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人物简介:
王大珩,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他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的发展。
从第一炉光学玻璃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学玻璃在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各国对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严格保密。1941年,26岁的王大珩转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在著名玻璃学家特纳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光学玻璃的研究。然而,就在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时,他竟然选择去工厂当实习员。
别人为此感到不值,王大珩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增加实践经验,还可以掌握光学玻璃制造的许多关键技术。当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光学技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祖国需要这种技术。
1948年,满怀报国热情的王大珩回到祖国。当时,偌大的中国仅有一些制造简单望远镜和低倍放大镜的旧工厂,光学研究与应用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此时国家想要制造大量精密的光学仪器,却拿不出光学玻璃,于是,王大珩带领大家开始制造光学玻璃。玻璃的生产需要经过熔炼、槽沉、退火等多道程序,熔制一炉玻璃需要大半年时间。尽管条件有限,王大珩还是带领团队用最短的时间熔炼出第一炉光学玻璃。
在那个技术封锁、信息封闭的年代,王大珩带领大家研制出一批开创性的科技成果: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第一台多臂投影仪、第一台激光器……
“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保持对其他国家军事、科技上的压倒性优势。当时,世界各国都非常紧张,纷纷推出相应的科技计划。
我国科技界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数次研讨。在会上,有人建议再观察观察,等到下个世纪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再做。但王大珩坚决反对这种保守的想法。
1986年3月,王大珩与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央提交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们在建议书中写道:“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我们若不奋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份建议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以这份建议为依据,组织制定了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王大珩时刻关注科学发展前沿,为国家出谋划策,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中国工程院的成立等都得益于他的提议。
“别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有近30位学生已成为院士。学生们从王大珩那里得到的,除了学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做人与做学问的态度。
一次,王大珩的学生要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前,学生把准备在会议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拿给他看,他一眼就看到文章署名里自己的名字在前面。这件事情引起了王大珩的重视,他认为这种署名是丢人格的,导师应该用行动向学生证明,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
王大珩表示,文章的观点虽然是自己提出的,但一直未经证实,是学生成功地做出了实验,最大的功劳理应属于学生。就这样,文章的署名顺序被改了过来。
到了耄耋之年,有件事让王大珩一直放心不下——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他认为这样不妥。2009年,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王大珩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我們这代人是习惯把做事放在第一位的,个人生活其次。我们做起事情来,从来不会从个人生活的角度考虑问题,都是从国家考虑,从事业考虑。无论怎样艰苦的地方,大家都是高高兴兴地打起铺盖卷说去就去了。
——王大珩
(实习编辑:李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