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煜
在动力电池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大声赚吆喝的行为并不少见。但许多人恐怕没想到,在今年10 月份,最新登场的主角,竟然是一向对纯电动汽车抱着保守乃至怀疑态度的前任全球车企“霸主”—丰田。
近日,丰田汽车宣布,与日本石油化工巨头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固体电解质的量产技术,并将最早于2027 年投产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车型,其技术指标达到“充电十分钟、续航1200 公里”。
今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产业正式转向市场驱动,因此也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竞争的关键时期。过去在锂电发展的历史中,遇到技术激烈比拼的重大时刻不在少数,头部厂商难以依靠技术壁垒高枕无忧,一部分企业就此没落,而有一部分则通过技術升级的方式,得以存活下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如今,丰田为下一个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行业革命性时刻,公开标明了时间线。在如火如荼的电动化时代,曾经“押错宝”的邻国老牌车企巨头,提前卡位布局,对下一代新能源电池产品发起冲击,如何应付这样的公开宣战,对于国内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将是拥挤的动力电池赛道上的新风景。
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厮杀大战,也许到了更加残酷的阶段了。
早在2010 年时,全球新能源汽车转型大潮中,丰田就曾表示,将在2015 年至2020 年推出固态电池,完全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难题。
但时至今日,我们尚未能看到可以被正式应用的全固态电池,在市场上出现。主要的技术难点存在于材料端。目前的全固态电池研究,仍没有找到综合性能达标的固态电解质,且不能良好解决固—固接触界面问题:前者使得无机固态电解质及原料无法量产形成供应链,相关应用技术亟待进一步的成熟;而后者则是由于全固态电池界面的电阻较高,低温性能差—这是存在于基础科学层面的现状。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转型大潮中,“坐不住”的丰田汽车频频发声,这并不奇怪。本期《看世界》科技栏目分析文章指出,在全固态电池和其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方面,丰田和出光的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顶级水平,反映日本正举全国之力,在开发押注固态电池,将其视为当前电池领域的最优技术解。
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厮杀大战,也许到了更加残酷的阶段了。10 月16 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里位列前十的欣旺达动力,正式启动IPO,在母公司市值缩水的背景下,在深交所创业板寻求募资的欣旺达,想打一场“翻身仗”,就是该行业厂商谋求生路的最新例证。面对丰田的“狼来了”式研发进展预告,如何保持战略定力、清晰规划好自身的技术发展路线,是新一轮大浪淘沙中,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们无法忽视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