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类博物馆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3-12-19 15:35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策展博物馆农业

朱 琳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北京 100125)

农业类博物馆作为承载农业文化的载体,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切实发挥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农业文物与文化遗产,在充分挖掘农业文化精髓过程中,承担凝心聚力、稳定社会、教化民风过程的关键作用[1]。现阶段,伴随工业化和后现代文化对农业文化造成的剧烈冲击,农业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文化发展风险与危机,亟待通过建设能够讲述“大国故事”的农业类博物馆唤醒农耕文化记忆,在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文化共富的过程中,促使农业文物与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架构高品质农业文化公共服务空间的同时,深入挖掘特定地区农业文化蕴藏的文化价值、精神品质、哲学理念,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实用价值的认知厚度。

1 农业类博物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担当

1.1 保存与传承乡村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类博物馆通过对乡村地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分析与研究,陈列展览、发行农业文物与文化遗产的衍生品进行农业文化的宣传和教育[2]。这些农业文物与文化遗产通过有形的农耕生产工具、书籍、建筑、遗址,无形的村规、民俗、种养殖技术、乡村戏曲等,从多个维度传播农业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保存、传承乡村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关键单位,必然需要活化农业文化、为乡村地区发展“留根”。

1.2 研究与传播乡村公共文化与生态文明

农业类博物馆始终围绕农业文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研究与传播乡村公共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公共文化机构,可以作为农业文化有机体的切入点。我国农业文明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现代农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髓[3]。现阶段,农业类博物馆需要抢抓发展机遇,在传承农耕文明过程中,持续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农业文化,成为讲述“大国故事”的教育策展载体,经由界定乡村叙事据点,建构特定地区文化认同、集体记忆桥梁,深入挖掘农业文化的传播价值。

1.3 培育与促进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农业类博物馆的生态形态,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鲜明特征。部分农业类博物馆通过关联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开发独具魅力的乡村产业项目,伴随资金持续投入,在已经成形的发展环境中优化升级乡村基础农业建设[4]。与此同时,农业类博物馆通过农旅一体化带动传统农业与现代文旅产业深度交融,协同发展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多领域形成产业合力,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形塑培育与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角色。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形塑出长盛不衰的农业文化,其文化精髓对我国社会经济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全面推动作用。一以贯之,农业类博物馆以乡村为特色介质,通过整体博物馆化、遗产化农业文物与文化遗产,突破博物馆传统的“建筑+藏品+展览+服务”的模式,以特定地区为单位,关联地区整体农业自然遗产、人文遗产,整合科技、法律法规、政策与社会实践行为,传播我国农业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热爱乡村、走近乡村行为的原生动能。

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相比,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在起步时间上相对较晚[5]。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类博物馆定位为打造国情、农情教育的基地,占我国博物馆总体比例较低。为补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布局短板,持续探索农业类博物馆乡村建设新链路,辽宁省、吉林省和安徽省等特定地区,充分依托民俗、动植物、食用蔬果菌藻类资源,建设起一批省级农业类博物馆,展示各类农业生产种植工具、民俗用品,典籍、文献、图片、标本繁多。与此同时,一部分农业类博物馆充分依托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规划设计生态农业综合特色产业发展链条,孵化集成游览观光、田园娱乐、康养度假的新型、多态发展模式,赋予农业类博物馆教育性、体验性、观赏性、娱乐性和可持续性的多重具象“title”。

虽然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在发展势头上较为乐观,但在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空白现象,缺乏保存、挖掘和研究特色农业文化的公益性机构,依靠博物馆馆长指导和展陈专家把关造成的千馆一面现象及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博物馆馆体设计上,不遵循地区实际情况与馆藏品特色,一味追求气势恢宏的馆体装修设计风格,在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上的表现力稍显逊色[6]。部分农业类博物馆至今仍然未设置核心宣传教育部门,对新生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深度较为粗浅,从事农业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员数量较少,造成农业类博物馆难以深度糅合传承保护和研究应用农业文化的多能互补优势,难以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内生情感。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类博物馆的现实发展路径

3.1 抢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兴农机遇, 注重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类博物馆的发展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的统一,在反馈农业地位与作用的过程中,与“三农”向好推进态势、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对等,亟待抢抓兴农机遇,建构农业类博物馆体系,通过打造农情教育基地,促使农耕文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7]。在顶层设计研究过程中,农业类博物馆的现实发展路径需要通过三个维度实现:其一,积极盘点特定地区现有农业类博物馆发展资源基础,在现有资源上提出具有衔接粘性的发展框架,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人与自然科学知识交互的科学规划,依靠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形塑与国家、地方相衔接的框架结构。通过发展省级农业类博物馆、专题农业类博物馆,面向“Z时代”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现代化城市,进行布局的良性改善。其二,为契合持续向好的“三农”发展趋势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政府需要通过加强对农业类博物馆的现实发展扶持力度,加快健全农业类博物管体系,积极建设多媒体陈列辅助系统和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在统筹现有农业类博物馆发展资源过程中,鼓励大型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依靠产业链条、科研项目、教育特色,规划、创办兴农属性突出的农业类博物馆。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扶持等顶层干预方式,深挖产业资源、科研技术和教育内涵,赋予农业类博物馆鲜明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丰富农业博物馆内涵。其三,通过形塑了解农业、热爱农村和关心农民的“三农”工作梯队,培养农业类博物馆专业人才资源,促使“三农”工作梯队成为博物馆界共享、交流行业文化的“农业博物馆专业化团队”。

