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3-12-19 15:27魏晓WEIXiao张燕ZHANGYan于震宇YUZhenyu
价值工程 2023年32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阿克苏荒漠

魏晓 WEI Xiao;张燕 ZHANG Yan;于震宇 YU Zhen-yu

(新疆理工学院“两山”理论与南疆高质量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温宿 843100;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温宿 843100)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通过对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和路径的研究,对促进阿克苏地区、南疆乃至新疆“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的实现模式、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成就、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实践中发展理念的提升进行分析,梳理并总结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在政府、企业、群众和科研院校等方面的实现的主要实践路径。

1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实现分析

1.1 柯柯牙生态环境特征

柯柯牙位于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是风沙的主要策源地。20 世纪80 年代之前,柯柯牙是一片土壤贫瘠、沟壑纵横、盐碱肆虐、寸草不生的亘古荒原。有大小洪沟250 余条,最宽260 米、最深13.6 米;原始台地土壤盐碱含量最高达9.87%,季风时节最大风速达每秒40 米,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3.7 倍,沙尘天气大约占据全年四分之一的时间。据环保部门监测,近在咫尺的沙漠,以每年5 米的速度进逼城市。

历经30 余载,阿克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接续奋战,历经数百次植树造林大会战,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戈壁变果园的绿色奇迹。数据统计,柯柯牙人工防护林共计造林120.26 余万亩,其中生态林18.76 万亩、经济林101.5 万亩,栽植树木4850 万余株。每年沙尘天气减少了61%,年降雨量由18.1 毫米突破100 毫米[2]。

1.2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成就

自1986 年至今,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20.26 余万亩。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在生态价值实现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增长166%,降水量增长一倍,人工造林面积增长7.07 倍、农牧民人均林果收入从48元增长到5121 元,沙尘暴天数下降60%,水土保持减少流失1290 万平方公里等。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反映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修复,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从最初单一的造林,到如今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柯柯牙漠绿化理念紧贴时代脉搏,用各族人民的智慧,呵护起滋润大漠上奋斗而成的绿色,护佑着绿洲内的万家灯火。

1.3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

柯柯牙荒漠绿工程通过实施“以水定林、以林养林”的造林模式,秉持“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理念,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保护与修复并举。通过地方政府出台相关免费、优惠政策,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按照“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适地适树、城乡共建、点线面片整体联动,走出了一条边绿化、边脱贫,既治沙也致富的适合南疆生态治理的路子,绘就了一副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治理新画卷。

2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实践中的发展理念

2.1 初创阶段:求生存大决战,百折不挠,进军荒原,亘古戈壁创奇迹

柯柯牙是阿克苏地区沙尘暴的策源地,资料显示之前阿克苏地区每年沙尘天气要历经3-4 月之久,在冬春季节尤甚,风沙从柯柯牙方向来袭,整个温宿县、阿克苏市,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严重影响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温宿县《乡土志》记载:清末的温宿王在柯柯牙聘请吐鲁番工匠前来开凿坎儿井,引地下水,垦田造林,却因耗资甚巨,无法负担而作罢;新中国成立前,也曾在此挖了许多坎儿井,结果不见水出,宣告失败;20 世纪60 年代,有过将阿克苏城区的多浪渠水引至此的设想,可终因引水位置不对,工程废弃。

1985 年,阿克苏地委着手谋划,试图开展柯柯牙荒漠治理。1986 年,成立了柯柯牙荒漠绿化指挥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化国土的大会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修渠、修路、植树,连续奋战3 余载,逐渐在温宿县和阿克苏市之间建起了柯柯牙防护林。1987 年到1989年,在柯柯牙种植的树的成活率达到了87.5%,远超之前的预期目标。

2.2 发展阶段:谋发展大变迁,转变思路,以林养林,绿色带富农牧民

1989 年,阿克苏地区对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出台了苗木、土地和灌溉水等免费的优惠政策,按照“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吸引有创业愿望的人来此创业。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有115.3 万亩,其中经济林占比为80%,防护林占比为15%,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项目占比为5%。“以林养林”的造林模式,营造防护林、种植经济林使阿克苏特色林果业迅速发展。阿克苏成为了新疆林果主产区,年产值达数百亿元[2]。

2.3 提升阶段:建生态大改善,薪火相传,生态治理,“灾源”变成“幸福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接续推进柯柯牙绿化工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相继启动实施了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台里克区域和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3],在昔日的风沙策源地筑就了一道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有机统一。

阿克苏地区国土森林覆盖率,由之前的3.35%增加至6.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46%。温宿县和阿克苏市的风沙天气显著减少,由之前的长达3-4 月之久到现在的29 天。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有利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极大提高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

3.1 政府方面在实现柯柯牙荒漠绿化生态价值的实践路径

3.1.1 “苦干实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范本

柯柯牙常年风沙肆虐、水源短缺、土壤贫瘠,沟壑纵横,碱包隆起,沙丘绵亘。“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植树老地方”成为当时阿克苏流行的一句顺口溜。1986 年的阿克苏地委、行署面临的严峻现实。他们不仅要面对极端恶劣的种植环境,更要面对历史上植树屡次失败给当地人们造成的严重挫败感。

