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视角下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3-12-20 05:13赵晓峰徐志昆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红缨酱香型酿酒

郭 旭,刘 鹤,赵晓峰,徐志昆

(1.3.4.贵州商学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4;2.贵州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4;5.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高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时期,高粱就已经是重要的杂粮作物。随着历史的演进,高粱从最初的以食用为主转向酿酒、饲料、能源、色素等多种用途[1]。中国白酒多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对酿酒高粱消费量的进一步增长有一定推动作用[2]。高粱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单宁及其他无机元素含量,与白酒出酒率和风格特征息息相关[3]。不同品种的酿酒高粱,与不同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和理化品质高度相关[4]。红缨子高粱因富含淀粉和单宁,且具有适合于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籽粒性状,成为茅台酒和其他众多酱香型白酒采用的优质原料品种[5]。有赖于贵州白酒产业快速发展和酿酒企业高度重视“第一车间”布局,近年来贵州酿酒高粱种植业快速发展。

据学术界相关研究,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农业生产、流通、加工主体聚集在一定区域内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高度集合[6]。本文以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和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分析贵州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具有专业农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特征。进一步探寻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可能存在的短板,并提出推进贵州酿酒高粱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生产要素

1.自然资源条件

高粱具有喜温、喜光的特点,有一定的耐高温性,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整个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高粱根系发达,高渗透压的根细胞能从土壤中大量吸收水分和养分。高粱的茎、叶表面遍布白色蜡质,能降低高粱对干旱的敏感性。总之,高粱以其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在全国各地广为种植[7]。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具有纬度低、海拔高的典型特征。黔北、黔中地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光照充分、热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为14℃~18℃,无霜期长达270天~290天,降雨量为1100毫米~1300毫米,土壤多为黄壤类型,适宜酿酒高粱的生长[8]。加上贵州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围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1)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全文发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6/content_5670527.htm(发文机关:国务院)。的总体要求,造就了贵州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保护良好等生态优势,为种植酿酒高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9]。贵州高粱种植广泛分布于海拔300米~2400米的地域,尤以海拔800米~1500米为高粱的适种区域。由于在海拔较高或较低地区高粱种植收益会大为降低,因此在低海拔的赤水等县市,酿酒高粱种植区域分布较少。长期以来,黔北遵义、习水和黔中安顺、平坝等县市,是酿酒高粱的传统种植区域[10]。

2.知识资源

高粱在贵州的栽培历史悠久,在广大农村和城郊地区均有种植。晚清时期,依托于川南、黔北地区高粱种植业的发展,茅台一地成为知名的区域酿酒中心,造就了今日闻名于世的茅台酒[11]。经过多年种植经验的积累,大多种植户已熟知高粱育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晾晒、收储销售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为了给白酒企业提供品质稳定的酿酒原料,贵州酿酒高粱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绿色栽培技术规范得以大力推广。在酿酒高粱种植重点区域遵义市,按照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获收储的“六统一”生产模式,提升酿酒高粱标准化生产能力[12]。依托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省高粱研究所)、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技术支撑,坚持“示范带动、逐步推开”的原则,不断推进酿酒高粱研究和生产管理队伍建设,强化酿酒高粱种植技术支撑,加强酿酒高粱种植知识普及和技术水平提升,有效降低酿酒高粱种植成本。

3.人力资源

贵州酿酒高粱与玉米等旱粮作物物候基本一致,在田间管理方面也具有相似特征。一般情况下,高粱因品种和用途的不同,对种植者技术和素养的要求略有不同[13]。酿造茅台酒所用的有机高粱需按照高标准种植,不但要求种植者统一使用指定公司提供的种子、有机肥和标准化的种植方式,还要求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对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收、晒晾收储等环节有较高要求[14]。但通过简单技术培训,有从事大宗作物种植经验的种植者也能较好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规范。在农业整体效益有待提升、高粱种植专业化程度偏低以及贵州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酿酒高粱种植人员老龄化等现象较为突出,需引起高度重视[15]。伴随酿酒高粱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队伍和技术指导队伍也面临一定人力资源缺口。

4.融资环境和基础设施

贵州省人民政府不断加大财政项目对高粱产业的支持力度。2021年,从贵州省十大工业(优质烟酒)产业振兴专项资金中支出2500万元,用于支持高粱企业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保险试点工作。2021年,省级财政投入45亿元设立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将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列为该基金支持项目。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酿酒高粱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2021年9月1日《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155号提案办理的答复》发布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网站:http://nynct.guizhou.gov.cn/ztzl/jytagkzl/ta/202111/t20211116_71680853.html.

