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距离普通人有多远?
现在,打开手机,就会发现,微小的志愿服务已经完全融入日常生活。用微信支付时,你可以在付款按钮的下方随手用几分钱捐助一个项目;打开朋友圈,你会看到有人在捐跑步步数做公益;如果你玩游戏,可以在蚂蚁庄园里养小鸡捐蛋,帮助“加油木兰”的贫困女性或者心脏病儿童;如果你外语能力不错,可以参加国际志愿组织的线上服务,足不出户保护北极熊或者为无国界图书馆做分类、扫描和打包书籍等数字化服务。
放下手机,走入人群,我们会通过实践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也不是只有“捐钱捐物”这一种方式,它完全可以是每一个普通人举手之劳的日常,去养老院陪伴老人聊天、去山里捡垃圾、帮乡村儿童免费拍照……做志愿也可以轻松有趣,可以很潮很酷。
6岁的南京小女孩郑米米独立完成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志愿项目——向帮助癌症病人的公益机构捐出自己留了三年的长发。剪头发那天,米米郑重其事地让妈妈帮她洗了头,扎上好看的蝴蝶结,拍下照片,依依不舍地和心爱的长发告别。妈妈说:“如果实在舍不得,那我们就不捐了吧?”米米歪头想了想:“要捐,生病的小朋友更需要它。我的头发还会长长,会更漂亮的。”在妈妈大米的眼中,这微小的一刻对女儿意义深远,“因为她开始理解,帮助别人就是这样一种日常的事,不‘牺牲自己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到。”
捐头发是米米主动提出来的。在妈妈大米看来,女儿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得益于过去几年她和丈夫经常带着女儿去做志愿服务。幼儿园小朋友或许做不了太多实际的事,但在这种润物无声的家庭氛围中,志愿服务渐渐成为女儿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来自广州的周周和阿卡带儿子去一所特教学校做志愿服务已有四年,儿子从好奇到热爱,并且掌握了不少自闭症的知识。周周说:“儿子现在就读的班里就有一个自闭症孩子,有的小孩偶尔会嘲笑他,但我儿子就懂得怎么和自闭症的孩子相处,还会给其他小孩科普,告诉他们不可以欺负他。”志愿服务为孩子种下一颗善的种子,随着孩子们的交流,慢慢长成一片爱的森林。
像大米和周周这样带着孩子做志愿服务的父母越来越多。早前,看到郭晶晶和霍启刚带着孩子做志愿服务的新闻时,评论区很多人表示:他们是大明星,有钱有资源,对普通人没有参考性。但现在,85后、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父母们早已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带着孩子做志愿服务是爱的教育的一部分,比起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为什么要做志愿服务,让他们学会看见自己以外的世界,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在B站、小红书等年轻人喜欢使用的社交平台上,我们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父母“带着人类幼崽做志愿服务”。在父母的带领下,有的孩子摆摊义卖手工作品,赚到的钱救助流浪猫狗;有的孩子去大熊猫基地学做窝窝头,喂养大熊猫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有的孩子去博物馆做小小志愿讲解员;有的孩子背着袋子去山川河流清理垃圾……跟随父母的脚步,孩子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去学习关爱他人、关爱动物、关爱环境和气候,学习把自己置身于世界万物的联结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显示:随着时代发展,全球的志愿服务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志愿组织VCTT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年导师平台,志愿者们通过平台可以辅导成绩不理想的中学生进行学习。
在我国,年轻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志愿服务,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与全国甚至全球需要帮助的人建立起紧密联系,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
在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的青年教师饭饭对这种志愿服务深有体会。本职工作之外,饭饭是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一名志愿者,她和同伴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拨打该热线的求助者进行关怀和疏导,并配合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阻止自杀,挽救生命。
饭饭介绍说:“以前的生命热线相对来说比较被动,因为只有求助者主动找到我们,我们才可以帮到他们。最近几年,很多公益性质的自杀干预团体都在研究和应用AI技术,追踪识别、工具拦截、前置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挽救生命。”
从公开信息看,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大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安全中心相关团队,都在利用技术“打捞”正在下沉的生命。
线上做志愿服务也并非只有沉重的课题,这届年轻人正在互联网上发挥脑洞,开展各种可可爱爱的志愿服务,比如在联合国线上网站教外国人学中文;通过线上“云支教”为乡村学童上课;为白海豚制作数字身份证,帮助科学家进行“豚口普查”;捐出半杯奶茶钱,助力动保人员完成“长臂猿食堂调查”……
喜欢线下互动的志愿者,则深入戈壁给兔狲捡屎,走入三江源拍摄不著名的野花,参与人类学研究调查的问卷发放和回收协助工作……即使是不懂医学的普通人,也可以加入医疗助力计划,为早产儿中心制作“加油小勇士”的手工纪念勋章,鼓励妈妈和宝宝早日走出困境。
而那些自称“没多少才艺”的显眼包们,则通过“捐自己”来做志愿。
前段时间热搜上大学生“踊跃捐便便”做志愿服务让很多人啼笑皆非。捐粪怎么也算做志愿服务呢?还真算。在这个由三甲医院和医药公司联合发起的“肠道菌群研究项目”中,那些捐出合格便便的年轻人,的确为相关疾病治疗和药物研究提供了帮助。
还有很多年轻人作为志愿者,参与敏感皮肤的研究、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测试等等,谁说“捐自己”不能轻松一点呢?
当前,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公众号里,已有超过470万人进行了器官或遗体捐献志愿登记。“将来我死后,捐出自己”,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輕人做志愿的方式。
四年前,杭州女孩林圆圆在30岁生日当天完成捐献自己的志愿登记,作为生日纪念。在当天的朋友圈里,她写道:计划捐出自己,是以微小的英雄主义迎接新的一岁。有人质疑,这种志愿登记是一种尚未完成的承诺,能算志愿服务吗?林圆圆认为:即使是尚未实现的志愿,通过登记和宣传,让更多普通大众逐渐了解、接受器官和遗体捐献这件事,也是有意义的。如同中心给志愿者的信写到的那样:“高尚过于遥远,仅为生命的本身……希望每一位志愿者都更加珍爱生命、呵护健康,更加快乐地生活,这才是我们的初心。”
其实,志愿服务就是这样,我们无需立刻看到遥远的路尽头,只需要看到可以抵达那里的路。无论事大事小,无论目标多远,在每一个当下,行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