柯柯牙不管从什么角度来分析都无法满足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基本条件。可是能够阻挡风沙的却只有林带,阿克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荒漠书写奇迹,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00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柯柯牙视察,看到如卫兵般排列几十千米的杨树林带,情不自禁地说道:“那个青杨应该叫‘颉公杨’,这(柯柯牙绿化工程)就叫人定胜天!”三十余载,阿克苏政府一步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持续稳定推动着柯柯牙绿化工程逐步扩展。从第一期工程的2 万亩,到如今的115.3 万亩林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范本。

3.1.2 “政贵有恒-人走政不息”的执政范本

1986 年,在政府的组织带领下柯柯牙绿化工程正式启动。在柯柯牙栽下第一批防风林后,阿克苏党政部门从长远谋划让这片绿色能够持续,精准识别柯柯牙发展林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后快速付诸行动,制定政策促进林果业发展,在柯柯牙工程防风林的内部种植经济林,核桃、红枣、苹果等,且规模逐渐增大,成为了阿克苏地区林果产业化的发源地。

从1985 年起,阿克苏地区已经经历了六任地委书记。除了1986 年起的柯柯牙第一任绿化工程总指挥由地委副书记出任外,后面六任总指挥均由地委书记出任。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上,历届阿克苏地委书记始终如一坚持着这项工作,没有为追求政绩和面子工程而随意中断。历届施政者始终将柯柯牙绿化工程像接力棒一样延续下去,未曾中断,至今已37 年,阿克苏历任领导共同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执政范本。

3.1.3 “同频共振-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振”的生态振兴范本

从最初单纯营造防风林,到以林养林,到边绿化边脱贫,再到造林绿化与乡村振兴同步等历史进程中。阿克苏地方政府一直没有停下探索、前进的脚步,没有故步自封,没有骄傲自满,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振,阿克苏地方政府带领各族群众人民用30 余年坚持不懈的实践,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赢,不断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为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着坚实的生态空间,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和生态互融共生的康庄大道。林果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果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健全、果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产供销体系不断完善,林果产业已成为阿克苏全面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阿克苏“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公园城市建设经验,特色果品交易会、“十城百店”等模式,已成为借鉴模式[4]。

3.2 企业和群众实现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的实践路径

3.2.1 特色林果业 柯柯牙生态环境的变化提升使得当地企业和群众开展特色林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克苏在柯柯牙荒漠治理工程实践中,通过“以林养林”,合理调整绿化造林结构,结合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足、雪融水灌溉等优势资源,政府将前期在柯柯牙防护林中投入开发的经济林,通过优惠政策承包给群众来管护,最终收益归承包的群众所有。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使得群众在生态建设中获利,脱贫致富。

如今阿克苏已成为了新疆林果主产区,以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纸皮核桃”为代表的林果产业,已成为了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田”。统计显示,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450 万亩,2022 年本地果品产量已达260万吨,产值已达165 亿元,群众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来自林果业的收入。

3.2.2 特色文旅产业 在持续接力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过程中,阿克苏生态旅游价值被充分发掘,生态环境改善和特色文旅产业发展互相促进,带来了特色文旅产业和阿克苏各族群众的和谐发展,实现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保护的互惠共利。柯柯牙纪念馆、柯柯牙生态旅游景区均位于阿克苏市东郊与温宿县接壤,周边有家庭农场、特色农家乐等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路线,同时也增强了周边群众的收入。

以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塔格拉克村为代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风景,打造的“归园田居·塔村”景区,被评为4A 级景区,也是前来阿克苏旅游的网红打卡点。通过发展旅游,塔格拉克村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稳步迈入富裕村的行列。阿克苏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仅2022 年1 月至6 月,接待游客944.98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84 亿元。

3.2.3 各族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阿克苏各族群众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生态保护宣传普及和各族群众经济利益保障在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0多年前,恶劣的环境给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随着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的实施,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后,各族群众每年自发植树、保护环境、防风治沙,已成为家庭中的一种传统与传承。接续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阿克苏相继启动实施了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台里克区域和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5],各族群众都可以参与到相关建设项目当中,不仅为其提供劳动力资源,也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收获生态价值释放的红利。

3.3 科研院校实现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生态价值的实践路径

阿克苏本地的农林科技部门依托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开展种植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规范科学规范标准的栽培管理技术,制定20 余项地方标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阿克苏薄皮核桃、阿克苏灰枣、库车小白杏多种具有地理标志的果品享誉新疆内外。成功打造了“以林养林”可持续发展示范样板,带动了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在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已然成为激励着阿克苏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坐标。2021 年5 月,“柯柯牙”精神的时代价值研会在阿克苏召开;2022 年,赓续红色基因,讲好柯柯牙精神社科普及故事”获第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十佳作品奖;《彰显“柯柯牙精神”地域特色的“一基三进三圈”高职文化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荣获自治区2022 年度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案例,为用“柯柯牙经验”和“柯柯牙精神”感召人、鼓舞人、激励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

4 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实践的启示

在实施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政贵有恒,敢教日月换新天,使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成为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标杆,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开展荒漠化治理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其生态价值增值过程。自1986 年起,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开展了“生态、经济、社会”一揽子工程,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特色林果业、特色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绿环境富口袋的目标。阿克苏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荒漠
向荒漠宣战
20载扎根荒漠保“第一”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阿克苏诺贝尔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自然灾害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影响的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