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内涵与路径

2023-12-19 18:03杨素红王志纯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家庭传统建设

杨素红,王志纯

(1.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市图书馆,安徽 阜阳 236037)

全民阅读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中都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乡村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薄弱环节亦引起了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具体目标。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既可以推动全民阅读进程,又可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建设。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既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全民阅读的必然要求,又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1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内涵和框架

1.1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内涵

1.1.1 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理念的推广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正确的阅读理念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感召力增强阅读意识,塑造阅读行为,培养阅读习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乡村民众树立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新理念,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的新阅读格局。

1.1.2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推广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乡村民众的综合文化素质为目标,通过阅读推广活动促进乡村民众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文明和谐共生,焕发出旺盛的文化生命力。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 乡村振兴的文化价值在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建设乡愁情结下的精神家园,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满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1]。乡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基因,乡村振兴能从根本上推动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提升乡村民众的乡土自信,以乡村民众的内在涵养激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1.1.4 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 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能筑牢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坚实根基,突出增强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底色和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乡村民众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1.2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框架

1.2.1 融入思想观念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人文价值对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能深切领悟其中丰富的精神内涵,思想道德水平亦不断提高,从内心深处焕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筑牢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根基。

1.2.2 融入生产生活 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不断发展创造的成果,只有融入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从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出发,通过举办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阅读逐步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

1.2.3 融入家风建设 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代家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新时代家风建设就是要实现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以优良家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优良家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要注重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推广和时代转化,使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与新时代乡村文化相适应,与现代乡村文明相协调。

1.2.4 融入文明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最终目标是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根植于乡村振兴,扎根于民众内心,体现于文明实践。融入文明实践包括融入乡村社会治理、融入学校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和融入文明行为。阅读推广主体要依据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推广对象有选择、有重点地宣传、宣讲和阐释,加速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转化为文明实践的进程。

2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困境

2.1 政策引领不精准

已有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工作仍缺乏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缺少精准的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工作的政策支撑体系,无法用政策文件的实施来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工作;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或专项计划行动,没有将工作成效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和干部绩效考核、职级晋升体系中[2],对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缺乏科学的认知,乡村阅读推广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没有成立专业的阅读推广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协调各方优势资源并持续推进工作。

2.2 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支持,但是阅读推广服务体系还存在不足。一是针对一般进馆读者举办活动较多,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推广较少,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深入乡村基层不够;二是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整合度不高,内容揭示不充分,普通民众喜爱的新媒体平台上相关信息不多,关注度较低;三是阅读推广在传统节日、世界读书日、寒暑假或执行上级部门指令时集中开展,以送书下乡、文化表演进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等为主,缺少整体规划,系统性不强,创新性和长效性不足。

2.3 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足

相较于城镇而言,乡村可利用的阅读条件和服务设施、阅读推广服务的可及性、民众的阅读意愿和阅读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落后。社会力量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的意愿较弱,以基层群团组织为主,由于基层群团组织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阅读推广专业化程度较低,系统性和持续性都比较缺乏,很难实现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2.4 家庭阅读推广尚不成熟

国家有关部门的全民阅读政策持续推动着家庭阅读推广向纵深发展。实际上,家庭阅读推广以阅读资源推介、传统手工制作、科普阅读和民风民俗体验以及经典诵读为主,政策性指导文件的缺失导致家庭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深入乡村家庭的阅读推广以及独具特色的家庭阅读推广品牌更是无从谈起。

3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路径

3.1 政府层面

3.1.1 优化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文化事业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推进的阅读推广体系和管理制度,将阅读推广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实施方案、发展规划或专项计划。建立阅读推广协调机制,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好中枢和桥梁作用,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方案实施等方面发挥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优势和力量,形成多元参与的工作体系,确保乡村阅读推广工作有序推进。加强监督管理,将乡村阅读推广体系建设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和舆论引导,营造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浓厚氛围。

3.1.2 完善政策保障 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乡村阅读推广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所需的资金,加大对乡村阅读推广的支持力度,重点向脱贫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倾斜,确保乡村阅读推广体系顺利运行。制定乡村阅读推广相关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共建共享政策与整体设计,协调推进。将乡村阅读推广纳入整体发展规划,搭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基本框架。创新乡村阅读推广形式,采取政府购买、定向资助、项目补贴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表现突出、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审计和绩效评估。

3.1.3 激活主体力量 激活乡村阅读推广的主体力量,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第一,增强各类主体对乡村阅读推广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各级党组织把乡村阅读推广落实到基层单位,各级各类政府部门、文化部门和社会组织要承担起职责和使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乡村阅读推广高质量发展;第二,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方式,通过政府购买、定向资助、项目合作运营、减税补贴、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合格社会主体推荐目录和孵化培育平台等方式[3],鼓励引导优质力量参与乡村阅读推广,培育优质主体力量;第三,引导党员、教师、大学生以及乡贤等发挥示范作用,运用多种激励措施引导青少年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留守妇女在家庭阅读中发挥独特作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内生力量。

3.1.4 强化督查督办 建立乡村阅读推广督查推动工作机制。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对本辖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活动、政策制定、人员配备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定期开展督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深督实查,通过督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重大改革措施加快落实、重大项目加快落地、重要民生工程加快实施,推动乡村阅读推广工作持续优化。

