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也是一个山地和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绝大部分,生态较为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地区。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矛盾,解决好自然与人居交错的复杂系统关系,一直是考验西南各省份行政智慧的重点。近年来,西南地区在开展国家公园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存在国家公园在西南地区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尚未明确、国家公园公益性与服务性关系待妥善处理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推动建立国家公园发展保障机制,高效高质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使国家公园成为促进西南各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点、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产业转型与民生福祉双提升中的展示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的着力点。
二、建立国家公园社区发展“造血模式”机制。发展新产业替代盲目扩大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发展模式。创建延长社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链、价值链平台。建立保护优先、社区参与的特许经营机制,明确社区资源利用正面清单、特许经营主体和特许规范,逐步实现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互为补充的“造血模式”。推动出台约束性土地利用制度,吸引有信誉的公益组织、企业参与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
三、建立国家公园科学普及和自然教育联动机制。选择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拟建国家公园和重点保护地,建立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机制,梳理并清退与国家公园理念不相适应的粗放旅游方式,科学有序搭建“科学普及+自然教育+康养”等康养旅游业模式,打通从研究到运用的途径,形成良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体系。
四、强化国家公园人才队伍和机构能力建设。设置国家公园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在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基础上,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和素质提升,建立一支政治、专业素质都过硬的国家公园管理、研究和建设人才队伍,推动落实国家公园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