最值得注意的是,酿酒高粱种植重点县市统筹耕地资源、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夯实酿酒高粱生产基础[16]。如仁怀市大坝镇有机高粱高标准种植基地项目,涉及4个行政村6个园区、覆盖农户3274户15 624人,基地内整治面积约4700亩。在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建设系统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有机高粱产业园。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推动酿酒高粱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十四大工程”,取得突出成效(见表1)。

表1 有机高粱高标准种植基地建设工程

(二)需求条件

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有力刺激了本地酿酒高粱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从事酱香型白酒生产的获证企业和小作坊,需要以大量高粱作为原料。同时,贵州酿酒高粱市场需求高度依赖白酒产业发展和白酒市场状况。截止到2022年底,贵州有白酒生产许可证企业549家,其中遵义以449家居首位,约占全省总数的82%,且大部分从事酱香型白酒生产;已登记发证的7230家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中超过75%分布在毕节、遵义、贵阳三市,其中仁怀市已登记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907家,几乎全部从事酱香型白酒生产[17]。2022年,贵州白酒产量约45万千升,全省175户规模以上酱香型白酒企业实现总产值1402.5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52.45亿元、利润总额974.80亿元(3)数据来源:2023年2月17日《2022年度十大工业产业发展统计监测报告》发布于贵州省统计局网站:http://stjj.guizhou.gov.cn/tjsj_35719/zxsj_35810/202302/t20230217_78245161.html.。白酒产业效益的提升,有效刺激了酿酒高粱市场需求的扩大。

本地酿酒高粱价格上扬,进一步刺激了贵州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2022年,经屡次调价后,茅台酒用高粱农户收购保护价为11.2元/公斤。茅台集团采用以工哺农、农工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帮助超10万户种植者直接受益,切实践行了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茅台酒用高粱农户收购保护价的提升,还带动了当地酿酒高粱价格整体上扬。2017年,茅台酒用高粱收购价格为7.2元/公斤,而同期东北高粱市场价为3元/公斤,贵州当地高粱约5.4元/公斤。2022年茅台酒用高粱收购价格上涨后,遵义市发布的红粱收购指导价为7.6元~8元/公斤,当年实际平均收购价格为8.46元/公斤。同期东北糯高粱报价4.9元/公斤,华北红缨子高粱6.42元/公斤、黄高粱2.9元/公斤、红高粱3.82元/公斤、糯高粱4.42元/公斤,华东红缨子高粱6.3元/公斤、糯高粱5.2元/公斤,华中糯高粱5元/公斤,西北红缨子高粱5.94元/公斤,贵州当地红粱价格均高于全国各高粱产地价格[18]。2022年上半年,进口高粱最低价为2650元/吨,最高价为2950元/吨[19],即均价在2.65元~2.95元/公斤,进口高粱单价远低于贵州本地高粱均价。贵州当地高粱价格的整体上扬提高了高粱种植者的预期经济收益,进一步刺激了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

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深度推进,厂商从简单的产品竞争和营销竞争开始延伸到对原辅料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以便拥有高品质的原辅料供应,从而提升品牌竞争优势。同时,在消费转型升级的整体背景下,消费者口味改变和品位提升,倒逼厂商从原料端口着手改进产品品质,以不断提升白酒产品消费体验的舒适度和美誉度[20]。大型白酒生产厂商着手布局酿酒高粱基地建设,中小型厂商为打造优质产品、培育自身竞争优势,也多选用本地酿酒高粱作为主要原料,共同助推贵州酿酒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企业和竞争战略

