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育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为例

2023-12-18 22:31马艺芳朱文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美育色彩传统

马艺芳,朱文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素质赋能中心,广东 深圳 5181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1]。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美育课程是落实《意见》精神,将专业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融合的载体之一。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提出,“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因此,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课程中传承的现状,加速传统文化在美育课程中的融合进度,是本次调研的首要课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有研究者指出,当代西方国家对“美育”的研究与探讨主要是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艺术学”,而美育处于二者的交叉区域,因此美育的发展要基于“艺术教育”的建设。但美育不仅是单纯的艺术欣赏,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的训练。2006年,第一次世界级“艺术教育”大会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此次会议的主旨是“建设21世纪的创新能力”。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艺术教育路线图》,并制定了艺术教育的四个目标[3]。

国外美育研究方向广泛,从探讨美育的传统意义,到研究美育与社会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都有相应的研究。例如,澳大利亚的美育研究注重从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等角度探究美育的理论基础,而美国则更加关注美育的实践应用,研究如何将美育融入实践教学。许多国外学者还研究了美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一些研究则探讨了高校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等。此外,一些学者还研究了不同美育形式的实施效果,如校园文化活动、美育课程设计等。

综上,高校美育的发展研究已经形成了周密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于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推动高校美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1.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高职院校中,美育作为重要的教育课程也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推进中不断发展。郁琪琳指出,在中国美育教育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发散性、自信乐观等意识,同时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4]。王强认为,要提高美育的成效,需要教育机构和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接受和认识能力[5]。当前,艺术实践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因此,国内高职院校也在努力寻找一些更为丰富和实用的美育教学内容,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美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美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如下:首先,美育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普及率逐渐提高。许多院校已经将美育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中,并且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比赛等活动来增强美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生动性。其次,美育课程对相关从业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最后,高职院校美育经常与文化艺术产业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与各大文化艺术机构实行良性合作,搭建学生参与文艺创作和实践运营的平台。

总之,国内美育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以“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为例对高职美育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2 调研设计

2.1 调研背景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不断提升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调整提高美育课程占比。深信院素质赋能中心艺术美育教研室目前共有公共拓展课33门,涵盖音乐、绘画、舞蹈、文学、电影、建筑等多个传统艺术门类及跨学科领域,其中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美育课程11门,在美育课程体系中的占比与2021年素质赋能中心成立之前相比,提高了28.5%。其中诗经系列课程、“中国传统色彩”、“民俗与影像”、“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美育课程颇受学生欢迎,有助于提高学生美育素养,尤其是传统文化素养。但美育课程存在传统文化意识薄弱、文化与课程资源建设不充分、文化与现实生活脱节,教学内容缺乏拓展性、教学手段单一、教材更新不及时等现象,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2.2 调研目的与对象

本次调研旨在梳理美育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通过分析二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美育课程特殊文化属性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构建完善的可持续审美观。“中国传统色彩”课程承担着用色彩传承文化的教学目标。笔者在2021—2023年间的各个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抽取该课程的学生(共计242人)进行调研。

2.3 调研内容与方法

调研问卷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为调研对象基本信息,第二个模块为调研设计的具体问题。调研问题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状况、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及“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用的发挥情况、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美育课程情况、美育课程教学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情况、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评价现状。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调查为辅,所收集数据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

2.4 调研实施

在调研实施过程中,为能较为科学合理地推测出美育课程的基本情况,实施大样本调查。调研对象为2021—2023年间选修了“中国传统色彩”课的2020级、2021级学生,涵盖网络技术、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媒体、物流管理、英语、文秘、会计等多个文理科专业。调研工具为问卷星、调查派等网络软件,回收问卷253份,有效问卷242份,回收有效率为95.65%。调研样本基本信息中,男女生人数比例约为1∶2;2020级、2021级学生人数比例约为2∶1;而文理科学生的比例约为1∶4。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美育课程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6]。但是对生长在信息时代的学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神秘又遥远,在学期初,学生还没能清楚认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经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对学习美育课程重要性。

