动的征服。在脱离身体劳动后,人们更多地沉溺于物质享乐之中。由身体的感知缺失所造成的精神涣散,造成了诸多个人与社会的遗憾。美国身体美学家舒斯特曼在《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中认为大众传媒带来了娱乐方式的变革,在这种变革中各种娱乐手段制造了煽情的感觉主义和更极端的震撼手段。在此,身体愉悦逐渐被剥夺了,我们的感知习惯逐渐被改造。“这些改造方式在激发感知和满足刺激的同时,逐渐削弱了我们保持安静、平稳和持续注意的能力。”[22]在舒斯特曼看来,身体自我意识所带来的身体反思能够应对这些问题,在被过量的感官兴奋所过度刺激时,切断它们以避免伤害。

中华传统造物所蕴含的身体维度则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生成一种起调节和补偿作用的独特机制。中华传统造物艺术通过身体的全方位参与,形成凝神实践的个人特定时间。以鲜明的身体属性成为现代社会中保存和强化身体感知、重获身体记忆的有效形式,让现代社会中麻木与悬置的身体重回生活世界。当下,体验消费逐渐成为热点。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也在此浪潮中逐渐建构起以身体体验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众多基于传统造物艺术的体验中心和研学基地应运而生。相较于仅物质层面的产品售卖,在以身体体验为主的中华传统造物项目给予了中华传统造物艺术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注重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中的身体体验价值,倡导中华传统造物项目的亲临性与体验性,塑造了基于身体感知的互动性空间。在传统造物活动中身体各个器官紧密配合,给我们带来劳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运用双手和大脑的乐趣。在造物活动中,身体各个器官、身体达到了一致与协调。通过对个人创造中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包容与接纳,通过对个人支配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尊重与满足,呈现出了重建现代身体体验的可能性。

这种现代化的中华传统造物体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都市人缓解压力、活动身体的需求,使得在长时间脑力工作中被悬置的身体,再获新的生机。在短暂实践以“手”为枢纽达成以身体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动用身体的各个感官却又不为其所累,在日常高强度的工作意外获得休闲与放松,激活身体的感知和感官的刺激。在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具身制作与把玩过程中,手与物、身与心高度结合。由手调动身体诸感官专注于手部的动作,处于一种深度凝神观照的沉浸状态。这种沉浸状态有力抵消了感知方式弱化和注意力的分散问题。中华传统造物既建立在感觉的丰富性上,统合视觉、触觉、听觉的多样性上,也反过来培养强化这些感觉。传统造物艺术既由感官承载、生发,又在感官的劳作中展现出身体的主体性,统一升华为身心的统一,恢复现代人类的身体与世界的联系,重建富有生气的生活世界。

结语

借助“手”与“身体”,中华传统造物使我们作为文化物种在当代社会的符号世界里重获身体意识与身体感知。重提中华传统造物这一身体手工劳动方式,其意图并非使社会倒退到手工生产为主的前工业时代。而是力求在不断被技术理性充斥的今天,以传统造物艺术恢复现代人类的身体与世界的本初联系。在身体劳动、手工造物方式中,唤醒人们对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的情感记忆,存续留存至今的生活智慧。从身体的视域看。中华传统造物不仅以一种文化形态或艺术形态存在,同时表征着身心自处的经验、方法,主体与客体、主体与本体沟通统一的身体功能和身体理想。

猜你喜欢
造物中华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美育学刊(2020年2期)2020-04-08 01:55:46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02
造物美学
现代装饰(2018年5期)2018-05-26 09:09:26
以木造物
中华手工(2017年7期)2017-08-08 21:04:15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我de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