茅台集团多年来一直布局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建设,早在1986年,仁怀市就设立了高粱基地,选育适合酿酒的高粱品种。到1989年,选定特矮秆高粱作为茅台酒酿造高粱品种。2008年,科研人员将特矮秆高粱和小红缨子高粱杂交,培育出迄今为止茅台酒酿造中唯一指定使用的“红缨子”糯高粱[21]。为确保红缨子高粱的高质量供应,茅台集团在仁怀、习水、金沙、播州、汇川等县(市、区)规划建设约100万亩茅台酒用高粱基地,形成了“企业+政府+基地+合作社或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生产模式。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高粱基地建设,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协议订单化种植,由茅台集团出资,统一提供种子、有机肥、有机农药等农用物资和种植技术指导,高粱采收后按照收购保护价进行收购。此举大为减少和降低农户高粱种植投入资金和技术风险,增加农户种植收益,茅台集团得以获得高质量酿酒高粱供应,当地政府也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其他大型酱香型白酒酿造企业也在着手布局高粱基地建设。如贵州习酒不断着力打造白酒生产“第一车间”,建设规模超50万亩的优质酿酒高粱供应基地;贵州珍酒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合作模式,在贵州布局约38万亩高粱基地;国台酒业自2009年开始布局高粱基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三级管理模式,于2011年建成国台酒红高粱种植示范基地5个,2021年在遵义、安顺、黔西南的8个县市建成高粱基地16.3万亩,2022年达20万亩。

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在各大型酱香型白酒酿造企业的推动下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贵州酿酒高粱种植面积161.40万亩,总产量44.71万吨,茅台酒酿造专用有机高粱种植面积71万亩。2020年,贵州酿酒高粱种植面积216.6万亩、同比增长34.2%,其中:订单种植面积178.99万亩,占比82.64%,较上年增加61.19万亩,平均收购价格为6.95元/公斤;全省酿酒高粱标准化种植面积140.5万亩,占比64.87%。总产量60.7万吨,带动种植农户收入超过35亿元,面上总体收入超过42亿元[22]。2021年,完成酿酒高粱种植面积260.4万亩,同比增长20.2%;产量75.2万吨,同比增长23.9%。仅遵义市红高粱种植面积就达160.49万亩,产量44.76万吨,产值35.98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55%以上。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超1万亩,年产优质红高粱种子0.3万吨以上[23]。2022年,贵州省酿酒高粱种植面积253万亩、产量70万吨,茅台酒高粱订单收购价格从9.2元/公斤上调至11.2元/公斤,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遵义市已成为贵州省酿酒高粱种植的重点区域,形成了以仁怀市(35万亩)、习水县(28万亩)、播州区(20万亩)、桐梓县(20万亩)、汇川区(10万亩)、绥阳县(10万亩)为重点的红粱产业带。其中,仁怀市、习水县、播州区、汇川区为有机核心产区,主要种植茅台酒酿造专用高粱;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岗县为有机拓展区,务川自治县、道真自治县、湄潭县等地为绿色重点产区,红花岗区、赤水市等地为绿色拓展区,主要种植红缨子、红珍珠等本地优质酿酒高粱品种。并且成立了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红缨子科技)、贵州省酒用粮食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酒粮集团)、桐梓县贵粱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晶广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遵义红粱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专事酿酒高粱种植、购销环节的区域龙头企业。截至目前,遵义市共有酿酒高粱供销企业20余家、红粱专业合作社573家。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布局原料供应链和现有酿酒高粱购销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对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辅助行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红缨子科技已成为酿酒高粱种子生产龙头,是集育、繁、推、研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以来,红缨子科技累计推广“红缨子”系列高粱种植1860万亩以上,创造农业总产值620亿元,带动农户750万人次增收80亿元以上。2022年发展制种农户1696户,制种面积达1.27万亩,种子产量突破3000吨,在贵州省酿酒高粱种子市场占据90%以上份额。保存贵州省地方品种资源385份,异地品种资源153份,确保贵州酿酒高粱制种育种优势地位。

遵义市红粱产业协会、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红缨子高粱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等行业组织,不断推动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如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以“技术引领、节本增效、服务农民、服务酒企”为宗旨,积极开展红缨子高粱种植产业调查和科普培训,提高红缨子高粱种植技术水平及市场应变能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活动,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组织红缨子高粱展销及产销项目洽谈会,向白酒生产企业推荐优质红缨子高粱。组建红缨子高粱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红缨子高粱市场管理协调委员会,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各种植基地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种植技术培训;组织会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更好地指导种植户进行生产;组织酒企负责人、红缨子高粱协会会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户代表召开产销协调会,保证农民利益与酒企的原料安全。