调研发现,2020级学生在学期初对“学习传统文化对学习美育课程很重要”的认可程度为31.9%,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学期末这个数值达到了84.6%;2021级学生的这个数值则从27.1%上升到了83.4%。因此可以得出,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美育课程的影响。“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品德和修养,还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美育素养。

3.2 “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中的文化属性在就业过程中开始得到学生重视

学生必须先经过艺术限定性选修科目的学习获得艺术学分后才能毕业的政策,让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一定的艺术与文化素养标准成为硬性要求。

调研发现,经过课程学习,文科专业学生对文化素养有利于就业的满意度从学期初的35.6%上升到学期末的96.7%,上升幅度为61.1%。其中,在学期末,大多数文科类学生都认为“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中的文化素养对于以后就业有帮助,他们认为中国传统色彩不是只存在于文物中,它在现代工作中也能得到应用。而理科类学生的该项数据是从22.3%上升到了75.5%,上升幅度略低于文科类专业。经访谈发现,在表示不确定和不同意的理科类学生中,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于未来工作的规划并不明晰,不能确定“中国传统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是否具有相关性。因此,虽然美育课程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受学校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偏向性与就业技能需求的影响,此类课程在师生心中的重视程度还是低于专业课程,从而容易忽视美育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3.3 教学过程融入了更多的教学方法

“三教”改革中教法的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动教法改革[7]。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在学期初仅为16.1%,而经过课程的学习,在学期末提升到了68.1%,其中有36.2%的学生表示课堂中信息化的实践案例能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程的吸引力更加明显。同时,持否定态度的同学中,有5%的学生建议课堂教学中还能够增加更多的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内容,希望课程能和前沿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3.4 评价体系逐步优化

教学评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做到破“五唯”,以构建一个更符合中国实际教学情况的评价体系。

调研结果显示,在学期初,13.3%的文科学生表示认可课程评价方式利于课程开展,而学期末,这个数值提升到了88.8%;在学期初,35.5%的理科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色彩”教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并适配高职学生的需求,但是在学期末,这一数值下降到6.1%。通过访谈得知,在学期末学生认为课程应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育模式纳入评价范畴,否则缺乏激励性。

4 对策与建议

4.1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色彩”课程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视觉数字化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更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视觉数字技术的助力下迅速扩大。视觉内容可以根据创作材料和媒体的变化,对传统文化载体进行艺术再创作。依托于AR与VR技术,视觉数字化赋予视觉艺术更多的内容,更新了学生看待传统文化的视角,让学生能够通过大数据从更高维度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色彩”课程是传播传统文化重要的视觉数字化载体,是依据琳琅满目的文物与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传统色彩知识的传递,并可以便捷地将千里之外的文物直观地呈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近距离体验到看到实物的震撼。例如从敦煌壁画中提取画面的人物、形态、服饰、色彩等视觉形象,通过虚拟人对敦煌壁画人物视觉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通过巧妙的融合与再创造来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协同发展,提升动态视觉设计作品的文化韵味[8]。此种视觉数字化的训练同样应用到了“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中的唐朝汉服造型色彩搭配、宋代汝瓷天青色再现等实践项目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色彩”课程的视觉数字化,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到学生的思想中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4.2 加强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教师站好讲台的重要理念,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要做到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才能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融入到课堂的知识讲解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的方式包括:一、通过组织美育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前沿发展、传统文化与专业融合、传统文化与美育等专题培训学习[9],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改革能力、传统文化与课程知识融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二、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到文化产品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岗位轮训和企业调研,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传统文化应用能力、传统文化与美育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等;三、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教学能力大赛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并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对美育课程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

4.3 进一步优化“中国传统色彩”课程建设

4.3.1 加强课程思政,筑牢思想阵地

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以德树人的理念,筑牢自身的思想阵地。在进行艺术课程思政教学时,紧密结合民间艺术课程的知识点,运用鲜活的教学实践案例,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浸润学生心灵。使艺术课程教学具备精神与文化并存的内涵,推动课程思政从培养部分优秀学生的“有效教学”走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焕发生命活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卓越教学”。

