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钊
“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中国饮食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与中国文化》的作者王仁湘以考古学家身份介入饮食文化研究,“与往古飘香的滋味不期而遇”,从饮食器具、时令风物、诸方佳馔、进食方式到饮食礼仪等方面,详述中国饮食流变历程,追溯考订饮食文化源流,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之道,精辟阐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茹毛饮血到欢煮熟食,从大羹玄酒到五味调和,中国人的餐桌处处流露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见证了绵延数千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古往今来,鲁菜、川菜、粤菜、闽菜等不同菜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各地区气候、地理、物产、生活习俗和传统风俗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常为我们带来新鲜感,也具有明确的共性,能唤起我们心里的熟識感,因为它们都是中国菜。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始终跟美食联系在一起:立夏吃面食、端午饮菖蒲酒、夏至尝烤鹅、重阳品菊花糕、冬至吃饺子……藏在古代文献里的节令美食,让人们享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在时节之外,饮食的跨文化流动丰富着中国人的餐桌,汉晋传入的大蒜、芝麻,南北朝至唐代期间引进的菠菜、洋葱,五代至明代引入的辣椒、番茄等等,使得中国人的口味日渐敏感、细腻、丰富,进而酝酿出更有意味的饮食文化。
“美食不如美器”,不论是颇具巧思的陶质食器、光洁优雅的瓷器,还是庄重晨练的青铜器、流光溢彩的漆器和高贵的金银玉器,饮食与美器的巧妙搭配、交相辉映,既达抚慰肠胃之效,又得赏心悦目之感,达到食器皆美、两相谐和的完美境界。
绵长而厚重的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漫长岁月中孕育衍化出一系列影响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哲学观念、政治智慧和科学思想,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饮食作为中国人生活美学的重要一环,众多文人墨客对饮食美学报以极大热情,诗词歌赋中不难看见饮食和饮食活动的踪影,更有清代著名文人高濂、李渔、袁枚等人撰写饮食烹饪的专著,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对生活情趣的追寻,更蕴含着丰厚的生活智慧。
中国是礼仪的国度,无论是宴饮,还是待客,都有严格的礼仪,“如何吃”要比“吃什么”更重要,饮酒更要遵循节饮和礼饮,不可滥饮滥醉,为重整筵宴礼仪和消除非礼现象,文人雅士更是订立了《酒德》《觞政》《真率会约》等聚宴礼约。中国人一直讲究“五味调和”,“味”是饮食五味的泛称,“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不论是饮食调味、养身健体、修德教子的日常生活,还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理政艺术,取长补短,相互调和,都可在“调和鼎鼐”中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饮食与中国文化》是一部舌尖上的历史,以有滋有味的文字书写食物之美、食事之雅、文明之厚、内蕴之深,让我们在令人垂涎三尺的饮食中,感受人文情怀的温度,领略中国文化的厚重。
编辑 许宵雪 1850735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