除了酿酒高粱制种企业和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围绕高粱种植在贵州省内形成了有机肥生产、绿色农药制造供应、高标准农田改造施工、农业机械设备供应和专业的种植技术咨询指导机构,为推动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上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高粱收购企业大量涌现,仓储设施进一步改善,形成推动酿酒高粱产业发展的合力[24]。

(五)外部机会

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外部机会。一方面,随着“酱酒热”的兴起,有近20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布局酱香型白酒生产,给贵州酿酒用红缨子糯高粱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2022年,全国酱香型白酒产能约70万千升,约占白酒总产量(671.2万千升)的10.43%,且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2022—2023年生产季,郎酒集团酱香型白酒投产6万吨,川酒集团、仙潭酒厂、劲牌有限公司投产均达2万吨,广西丹泉酒业投产1.5万吨,湖南武陵酒业投产0.7万吨[25]。全国“酱酒热”和酱香型白酒产能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提高贵州酿酒高粱特别是红缨子糯高粱育种和种植的优势地位,给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在不断加强酿酒高粱新品种和适用品种的培育,从选育新品种或通过不同酿酒高粱品种搭配使用等方面着手,力图规避大量使用单一高粱品种对白酒酿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截至目前,虽尚未出现能够替代红缨子糯高粱的品种,但科研人员的这一努力,在将来可能会影响贵州酿酒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和种植格局的变化。这既是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机遇和可能。

(六)产业政策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成立酒用高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贵州酿酒高粱种植。立足贵州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白酒产业发展需求,于2019年编制了《贵州省酒用高粱原料种植规划(2020—2022年)》,(4)2019年12月2日《贵州省酒用高粱原料种植规划(2020——2022年)》发布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网站:http://nynct.guizhou.gov.cn/zwgk/xxgkml/snwwj/qnf/201912/t20191213_36556120.html?eqid=9962608800261a8a0000 000364896e23.着力构建全国最大的酿酒高粱种植基地。2020年,中共贵州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0年贵州省酒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5)2020年9月24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33号提案的答复》发布于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guizhou.gov.cn/ztzl/jyta/blfw/sjzdjyta/2020n/202110/t20211008_70776499.html?isMobile=false.,细化了品种更新、良种供应、高粱种植技术示范培训、多产融合等方面的年度工作任务。同时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仅2020年便安排4500万元用于酿酒高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害虫防控、良种攻关和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组织专家团队,切实开展有机高粱种植技术指导和重大病虫疫情检测防控,为农户在高粱种植、采收、晒粮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6)2022年12月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于2022年12月9日发布于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网址:http://www.gzrd.gov.cn/dffg/sdfxfg/202212/t20221209_77626815.html?isMobile=true),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地方政府在优质酒用高粱原辅料种植基地建设、扩大有机种植和认证面积、强化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依法开放利用以及白酒企业在原料种植方式选择上的相关规定。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成立酿酒高粱产业发展专班,将酿酒高粱明确为“遵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出台《遵义市加快红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7)2020年5月13日《遵义市加快红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文发布于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官方网站:http://nyncj.zunyi.gov.cn/zwgk/zfxxgk/fdzdgknr/zcfg/bmwj/202007/t20200703_61320756.html.,提出“遵义红粱、世界独有、兴酒富民”的目标,并明确“优化基地布局、提升种子种源、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经营体系、提升科技水平、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加强品牌创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酿酒高粱种植是仁怀市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台相关文件推动有机高粱种植规模化发展,坚决执行收购保护价格,向订单种植户免费发放高粱种子并提供有机肥补助,实行一户一订单收购,强化订单管理和购粮款精准支付,做好生产培训和田间管理指导,全面推动有机高粱产业发展。习水县于2003年成立红粱产业化经营办公室推动有机高粱种植,2017年成立有机高粱产业发展专班推进有机高粱生产和种植基地建设,并提供技术保障和督导指导,确保酿酒高粱产业快速发展。其他邻近白酒产地或适宜种植酿酒高粱的地区,也可与名白酒企业联合建立高粱种植基地,推动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

二、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栽培品种单一,制约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发展