3.2 图书馆层面

3.2.1 加强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建设,夯实阅读推广的资源基础 图书馆将传统乡土文化融入乡村阅读推广,可以激活传统乡土文化,重现传统乡土文化的魅力,从情感上增强乡村阅读的主动性,助推乡村振兴。深度挖掘整理村史、地方志、历史名人、经典历史故事、优秀家训文化、民风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规范的专题资源库;挖掘萃取传统乡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通过阐释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融入现代元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乡村社会相适应、与现代乡村文明相协调。

3.2.2 主动融入乡村基层,创新阅读推广新模式一是融入基层学校。加强对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指导,面向偏远学校提供集体外借、阅读指导、研学实践、专题讲座、阅读体验等服务,全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融入基层民众。依托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阅读推广服务站点,调研对接民众的阅读需求,建立传统文化阅读与民众生产生活的现实关联,打造示范性的阅读推广基地和可复制的阅读推广模式。三是融入家庭教育。联合学校、基层妇联、文化服务站点或社会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融入家庭教育,搭建“家馆携手”的常态工作机制,通过主题化的设计和寓教于乐的活动,激活家庭阅读兴趣[4],打造特色家庭阅读推广品牌。

3.2.3 加强绩效评估,推动阅读推广服务持续优化 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尚无成熟模式可循,制定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实施阅读绩效评估能推进阅读推广服务持续优化。强化实施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指标,规范日常服务行为,增强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绩效评估,通过专家研讨、座谈会、论证等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5],改进优化不足,提高乡村阅读推广的服务效能。

3.3 学校层面

3.3.1 加强资源建设,夯实软硬件基础 乡村学校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阅读推广的资源基础。一是加强资源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设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专项经费,保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引进比重;二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拨出专项经费建设数字化人文化的现代图书馆网络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或学校可共建共享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满足青少年的数字阅读需求;三是加强馆员和教师的能力建设。政府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等举办的培训班为馆员和教师阅读推广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便利,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从整体上提高馆员和教师的阅读推广能力。

3.3.2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与课堂融合的路径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特点,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基本规律,把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6]。对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课堂,通过生活化、趣味性、游戏式的阅读推广方式刺激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幼儿;基础教育阶段要在语文、历史、美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在相关课程中设置阅读板块。语文课鼓励引导学生朗诵古代诗词歌赋和经典作品,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渗透相关内容,形成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课程体系,固化为教育形态;在传统节日、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假期组织学生到历史文化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展览馆以及文化名镇名村开展主题研学旅行,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思想魅力与价值。

3.3.3 构建家庭阅读服务体系 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和家庭有机融合,学校可通过顶层设计打通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的家庭阅读服务体系。为各学段的学生编制家庭阅读推荐书目,为学前阶段学生家庭编制以绘本、童话类图书为主的亲子共读系列书目,为小学阶段学生家庭提供想象力丰富、趣味性和故事性强的指导共读系列书目,为中学阶段学生家庭提供选题广泛、能与家长共读、平等讨论与分享的价值引导类阅读系列书目[7]。同时为推荐书目附上兼有内容提要和推荐导语的“推荐词”;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家庭阅读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计划,根据阅读内容举办家庭讨论会、阅读分享会或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方法和阅读心得,调动家庭阅读的积极性。

3.4 社会组织层面

3.4.1 建设精品数字资源,打造智慧阅读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等诸多文件中都提出社会组织应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版发行机构和文化服务供应商等在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足够的实力,应勇担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AR+文旅+阅读”正逐步成为文化部门开展阅读推广的有力抓手。AR 导览能多维度、多视角、全方位呈现阅读资源,将不可移动的文化资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历史人文导览与图书馆资源的融合,读者网络实景游览的同时亦可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8]。出版发行机构和文化服务供应商可以搭建基于AR 导览技术的“文化+旅游+阅读”的智慧阅读平台,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可扩展性和用户黏性,扩大智慧阅读服务的辐射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智慧阅读在乡村遍地开花。

3.4.2 优化组织结构,打造阅读推广服务队伍 打造阅读推广服务团队能构建适应文化强国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理念,提升阅读推广的服务效能。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要注重利用本土文化能人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提高参与阅读和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注意吸收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加入阅读推广队伍。此外,还要从阅读推广对象的调查和需求分析、阅读推广的条件与保障以及数字化阅读推广[9]等方面加强团队的业务能力建设。

3.5 家庭层面

3.5.1 把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融入家庭教育中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父母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作用更显著[10]。家长应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融入家庭教育,利用家庭主阵地,把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在家庭建设中落小落细落实。第一,家长应摒弃传统文化就是落后文化的思想观念,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中小学校、公共图书馆、少年宫等组织的专题教育培训、实践活动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等,提高文化素养;第二,为孩子讲解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的由来和习俗、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在衣食住行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三,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带领孩子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

3.5.2 丰富家庭阅读资源,营造浓郁阅读氛围 为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农村家庭更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和阅读理念,选择合适的途径为家庭成员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第一,到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农家书屋借阅或从正规书店购买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在家庭阅读资源中所占的比重;第二,运用网络搜索优秀传统文化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源,丰富家庭阅读的资源类型,不断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第三,按照孩子的喜好打造专属阅读区,增强阅读仪式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家长要主动放下手机,陪孩子阅读并做好阅读指导,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

4 结语

随着全民阅读的走深走实,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作为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阅读推广新的发力点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难点。政府作为阅读推广的主要推动者,应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的政策体系,为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要执行者,应深度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乡村阅读推广中,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阅读推广品牌;中小学校、社会力量和家庭作为阅读推广的配合者,应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阅读推广重要性的认识,以己之力,尽己所能,积极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家庭传统建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家庭“煮”夫
老传统当传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