3.2 创新农业类博物馆陈列展览模式,提高展陈水平

在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振兴的大逻辑背景下,农业类博物馆陈列展览通过展览素材搜集、《中国农业通史》《中国农业文明史》大纲撰写、农业文化遗产扶持政策研究等工作,反复研讨陈列展览模式的设计思路,精心推敲策展布局,从整体着手进行社会教育策展参观与公共服务的规划[8]。例如,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通过实施中国古农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基金项目,编撰《中国古农书全集》,打牢立馆之基,深化农史研究。博物馆文创开发部门于2022年立春当天,策划推行二十四节气参观门票,提升农业博物馆影响力,将节气与对应物候特征、民俗文化内涵相融合。同时,通过举办农业文明陈列策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作品设计大赛。力求通过专题陈列与优秀的文创作品,以简洁、稳重的展陈方式、策展内容和农业文物情况,构建农业博物馆整体策展情境,活态传承节气文化,一手抓展品和内容,一手抓价值定位和舆论导向,生动释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多重功能作用。

为创新农业类博物馆陈列展览模式,提高展陈水平,农业类博物馆需要从主题着手夯实学术研究基础,在自主策展的同时,通过契合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策展内容,善于讲“大国故事”,用“三农”发展的生动事实说话,在谋篇布局上不断丰富策展语言,积极关注策展方式带来的差异化体验感,有机结合舒适度、趣味性和知识性。二十四节气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价值,是安排和协调农业生产、农事活动的关键制度。由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举办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二十四节气主题展,通过梳理、普及二十四节气与天时、农事和生活的知识,展示二十四节气在传播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借助文化艺术展示、互动体验、学术研讨会议、交流讲座等系列延伸活动,纵深挖掘传统农事节气农耕文化内涵,促使二十四节气文化资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生活、生态三方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3 强化农业类博物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业类博物馆需要通过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服务方式积极响应和服务社会,改善农业类博物馆存在的服务错位,强化其高附加值功能,形塑展示和产服一体化空间,改进服务短板,最大化空间价值,“以人为本”“以实为实”地推动农业类博物馆强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规避资源的浪费[9]。一方面,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农业类博物馆需要深挖潜在群体偏好,利用智能化内部网络平台,通过用户画像建立起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借助“博物馆日”、主题策展、志愿者招募等形式,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农业类博物馆现实发展的协同参与者和农业文化受益人。在此过程中,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农业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结合方式,经过细分板块,利用时间线梳理的方式,使用微场景、海报、长图、表单、视频、互动游戏、小程序、建站等H5元素,潜移默化地呈现出传统农耕文明、农业生产模式、工具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科技的差异。

另一方面,积极应用“大数据、AI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5G移动通讯”等新生态信息技术,设计多媒体展项,在使用声、光、电技术过程中,利用交互屏幕、平面和立体投影、全息技术等方式,丰富农业类博物馆展出史实资料的形式。为推动农业类博物馆的线上服务,通过营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虚拟策展空间,确保数字化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共同生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农业类博物馆在延伸服务功能过程中,可以借助视觉情境场景,透明柜、滑轨屏、沉浸式技术,构建支持观赏、学习、休闲和社交的博物馆展陈环境,借助展陈、研究和服务体系,应用现代化数字信息设备与各类传统及新媒体平台,拉动异彩纷呈的展陈活动流量,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以多元展陈供给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群体了解农耕文明,传扬中华优秀农业文化。

3.4 重点关注农业类博物馆产业化运用与市场化运作

农业类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机构,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依托博物馆行业的产业化、线上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产业化运用与市场化运作发展路径,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的基础上,为发展不断赋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10]。一方面,为推进农业类博物馆在运营方式上多样化创新,博物馆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提高策展的互动从众度,通过深层次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进行特色资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宣教,传承生态循环农耕思想、生态环境保育理念、生态资源管理技术,推进农业、文化和科技相糅合,活化囊括物种资源、农耕技术、民族文化、乡村景观于一体的农业类博物馆,通过收集、保存、陈列、科研、教育、欣赏等诸项功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多渠道农业文化服务。

另一方面,为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地区农业文化和农村资源开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支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政府需要科学指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村和经济区。在此过程中,农业类博物馆要凭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农业知识与技术、多彩的农业文化,成为宣教“三农”政策成功落地的主要窗口。在科学桥接农业文化策展、农产品推介,在策展活动与农业产业对接过程中,农业类博物馆需要从农业文化特殊文化内涵出发,促使自身成为传播传统农耕知识、弘扬民族文化的科教基地,在蓬勃生长的同时,成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特色“三农”品牌,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生关键的产业化运用与市场化运作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类博物馆作为未设立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已经在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保护农业文化文物与遗产间成功锚定平衡点。依托农业类博物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保存与传承乡村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播乡村公共文化与生态文明、培育与促进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的作用担当,农业类博物馆需要紧盯社会经济发展全盘,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打造国情农情教育基地、人与自然和谐的殿堂、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的载体,面向全球敞开大国智慧窗口。在研究农业类博物馆过程中,重点关注顶层设计,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陈列展览问题,借助喜闻乐见的服务方式进行服务创新,助力农业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策展博物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关于策展
博物馆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