贵州广泛种植的酿酒高粱品种中,红缨子系列最受种植户和酿酒厂商的欢迎。红缨子系列高粱品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也成为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红缨子系列高粱品种的特性给酿酒高粱种植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红缨子系列高粱品种有一定的适种范围,在审定区域外种植会因气候、土壤、空气、水源、栽培方式等发生改变,其生育期、株高等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晚、秋季气温降低早,可能导致“秋风”(不能扬花结实)或后期不能正常灌浆成熟的情况。红缨子高粱种子籽粒小,直播栽培易造成产量和质量受损,需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分带轮作等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增产潜力。红缨子高粱分蘖力强,成熟度与整齐度不一,只适合人工分批采摘,不适合机械收割。红缨子高粱品种是用于有机栽培的品种,氮肥过量使用将导致高粱病虫害和螟虫加重发生[26]。二是由于常年连作,红缨子高粱系列品种出现退化,单产下降、品质降低、病虫害危害加重,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可能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可用性,降低土壤质量、导致土壤枯竭,影响酿酒高粱种植的可持续发展[27]。

(二)贵州酿酒高粱产业面临耕地总量和质量的双重制约

一方面,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个产业的发展均在有限的耕地上进行,各产业间争地现象比较严重。高粱并非“主粮”,酿酒高粱产业未被列入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8)2020年1月,贵州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为茶叶、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等)、水果、生猪、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辣椒、生态家禽。(2020年7月6日《贵州纵深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发布于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guizhou.gov.cn/home/gzyw/202109/t20210913_70137398.html),存在与粮争地、与烟争地、与茶争地现象。受土地资源总量制约,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发展规模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另一方面,由于受贵州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上收储设施、种子仓储和配套设施设备不足,酿酒高粱种植很难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运输、劳动力成本高,导致酿酒高粱种植成本和市场价格较高。

(三)酿酒高粱经营模式创新和经营主体培育存在短板

一是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模式创新存在短板。酿酒高粱产业为白酒酿造提供了优质原料,其发展高度依赖于白酒产业的发展。就目前而言,为进一步推进贵州酿酒高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营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二是经营主体培育存在短板。一方面是酿酒高粱产业市场需求庞大;另一方面是酿酒高粱种植分散、依靠数量众多的农户,“大市场、小农户”是其最基本的二元特征。亟须培育壮大高粱种植和流通领域市场主体,积极引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三是高粱种植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性。亟须培育掌握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农人”。

(四)酿酒高粱市场规范发展存在短板

一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违法经营、失范经营现象。在酱香型白酒酿造下沙前,市场存在酿酒高粱购销商恶意抬价、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问题,扰乱行业正常秩序,影响白酒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大量中小型白酒企业原料较难掌控。由于大多数中小型白酒企业未能建立专属的原料基地,又缺乏专业人员和必要的检测技术手段,所需原料大多来自供应商。购入使用的酿酒高粱品种品质难以保障,也缺乏市场化的鉴别手段,长期来看会对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是粮农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市场行情看好时,粮农可能弃置原有订单约定而将高粱销售给出价较高的经销商;但在行情走低或质量受到影响时,又要求订单公司兜底回收。同样,一些购销企业在本地市场没有完成收购计划时,可能收购质量较次的酿酒高粱,甚至使用外省高粱冒充本地高粱。

(五)酿酒高粱产业价值创造链条较短

首先是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估仍主要聚焦于种植环节。酿酒高粱种子培育开发、肥料生产、高粱种植收割机械、酿酒高粱交易中介、高粱秸秆加工利用等环节价值创造水平较低,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白,制约了贵州酿酒高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未能充分发挥“高粱+”价值创造优势。虽然在“高粱+蔬菜”“高粱+中药材”“高粱+绿肥”“高粱+食用菌”“高粱+豆类”和“高粱+薯类”作物套种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但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仍需进一步提升。在“高粱+”多产融合价值创造方面存在较大空白。再次是缺乏酿酒高粱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品牌溢价和品牌赋能高粱价值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推动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规划引领推动全省酿酒高粱产业布局优化

