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设计与思考

2023-12-18 12:11赵博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3期
关键词:民居人员建筑

赵博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88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诸多既有建筑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老旧和损坏等现象,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改造的工作量,为了提升改造工作的整体效果,势必要积极促进其同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设计人员在改造设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同质化和过于看重经济性的问题,不仅没有保留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还对其造成了诸多破坏。基于此,有必要对其优化设计方案展开更为深层次的探究。

1 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两种,其中民居是民间建筑中占主体地位的一种建筑形式,而根据地域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民居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与风格。然而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强导致城市建设过于注重高效率和现代元素,造成建筑改造设计方案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各类高层住宅大同小异。与此同时,部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同大城市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艺,但其在地域文化层面也出现了相互入侵的现象,集中体现在民居改造方面,不仅体现不出自身的地域特色,也未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所以未来需要开展建筑特色化改造工作,将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历史文化和文化价值的同时,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使得传统文化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基于此,本文以民居建筑改造为例,对其融入地域文化的路径展开探究[1]。

2 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改造设计原则和方案分析

2.1 设计原则

2.1.1 保护。建筑改造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使用的功能性需求,还应当充分同地域文化相结合,展现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基于地域文化所开展的建筑改造设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循保护性原则,一方面注重对于地方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对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进行传承与弘扬,严禁出现破坏历史文化以及整体风貌的现象。

2.1.2 利用。在开展建筑改造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立足于现有的设施和条件,精准把控维护、改造和整治几方面重点,着重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不能为了效益一味盲目拆除,并合理选择相应的设备、工艺与技术,优先选择本土建材,在实施过程中提升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改造并非是单纯地保留历史建筑,而是要有效结合新旧材料,在全面吸收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同现阶段人们生活需求相适应。

2.1.3 务实。民居改造应当遵循务实性这一原则,确保其能够在满足美观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同时,满足人们基础性需求。简单引入城镇模式,不仅无法适应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会持续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需要充分同特色民居发展要求相结合,对改造设计规划进行了科学制定,注重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和急需性,进而按部就班实施[2]。事物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针对传统建筑的改造既能够满足文化传承的相关要求,还要不断提升传统的营造技艺,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地域认同感,这种务实性原则能够通过建筑的特色化改造,促进地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充分推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2 设计方案——以某地区传统民居为例

2.2.1 形象改造。

(1)立面改造。在木板墙面改造方面,应当及时填补其裂缝,一旦裂缝处理失当,便会导致其进一步扩大,继而对墙面整体的安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局部更换,其所使用的木料应当尽可能同其既有木料相同。若是需要整墙面更换目标,则需要针对新杉木面板展开整旧抛光工作,并在外面刷涂清漆和桐油等,确保其能够同原木本色相一致。

在面砖和涂料墙面改造方面,对外立面应当采取去除涂料层和面砖层的措施,饰面采用的为小青砖。使用素水泥浆涂刷结构层,小青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15mm,并通过水泥砂浆内20%白乳胶的应用对其进行勾缝。若是两栋房屋山墙之间的距离在500mm以下,需要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将小青砖贴到1m的位置。在面对有着较大施工难度的部分时,通常情况下很难搭建脚手架,设计人员需要基于结构层刷一遍水泥砂浆[3]。

(2)屋顶改造。一方面,设计人员应当加强对于原有坡屋顶的改造设计,坡屋面之间的相互连接是建筑独有的风景。由于该地区地域特色建筑都是瓦片都属于自然搭接,并未使用黏合剂,而久而久之,其搭接的部分出现了位移,还有一些瓦片产生严重破损,出现了漏雨的问题,所以相关人员应当针对原有坡屋顶展开整修工作,若是其内部木质支撑结构依然完整,便只需要更换屋面瓦片等。但如果屋面支撑结构出现老化的问题,便需要先加固其承重结构,并基于室内采光要求适当留出明瓦位置。屋瓦面改造如图1所示。

图1 屋瓦面改造图

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现代民居来说,其在建造的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其同整体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由于本地区有着多雨的气候特征,所以屋面雨水往往无法迅速排出,继而对房屋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屋面遮挡的缺失也会为居民晾晒衣物带来麻烦。针对那些不符合地域特色并且不适应整体风貌的平屋顶应当对其进行坡屋顶改造,具体可以将木桩加载原有构造柱位置,并增设木质屋架,将小青瓦铺设在屋顶处。