4.3.2 建设课程资源,增强项目化训练

加强“中国传统色彩”课程教材建设,将课程案例以项目化的方式放置教材中,同时引入更加鲜活生动的案例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结合实践训练,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程实践包含传统服饰色彩分解与重构、传统文物色彩再现、传统技法色彩训练等内容。该课程每学期学生艺术创作作品总量80余件。课程通过与企业进行接洽,由企业选取优秀作品进行深加工,并通过企业平台进行售卖,同时举办美育课程作品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创作力,提升了他们对于课程的满意度。通过课程项目化的实践训练,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提升了审美水平。

4.4 探究多样地提升高职学生美育素养的课程实施策略

4.4.1 扎根岭南文化,提取文化内核

“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风土人情,很多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需要课程与岭南文化深入融合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坚持以岭南文化为文化基地,以工匠精神为赋能基础,全方位立体化打造传统文化传播环境,提取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岭南地区的特色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色彩”课程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涵盖了音乐、舞蹈、民俗、饮食、语言、服装等方面的内容,它所包含的历史内涵、风土人情、生产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课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内涵理解不能仅留存于表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与审美元素,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才能激发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4.4.2 依托诗经基地,打造美育平台

深信院国家级教育部诗经文化传承基地,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优质渠道之一。该诗经文化传承基地下设产学研基地、素质赋能中心、诗经雅物工作坊、诗经雅乐工作坊、诗经募蓁草木坊、诗经陶艺工作坊、深信合唱团、深信舞蹈团、深信书法协会、和悦香道社、乐兮汉服社、双创峥艺协会等,在2021年至2023年间,共举办活动30余场,辐射人群上万人次,举办学生美育作品展4届,学生作品在媒体上发布后,点击率达3万次,学校美育成果在高职院校中成为典范。

“中国传统色彩”课程依托该基地,打造“诗经+”文化IP,通过诗经的文化意象,学生设计出大量可视化元素,重现诗经画面,让学生通过色彩感受诗经的传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

4.4.3 利用混合式教学,打造信息化手段

借助传统文化重组美育基础课程知识范畴,依托信息化专业群优势系统开发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美育教学活动。

遵循学校“三同”办学理念,以文化创新为驱动,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以美育课程为载体,构建“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课程建设:依托雨课堂、智慧树等教学平台,实现线下智慧课堂教学;依托实训室、工作坊等场地,提供线下互动场所。线上课程建设: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等会议软件,实现线上见面零距离;依托数字技术虚拟实训,如VR虚拟场景、Lab-X.com虚拟仿真实验、AR增强现实系统等,开展传统文化资源创意创造教学。通过合理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美育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应对新时代的美育变革,提升教学质量,将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信感,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髓内涵,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4.4 筑牢产教融合,激发学生活力

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企业资源。首先,可以邀请企业工匠大师进校园,分享传统色彩与企业文化设计的应用关系,以及工匠精神的体现方式。通过现实人物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色彩,唤醒自身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职业价值的认识。其次,可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和进行顶岗实习,让他们深入感知企业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色彩和工匠精神,同时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再者,让学生“动起来”,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校园卡卡面设计征集、“以诗书画”主题设计作品征集、非遗画工、“诗乐中国·雅颂湾区·深信有礼”诗经文化艺术精品展等,引导学生参与创造作品,并由企业导师同步点评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4.5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上升空间

“中国传统色彩”课程目前采用的评价方式以完成实践作品为主,评价内容涉及传统文化、色彩搭配、空间结构等方面,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忽视了学生的理论掌握能力,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因此,本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开发学生自主出题模式,增强学生课程参与感,让学生从参与者变身为模块规则制定者,丰富评价内容;二、提高课堂互动频率,加强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引导,平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与提升;三、关注学生的素养成长与认知提升,完善过程性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重要支撑。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中国传统色彩”课程教学将继续秉持常改常新的精神,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为学生量身定制更多的特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

猜你喜欢
美育色彩传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神奇的色彩(上)
美育教师
春天的色彩