一是编制贵州省酿酒高粱种植中长期规划,强化引领作用。立足贵州酿酒高粱种植资源禀赋,围绕贵州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辐射全省的酿酒高粱种植区域,确保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二是进一步扩大酿酒高粱种植面积。根据《贵州省“十四五”酱香白酒产业集群规划》,到2025年全省酿酒高粱种植面积达400万亩、产量100万吨以上(详见表2),目标匹配50万千升酱香型白酒产能。根据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发布的《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2022年全省酱香型白酒产能约60万千升。2022年,贵州省酿酒高粱种植面积约253万亩,产量70万吨。按1斤酱香型白酒需2斤高粱计算,现有酿酒高粱种植规模仅能满足约35万千升酱香型白酒产能。若现有酱香型白酒产能全部投产,酿酒高粱缺口将达50万吨,种植面积缺口达200万亩。为确保贵州省酱香型白酒产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和现有产能的合理释放,需进一步扩大酿酒高粱种植面积。

表2 贵州省酿酒高粱规划区域布局

(二)提升酿酒高粱良种保障能力,培育推广酿酒高粱新品种

一是拓展贵州酿酒高粱种质资源,将所有类型的高粱种质资源都作为酿酒高粱育种的宝贵资源,解决贵州现有酿酒高粱品种遗传背景狭窄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高粱品种普查征集和抢救性收集,完善种质资源保存办法,提升种质资源保护能力。健全酿酒高粱种源储存体系,强化种源保护,建设种质资源冻库、冷库、株系圃、原种圃等基础设施,保障种子生产所需的原种。与国家种质库等相关机构进行种质资源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高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能力[28]。二是开展酿酒高粱杂交育种工作。红缨子自交系品种在贵州广泛种植,深受酒企和种植户的欢迎,但仍应进一步采用杂交育种方式选育适合贵州气候条件和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所需的新品种。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技术和种业装备,加速培育优化酿酒高粱品种[29]。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遗传改良提升酿酒高粱育种效率。现有研究表明,利用优良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展辅助育种,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对酿酒高粱种质资源的诱发突变,鉴定和选择其性状较好的突变体,构建“红缨子”高粱突变体库,定位控制突变性状基因,发掘其与酱香型白酒酿造及产量相关的基因,可将其利用到酿酒高粱新品种培育[30]。四是大力推广酿酒高粱适种品种。经研究对比,黔高8号、红珍珠、台糯9号、红缨子、红茅糯6号、茅粱糯2号、金粱糯1号和金粱糯8号等品种,均符合地方标准相关指标要求(9)地方标准主要包括《DB 52/T 867-2014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和贵州省团体标准《T/GPCPEC 004-2021酱香型酒用高粱质量要求》。。红缨子和茅粱糯2号推广价值较突出,其他品种亦可以有选择的推广[31]。

(三)持续夯实酿酒高粱种植基础设施,提升种植技术水平

一是提升酿酒高粱基地化和标准化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白酒生产企业根据设计产能和长期规划布局,建设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和集中连片的优质酿酒高粱供应区,着力实现酿酒原料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完善酿酒高粱生产技术规范和种植规程,在酿酒高粱种子发放、有机肥和绿色有机农药供应、病虫害防治、高粱采收存储等环节提供统一帮助和指导,推进酿酒高粱标准化水平[27]。二是不断提升酿酒高粱种植基地生产条件。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完善高粱基地内部主干道、产业路、机耕道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粉碎腐熟还田改良土壤结构,实行轮作休耕制度,探索推广“高粱+”多元种植模式,恢复提升地力[32]。三是着力提升酿酒高粱种植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农业机械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在耕种、采收、烘干、仓储等环节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不断提升酿酒高粱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强大数据、遥感技术、农业物联网和5G应用,推进农机装备调度、农业气象数据搜集和预警、高粱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监测、仓储信息传递等智能化建设,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33]。四是创新种植技术。打破传统等行距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育苗移栽+宽窄行栽培+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有机肥配施缓控/释肥+无人机飞防”关键技术,实现高粱单位面积产量新突破[34]。五是丰富酿酒高粱种植模式,提升土地单位面积收益。探索“高粱+玉米”“高粱+薯类”等粮食作物套种模式,总结推广“高粱+绿肥”“高粱+食用菌”“高粱+豌豆尖”“高粱+榨菜(羊角菜)”“高粱+油菜”等种植模式,提升应对粮食安全潜在风险的能力。