(3)细部改造。传统的门窗大多为木质结构,在进行改造设计时应当针对破损的局部门窗展开修补工作,将门窗完好的部分保留下来,并根据实际情况额外刷清漆或者是加装花格窗。对新木质门窗进行安装,并基于地域特色选择纹样。

对于栏杆和挂落来说,其都属于柱间的附带物,其中栏杆呈现出较强的实性功能,但挂落则更侧重于装饰。栏杆的改造设计能够达到隔离防护的效果,其包含着诸多样式,例如竖向杆件组合以及几何纹样等。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自主选择形式和纹样。而挂落则大多采用万字纹,其本身并没有结构性作用,更加强调观赏性。由于二者基本上会设置在半室外的部分,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其的重点整修工作。而针对现代民居而言,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适当对木质栏杆和挂落进行增设,以突出土家吊脚楼的特点和其中包含的浓烈地域文化。

此外,某地区民居改造中的马头墙在形态上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却各有不同,是街道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线,针对马头墙的改造,主要是对墙头上的小青瓦进行更换,并重新对脊头起翘部位进行塑性,既可以形成翘角,还可以采用装饰,包括图画纹样等,在墙体出挑的位置抹上一道白灰边,以让其轮廓线更为清晰。

2.2.2 基础设施改造。

(1)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针对现有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具体包括雨水收集以及污水处理系统两部分,强化落实雨污分流。

首先,在雨水沟的改造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对以往普遍存在的明沟进行合理改造。相对于暗沟来说,明沟的修建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资金支出,所以最初大多会采用明沟的方式,但明沟的运行势必会导致垃圾的大量堆积,进而严重影响排水效果,并且会滋生细菌,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明沟改暗沟的工程可以根据现有的明沟进行加盖,事先将入水口的位置留出来,剩下的部分则需要进行密封。

其次,应当注重对于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的设计,使得雨污排放满足分流的要求,污水中时常会堆积油脂和垃圾,若是将其直接向河流中排放,势必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然而若是雨水和污水共同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当中,便会造成短时间范围内流量的大幅增加,进而导致设施运行的压力有所增加。因此,针对污水排放应当额外增设专门的管道,避免污水污染土壤,将其设置在地下,最大限度降低其散发气味的可能性[4]。

最后,设计人员应当全面分析民居建筑改建所在位置,若是其处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服务半径之内,设计人员便应当对周边各种资源展开整合工作,切实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使得污水管道能够同污水处理厂相连,进而统一开展其与城镇污水的处理工作。若是民居建筑所处位置过于偏远,则可以额外进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强化对于生态性处理方式的应用,采用沉淀和过滤等多种方式进行污水处理,确保所排入河流的污水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2)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上,设计人员应当从公共活动场所以及休憩场所两部分着手实施改造设计。

通常情况下来说,公共活动场所都是室外广场,在实施改造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改善当前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原有的草皮和树木进行保留,根据居民的使用需求额外引入新的使用设施,并根据村寨整体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设计。若是该地区不存在公共活动场地,设计人员便可以基于文化站以及村委会等,对附近的闲置用地进行合理化改造,使其能够发挥出公共活动场地的功能,此外还可以积极建设室内场地,以有效应对自然条件的变化,使得居民在雨天和冬季也能够开展活动。设计人员应当专门开辟出财务公开栏、知识普及专栏等。并根据季节需求对其功能进行调整,既能够作为运动场所组织开展运动会,也可以在农忙时用于晾晒谷物。设计人员还需要严格遵循实用性和人性化等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对路灯和广播等进行设置。

当前部分村寨存在着休憩场所不足的现象,人们在闲暇时大多会选择在地上下棋或者是在小店外席地而坐,孩子们在道路上奔跑。设计人员在进行休憩场所改造时应当合理控制其面积,并注重对其位置的选择,确保其处在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同时还要展开针对性设计,以充分同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相适应。针对老年人而言,其休憩场所应当满足舒适和安静的要求,并搭建棋台桌等,而对于儿童来说,则应当以安全性为基本原则,并保障其所在地有着相对平台的地势,一旦面临着高差,需要将其设计成为缓坡,以免儿童受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设建设游乐设施,方便居民锻炼身体。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对于各个空闲小地块的合理应用,强化开展绿化设置,同时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融合地域文化的要求下强化开展建筑改造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和文化价值,不仅可以保障建筑的功能性使用,还能够为地域文化传承以及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建筑领域的发展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民居人员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民居智库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奇趣民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