(四)创新经营模式和培育酿酒高粱经营主体

一是持续推进酿酒高粱种植模式创新。酿酒企业、行业协会、平台公司、酿酒高粱购销主体、合作社、粮农都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共同体。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基地”“经营主体+村集体+基地(产业带)”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探索经营模式和运行模式时充分考虑参与各方利益,形成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参与各方利益得到真切保障[35]。酿酒企业对酿酒高粱的质量提出要求,种植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提供高粱种植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形成多方联动的“高粱订单生态链”新模式[36]。二是培育壮大酿酒高粱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酒粮集团在酿酒高粱种植、收储、销售等环节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形成酿酒高粱购销供应链。按照“一县一购销主体”的原则,完善酿酒高粱收储体系。大力发展酿酒高粱专业种植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粱农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酿酒高粱种植组织化程度[37]。三是积极培养“新农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推进,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38]。需要积极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品牌化技巧、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新农人”,助推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强化酿酒高粱市场监管和流通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酿酒高粱市场监管。制定统一的原料品质标准和市场准入机制,完善酿酒高粱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建立酿酒高粱原料分类定价标准,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囤积居奇、压级压价等违法行为,加大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实施诚信黑名单制度,规范市场秩序[39]。二是建立酿酒高粱质量安全监管溯源体系。加强酿酒高粱生产购销全过程监管,将良种供应、物资调配、生产管理、收获、烘干、仓储、转运、购销等环节纳入监管范围。三是完善酿酒高粱集散中心和仓储体系。建设集仓储物流、初级加工、信息监测、质量检验、展示展销、商务洽谈于一体的原料集散中心。构建高效协同的仓储体系,对全省酿酒高粱实行分类存储、分类供应,确保满足酿酒企业对高粱原料的需求。

(六)提升酿酒高粱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

一是着力完善酿酒高粱价值链。围绕酿酒高粱良种繁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酿酒高粱良种繁育企业群,提升高粱育种环节市场竞争力。开展高粱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提升高粱秸秆利用效率,确保高粱秸秆“从地里来、到地里去”,探索酿酒高粱生态循环发展新模式。鼓励高校、研究机构、技术公司开展酿酒高粱种植技术及相关咨询服务,着力提升酿酒高粱生产综合水平。二是以酿酒高粱种植为中心推动多产融合。探索酿酒高粱种植、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有机酿酒高粱生产和畜禽粪污治理相结合,提升酿酒高粱产业价值创造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立足贵州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酿酒高粱观光示范基地、文化展示中心、酿酒高粱陈列馆、山地农耕展览馆,探索将酿酒高粱产地纳入酒旅融合精品路线,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农耕体验和亲子研学项目,力促“农、文、旅”融合发展[40]。三是着力打造酿酒高粱产区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从整体来看,贵州酿酒高粱产业有品种无品牌。主要是指农户所种植的品种大多是红缨子系列酿酒用红糯高粱,但未能形成产区品牌和产品品牌。应着力打造“贵州酿酒高粱”“遵义酿酒高粱”地域品牌,整体提升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市场声誉。着力打造酿酒高粱原产地域品牌,树立酱香型白酒酿造“第一车间”高端原产地域品牌形象。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举办红高粱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提升贵州酿酒高粱原产地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酿酒高粱品牌,提升酿酒高粱种植端口附加值[41]。

四、结语

经过多年培育,贵州酿酒高粱产业在种植资源条件、种植技术知识、人力资源优势、融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且保持相当大的规模,形成了区域龙头企业和众多酿酒企业共同布局、相互竞争的格局,制种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相关产业作用不断被激发,为“酱酒热”和白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机遇,同时,地方政府也为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进行分析,发现贵州酿酒高粱产业明显具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特征。但同时在酿酒高粱主要栽培品种、酿酒高粱产业耕地总量和质量、经营模式创新和经营主体培育、市场规范发展,以及酿酒高粱产业价值链延伸等方面存在短板。应以规划为引领推动贵州省酿酒高粱产业布局优化,不断提升酿酒高粱良种保障能力,培育推广酿酒高粱新品种,持续夯实酿酒高粱种植基础设施,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创新经营模式并培育酿酒高粱经营主体,强化酿酒高粱市场监管和流通体系建设,提升酿酒高粱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推动贵州酿酒高粱产业集群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红缨酱香型酿酒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酿酒忘米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应用
电子舌在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区分识别中的应用
茅台酱香型酒糟和酒曲脂溶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酱香型白酒理化指标的Logistic模型
植物谜
空谷清泉
绿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